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實訓基地體系構建模式研究

2012-01-29 05:46王小婷吳浩
職業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關鍵詞:高技能基地實訓

王小婷吳浩

(廣州市技師學院廣東廣州510410)

公共實訓基地體系構建模式研究

王小婷吳浩

(廣州市技師學院廣東廣州510410)

公共實訓基地作為職業教育的一種新型組織形式,在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公共實訓基地的概念界定、功能簡述為切入點,提出要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公共實訓基地體系,進而重點探索了公共實訓基地體系構建的理想模式,最后指出了構建公共實訓基地體系急需解決的問題。

公共實訓基地;體系構建;模式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充分發揮現有教育培訓資源的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業(集團)、重點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建設一批示范性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有條件的城市,可多方籌集資金,根據本地區支柱產業發展的需求,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面向社會提供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服務的公共實訓基地?!痹诖艘庖娭笇?,一些城市紛紛開始探索并建立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然而,實踐證明,單純依靠政府的力量構建公共實訓基地很難滿足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因此,必須逐步加強市場在公共實訓基地構建中的作用,最終探索出具有我國特色的公共實訓基地體系。

概念界定

公共實訓基地是一個新生事物,目前國內對此還沒有一個完整的定義。筆者認為,對于公共實訓基地的界定首先要考慮三個“主體”:第一,公共實訓基地的投資主體;第二,公共實訓基地的管理主體;第三,公共實訓基地的受訓主體。因此,本文從廣義與狹義兩個角度重新將公共實訓基地的內涵界定為兩方面,即政府主導型公共實訓基地與市場主導型公共實訓基地。

政府主導型公共實訓基地是指在政府主導下,整合多方資源,面向市場,為社會全體勞動者提供職業技能實習訓練和技能鑒定,提高職業能力的公共服務平臺。政府主導型公共實訓基地具有公共性、公益性、政府性三大特性,即“老三性”。公共性是公共實訓基地的根本特征,公共實訓基地是由政府用公共財政投資興建的,作為公共服務設施,要面向全社會提供服務;公益性是指公共實訓基地的建設資金主要來自于公共投入,公共投入必須產生公益效應,體現政府服務平臺公益性的本質要求;政府性是指公共實訓基地建設的投資主體是政府部門,在具體的運行過程中表現為政府部門對其具有決策、管理、計劃的決定權。

市場主導型公共實訓基地是指在市場主導下,學校、企業通過聯合或單獨出資的形式構建的實訓基地,主要為投資主體提供職業技能實習訓練和技能鑒定的公共服務平臺,主要表現為學校與學校聯合構建、企業與企業聯合構建、學校與企業聯合構建三種形式,這三種形式也將成為公共實訓基地建設的未來趨勢。市場主導型公共實訓基地具有局域性、市場性、競爭性三大特性,即“新三性”。局域性主要體現在狹義的公共實訓基地并不是面向全民開放,它的主要服務對象是聯合出資或單獨出資的企業、學?;蚨叩穆摵象w;市場性主要體現在公共實訓基地的組建、管理、運作完全面向市場,更符合市場化的自由、平等、公平原則;競爭性是市場化的必然結果,這類公共實訓基地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更多地關注效率、成本問題。

公共實訓基地功能簡述

實訓教學功能這一功能主要體現在為職業院校的實訓教學創造一種生產現場、模擬訓練或真實訓練的實踐環境,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設計和操作,熟悉并掌握本行業的主要儀器設備、基本工具和生產工藝,培養他們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主要服務對象為職業學校學生。

入職培訓與技能提升公共實訓基地為入職教育和技能提升創造了良好的學習與實踐條件,為“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企業技術能手的培訓提供服務,使受訓者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通過不斷“充電”實現終身教育,主要服務對象為學校教師及企業員工。

職業技能鑒定依托公共實訓基地先進的儀器設備和龐大的專家隊伍,根據職業技能培訓考核鑒定標準,對受訓者進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確保培訓考核鑒定的內容真實反映市場需求,不僅解決技能鑒定過程中實操的標準化問題,更重要的是幫助一部分在職人員和失業人員通過非正規學習進行正規的職業資格認證,從制度上保障這種形式的學習能夠順利開展。

技術研發、咨詢公共實訓基地為社會經濟發展和企業生產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推動行業、企業的技術革新、產品研發、科學管理和人才培訓等工作,并充分利用門類齊全的專業、技術先進的設備、設施,積極開展成果轉化、科技信息集散和技術推廣等活動。

公共實訓基地體系構建的理想模式

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是最近幾年職業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公共實訓基地構建完全是政府的事情,進而忽略了市場在公共實訓基地構建、運作過程中的調控作用。筆者認為,在公共實訓基地體系構建的啟動階段應以政府主導型構建為主,待公共實訓基地進入發展、完善階段,應當逐步引入市場主導型構建模式,使之與政府主導型構建模式互相補充、互相完善,并最終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公共實訓基地構建體系,共同推進高技能人才培養。

