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師院校課程設置與師范生就業的現狀研究

2011-12-20 03:49陳琦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公共課師范教育師范

陳琦

摘要在當前市場經濟日益發達的環境下,我國的高等師范教育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說高師院校的課程設置內容上已經相對滯后,某些課程的設置無法再適應中小學新課程改革之后的具體要求,大學生的實習制度不夠合理,各課程的整體聯系性不強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勢必會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社會上的熱點問題。所以,探討高師院校的課程設置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分析當代大學生,特別是師范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以及原因就顯得很重要。由此根據上述闡述來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吸取外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經驗來服務于我國高等師范教育的改革。最終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做出一定貢獻。

Abstract:In the current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our normal higher education have some new problems. For example , normal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content has been relatively lagged behind; some lessons can't adapt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after specific requirements;college students' practice system is not reasonable; some lessons are not closely related and so on. These problems will definitely affect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y has become a hot issue of society. So, this paper is of great importance,which discusses som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urses of normal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setup, analyzes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especially the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bsorb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service to the higher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finally, makes a contribution for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easing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essure.

關鍵詞 課程設置 增加利好解決措施借鑒經驗

Key Words :curriculum setup, increase the positive, measures, absorb experience

當今社會,是知識經濟爆炸的時代,市場經濟蓬勃發展,人類社會正迎來生產力的又一次深刻變革。在這種環境下,傳統的師范教育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高師院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高等師范教育的質量、結構、體制機制,甚至是其組織機構無法適應市場經濟時代的要求,從課程結構上看,專業劃分、教學組織、招生結構、專業設置長期沿用計劃經濟時代的辦法,缺乏彈性和適應性。如此,高師院校的課程設置的一些消極不合理因素,直接導致了師范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

一. 高師院校課程設置的現狀

(一) 師范教育課程設置內容上相對滯后

1. 師范性遭到忽略

教師這項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并且非常重要的專業性工作。教師是將前人的經驗成果傳遞給下代人的樞紐。因此,“教書育人” 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教書育人”絕不是任何人憑借認識幾個字或看過幾本書就能從事的工作。教師應是“教育專家”,“學科專家”,“心理專家”集于一身的“全能專家”。然而,一段時間以來,高師院校為了提升自身的地位和社會認可度,盲目的與綜合型大學攀比學術性而忽略了自身自成體系的師范性,并且認為只有英語四六級通過率,計算機等級過級率才是評價高師院校教育質量和學校實力的“硬指標”。最終導致學生從教能力不強,無法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2. 公共課、必修專業課及選修課時間安排不合理

目前我國高等師范教育的課程設置,一般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公共課課程,學科專業課課程及選修課程。一般而言,各大類課程設置的時間分配比例大致是公共課占15%左右,專業課占80%左右,選修課占5%左右。然而部分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在課程設置上,已經注意將眾多反映科學、生態環境、技術、人文、心理學、衛生學等最新成果列入了其專業課程或選修課程,旨在為了加強普通基礎教育課程地位及優化教學效果。而我國高師院校仍然延續著幾十年前的課程安排或教材,并且時間分配有待思考。

(二) 師范教育的實習制度不夠合理

1. 純理論課程設置比重較大

縱觀實習的整個環節,包括師范生在公共課體系中所學的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學論稿等,和在專業課程中所學的學生本專業的教學教法等課程。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對于提高師范生專業和實踐能力的環節中,純理論課程占據了主導,所涉及的教材也是十年甚至數十年前所編創的,有些已經基本不適用于當今中小學新課改后的要求了。另外,這些課程中理論性過強,甚至有些生澀難懂有不符社會需求,所以純理論課程設置比重過大,是一個值得引起重視和加大改革力度的環節。

2. 實習制度存在弊端

教育實習時師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合格師資力量的必不可少的實踐環節。然而,我國的師范教育的實踐環節卻相對薄弱,或者說我國的高等師范教育在實習課程的安排上存在著不合理的地方。具體來看,2年制的中等師范教育的教學實習只有7周左右時間占總學時的6%;從3年制的師專教育來看,學生實習占6周左右時間,占總學時的7%;4年制的本科高師院校學生實習時間約為7周,占總學時的5%左右。對于以培養教師力量的師范教育來講,這是多么可怕的現象。

(三) 師范教育的目的性不強,不符中小學教育的需求

目前來看,師范教育的目的性不是很強,相當一部分高師院校及其一些相關的師范專業,并不是針對中小學教育的需求而建立和開設的,它僅僅是作為一種體制的延續和俗成的繼承。從而它無法真正為培養教師而進行一些改革,缺乏靈氣。從而,對于中小學教育的需求,高師院校教育也無法很好的掌握和進一步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它所培養出來的師范畢業生,相當一部分無法達到中小學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歡
公共課師范教育師范
“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物理師范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小小書畫廊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我國近代師范教育思想發展研究綜述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
Seven Suggestions on How to Enlarge English Vocabulary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新課改下教師師范教育理念探析
山區高職師范教育的現狀和問題分析
晚清師范教育發展的制度變遷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