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組合作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011-12-20 03:49張金豪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獨立思考英語教師

張金豪

摘要:在網絡等多種渠道學習以及信息獲取越來越發達的情況下,如何調動中學生課堂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是每個中學英語教學工作者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探討梳理國外關于中學生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用合作學習的理論和理念來指導我們新形勢下的中學英語教與學構成本文的論述重點。

關鍵詞: 中學英語合作學習方法

合作學習是當今世界普遍采用的一種創新的教學理論和策略,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它已成為廣大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那么,如何科學地組建學習小組,如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合作技能,使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課堂中得到高效實施,這是本文所要討論的重點話題。

一、建立結構合理的合作小組

1.正確劃分小組

合理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小組的劃分一般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具體情況,教師將全班分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成效和達成該團體的學習目標為原則,盡量使組員性質均衡搭配。小組可進行如下劃分:

①指令性劃分。根據學生的性別、興趣、能力、英語成績等主要方面進行合理搭配劃分學習小組,這種方式能保證組內各成員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以及小組之間合理競爭的公平性。

②隨機性劃分。根據不同的教學環節或學習任務隨機進行分組,這樣做既有利于各組之間的公平競爭,又給學生創造了與更多同學合作的機會。

③自由性劃分。學生根據彼此之間的關系、興趣愛好等自行組合,在寬松、和諧的合作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除此之外,讓學生經常換組合作學習,既可以活躍合作的氛圍,還可以讓學生體驗和學會如何與不同背景、不同學習能力、有著不同想法和思維的同學合作。

2.科學安排座位

座位的安排應根據學生合作完成任務的目標、性質和人數,可采用以下形式:

①“橫線”型。即同桌兩人為一個合作小組,適合做pair-work。

②“田字格”型。即前后兩桌4人為一個合作小組,適合做group discussion和dialogue,尤其是角色表演。

③U型。即前后或左右六人為一個合作小組,適合完成team work. interview或task。

④0 型。即多人圍圈而坐形成了一個合作小組,適合做class discussion或debate。

座位的科學安排可以縮短學生間的空間距離,便于學生交流,而且可以為每個學生提供表現自我、展示個性的機會,滿足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

3.合理分配角色

根據不同的合作任務由2—6人組成學習小組,確保每位組員都能擔任一定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評判員等,并要求組員明確分工,落實職責。教師還應要求小組成員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二、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教師應盡最大可能使學生認識到合作技能對于個人和集體的重要意義。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營造輕松愉快、合作競爭的學習氛圍,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逐漸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但合作學習不能代替個體獨立思考。獨立思考是合作學習的前提,沒有獨立思考,沒有自己的思想與認識,那么在合作學習中只能是聽眾和觀眾。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只有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才能得到發展。

三、精心設計小組活動的任務

1.設計與學生生活相關的任務

教師要把語言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采訪、個人訪談或社會調查等方式了解他們所敬佩的人、想去旅游的地方、向往的生活方式、喜愛的語言學習活動。了解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和技能基礎及其感興趣的話題有利于設計相關的任務。

其次,學生所接觸的語言材料要盡可能的真實、地道、典型,來自于真實生活的需要,符合人們的生活實際,以便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真正的參與、真正的操作,用英語去完成真實的任務、學習和工作等等。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產生真實的體驗,英語綜合運用的能力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2.設計學以致用的任務

《英語課程標準》積極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提出“英語學習的過程應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際,提高跨文化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主張“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其要旨就是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去實現任務的目標。顯然,“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將學習過程看作是‘做中學的過程,即學習語言系統的發展和形成主要是通過實際參與而獲得的”(Wills Jane, 1996)??偠灾?,語言學習的過程即語言實踐的過程。學以致用的任務一方面能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能滿足學生在將來社會生活中運用語言的需要,為其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3.設計能激發學生興趣的任務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诓捎谩昂献鲗W習”的教學方式來設計小組活動時,話題的選擇要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參與,樂于合作。

四、要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并展開組與組之間的競賽

心理學認為:人與生俱來就有一種積極的自我表現的欲望,希望把自己的長處展示于眾人面前。小組合作活動給那些平時比較害羞,不大敢開口的學生提供了合適的空間,教師要多加留意。隨著經驗的積累,自信心的增強,還要逐步鼓勵他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現。另外,為了提高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要開展組與組的比賽。這種組內合作的競賽活動既強化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也會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變苦學為樂學,使學生大腦處于高效率的最佳狀態,能有效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率,同時也培養了現代人所需要的競爭意識。只是在獎勵時切忌太多、太泛,否則學生會沒有了成就感,也就失去了競賽的意義。

研究和調查結果表明,把合作學習的觀念引入教學系統,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對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產生了明顯的促進作用。在中學開展英語合作學習,可以彌補英語課堂教學的不足,轉變傳統的師生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加強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助;有利于改革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方式的多樣化,發揮英語課堂教學的情意功能,提高課堂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

猜你喜歡
獨立思考英語教師
漫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獨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嗎?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談獨立思考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讀英語
酷酷英語林
我思我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