政府主導型公共實訓基地構建模式目前,政府主導型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大致有三種類型:(1)政府單獨出資,由政府管理,面向社會(包括各類院校)進行實訓、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如2000年開始對外開放的上海市天山路公共實訓基地。(2)政府依托院?;蚺嘤枡C構,由政府與學校共同出資(或政府單獨出資)、共同管理,院校具體負責實施,面向社會進行科研、培訓與職業鑒定,如2006年開始陸續使用的常州科教城現代工業中心。(3)經過政府認定,確定現有院?;蚺嘤枡C構作為公共實訓基地,政府給予補貼,如北京市工貿技師學院、北京技師學院。政府在這三種類型的公共實訓基地的建設、運行、資金籌集等方面占據主導地位。在公共實訓基地建設的初級階段,由政府牽頭雖然能夠最大限度地推動實訓基地建設,高度整合現有資源,但是,完全由政府主導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容易脫離市場運行規律指導、易于滋生學校惰性等,特別是難以調動企業的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最終只能導致公共實訓基地的規模壯大而非內涵發展。

市場主導型公共實訓基地構建模式在現代經濟高速市場化的進程中,一部分公共實訓基地的發展、成熟必將逐步脫離政府的主導,形成市場主導型的公共實訓基地。這種模式將是我國公共實訓基地建設、發展、完善的必然結果。市場主導型公共實訓基地構建也有三種類型:(1)學校單獨集資構建,實行單獨管理,學校自行購買設備、建設場地、組建師資隊伍,面向共同聯合的幾所學校進行教師培訓、學生實訓、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等。(2)企業集資構建,單獨管理,資金則由聯合的幾家企業共同籌集,主要面向企業內部員工入職培訓、技術能手的培訓以及職業資格鑒定等。(3)校企聯合出資構建,并結合學校教學計劃為企業定向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高技能人才。這三類公共實訓基地的存在可以充分發揮市場的調控作用,實現公共實訓基地在市場經濟中的公平、合理競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校、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的主動性,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勝劣汰、合理配置。

公共實訓基地體系構建急需解決的問題

構建公共實訓基地“師資庫”公共實訓基地建成后,要想充分發揮作用,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成為關鍵的一環。師資隊伍的規模應能保持一定的彈性,以滿足不同時期、不同規模培訓任務需要,這支師資隊伍建設僅僅依靠單個培訓機構或學校是很難建立起來的。因此,建議發動社會力量,成立公共實訓基地“師資庫”。一般而言,公共實訓基地的師資由學校、企業、管理部門選取優秀的師資組成,是社會各方資源高度整合的結果。

建立公共實訓基地管理隊伍公共實訓基地在具體的運行過程中既具有職業教育實訓教學的特征、又具有社會工作人員培訓的功能,既有政府資金的注入、又有社會資金的支撐,既要體現資源共享、又不能重復建設。因此,要配備思想品德好、專業理論水平高、專業技術能力強、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員承擔公共實訓基地的管理工作,以保持實訓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和實訓基地建設的協調發展。

突出企業的重要功能企業是高技能人才的使用主體,同樣也應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主體。所以在建設公共實訓基地時,一定要突出企業的重要功能:對于政府主導型的公共實訓基地要吸收企業代表參與管理,引進企業的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參與基地教學等;對于市場主導型的公共實訓基地要賦予企業充分的權利,建立、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市場主導型公共實訓基地的正常運行。

建立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機制實訓基地建成之日,就是投資結束之時,可以說這在公共實訓基地建設的初級階段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緩解了當前實訓設備少、設備檔次低的局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今日投資購置的大部分先進實訓設備,在幾年后將不可避免地成為陳舊、老化的機器,它們會被逐步更新。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公共實訓基地將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建立公共實訓基地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機制十分重要。

[1]吳曉天.公共實訓基地的實踐與探索[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2]黃燁.關于公共實訓基地柔性培訓體系之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08,(12).

[3]陳錫寶,朱劍萍.關于建立公共實訓基地“社會師資庫”的探討[J].探索與爭鳴,2007,(12).

[4]畢結禮.高技能人才開發探索與實踐[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5.

[5]張小建.發展公共實訓基地,推動職業培訓創新[J].中國培訓,2006,(2).

[6]成忠慧,鮑俊賢.上海職業教育開放性實訓中心建設的實踐意義淺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7,(11).

[7]陳錫寶.論高職公共實訓基地管理體制的創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2).

[8]匡瑛,石偉平.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比較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08,(21).

[9]李靜.虛擬管理:高職公共實訓基地管理的有效選擇[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17).

[10]高靈芝,應崢.公共實訓基地概念解讀[J].職業,2009,(5).

book=118,ebook=6

G710

A

1672-5727(2012)02-0118-02

王小婷(1985—),女,陜西西安人,廣州市技師學院助理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教學論。

吳浩(1984—),男,山東臨沂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2007級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廣州市技師學院助理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師范教師教育。

猜你喜歡
高技能基地實訓
宜興陶瓷行業高技能人才培訓班2022年第二期
流翔高鈣為黨建示范基地錦上添花
BOPPPS教學模式在產科護理實訓課中的應用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階六同”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實施“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
我的基地我的連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樣規制作的任務實訓
為科技興廠培養高技能人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