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圖案設計與制作》教學中的應用

2012-01-29 05:46何雪瑩
職業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關鍵詞:T恤導向圖案

何雪瑩

(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 廣東 廣州 510030)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圖案設計與制作》教學中的應用

何雪瑩

(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 廣東 廣州 510030)

《圖案設計與制作》是中職學校美術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然而,傳統的圖案設計教學方法只是讓學生學習表現圖案的構成法則,很少與設計的應用性結合。在《圖案設計與制作》課上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意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合作能力,從而實現有效教學。

行動導向教學法;中職;圖案設計與制作;有效教學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教育教學理論中的一個新思潮。所謂行動導向,是指由師生共同確定的行動產品 (目標)來引導教學組織過程,學生通過主動和全面的學習,達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統一。它重點強調的是對人的關鍵能力的培養。所謂關鍵能力,是指從事任何職業都需要的、適應不斷變化和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所需要的一種綜合職業能力。

《圖案設計與制作》是中職學校美術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對圖案知識的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使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媒介,使圖案應用到各種設計領域,從而培養學生收集與整理信息、交流表達、團隊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綜合職業能力及創業能力。傳統的圖案教學很難完整地實現這一目標,只是單一地要求學生學習圖案設計的一些基本要素,忽略了圖案設計的實用功效,客觀上抑制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妨礙了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筆者認為,根據中職學?!秷D案設計與制作》課的特點與學生的素質狀況,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中的項目教學法和頭腦風暴教學法設計具體的學習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方法。

《圖案設計與制作》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必要性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掌握知識和獲得技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復雜認識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推動這種復雜認識活動的重要動力?!币环矫?,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薄弱,缺乏藝術修養和理解能力,所以,在圖案設計過程中不懂創新,缺乏創意,動手能力差,從而缺乏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設計專業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喜歡標新立異,追求個性。所以,通過行動導向教學法教學,可激發學生好奇心,創設自主探索的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氣氛,發揮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美術思維,從而逐步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

行動導向教學法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圖案設計與制作》課教學中采用行動導向的項目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設計制作個性T恤、繪制裝飾碟等任務學習,能有效提升學生對圖案的認知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動手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收集與整理信息、交流表達、團隊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綜合職業能力。

行動導向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 在 《圖案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感到最難的往往就是如何產生創意。采用行動導向的“頭腦風暴”法可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集體討論,集思廣益,能促使學生對課題產生自己的見解,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激勵引發連鎖反應,從而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構想信息。經過組合和改進,根據圖案設計形式美的法則來修改圖案,能使學生在不斷修改的過程中,領悟圖案設計的理論知識,并升華成圖案的雛形,從而突破圖案美觀性的難點,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圖案設計與制作》教學中的實施

現以“單獨紋樣”教學為例,介紹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具體實施過程。課前準備:為了學習任務能順利實施,課前為每名學生配一對隔熱手套及一件T恤,并派發個性T恤設計流程、打印機操作說明、燙畫機操作說明、個人評價、小組評價和各個學習階段的評價表等資料。教學設備主要有:多媒體教室、裝有設計軟件的計算機、改裝連續供墨系統的打印機、燙畫機、專業熱轉印打印紙。教學組織形式:圖案設計環節和作品制作環節采用分組形式。全班24人,3人為一小組,職務分別是組長、打印員、燙畫員。其中,組長負責組織組員進行燙畫機調試等工作;打印員負責列印小組成員的作品;燙畫員負責T恤燙印。并要求小組成員對派發的圖案設計學習資料以及打印機、掃描儀、燙畫機的操作說明進行學習,課后進行分析整理,以待課上進行討論。具體教學實施如下:

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教室貼掛歷屆學生的優秀作業,配以投影儀向學生展示優秀的燙畫T恤作品,學生學習興趣馬上就調動起來了,紛紛表示很想自己也擁有一件與眾不同的T恤。接著,引導學生觀察并分析:“T恤“都是通過圖案設計用燙畫手段制作出來的。

問題導向,分析設計手法 筆者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描述圖案設計的形式美法則有哪些,以及是怎樣運用的。在欣賞這些作品的同時,學生分析作品并歸納出圖案形式美的法則、圖案的設計方法、單獨紋樣的組織形式,通過這種形式主動獲取所需的知識,以便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確定任務,制定工作計劃 教師布置兩項學習任務,一是利用互聯網收集關于動物形象和優秀T恤設計作品的圖片,并進行分析,結果寫在表格里。學生開始根據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選擇基本元素,制定工作計劃,填寫工作頁,并分組確定崗位職責,為設計圖案做好準備。二是以動物為題材為自己設計一款白色短袖T恤。

頭腦風暴,圖案設計 在課堂上,筆者運用頭腦風暴法引導學生在小組間進行交流、討論過程中提高對問題的洞察力。這個過程突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中心。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思想不斷碰撞,激發了創意思維,因而設計出了有特點的圖案。教師的角色是引導學生運用圖案設計的理論知識,在學生迷茫時候點燃他們的思想火花,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完成設計。

