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巖土工程勘察質量控制

2011-12-20 03:49邱躍群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巖土監理工程

邱躍群

摘要:巖土工程勘察為設計、施工提供了依據和參考,是建設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本文總結了巖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勘察準備的內容,指出了強化巖土工程勘察質量的措施。

關鍵詞:勘察準備措施

巖土工程勘察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地質調查工作。其目的是:運用各種勘察測試手段和方法,對建筑場地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判斷修建各種工程建筑物的地質條件以及建設對自然地質環境的影響,為設計、施工提供勘察成果和各項巖土工程參數。只有在熟悉、靈活運用各種規范的基礎上,全面、合理、科學的巖土工程勘探,才能滿足工程建筑對巖土工程勘察的質量要求。

一、巖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意義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的要求:建筑工程在進行詳勘之前,應收集附有坐標和地形的建筑總平面圖,場區的地面整平標高,建筑物的性質、規模、荷載、結構特點、基礎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許變形等資料。設計人員是勘察成果的直接使用者,勘察人收到設計人的勘察任務書后,應認真閱讀,仔細分析,充分了解設計意圖,與設計人及時溝通不明白的地方,向設計人提出疑慮。同時,由于做巖土工程勘察的人一般比做結構設計的人更清楚或者更容易把握場地的巖土條件情況,所以巖土工程師應當,也有必要提出意見供設計人參考。在勘察任務書與工程平面布置圖確認無誤后,勘察人員應到現場踏勘,了解場地情況,并提出勘察綱要供鉆探等供外業使用。

二、巖土工程勘察的準備工作

巖土工程的準備工作是根據選擇場址勘察、初步勘察和詳細勘察三個階段的勘察任務決定的。因為不同的勘察階段其勘察任務不同,所以勘察準備工作的內容要按不同的勘察階段由粗到細的進行。

(一)收集資料

收集資料不但要關注場地內的情況,還要關注場地及外圍的地形地貌、地質條件等。在場地的外圍仔細觀察有沒有其他不良的地質現象,并調查訪問該場地以前條件與現在條件的異同。訪問周圍建筑物采用的基礎形式和地基處理措施和效果,當年開挖時的地基土以及地下水情況。同時還應收集擬建工程的基本資料,如擬建建筑物規模、荷載分布、結構特征、結構類型、基礎形式、地面整平標高及擬建建筑物對變形的要求等。

(二)布置鉆孔

根據建筑物重要性的等級和場地復雜程度,布置鉆孔的位置、間距、深度、技術孔取樣及原位測試的部位等。

(三)現場踏勘定位

這是勘察準備中不能缺少的環節,完成上述準備工作,勘察工程項目負責人應到勘察現場踏勘,了解現場情況與收集的資料是否相符。

三、巖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問題

(一)土樣質量差

目前工程勘察中取樣質量問題嚴重,土樣質量很差。首先,在一般的勘察工程中,機組為追求速度,不按照規范要求取土樣,不采用相應的取土器,或者根本不采用取土器,而直接從巖芯管里面直接獲取。大多數情況下,工人卸取土樣時采用慣性方法甩出,當遇到粘性土不易甩出時,土樣經常幾次伸長變形,產生縮頸現象,受到了嚴重的擾動。其次,密封及送樣都不及時,導致土樣水分嚴重流失。這樣的土樣做原狀樣進行室內試驗,使試驗結果嚴重失真,所取得的試驗數據不能提供準確的巖土參數和提出正確的施工建議。

(二)勘察手段單一,技術裝備落后

目前我國勘察單位主要勘察手段仍然是以傳統的鉆探取樣為主要勘察手段,配以靜力初探、動力初探,勘察手段較為單一,室內試驗依舊是傳統的常規試驗。與國外勘探技術和手段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室內外巖土測試技術落后,一些實驗如:旁壓試驗、孔隙水壓力測試等僅在少數大型和重點工程中使用,而很少用于一般工程中。再加上巖土測試技術落后,部分勘察單位儀器設備老化,嚴重影響了巖土測試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可靠性,進而影響了巖土工程勘察質量。

