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們的作家
——讀《博爾赫斯》

2012-03-25 15:21
全國新書目 2012年12期
關鍵詞:譯介博爾赫斯迷宮

作家們的作家
——讀《博爾赫斯》

“作家們的作家”,這是人們對博爾赫斯的至高評價。它在中國的流行,則多少說明了中國作家對博爾赫斯的敬畏。博爾赫斯對中國文學所產生的影響如此巨大,以至誰不讀博爾赫斯,就必定是文學之盲;誰不談博爾赫斯,也仿佛等于無知淺薄。這樣一種帶有明顯強制性的文學時尚,終于使博爾赫斯在十幾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生根開花,也使中國文學在十余年的時間里不斷變化、翻新,一派蓬勃。而這首先要歸功于翻譯家。他們的功績遠勝于作家的勞動。因為后者獲取的,是翻譯家拿來的種子。而且,是翻譯家的汗珠澆灌了作家的禾苗。但是,在收獲的季節里,人們常常微笑著忘卻了引進種子、付出汗水的翻譯家們。

夢幻、迷宮、鏡子、玄想、時間、宇宙,這些無可捉摸的意象,風一般掠過你我身旁,只可感悟,不可觸摸。許許多多遭遇過博爾赫斯之風的人大約都有這種感覺。一個博爾赫斯式迷宮,曾使半數以上中國作家流連忘返啞然木訥。無論承認與否,人都有從眾心理。但最終又有幾個真正闖進了錯綜復雜的博爾赫斯迷宮呢?多數人恐怕只是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道的匆匆過客。有的可能剛剛踏進了迷宮的門檻,或者淺嘗輒止地在門口逗留一番;有的可能戰戰兢兢地摸了進去,但稍稍深入也就望而卻步,然后便原路返回了;更多的人是站在門口瞭望、圍觀,以便從各色打道回府的探險者嘴里接過些感奮的吶喊或掃興的嘆息。而真正闖入迷宮并勝利找到出口者,卻是寥寥無幾。

博爾赫斯在中國的登陸,應該是20世紀80年代的事情。先有王央樂、陳凱先等人的譯介,并由此散播開來,竟一發而不可收了。之后,到了90年代,隨著陳眾議等人編譯的《博爾赫斯文集》的面世以及眾多盜版產品的出現,博爾赫斯之名如狂瀾席卷中華大地。博爾赫斯也由此完成了對中國作家的精神占有。他的晦澀、神秘連同其夢囈、圈套乃至重復與矛盾,統統成了中國作家的寫作羅盤。唯一不能化來的是他的西班牙文以及他的精短、他的洗練、他的貴族氣息。再之后,他的全集出版。終于,我們到了該做總結的時候。

于是有了《博爾赫斯》一書。它是中國人自己撰寫的一本博爾赫斯批評。它不僅有別于業已譯介過來的博爾赫斯評傳,也有別于迄今為止我所見到的所有關于博爾赫斯的文字。此書可以說是國人對博爾赫斯迷宮的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探詢,也是對縈繞在迷宮之上的眾多謎團的一次令人服膺的清理和驅逐。它以短短的15萬字,包容和解剖了一個大大的謎。它一方面融博爾赫斯生平與作品于一體,另一方面又應付裕如地超越一般生平傳略和作家作品研究,有點有面,深入淺出。它雖然沒有指出走進博爾赫斯迷宮的路徑,也沒有留下走出博爾赫斯迷宮的訣竅,卻處處顯示出一個譯家、學者對謎題的孜孜探求:博爾赫斯是怎樣建筑他的迷宮的,即他何以形成自己的文學羅盤并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影響。因此,我在《博爾赫斯》中看到了作家建造迷宮的全過程,看到了迷宮的根基和機關陷阱、轉角和無數小徑,甚至還有斷垣殘壁和真假標志。我還清晰地看到,博爾赫斯不但有其作為生命個體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而且有其作為一個著名作家的起初的幼稚與盲目以及后來的矛盾與偏見。

總之,這是唯物主義對唯心主義的一次清算。它給出的博爾赫斯是一個文人,而非一尊文神。博爾赫斯修建的是他的迷宮,而非普天同歸的文學圣殿。博爾赫斯只為自己寫作,為少數喜歡形而上學的人寫作,卻并不負責為中國文學鋪路修橋。博爾赫斯只能和一個挑燈夜戰的寫作者做伴,卻決不是每一個作家日落之哀傷和日出之輝煌的任何保證。

猜你喜歡
譯介博爾赫斯迷宮
《三字經》裨治文的兩次譯介行為考察
對話
重視新時期中國圖書情報學的譯介事業
進入時間的神秘
那個在地鐵里讀博爾赫斯的人
余華作品譯介目錄
博爾赫斯作品在中國的譯介出版
閻連科作品譯介①
大迷宮
迷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