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教育就業與文化傳承

2011-12-19 06:13房雨軒
藝術教育 2011年10期
關鍵詞:民間文化民間藝術民間

房雨軒

伴隨著經濟生活日益繁榮,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生存空間日漸萎縮,許多傳統技能和民間藝術瀕臨失傳甚至絕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普查、拯救、挖掘、保護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列工程早已開展,此工程旨在保護、搶救世界上具有歷史積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間文化藝術遺產。高等院校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應該擔負起民族優秀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重任,應關注文化遺產保護、搶救、研究、傳授等諸多社會問題。加強民間藝術的搶救和保護,是高校民間藝術教育以及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優秀的民間藝術作為一切藝術形式的“母體藝術”,記錄和再現了人類文化和思想的發生發展過程,是中國傳統人文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厚的文化根基以及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它和當地人民審美心理的形成密不可分,蘊藏著藝術教育的重要資源。將優秀的民間藝術引進課堂或對民間藝術進行學習觀摩,這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和文化修養的提高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藝術教育工作者應積極探索,重視民間藝術教學,挖掘當地民間藝術精華,將其補充到藝術教育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之中,既需要與當地發展的現實需要接軌,又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藝術教育體系。

就業問題是高校辦學不可回避的核心問題。如果我們拓展思路,立足傳統民間文化的教育傳承,結合地域文化特征與經濟基礎,就能將教育、就業、文化保護三者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這一思路也是對“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綠色產業”的戰略思想的契合。

為了實施這個思路,高校辦學可以在教育教學中做出積極的努力。首先,可以汲取當地民間文藝精華,編寫特色校本課程。民間文藝種類繁多,形式多樣。教學可以此為據,結合教師自身的研究成果,根據培養重點,有側重地選擇本地域的民間藝術精華,編寫校本課程。如美術教育類,可側重挖掘剪紙、服飾、木版年畫、建筑等:旅游專業,可挖掘地方民歌、民間舞蹈、民間傳說的精華等,編寫出特色教案,最大限度地體現地域特性,展示獨特的藝術教學范例。其次,高??梢岳盟囆g課程的開放性,邀請民間藝人進課堂。長期以來,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間化等因素的影響,一些民間藝術基本靠口傳和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傳承繁衍。發展到今天,大量的民間藝術珍稀資源依然為少數民間藝人所掌握,一些技巧絕活往往難以以文字的形式記錄。因此,要充分利用藝術課程的開放性特點,邀請民間藝人進課堂,讓他們面對面地向學生傳授講解,使學生真正掌握某一藝術形式的精髓。再次,高??梢越M織學生走出課堂,開展民間藝術調查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調查了解當地民族民間藝術,并將這種藝術與該地區的建筑、地理位置、服飾、方言等聯系起來做進一步研究。模仿該民族的舞蹈和歌唱方式進行表演,可以加深對當地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傊?,學校藝術教育要重視對民間藝術的挖掘整理,將其精華列入教學內容之中,積極組織學生在民族民間文化中活動,形成可生成的學習環境,并結合地域藝術文化特點形成藝術教學特色,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社會急需人才,又形成學校不同的藝術課程特色與風格,積極拓展高校藝術教育人才就業的新途徑。

當前,高校教育就業與傳統民間藝術的延續和發展令人擔憂,有關部門要引起足夠重視,并制定有效政策以加強搶救和保護工作。具體構想與方案如下:

一、加緊制定民間藝術保護規劃。要著眼長遠,立足實際,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繼承發展”的思路,加緊制定民間藝術保護規劃,真正把民間藝術資源建設列入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對一些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典型民間藝術,建立健全資料檔案,列入保護名錄,制定詳細、操作性強的搶救保護方案,落實保護措施和經費,進行系統全面的保護。

二、加強民間藝術傳承人隊伍建設。對瀕臨失傳又具有重要價值的民間絕技、絕藝、絕活,要采取重點扶持政策,鼓勵帶徒授藝,使民間絕技后繼有人,同時組織人員進行記錄、整理,盡快用錄像、錄音、文字、照片等方式,把民間藝術的資料留存下來;對長期從事優秀民間藝術制作、表演的自成流派的有成就者,要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i要引導年輕人學習民間藝術,培養下一代傳承人;要創造條件,促使民族民間藝術進學校、進課堂,在中小學倡導成立興趣班,建立民問藝術傳承、保護、研究的骨干隊伍,促進各種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研究。

三、提供民間傳統文化的堅強保障。要切實加強領導,成立省、市、縣三級民間傳統文化保護與開發領導小組,為民間藝術資源建設提供組織保障;要建立長效機制,加大財政投入,設立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專項資金,并列入每年財政預算,主要用于民間傳統文化資源的普查、征集、保護、利用、人才培養及重要項目和傳承人的扶持工作。同時,積極開拓多種籌資渠道,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民間藝術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建立國有和民間相結合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四、創造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在保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同時,開展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正確處理好保護與開發、保護與建設的關系,挖掘一批文化藝術資源,參與到旅游和經濟活動中去,走邊保護邊開發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積極創新農村文化活動載體,經常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以及參與面廣、影響深刻的節慶活動,引導這些活動與民間藝術資源相結合,既滿足群眾“求美、求樂”的需求,又為民間藝術資源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五、樹立全民保護民間藝術的意識。積極宣傳保護民間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文化資源是一個地區軟實力的標志,鼓勵人們更多地了解民間藝術資源,進一步提高廣大民眾對搶救和保護民間藝術的認識,增強全民保護民間文化的自覺性,培養人們對民間文化的感情,努力在全社會形成關注、支持、保護民間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

綜上所述,一方面,高校教育就業與傳統民間藝術相結合的這一舉措可以使學校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高校藝術教育人才就業系數。另一方面,這項舉措既保護了地方傳統民間文化品牌,又在文化傳承的基礎上向經濟市場滲透和延伸,同時也能對民間藝術的生產性保護以及手工產業的振興起推動作用,是城鄉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拉動內需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有效途徑。

猜你喜歡
民間文化民間藝術民間
文化強國語境下的文化學研究新探索
乳源再獲命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陽江江城獲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民間藝術篇
傳承·民間藝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民間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