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初探

2011-08-15 00:51◆李
中國校外教育 2011年7期
關鍵詞:民間舞蹈藏族舞蹈

◆李 喬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08級一班)

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初探

◆李 喬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08級一班)

民族民間舞蹈形態各異,名目繁多,是我國悠久民族文化的外顯。正是基于這種文化承載性,教師在教授民族民間舞蹈時,最方便快捷的方式便是結合具體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時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民族舞蹈的要領。

民族文化 舞蹈教學 民族民間舞蹈

民族民間舞蹈流傳于民間,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時,也受當地民俗文化的制約。諸如當地的民風民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居住環境等等因素的影響。

本身并沒有什么固定的形式,只是為了自娛自樂而即興發揮的舞蹈形式?,F在多數學校都開設民族舞蹈班,然而由于學生舞蹈水平參差不齊,對民族民間舞蹈所承載的文化性之理解各異,而使得現在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多流于形式,只是簡單的動作和技巧的模仿。教師在教授時,一般僅僅通過演示動作要領,使學生模仿,多做練習以達到學會的目的。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學到的只有表面的動作,而沒有領會內蘊的深厚情感。各個民族舞蹈的動作形態都是當地文化生活等的抽象體現。鑒于這種復雜性,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的傳授舞蹈的動作和形態,更應該把舞蹈文化拓展到民族精神方面,從而使學生領悟到舞蹈的真諦。

一、全面掌握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在講解每一個舞蹈單元時,將其門類與其相對應的民間文化相對應進行教學活動,使學生充分領會其中的文化內涵。例如在教授藏族舞蹈的時候,要使學生了解到藏民族高原牧區的生活環境,了解藏民的生活習性和勞作習慣,更要了解到藏民由于海拔高而導致呼吸帶有負重感的特殊生活習慣,這就為更好地理解藏族舞蹈中慢呼慢吸的特色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例如,《弦子》這首藏族舞蹈中較富代表性的舞蹈,其中的“屈伸”動作是其的基本律動,用慢吸慢呼可使動作顯得沉穩流暢,腳下有根。在學習蒙古族舞蹈的時,要了解蒙古族人民性格豪放,且個個都是能歌善舞的,這些原因決定了蒙古族舞蹈明快的節奏,奔放的熱情。蒙古族人民豪放、開朗奔放的個性在蒙古舞中多以“抖肩”和“翻腕”等動作還表現。橫擰的動作、后靠的體態,是與本民族的英雄歷史緊密相關的。

蒙古舞中粗獷剽悍、穩健豪邁的氣息,多由舞蹈演員呼吸上的重拍慢吐氣來體現。而在苗族舞中,由于本民族長期聚居在山谷,養成勞作時“一順邊”的習慣,因而其舞蹈中女子“踩鼓”時,身體一順邊的擺動就是這種長期養成的生活習慣的再現。只有使學生在深刻了解學習中的民族舞蹈之深蘊的文化內涵,跳舞時才能更加逼真、生動、傳情。

當然,僅僅依靠學生自身去揣摩、體會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風土人情還遠遠不夠,作為教師,必須適時地利用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深入地引導學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內蘊,才算真正理解了一個民族的文化,才算最終掌握了民族舞蹈的內蘊。

二、剖析動作體態的由來

民間民族舞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舞蹈藝人長期的揣摩、體悟和加工升華之后而形成的一種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任何一種民族舞蹈的形成,都經過了相當長時間地傳承和創新,已經具備了相對穩定的特征,或者說已經有了一套經典的動作、體態和律動。這些獨具特色的動作正是這種舞蹈區別于其他舞蹈種類的根本之所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規定學生動作形體,為了做動作而做動作,而是要對這些體態、姿態、律動進行分析。例如:東北秧歌,它的基本體態是始終保持上身前傾、略含胸、膝部微屈、重心在前,因為他們居住在東北平原,寒暑分明、地勢平坦,人們多是從事墾荒、開礦等勞動,他們樸實、直率、堅韌、樂觀,形成了東北秧歌特有的基本體態和動律。通過對動作的文化解讀,可以讓學生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同時,清楚動作的由來,更好的體會動作的內涵。

三、積極創設各種民俗情景

民族民間舞蹈是人民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所創造的藝術結晶。它得益于人民在田間或地頭中的勞作形態,然而這種純天然的動作形態想要在舞臺上通過藝術的手法來進行演繹實屬不易。因為,沒有逼真的場景,無法使得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當時慶豐收、揚麥場的場面境況。也自然就無法使得他們感受到這種勞作中所體現出的喜悅與熱情。學生的生活經驗匱乏,這就要求教師要適時收集相關的資料來給學生營造舞蹈氛圍,幫助他們盡可能快地融入到這種場景中。

1.舞臺化的情境

可以借助舞臺、燈光、音響等所營造出的藝術效果,來更加真實、生動的反應當時的勞作場面,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例如維吾爾族舞蹈的教學,教師可以引領學生身穿維吾爾族的民族服裝,頭頂小朵帕,梳起十幾條維族的小辮子,一下子維族姑娘的靈動感就近在眼前了。這種仿真化的演出,使得學生仿若身臨其境而更容易接受。

2.生活化的情景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相關的生活道具,使得舞臺做到對生活的逼真化模演,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快進入情境而情緒高漲。諸如,排練休息時,也可以喊著東北秧歌中叫鼓時的“嘿嘿”以及藏族舞蹈中的“呀拉索”等。

3.想象化的情景

倘若無法從生活中截取適當的素材來搬上舞臺,那么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教學輔助手段,使學生們產生聯想。例如,在講述藏族舞蹈時,無法對藏民的生活進行還原化全景展現,卻可以借助投影儀來播放一些體現藏族風情的圖畫:奔騰不息的雅魯藏布江,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脈,沉靜憂郁的納木錯圣湖等。通過這些圖片展示教學,學生就能夠對藏民的生活環境、地域特征以及宗教信仰等有個初步地了解,再來教學生學習藏族舞蹈就顯得輕而易舉了。

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時要時刻提醒自己教授給學生的不光是技術層面的技藝,而更應是對舞蹈內蘊的深層文化的教授。因為民間舞蹈是一種來源于民間生活,而高于民間生活的藝術形式。將民間文化通過舞蹈的形式表現和傳承下來,是中國民間舞蹈教育進步的基礎。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民間舞將有更加廣泛的形式展現在觀眾面前,使觀眾充分的領略民族民間舞蹈的風格魅力??傊?,民族民間舞蹈作為生活的一種反映,不僅僅來源于生活,而且更加注重表現高于生活之外的民俗文化,體現著人民對其生活情感和內蘊的深層關注。

[1]許霓.論芭蕾基訓在形體訓練中的實用價值[J].中國西部科科技,2007,(4).

[2]李靜.普通高校芭蕾基礎訓練教學的思考[J].懷化學院學報,2004,(8).

[3]柴黎明,長場景.芭蕾基訓的基本要素[J].東方藝術,2005,(6).

[4]劉薇.芭蕾基訓規范之我見[J].前沿,2008,(9).

[5]潘濱.淺談高師舞蹈教學中的芭蕾基礎訓練[J].廣西藝術學院學報,2005,(6).

[6]趙衛華.淺談芭蕾基訓課的特點[J].藝術教育,2006,(6).

[7]王國賓.舞蹈教育戰略與發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民間舞蹈藏族舞蹈
探析民間舞蹈傳承的現狀及發展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學舞蹈的男孩子
達斡爾民間舞蹈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的應用
舞蹈課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傳承民間舞蹈藝術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討
校園舞蹈 多姿多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