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辨證治療喉咳的經驗與體會

2012-01-23 20:37王永欽
中醫藥通報 2012年5期
關鍵詞:風冷喉部病機

● 王永欽

喉咳,又稱喉源性咳嗽,是指由喉部病變引起的一種咳嗽,臨床以喉癢、咳嗽為主要特征,是臨床咳嗽中一種甚為常見的類型之一。此就本人在臨床治療喉咳的一些經驗與體會介紹如下,以饗同道。

1 喉咳的發病特征

喉咳與一般咳嗽不同,有著獨特的發病特征,表現為(1)喉癢則咳,不癢不咳,少痰或無痰;(2)咳嗽有發作性、連續性、反復性、痙攣性的特征;(3)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喉部干燥微痛,悶氣、氣促感;早期可有輕微聲沙;(4)咳嗽劇烈者,可有引脅作痛,面紅淚出,或咳引尿出;(5)喉部檢查在聲門下區有充血、輕微腫脹等;(6)胸、肺、氣管、支氣管、鼻、咽檢查無明顯異常;(7)全身癥狀不明顯。

喉咳之咳嗽特點:(1)咳自喉部發出。先有喉癢或刺癢不適,繼則咳嗽發作,連連不止;咳嗽急迫,多在咳出極少粘痰后方能停止,甚則咳引脅痛及上腹部疼痛,涕泣俱出。(2)咳嗽多在夜間或清晨發作,亦有不定時者。(3)講話多、風冷、煙塵、異味等可引發喉癢咳嗽。(4)病情輕重不等,持續時間長短不一,少則數周,多則達數月甚至數年。

2 病因病機與證治

本病在上世紀80年代由干祖望教授提出,并認為由郁火上犯、脾虛津枯、血燥失潤所致。此后,文獻報道多認為風邪犯肺、脾虛痰濁、陰虛火旺、衛表不固、稟質過敏是其主要發病原因,其它如脾胃不和、肝膽濕熱、氣滯血瘀等亦可導致發病。但由于對其發病病位認識有咽、喉、氣管等的不同情況,故上述病因與辨證未必盡屬喉咳之病證特點。

本人認為喉咳之病因主要以風燥犯肺、燥熱犯肺、陰虛肺燥、肺虛衛弱所致,病機主要為肺失宣降,喉門不利而致癢咳。其證治主要有以下幾類。

2.1 風燥犯肺證 證候表現為發病較急,喉癢如刺,干燥不適,癢則作咳,咳嗽較劇,咳聲粗重,或遇風冷、干燥環境即喉癢咳嗽,痰少色白,不易咯出,咳甚則聲嘶;口鼻唇干燥,便干尿少,或有惡風寒,鼻塞,舌淡紅,苔薄黃或薄白少津,脈浮澀。病機為風燥犯肺,肺失宣肅,喉門不利。治宜疏風清燥,宣肺止咳。方藥選用桑杏湯合三拗湯加減。若風燥偏寒,惡風冷,舌淡,苔薄白者,可用止嗽散合三拗湯加減。

案例 李某,女,34歲。喉癢、咳嗽1月多,曾服用中西藥不效。初期有咳嗽聲重,喉干癢不適,惡風寒,服用西藥后諸癥漸去,唯癢咳不消。來診時癥見咳嗽劇烈,陣作難止,喉癢如刺,癢則咳作,少痰色白,不易咳出,喉部干燥明顯,輕微聲沙,鼻干如煙熏,口干,大便干燥,數日不便,舌淡紅,苔薄白而干,脈浮細。據癥辨為風燥犯肺,肺失宣肅。治以疏風清燥,宣肺止咳。藥用:霜桑葉30克,北沙參30克,杏仁15克,貝母6克,黃芩12克,炙麻黃6克,紫苑15克,雪梨干30克,木蝴蝶10克,甘草10克。服用4劑,咳嗽大減,便通,喉干癢減半。守方再進10劑,諸癥皆消。

