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號”中的添加劑

2012-02-11 10:41阮直
雜文選刊 2012年7期
關鍵詞:名號添加劑大學

阮直

國人重名號,名號不僅能滿足人的虛榮,甚至還成了一些有頭有臉人物的身份標志了。但自封的名號激發不起自戀的激情,因為只有商人逐利時才按捺不住地學起王婆賣瓜自封“瓜甜”的名號來。

連不怕天、不怕地的水泊梁山好漢們都不敢自己立名號。梁山那幾個核心人物在暗箱里操作后,又裝神弄鬼,愣說從天上掉下一塊石頭,上邊有天書,為一百零八將做了先后排名,并受封了各自的名號,這樣才有權威性。

所以,但凡身上還罩著斯文外衣的讀書人一般是不敢自封名號的,即便自封名號,也都弄個自嘲自貶的綽號而已,高懸于大堂或書房之上,以表達自己的謙虛。諸如唐朝大詩人李賀的名號“大爪郎”,王安石的名號為“半山”,北宋大詞人賀鑄名號“賀頭鬼”。凡是響徹云霄的名號都是別人封的,而且多是本人過世多年之后才戴上那頂桂冠的,其本人倒是很少有享受過名號帶給他們的虛榮感。如“文圣孔子”、“武圣關羽”、“詩圣杜甫”,這些名號個個名副其實,沒有絲毫的添加劑讓其變味,可惜的是他們本人都無法料到自己的名號真的萬古長青了。

當下人們渴望名號的心態可比古人膨脹多了,也許是怕活著名不起來,死后名起來也白名了。所以,在文藝界有些人還在氣象萬千,生龍活虎的狀態,就被授予了“終身成就獎”,好像你就是人到碼頭,車到站,未來的日子就沒你的份了。這么個不吉不利的名號也沒見哪個藝術家拒絕過。

制作這些名號的大都是組織的“謀略”,甚至是政府行為。比如一個省里設個文學獎也要以省人民政府的名義頒發,好像機關越大,作品的分量就越重。就沒想到諾貝爾恰恰不是一級組織,而是一個人。我們古代的“竹林七賢”、“三曹三蘇”也不是朝廷與衙門授予的名號,而是來自民間或江湖。新中國成立后文學界的“山藥蛋派”、“荷花淀派”、“廣西三劍客”、“河北三駕馬車”也不是文聯、作協授予的,都是文壇內自然形成的名號。這些不是組織受封的名號大多不含人為的“添加劑”,怕就怕組織的“拔苗”行為。比如劉道玉說的某些大學與地方政府為了鼓勵一些學者、專家,巧立名號,搞了一些“山山水水”的名號,就是名號的“添加劑”超標了。

如今大學自己渴望名號都發瘋了,借著校慶日鑼鼓喧天地造勢揚名,你讓大學里的人卻精神“守寡”著,那也是強人所難。我們的大學與組織是知道人性弱點的——愛虛榮,知道身份的焦灼困擾著所有的人,于是就利用自己有分封名號的資格,打造了那么一些廉價的高帽子,見誰聽話、看誰服帖就給誰扣上一頂。像魔術師往臺下甩禮帽一樣地拿著名號哄人開心,戴在頭上的人自然得意,可一個人的帽子大,腦袋小,就有礙觀瞻了。名號就像食品,講究的是健康、營養,還要色香味俱全,讓人們萬萬無法接受的就是添加劑超標。添加劑是能按照人的意愿改變食品的味道,可超標的添加劑就會把食品變成毒品。名號也是如此,真實的名號讓人敬仰,山寨的名號讓人惡心,虛假的名號誤導大眾。名號不能沒有,可名號也最怕臭大街,當連一篇千字文都寫不明白的人也被大學封為客座教授的名號時,教授也就只能叫“叫獸”了。

【原載2012年6月7日《呼和浩特晚報》】

●福建省三明羅建輝薦

猜你喜歡
名號添加劑大學
被誤解的食品添加劑
至善
I’m Nobody! Who Are You?我是無名之輩!你是誰?
湖南省飼料添加劑堯混合型飼料添加劑生產許可證企業名單
食品添加劑有多可怕?
會變魔術的添加劑
中國最美的十所大學
職場名號的流變
門檻最高的大學(前10名)
偶的大學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