案例:某小組的設計主題是鱷魚、蜥蜴、鴕鳥等動物,在繪制了基本元素草圖后,學生不知道該如何做下一步的修改。

為什么要選擇鱷魚?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呢?有什么圖形能代表這個地方呢?A同學查閱了資料并和其他組員一起討論,最后確定運用南美洲的民族風格,為鱷魚的肚子添加了橢圓形圖案展示出了懷孕鱷魚母親的形象,并添加了幾何圖形元素,完成了基本元素的設計。同組組員在受到啟發后也用這種設計元素設計出蜥蜴、鴕鳥作為系列作品。接著,學生對整體T恤圖案的效果反復推敲,不斷完善,設計出幾個色彩小樣,確定了一個最佳方案。

角色扮演,制作T恤 在制作T恤的環節,學生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體驗自身角色的內涵,并培養獨立工作的能力。組長、打印員、燙畫員分別根據自己的崗位職責一起討論學習打印機的操作方法,并嘗試打印。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設置打印參數、進行淺色純棉衣服圖案打印要注意進行鏡像打印,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最后,由打印員列印出需要燙畫用的圖案及實驗用的小樣,并修剪好圖案以備用。在操作過程中,學生感覺最難的是溫度、時間和壓力的調控。首先,教師讓學生準備廢布料嘗試燙印。在試印前,教師講解安全操作注意事項。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燙畫機的使用說明,把時間設置為20秒,溫度設置在180度,壓力調節在中度,讓學生調節時間、溫度和壓力并進行試印,在不斷試印和失敗中總結經驗。最后,學生分工合作,通過不斷試錯,突破了燙畫機時間、壓力、溫度的難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安全操作指引,引導、鼓勵、幫助學生解決燙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給出適當的建議,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品評價,分享喜悅 T恤終于制作好了,學生們都非常高興。在最后一堂課,教師要求T恤的主人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設計理念。學生們根據圖案設計的美感等互相評價,并提交了自我評價表、小組評價表。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表結合作品做出點評,指出作品的優點和缺點及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學生通過完成這次學習任務,具備了獨立設計各種不同主題T恤,并對不同顏色的T恤進行燙印的能力。

教學反思 在本次學習任務的實施過程中,因為是制作和自己密切相關的作品,學生都懷著極高的興趣來參與。行之則悟之,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應讓學生先動手做。在動手過程中,學生能真正領悟理論知識的要點,通過自己的努力突破重點和難點,并取得成功的喜悅。也有極個別對學習失去信心的學生在合作過程中表現出對其他組員的依賴,缺乏主動性。這類學生還需教師多鼓勵、多引導,逐漸培養出他們的學習興趣。

對行動導向教學法實踐的思考

學生主動參與,小組合作解決實際問題 在行動導向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學生要參與到整個教學實施環節,既要了解項目的總體,又要清楚每個環節的細節,包括信息收集、計劃制定、方案選擇、目標實施、信息反饋以及成果評價,學生需要參與實際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親自參與能夠幫助學生逐漸形成獨立工作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以及綜合職業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學會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互相幫助、互相討論、共同參與、共同學習以及共同進步;并通過討論展開思想碰撞,從而設計出好的作品。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在發現問題的同時獲得經驗,從而能鍛煉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小組成立過程中,教師有必要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分組,以便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中發揮自己的長處,盡量避免某些學生在合作過程中依賴其他學生。

轉化教師角色,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 從傳統意義上講,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做好角色的轉換,成為學生學習的咨詢者、指導者,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適應這樣的角色轉變對教師的要求較高。首先要求教師具備更高專業素質。在傳統圖案教學中,教師具備圖案設計能力就夠了,但行動導向教學不但要求教師具備圖案設計專業能力,還要求教師懂得如何操作燙畫設備,懂得燙畫工藝的流程以及如何運用不同媒介進行圖案設計。很多學生的學習習慣已經適應了傳統教學方法,在最初接觸行動導向教學法時會無所適從,教師應該提供學習資料,指導學生如何在行為導向教學中學習。當發現學生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時,教師應該多鼓勵,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任務。

善用教學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 行動導向教學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學習過程和能力形成。因此,在教學評價上,應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結果時刻跟蹤,注意學生在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地把握教學目標、過程,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在適當的時間給與學生正確的指導。通過小組評價和自我評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及時調整,更好地完成任務。善用教學評價不僅體現在評價方式上,更體現在對評價內涵的踐行上。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編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2]麥曦.課型與教學模式[G].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中職教育研究部.職業教育理論學習與實踐資料匯編 (三),2010:28.

[3]李雙晶.引導主體——互動式課型的研究[J].職業技術,2008,(9).

[4]徐俊忠.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建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2).

G712

:A

:1672-5727(2012)02-0053-02

何雪瑩(1976—),女,廣東廣州人,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美術教研室講師,研究方向為中職美術教育。

猜你喜歡
T恤導向圖案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偏向”不是好導向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風
畫中謎
畫中謎
畫中謎
神奇的筆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新
犬只導向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