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揮發性有機物治理中活性炭吸附法的應用分析

2019-02-17 07:40樊文博
山西化工 2019年2期
關鍵詞:變溫變壓吸附劑

樊文博

(山西省環境保護技術評估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0)

引 言

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使得工業進程大幅推進,改善了民眾生活質量,但同樣也造成了較為惡劣的環境污染。因此需國家持續強化對各大污染物的治理效力,以保障公眾生命安全。就揮發性有機物而言,其是大氣污染物的一種,所致的環境污染問題極為嚴重,一直都是公眾關注的焦點。而活性炭吸附法則是一項能對揮發性有機物有效治理的措施,不但操作過程較為便捷,且治理污染期間能耗較小,具備較強環保性。因而,將其應用到揮發性有機物治理中具備重要意義。

1 揮發性有機物及治理技術概述

揮發性有機物即位于20 ℃飽和蒸汽壓力在0.13 kPa以上(包含0.13 kPa)的有機化合物。具體來自石油工業生產中所排放的廢氣、儲油庫、加油站等行業有機溶劑的應用。相應的數據表明,我國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年均1 200萬t,其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將近數十億元。并且大部分揮發性有機物具備有毒元素,能夠經由人體呼吸系統進入人體內部,對身體健康構成較大威脅。在此形勢下,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已然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重視,且已研制出較多治理手段與方式,活性炭吸附法便是其中之一[1]。

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需先由生產根源與過程控制入手,選擇清潔生產方式以及揮發性有機物含量不多的原材料,開發設計新型替代原料以規避污染形成。而后,需對揮發性有機物末端治理工作予以強化,將存在一定經濟效益的工藝、裝卸廢氣等進行回收利用。依據法律法規制,將回收利用存在較大困難或無法回收并利用的廢氣予以處理?,F階段我國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技術將末端廢氣治理作為核心要點。以往的末端廢氣治理技術囊括吸收、燃燒、冷凝與吸附法等,而新研發的技術囊括生物膜分離法等。一般情況下,工業生產所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質量濃度為100 mg/m3~2 000 mg/m3,此類中低濃度的揮發性有機物可選擇吸附吸收法等對有機溶劑回收,符合標準以后排放。無法回收應選擇燃燒、生物法等將其凈化,直至符合標準后排放。

上述提及的吸附法多在治理低濃度揮發性有機物時應用,對于其余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技術而言,該方法可以對其它過程無法分開的混合物自行選擇,將低濃度有毒有害元素排除,不但操作便捷且不會帶來二次污染,在治理之后能實現有機溶劑回收、吸附劑多次利用的目標?,F階段最常見的吸附劑包括活性炭、硅膠等。最近幾年,經由活性炭纖維、碳化物衍生碳等對揮發性有機物進行治理的方式備受公眾關注。就活性炭而言,較之其他吸附劑更具優勢,比如其孔徑分布較廣,微孔先進,吸附效率高,可以對分子大小不一的物質予以吸附,在吸附回收苯類、氯仿等揮發性有機物時具備較好效果,非極性等特征讓其對非極性物質吸附具備可選擇性。同時活性炭原料成本不高,數量充裕,制備工藝簡潔,因而在對濃度不高、風量較大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中獲得了廣泛運用,特別是經由磷酸法制備的木質顆?;钚蕴?,存在吸附容量大、脫附殘余量小、制備工藝經濟環保等諸多優勢,在世界各國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中廣泛應用。

為改善凈化效率,活性炭吸附法往往會結合其他治理技術協同運用,比較多見的方法即吸附濃縮-冷凝回收/催化燃燒法。前者具體經由熱氣體把吸附揮發性有機物以后的活性炭予以脫附,而后把脫附結束的高濃度揮發性有機物經由冷凝裝置回收,此方法多在治理組分單一高濃度揮發性有機物廢氣中應用,在對多組分、低濃度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時不宜使用;而后者即把熱氣體脫附所得的濃縮揮發性有機物送至催化燃燒床予以催化、燃燒。以活性炭為媒介,承載過渡金屬的催化劑,可在溫度不高、含氧量較小的情況下對揮發性有機物進行催化燃燒,轉化為二氧化碳與水,此方式適用苯類、醛類等氣體濃度含量不高且較為穩定的揮發性有機物廢氣治理。

