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密集度-人性化空間規劃設計方法初探

2011-12-20 03:49任彬彬寒梅盧昀偉趙艷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人性化中心空間

任彬彬 寒梅 盧昀偉 趙艷

城市自從誕生之日起即開始不斷擴張,城市的人口密集度由此不斷擴大,城市得益于人口集中而產生的特殊效應而成長,這種集聚效應帶給城市交通、經濟、文化和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隨著城市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城市文化變得活躍,城市經濟變得多樣,城市交通變得繁忙,城市提供個人們交往的各樣場所,總之,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人們在城市中獲得了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可以說,因為“聚集”,所以“人性”。

但是,當這種聚集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時候,一些不利的效應就出現了,交通開始擁堵不暢、經濟發展需要調整,因單位土地上容納過多的人口而出現的種種空間上的弊病開始顯現出來,高密集度需要面臨空間-人性化的拷問,即容納了如此之多人口的空間還是能被我們人類所認同的人性化空間嗎?高密集度與人性化空間是否是不相容的呢?筆者認為,高密集度與人性化空間不是絕對矛盾的,通過一定的規劃設計手段可以達到雙贏的結局。以河北省為例,河北省現在正值大規模建設階段,城市因建設地帶的增對而密集度加大,如能在建設之初即能夠將密集度增大而帶來的不良后果進行控制,并運用到實際的建設中去,則大規模建設將能夠切實地造福一方百姓,接近于“完美建設”。

1.高密集度與人性化空間構建之間的主要矛盾

當密集度達到一定的數值,高密集度對于人性化空間的構建即造成壓力,人性化空間所具有的舒適、方便、協調以及文化方面的優勢將受到損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尺度難于控制

作為人類自身來講,對于空間的心理感受是受到一定的尺度限制的,在一定的尺度之內,人才會覺得是舒適的,當這個尺度是人類可以控制的尺度時,人才能覺得有安全感和舒適感,而當這個尺度過大的時候,人會感到有壓迫感并感到緊張,當城市由于要容納更多的人口而進行大量的高層建設的時候,城市空間在空間感受上也就越來越不人性化,因為城市交通基本處于地面上,人們通過地面活動來感受城市空間,高層的壓迫感相對于一些多層建筑的空間來講較為明顯,人在無形之中在心理上會產生渺小的感覺。而人口過多的城市同樣讓大多數人感覺“無法控制”“十分自卑”,客觀上不利于人們的精神的成長,不親切的城市面臨設計師在設計觀念上的革新和改造。

2)交往空間缺失

高密集度空間下的城市由于其過于注重對人口的“容納”而對于交往空間的設計缺乏考慮,以居住區來講,四周是高層建筑的地面景觀設計雖然千變萬化,但是當人們真正使用起來的時候卻并不舒適,因為四周皆是高層的窗戶,中央的地面景觀就像被人“監視”一樣。再以城市路邊的綠地和休息設施為例,步行街邊的休息設施尚可實現其功能,但是因城市密度提高而產生的純粹交通性的道路邊側的休息設施則形同于無。因為城市密度提高使很多本來應為交往空間的場所異化為功能性較強的空間,例如以往溫馨的小型廣場變成臨時停車場、本來的綠地和休息設施變成了售賣場所等等。人口的大量密集意味著行為的密集,在空間有限的不得已情況下,一些非相對層次較高的行為不得不為一些相對必要性更強層次較低的行為讓路,以使生活便捷,但是生活的樂趣、精神的滋養等方面的人性化要求則被忽略了。

3)“單中心”的惡果

作為城市來講,初期來自于一個單中心的“市”,由于人們生活物品交換的需求而產生,人們在這里積聚之后,由于防御的功能而產生了“城”,城市由此而生。最初的城市的中心由于各項功能的齊全方便,使人們對其的空間認可度在城市范圍內達到最高,因此人們居住、購物等行為首選這樣一個中心,由此城市密集度最高的地點在城市大規模建設之前往往是市中心。在單中心城市繼續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候,城市中心的密集度達到限值,城市中心空間便會出現交通不便、房價奇高等問題,城市單中心發展的非人性化弊端即會突出地表現出來。單中心發展的城市需要一定的規劃設計技術來調整,使之朝向更為人性化的方向發展。

4)生態資源緊缺

當密集性增大到一定閥值,土地、水源等資源就會出現緊缺,供應水源、燃氣等城市基礎設施亦會出現緊張的狀況??諝馕廴炯又?,植被生長條件受限。這樣的空間往往成為名副其實的“鋼筋水泥的叢林”,變得難于讓人親近。飲用水供應緊張、水體污染嚴重、垃圾處理不善等等均會成為密集度過高帶來的難題。