(三)勘察方案不合理

在實際勘察工作中,工作量偏多或偏少的現象比較普遍,勘察方案的設計不是根據實際需要,而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或“手段齊全”,或為了爭取招標任務壓低費用,使得勘察工作不仔細,不能滿足要求。

(四)對監測工作不夠重視

由于巖土的性質和條件的復雜性,在勘察時不可能把所有的問題完全搞清楚或預估到。因此,為了保證安全,避免造成重大損失,因對施工現場進行巖土工程監測。而在實際的勘察工作中卻常常被忽視。

四、強化巖土工程勘察質量的措施

(一)合理、準確地編制勘察報告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是工程地質勘察的最終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礎設計和施工的重要依據。報告是否正確反映工程地質條件和巖土工程特點,關系到工程設計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當、經濟合理。在保證外業和實驗資料準確可靠的基礎上,文字報告和有關圖表應按合理的程序編制。要重視現場編錄、原位測試和實驗資料檢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證。報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關的工程地質資料,做到內容齊全,論據充足,重點突出,正確評價建筑場地條件、地基巖土條件和特殊問題,為工程設計和施工提供合理適用的建議。

(二)加強對勘察質量的監管

把集中整治與規范管理相結合,完善長效管理機制。要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依法保障勘察市場的有效運行。整頓和長效的規范管理須相結合,標本兼治。實行差別化管理。把資質年檢與質量檢查直接掛鉤。對質量檢查不合格的單位實行經濟處罰、暫停營業整頓、直至取消單位的資質,加大企業違規的成本。

(三)重視勘察監理工作

應加強對勘察工作的監理,根據我國現行的建設監理制度,監理的工作范圍在工程的不同階段各有內容。在開工準備階段通過編制工程勘察建立規劃對工程建立重點進行整理,然后針對勘察大綱編寫、勘察取樣、水文地質調查、巖土試驗、成果分析與報告編制提出具體要求;在勘察實施階段針對技術交底、原始記錄審核、重點監控點(鉆探操作、取樣、地層描述、地下水測量、土工實驗等)監控對巖土工程勘察進行監理;在審查驗收階段主要審核驗收單據及監理記錄,并通過與勘察單位原始記錄核對進行驗收審查。

(四)加強勘察設計單位的質量認證,健全質量管理

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確立了以過程模式作為標準的結構??辈煸O計企業應通過有效應量管理體系的要求,運用過程方法,采用PDCA循環進行巖土工程勘察的實施和管理,持續改進,提高勘察設計的能力,提高勘察的質量。

(五)采用先進的數字化巖土工程勘察技術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巖土工程勘察數字化技術逐漸得到廣泛應用。它是應用當代測繪技術、數據庫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和CAD技術,通過計算機及其軟件,把一個工程項目的所有信息(勘察、設計、進度、計劃、變更等數據)有機地集成起來,建立綜合的計算機輔助信息流程,使勘察設計的技術手段從手工方式向現代化CAD技術轉變,作到數據采集信息化、勘察資料處理數字化、硬件系統網絡化、圖文處理自動化,逐步形成和建立適應多專業、多工種生產的高效益、高柔性、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設計體系。對巖土工程勘察方法實施改進,逐步過渡到數字化勘察技術,并推廣其廣泛應用,這是勘察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

五、結語

總之,巖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質量的重點,因此在進行勘察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勘察過程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并通過監理的實施保障勘察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實性,為工程質量的基礎做好保障工作。巖土工程勘察的研究對象是巖土層(體),其性質在客觀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積累更多的經驗,才能使勘察結論更合理完善。

參考文獻:

1. 《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 馬莉:《淺談巖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山西建筑》,2008年第4期。

3. 郭書泰:《工程地質勘察與巖土工程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1999年第1期

猜你喜歡
巖土監理工程
一圖看懂寧波金融“五強”提升工程
巖土工程邊坡治理的巖土錨固技術分析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應用
水文地質對巖土工程地質勘察的影響
公路工程監理在公路建設中的作用
穩定有效推進監理制度執行之我見
建筑工程中巖土勘察及地基處理技術淺析
環境巖土工程發展綜述
泛濫的“工程”
公共雕塑藝術工程實施監理制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