2 揮發性有機物治理中活性炭吸附法的應用

2.1 變壓吸附

變壓吸附主要應用于恒溫、無熱源環境中,對系統壓力進行周期性調節,從而讓吸附質在各壓力值下吸附與脫附的循環過程。依據操作模式的差異,變壓吸附主要劃分成兩大類型。一是通過范德華力間的不同,選擇普通活性炭予以分離的平衡吸附型;二是通過分子吸附速度間的不同,選擇特殊活性炭分子篩予以分離的速度分離型。

吸附一般在常壓條件下實施,脫附過程即通過縮減操作壓力、抽真空等方式達成,脫附期間真空度愈大,脫附就愈加容易。但實踐期間,高真空度對吸附設施所提要求較高且損耗能源較大,故在對成本、吸附質量予以研究后,工業中通常選擇8 kPa~10 kPa的脫附壓力[2]。

此外,變壓吸附技術自動化程度較高,能進行循環操作,然而操作時需持續加壓降壓,對設備所提要求較高,故在高檔溶劑回收中獲得了廣泛運用。

2.2 變溫吸附

變溫吸附主要是對吸附劑平衡吸附量伴同溫度加大且伴同溫度減小的特征進行的應用,其多在常溫條件下進行吸附,于高溫條件下進行脫附?;钚蕴课竭^程可視為吸熱過程,溫度增加后其本身便具備較強脫附力,若經由高溫蒸汽予以脫附,通常會把脫附溫度限定為100 ℃~200 ℃。就吸附全過程而言,若吸附物質為沸點不高的小分子碳氫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那么能經由水蒸氣直接脫附,而后冷凝回收,若為吸附量不高的苯類等有機物,經由熱空氣予以吹掃脫附,而后予以吸附。

2.3 變溫-變壓吸附

變溫-變壓吸附是對變溫、變壓吸附兩大技術的優勢進行了融合,以變壓吸附技術為支撐在變壓脫附以后增加溫度進行脫附的新型技術。通過提升床層溫度與縮減柱壓,更好的進行脫附,大幅提升了活性炭的再生效率。相應研究表明,在對熱氮氣脫附與真空減壓脫附兩大方式的優勢進行比較,且把兩大技術合理結合之后,對CH4Cl2的回收率能達到80%,而經由真空脫附以后,活性炭床溫由之前的90 ℃縮減為60 ℃,并相應縮減了后續循環的冷卻時間。

2.4 變電吸附

變電吸附是對氣體予以凈化與分離的新興技術,其根本性質即變溫吸附。但其和以往的變溫吸附具有較大差異,變電吸附的脫附過程即經由電能對飽和吸附劑進行加熱達成,焦耳效應形成的熱量導致吸附質排放。該技術具有加熱系統簡潔,能量可面向吸附劑直接輸送,具備較好加熱效果,可大幅縮減能耗;能對氣體流速與吸附劑升溫速度予以獨立控制;熱量流、質量流方向趨同,使得脫附更具效果;成本不高,選擇變電脫附的成本較之熱蒸汽再生成本可下降50%;具備較強再生性等。

3 結語

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環保法》與相應法規的發布、社會公眾對大氣污染的大力關注,促使環保行業市場特別是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市場獲取較好發展?;钚蕴课椒ㄊ菍]發性有機物治理的最佳方式,日后適用到揮發性有機物治理中的活性炭需求量勢必持續增加,對其品質將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因此,需對活性炭吸附法有效利用,依照治理需求選擇相對應的吸附方式,以確保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效果,避免大氣環境污染惡化,以對公眾人身安全予以保障。

猜你喜歡
變溫變壓吸附劑
基于變壓吸附分離技術在氣體中的應用研究
固體吸附劑脫除煙氣中SOx/NOx的研究進展
一種變頻變壓的雙頻注入絕緣監測方法
用于空氣CO2捕集的變濕再生吸附劑的篩選與特性研究
煙煤煙氣吸附劑脫汞技術的現狀及展望
淺談降低變壓吸附壓力波動次數
提高變壓吸附單元氫氣收率的措施
氯乙烯生產中變溫吸附脫水工藝的使用及改進
摻雜Mg、La對高溫CO2鈣基吸附劑循環特性的影響
凍融處理對甘薯變溫壓差膨化干燥動力學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