2. 高密集度與人性化空間構建雙贏格局之解決手段

上述難題通過一定的城市規劃設計手段可以得到較為妥善的解決,作為當代的設計師應當以較為前衛的構思,大膽運用先進的規劃設計手法來解決城市密集度過高與空間人性化之間矛盾的痼疾,以開拓創造性思維、探尋新領域以解決當下的緊迫問題。

1)注重細節設計,啟用新穎造型

當建筑設計沒有細節的時候,所創造的空間很難帶來親切感,有時候沒有細節的大體量建筑雖然會產生英雄主義的印象,但是對于觀賞者和感受者來說還是過于生硬了,這就是為什么大體量的建筑所造就的空間容易讓人產生敬畏感,而細節豐富的而顯得體量較小的建筑則易于產生親近感的原因。因此,以人的立場來感受城市空間時,建筑有一定的細節并且造型新穎,則其所構成的空間相對舒適、城市空間更接近人性化。所以,在河北大規模建設過程中,當保定、邯鄲、廊坊這樣本身規模就比較小的城市應該在尺度和細節上對新建建筑進行控制,這樣新形成的空間不至于使這些城市喪失原有的親切感,隨意建設高層、大體量的建筑則容易造成“生硬”的、有壓迫感的空間。同時,有地方特色的新穎的高密集住區亦容易轉化人們對于高層建筑的壓迫感,形成令人愉快的特色住區。

2)統籌空間設計,創造交往場所

交往空間在密集度較高的城市住區應和城市其他地方一樣為市民帶來交流的空間,并且更有特色。高密集度的城市空間中,設計者往往忽略了建筑的一個重要維度,即高度、高空。即然建筑可以拔地而起,為什么原來發生在地面的交流活動不可以在空中進行?以前生長在地面的綠化和休閑空間為什么不可以生長在高空?空中花園的夢想早在古巴比倫時代即已經實現,今天的建筑越建越高,但是僅僅居住的功能得到了維度上的提升,而綠化、休閑的活動仍然只是停留在地面之上,實際上功能的混合對建筑已經并不新鮮,MVRDV的荷蘭館就已經做出了表率,這個三明治一樣的建筑已經打破了傳統建筑的禁錮,掙脫了建筑固有的形象和內涵,以全新的姿態表達了設計者對建筑新的概念和定義:建筑和其他我們所需要的空間可以糅合在一起而沒有任何不妥。對于河北這樣一個被燕趙文化所哺育的神奇土地,應該以接受新概念和新文化為契機,統籌空間設計,

以新的方式來創造交往場所。

3)打破城市單中心格局,創造多中心城市

單中心的城市極易發展成為高密集度的城區,當城市單中心的認同度過高的時候,單中心的壓力降達到最大,不論是停車等交通方面的問題、還是綠化休閑空間減少等問題,均會十分突出。在城市總體規劃來講,單中心格局對于小型城市尚且適宜,但是隨著城市的擴大,多中心的城市格局的優越性將顯示出來,多中心格局的城市本身多樣化的特征會給市民帶來不同的感受,更有助于人性化空間的構建,城市本身的地域性特色也會在多中心城市中尋得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說城市天然即為多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疏散了單中心的人流、交通和其他城市功能,將起初一點上的壓力疏散為多點,并給城市生活增添了多樣化的特征。

4)資源有效利用,避免超額使用

對于城市空間的資源,應當盡量進行量化使用,每一區域的資源承載力所供應的人口是有一定限制的,超過這個承載力則會出現資源緊缺的情況。人口密集度對應著相應的建筑密度,當人口密集度適宜的時候,建筑密度相對較為合適。以河北省大規模建設情況來講,由于開發范圍較廣、開發力度較強,在開發一個區域之時,對資源的利用情況更應做出較為詳盡的規劃,水資源、市政供應能力等在初期策劃時即應做出量化統計,由此避免盲目開發和資源浪費。

3. 結語

高密集度和人性化空間的構建之間確實易于產生矛盾,這給設計者和規劃師提出了專業上的挑戰,但通過創造性與開創性的構思則可完善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從而創建和諧、舒適的人性化空間。河北省正值大規劃建設之日,如設計人員能夠以新建城區的人性化空間為最終追求,則可以百年大業造福一方百姓,筆者僅以同行身份予以深切祝福。

猜你喜歡
人性化中心空間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人性化護理在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空間是什么?
內科老年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探討
創享空間
熔巖燈
磁懸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數碼精品世界(2009年7期)2009-09-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