2.2 燥熱犯肺證 證候表現為發病急,喉癢干燥,灼熱疼痛,癢則作咳,咳聲急促,或有輕微聲沙,痰少而黃稠,咳之難出,或有氣粗、悶氣感,口干喜飲,便干尿黃,或有輕微發熱,頭痛,舌尖紅,苔薄黃少津,脈數有力。病由燥熱襲肺,上犯喉門,肺失宣肅所致。治以清肺宣燥,利喉止咳。方藥選用清燥救肺湯合三拗湯加減。若肺熱及肝,金勝克木,咳引脅痛者合用加瀉白散加減。

案例 蔣某,男,43歲。喉癢、咳嗽月余。初期聲沙,輕微發熱,咳嗽,喉部發癢,灼熱疼痛,服用抗生素與止咳藥后發熱退,聲沙復常,喉部疼痛減輕,唯咳嗽不減?,F癥見:喉癢干燥微痛,咳嗽頻作,咳聲急促,咳引喉痛、脅痛,喉部悶堵不爽,痰少而黃,難以咳出,夜咳尤甚,檢查咽喉、聲帶無明顯紅腫,口干喜飲,小便黃少,大便干燥,舌尖紅,苔薄黃少津,脈實有力。證屬燥熱犯喉,肺失宣肅。治以清肺宣燥,利喉止咳。藥用:北沙參30克,炙枇杷葉30克,生石膏15克,杏仁15克,麥冬15克,火麻仁20克,炙麻黃8克,炙桑白皮30克,黃芩15克,紫苑15克,木蝴蝶10克,前胡12克,連翹20克,甘草10克,雪梨一個(切片去心,后下)。水煎服。服用4劑,喉痛消,喉干大減,咳嗽減輕,痰黃轉白,便暢溲清,夜咳停止。上方去石膏、麻仁,繼服6劑,諸癥漸除。

2.3 陰虛肺燥證 臨證表現為喉癢不適,癢則作咳,少痰或無痰,反復發作,經久不愈,講話多則易癢咳,或午后、夜間多發,或有鼻干少涕、咽喉干燥、皮膚干燥發癢,舌尖紅,少苔,脈沉細等。病機多由久咳傷肺,肺陰虧虛,燥邪內生,喉失潤養所致。治以養陰清肺,潤燥止咳。方藥選用沙參麥冬湯合貝母湯(貝母、款冬花、麻黃、杏仁、甘草、生姜)加減。久咳不愈,肺虛及腎,肺腎兩虛,虛火上炎,干咳少痰,或咳痰帶血絲者,可改用百合固金湯加減。

案例 胡某,男,38歲。喉癢、咳嗽6月余,歷經中西藥治療不愈?,F癥見喉癢則咳,咳則連連不止,無痰,傍晚及夜間喉癢、咳嗽多發,講話多易引發咳嗽,喉干燥,夜間尤甚,常飲水自救,皮膚干燥發癢,舌尖紅,少苔,脈細。此由久咳不止,燥熱傷肺,肺陰不足,內燥復生,喉失潤養所致,治宜養陰清肺,潤燥止咳。藥用:北沙參30克,麥冬15克,霜桑葉15克,天花粉15克,肥玉竹15克,川貝母10克,炙冬花15克,紫苑15克,炙麻黃6克,杏仁15克,木蝴蝶10克,雪梨干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服藥1周,喉干燥減輕,夜間不需要飲水,癢咳減少。上方去玉竹、天花粉,加炙桑白皮15克、炙百部15克,繼服3周,癢咳停,諸癥消。

2.4 肺虛衛弱證 證候表現為喉癢不適,癢則咳作,遇風冷則咳嗽易發或加劇,遇溫熱則咳止或減少,咳聲較弱,痰白或稀薄,少氣懶言,舌淡,苔薄白,脈弱。病機為肺氣虛弱,衛表不固,風燥襲喉所致。治以益氣固表,祛風止咳。方藥可用玉屏風散合止嗽散加減。

