?

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2011-08-15 00:51◆楊
中國校外教育 2011年7期
關鍵詞:滕子京范仲淹初中語文

◆楊 益

(江蘇常州武進廟橋初級中學)

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楊 益

(江蘇常州武進廟橋初級中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闭Z文教學亦是如此。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教師首先應精心設計好導入方式,這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更能促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的情感迅速進入教學所需要的情鏡。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導入方式

正如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所云:“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此一法也?!碑斎?他說的是如何寫好一篇文章的開頭,不過,這句話對語文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導入,同樣適用。那么,在初中語文課堂究竟如何導入呢?

一、懸疑導入

一節課的導入好似一場戲的序幕,如果設計和安排的有藝術性,富于變化,懸念迭起,往往能像磁鐵一樣把學生吸住,很快調動他們的注意力,點燃智慧的火花,使他們進入活躍的思維狀態,開啟智慧的閘門,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在教學中,我們要把“發現留給學生”,在學生還未能形成獨立的發現意識時,給學生一些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解決問題,解決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再次發現的過程,前階段是學生發現答案,后階段是學生發現新問題,以此調動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去設疑、解疑、質疑、釋疑。

例如,學習《“諾曼底”號遇難記》時,教師可以設置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問題導入情境?!爸Z曼底”號是一只怎樣的船?為什么會發生海難?海難發生時船上狀況如何?船長是如何果敢地指揮救人的?這場海難的結局如何?學生讀完這篇小小說對文章內容有所感知,便直接進入對小說的賞析、品味階段。學生自主提出疑問,師生互解疑難。在學習過程中有一部分學生提出哈爾威船長這樣做是不值得的。針對截然相對的兩種觀點,學生分成兩組,討論、分析、辯論,經過一番較量,最終形成共識,此時再播放《泰坦尼克號》音樂和電影片斷,刺激學生視覺感官,加深情感體驗,讓學生對哈爾威船長的形象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認識,文章的主題也得到了升華。而這一切,均是通過環環相扣的問題設置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一個好的開頭是師生間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橋梁,它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為整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整個教學活動進行的生動、活潑、自然。

二、故事導入

故事、寓言富有一定的趣味性,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寓意深刻或幽默輕松的故事導入新課,把抽象的內容以淺顯的形式引出來,能誘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緒活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如在講授《岳陽樓記》時可以先講述一個關于范仲淹和滕子京之間的小故事。北宋時范仲淹與滕子京同在朝中為官,且志同道合,后因二人提出改革政治、發展生產的主張,觸犯了大官僚們的利益,這些權貴人物便多次在宋仁宗皇帝面前造謠中傷范、滕等人,因此他們相繼被貶為地方官。滕子京被貶到岳陽,幾年過去便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于是他重修古跡岳陽樓,找一個人寫篇文章作序,滕子京想到了文采出眾的好友范仲淹,于是,他找人畫了一幅岳陽樓的形勢圖,寫一封信派人快馬馳送鄧州。范仲淹對滕子京千里求文之舉很感動,當晚以鄧州好酒“覽秀亭”招待信使,開懷暢飲到二更。范仲淹乘著酒興,于花洲書院秉燭執筆,參照岳陽樓形勢圖,展開想象的翅膀,狀物寫景,一氣呵成了岳陽樓記的前半部分。景物鋪襯好了,接下來該抒發心情了,他便把原先想遞呈給宋仁宗奏折中的核心觀點融化到文章中去,便成全了流傳千古的《岳陽樓記》。對于文章的寫作背景有了初步了解后,再進入課文進行分析,可以較好地幫助學生對于課文的思想內容的掌握與領會。

三、話題導入

話題式導課就是根據教材的內容,先給學生設置相關話題,讓學生圍繞此話題進行辯論,借此充分調動起學生對于新課學習積極性的一種導課方式。在學生熱情高漲的辯論過程中,教師加以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觀點,讓學生先受到應有的思想教育,最后再由此導入課文,使學生懷著滿情趣地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進一步領會課文內容,饒有興趣地驗證自己的觀點,把握文章的中心。

例如,講授《背影》之前,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我問學生:生活中,你是否感知過父愛?學生似乎一下子想不起來。我就談了自己的一段經歷:像你們這么大時,有一次為迎接考試,我點著燈在床上背書,準備熬夜,誰想不知不覺睡著了,醒來時天已大亮,發現燈不知何時被誰關了,我很不高興,就去責問正在準備早餐的父親 (當時母親生病),還責怪他不早點叫醒我,父親只說了一句:不是想讓你多睡一會兒嘛。當時我摔了門離家去上學,可是很快的流下眼淚。父親寬厚博大的愛,讓我從此知道不能再說傷他心的話,做出讓他操心的事……我的真誠講述贏得了學生們熱烈的掌聲。共鳴讓課堂的氛圍變得靈動起來。接下來我就讓學生自由討論,導入便得到了有效的升華。

四、多媒體導入

近年來,多媒體教學已經廣泛地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為導入新課開辟了更加廣闊的前景。運用多媒體導入,可以較為直觀地從形、聲、色來刺激學生的各個感官,能使課堂教學氣氛輕松愉快,增強學習知識的趣味性。愉快、和諧、熱烈的教學氣氛,可以引起學生深厚的學習興趣,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如我在講《望岳》一詩時,通過畫面把泰山的相關圖片打在大屏幕上,讓學生在學習之前,先感受泰山的巍峨,再把泰山的遠景、近景,仰望、俯瞰等各角度呈現,然后再進入學習的過程。雖然這一環節在教學中只是起到了輔助的作用,但在刺激學生視覺的基礎上,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下一環節的學習起到了烘情的作用?!巴ㄟ^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為學生提供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氛圍,”使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給學生留下清晰的表象,為學生感知、理解知識創造了條件,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不但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但是多媒體課件的導入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必須從屬于并服務整個教學過程,不宜過多過雜、喧賓奪主,否則反而會影響到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使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件本身上來。

五、結語

上課伊始,教師應該用最精煉的語言,最短的時間,選用最有效的方法,把學生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的學習狀態。這一環節不僅是教師匠心的藝術再現,更是學生認知過程的心理需要。在教學活動之前,學生存在著希望上好課的動力準備,心理學稱此現象為“心向”,這種“心向”既強烈又短暫。因而,重視每堂課的導入設計,往往能以精湛的導入愉悅學生的耳目,激發學生的心靈,開發學生的智力,觸發學生的情思。導入雖然時間不長,幾秒至幾分鐘,但它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往往有著重大的影響:

[1]劉冬梅.初中語文導語設計略談[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0,(5).

[2]龐淑平.探索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藝術 [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0,(7).

猜你喜歡
滕子京范仲淹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范仲淹畫粥苦讀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滕子京“欠條”建成岳陽樓
范仲淹苦讀軼事
遠在江湖
關于范仲淹的稱謂
“欺世盜名”岳陽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