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談美術創作對象畫面和作畫者的關系

2011-12-19 06:13甘崇崇
藝術教育 2011年10期
關鍵詞:作畫對象繪畫

甘崇崇

美術教學課堂中,寫生課的多名學生如果同時對一個模特寫生,都采用寫實手法,最后也不會找不出一模一樣的兩幅作品。每個學生觀察模特對象的角度不同,他們的認識也有差異,加之個人的繪畫水平等因素,即使讓同一個人對著同一張照片,使用同樣的作畫材料和表現手法,也無法畫出兩張一模一樣的畫,這和作畫者的心境有很大關系。

縱觀整個藝術發展史,并不是技術程度的發展史,而是觀念和要求的變化史。由發展軌跡來看,藝術的發展并非沿單軌發展、逐步完善的過程。整個藝術發展史就像一棵長滿枝丫的大樹,各個藝術流派就是樹的枝丫,它們相互影響又各自獨立,各顯風姿。在藝術發展過程中,由于地域、時代背景、政治、經濟等因素的不同,以及作畫者個體因素的差異,作畫的對象、畫面和作畫者的關系就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一、定義

對象一詞在《辭?!分杏袃煞N解釋:一是觀察或思考的客體,也指行動的目標。二是特指戀愛的對方。在本文中,“對象”特指作畫者進行藝術創作時的參照物或根據,可分為客觀對象與主觀對象兩個方面,客觀對象包括自然界萬物與人造物,比如天空、樹木、房屋、衣服等:主觀對象包括主觀情感、夢境、生活經歷和生存感受。

畫面有廣義與狹義之分,但在本文中僅限于研究它的狹義內容,指作畫者用來呈現創作意圖的占有二維平面化空間的繪畫作品。

作畫者則從廣義上指從事藝術創作的人。

二、對象、畫面和作畫者的關系

1.作畫者與對象的關系

我國唐代張璪曾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边@里的“造化”亦屬對象的范疇?!霸旎敝缸匀唤?,涵蓋天地萬物,以及萬物神奇的形成過程。作畫者要向自然對象學習,用心去體悟,從中有所獲并儲藏于內心,成為創作本源。張璨的這句話道出了作畫者與對象的關系。石濤的“搜盡奇峰打草稿”一句,也將傳統的中國繪畫藝術中作畫者與對象的關系表述得非常形象,意指作者要到各地去領略各種自然對象,并做到對這些對象的特征了然于心,為繪畫創作做準備。以倪瓚創作《漁莊秋霽圖》為例,作畫者在創作之前,不僅游歷過漁莊,還游歷過其他很多山川,作畫者將眾多山石、水、樹木等自然對象的形象特征收集于心,在進行繪畫創作時,從自身的主觀意向出發,按畫面需要打散重組自然對象的形象。因此,《漁莊秋霽圖》中所描繪的景物并非漁莊某一處實景,而是作畫者對各種景物打散重組的結果。

作畫者與對象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的,對象能給作畫者以影響,作畫者也可向對象投射影響。具體有兩種情形:第一種,是作畫者由此對象獲得感覺,再由創造的第二對象傳達第一客觀對象的氣息。比如對著模特寫生就是這樣,模特會傳遞信息給作畫者,并在作畫者的內心發生作用,進而成為作畫者的感覺。作畫者再將此感覺通過對模特的寫照傳達出來;另一種情形是,作畫者由此對象獲得感覺,卻由彼對象傳達此感覺。第二種情形就是由于作畫者向彼對象投射影響造成的,即作畫者將主觀情感投射于彼對象的結果。張浩在其《筑》一書中說:“選擇一個實景是為了說明問題,完全可以不考慮這些具體物體。我畫它不畫它不取決于它是樹木,而是它是否引發我的情感反應,或者我把某種情感寄予它?!贝_實,在中國畫中,這種情感表達很常見。

2.對象與畫面的關系

畫面中的形象只是對對象的一種詮釋,盡管有時看起來酷似,但永遠不能等同于對象,兩者雖有一定的聯系,卻存在本質的區別。以達·芬奇的作品《蒙娜麗莎》為例,畫家根據現實中的蒙娜麗莎這一客觀對象創作了這幅畫,畫家運用自身高超的寫實技法創造了酷似客觀對象的畫面形象??陀^對象與畫面中的形象之間本質的區別在于;生活在現實當中的蒙娜麗莎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占據三維立體空間,而畫中的形象是由繪畫顏料在二維平面的畫布上留下的痕跡,需要通過人的視覺作用才得以成形的一種視像錯覺,畫面中的三維空間效果是畫家運用一定繪畫技巧,并遵循透視學規律,給人造成視覺上的錯覺。畫面中的形象是作畫者主觀加工處理過的、以繪畫語言再創作的對象,這也是同一創作參照對象,經不同作畫者描摹,會有不同的畫面效果的原因。因此,在創作時,作畫者自身的頭腦要有清楚的認識,要知道我們不是在用生物技術去克隆對象,而是在通過藝術語言來詮釋對象,是一種再創造,就像用文字描述,我們要遵從一定的語法來組織語言進行表達、詮釋。

古典寫實主義繪畫更多的是對自然對象進行模仿,讓觀眾在面對這類作品時,產生一種如身臨其境般看一個人、一組靜物,或是一片景色的視覺幻象,而忘卻自己事實上是在看一塊涂了顏料的畫布。作畫者試圖在二維平面上營造三維的效果,使畫面中的意象接近對象的真實感。

畫面對對象的描寫不像照相機那樣機械地反映,而有更多的創造余地。例如馬蒂斯畫的女人體,畫面中意象與對象相去甚遠,“丑”化了對象;而新古典主義者的繪畫創作追求既忠于自然,又合乎理想,美化對象。有些畫面看起來生動、真實,在現實中未必正確。比如齊白石作品中的蝦看起來真實可信,但觀察現實中的蝦就會發現畫中的蝦往往是俯視看到的頭與平視看到的身子組合到一塊兒。即便我們知道畫面與現實對象有出入,但并不影響其審美價值,合乎畫面需要的變形還能提高其審美價值。

3.作畫者與畫面的關系

對于畫面來說,作畫者就是上帝,是創造者。如瓦西里·康定斯基所說:“藝術作品的創造即世界的創造?!弊鳟嬚咄ㄟ^繪畫語言來創造畫面,作畫者賦予畫面新的意義,以畫面作為傳達自身意圖的載體和方式。同時,對于畫面來說,作畫者又是它的觀眾。作畫過程中,我們還可以經常退遠,與畫面保持一定距離,從觀眾的角度來審視畫面,體會畫面的成功與不足,以此來引導進一步創作,因此,作畫者與畫面之間的關系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

總之,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對象、畫面和作畫者三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對象是藝術創作的源泉,也是畫面得以成形的本源;畫面是作畫者表達意圖的載體和方式,也是詮釋對象的一種方式:作畫者是主體和執行者,作畫者將自己觀照自然對象后獲得的感覺,通過畫面的形式呈現出來。

猜你喜歡
作畫對象繪畫
Song in a cup宋人點茶,茶上“作畫”
曬曬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擬推薦對象
攻略對象的心思好難猜
圖說車事
指紋來作畫
巧巧手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個性簽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