案例 劉某,女,56歲??人?,喉癢1年多,歷經中西藥久治不愈,胸、肺、氣管檢查未見異常,過敏源檢查無異常發現?,F癥見喉部不時發癢,癢即咳嗽,有時咳至泣出尿漏,多在咳出少量白粘痰或稀薄痰后咳方停止,遇風冷、空氣污濁喉癢咳嗽易發,溫熱環境咳嗽發作減少,平素身倦少氣,不欲大聲言談,舌淡,苔薄白,脈沉弱。辨屬肺氣不足,衛表不固,喉失溫煦所致,治以溫肺固衛,宣肺止咳。藥用:炙黃芪15克,防風15克,白干參12克,紫苑15克,前胡12克,桔梗12克,荊芥6克,陳皮10克,百部15克,甘草10克,炙麻黃6克,木蝴蝶10克。水煎服。服藥1周,喉癢咳嗽少減。唯有睡眠欠佳,上方加夜交藤15克,繼服12劑,癢咳大減,遇風冷發作減少。守方連服30余劑,癢咳痊愈,諸癥皆消。

3 個人觀點與體會

3.1 喉咳是一獨立疾病,病位在聲門下區 喉咳一病,臨床報道甚多,從現有文獻來看,對其發病部位未有定論,多數認為原發病在咽、喉、總氣管所屬之上呼吸道,是一個癥候,并非一個疾病。但在臨床實際檢查時,咽、喉、總氣管等部位的病變并不明顯。即是這些病位有病變,例如咽痹(咽炎)、喉瘖(喉炎)等所伴發的咳嗽癥狀,則應屬相應疾病所致,而不應該屬“喉咳”的范疇。

本人認為,喉咳有著獨立的病位、病機和證治規律,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并非是咽、喉炎癥的一族癥狀。本病初期多有輕微聲沙(聲沙大多在2天內消失),喉部干燥微痛,悶氣感或氣促感,隨著病情發展,喉痛、聲沙多會逐漸消失,唯有喉癢、咳嗽不去,甚至遷延不愈,檢查咽、喉、聲帶、氣管未有明顯病變。根據這些特征推斷其病變主要在喉部之聲門下區。由于聲門下區部位較為隱蔽,故檢查喉部聲門上區、聲門區,氣管均難以發現病變。喉癢咳嗽亦即由聲門下區病變所產生之極少分泌物刺激而引發,當咳嗽清除出聲門下極少分泌物后咳嗽方能停止。

3.2 病因主要為燥,病機為肺失宣肅 根據喉癢、干咳的特點及本人臨床所治經驗,本人認為其病因主要由燥(風燥、燥熱、內燥)邪所致,病機主要為肺失宣肅。臨床治療以清燥、潤燥為主要法則,宣肺、肅肺是治療癢咳的主要方法,并據證加減,輔以它法,多能治愈。本人臨床常以北沙參、桑葉、杏仁、炙枇杷葉、前胡、桔梗、紫苑、貝母、木蝴蝶、黃芩、雪梨干、甘草組成喉咳湯治療本病,并在初期喉干微痛時加連翹;輕微聲沙加蟬衣;咳甚加炙麻黃等,多能收桴鼓之效。

猜你喜歡
風冷喉部病機
基于“取象比類”法探討肝細胞鐵代謝紊亂與肝纖維化中醫病機的關聯
基于Fluent的汽車動力電池風冷散熱分析
水夾殼風冷結構高壓隔爆型三相異步電動機設計方案
風冷永磁驅動電機冷卻設計及仿真分析
冬天
低壓內缸落地凝汽器喉部結構設計
電子喉鏡聯合窄帶成像技術對喉部早期惡性病變的診斷價值研討
喉部超聲檢查對兒童嗓音疾病診斷的意義*
膿毒癥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進展
從瘀探討息肉樣脈絡膜血管病變中醫病因病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