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弈理論下的旅游企業道德風險研究

2012-03-25 03:11劉琳
當代旅游(學術版) 2012年2期
關鍵詞:道德風險約束概率

劉琳

博弈理論下的旅游企業道德風險研究

劉琳

本文采用博弈論作為分析工具,構建出一個政府與旅游企業間的博弈模型。通過對模型的分析,指出只要政府加強對旅游企業行為的約束,加大對存在道德風險的旅游企業的懲治力度,就能夠促使旅游企業自覺地選擇不存在道德風險的經營模式。

道德風險;博弈論;旅游企業

一、引言

道德風險,是西方經濟學家提出的一個經濟哲學范疇的概念。它是指經濟代理人在對他們行為的后果不必承擔全部責任的情況下,因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損害了其他人的利益的行為。[1]道德風險在經濟活動中的存在較為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契約的不完備性和信息的非對稱性。在旅游業中,道德風險也同樣存在。本文以博弈論方法作為分析工具,構建了制約旅游企業道德風險的博弈模型。

二、旅游企業道德風險的主要表現

在旅游市場中,旅游企業的道德風險影響著如下幾類市場主體:

第一,旅游行政部門。旅游企業在日常經營中,為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會有不遵守旅游業相關法律法規、不履行企業環保義務、不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等行為。比如旅行社的超范圍經營、將注冊資本在驗資后挪作他用;比如旅游景點在開發時,不重視對資源、環境的保護等等。

第二,旅游者。旅游企業道德風險對旅游者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在合同方面,比如,旅行社在與旅游者簽訂合同時合同不平等、不完備;履行合同時出現違約現象。在服務方面,服務提供的隨意性大,如導游擅自更改線路;服務提供的時效性差,如旅游景點的排隊等候時間較長;服務提供的效率不高,如飯店客房安排出錯、行李無人搬運。在價格方面,價格欺詐現象嚴重,比如旅游紀念品店或飯店的虛假報價、旅行社推銷產品時的模糊報價。同時還存在著價格歧視現象,比如旅行社針對團隊中的老人、小孩、教師會加收團費。

第三,合作伙伴。拖欠款問題,即作為購買方的旅游企業不付款給供應方,拖欠應付賬款。是旅游企業道德風險影響其合作伙伴的主要表現之一,在旅行社業是最為突出的。而違約、不正當競爭等現象也較為嚴重。這些都使得旅游企業間的合作成本增加、合作效率降低,阻礙了企業間合作活動的開展。

第四,企業員工。在旅游企業內部,同樣有企業道德風險的表現。例如,旅游企業所定的薪酬過低、拖欠員工工資、減少員工福利待遇、不幫助員工規劃職業生涯、不為其提供晉升空間等。

三、約束旅游企業道德風險的博弈模型

旅游企業道德風險的形成,原因是多樣的。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對稱。這種信息不對稱具體而言,又叫做行動型信息不對稱,即隱藏行動。是指簽約時雙方都了解有關信息,但簽約后有一方可以利用對方不了解的簽約后的信息給對方帶來損失的行為,比如偷懶或不盡力行為。[2]旅游企業的道德風險會擾亂旅游市場秩序,制約旅游業健康發展。因此,亟需各地政府的規制。規制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政府部門的立法程序來干預。[3]

(一)模型假設

假設本模型中僅有兩個參與者,即政府與旅游企業,二者可以選擇的策略分別為“約束”和“不約束”、“不存在道德風險”和“存在道德風險”。并且假定只要政府約束旅游企業的道德風險,就能有效規制。而政府與旅游企業在做出決策前不知道對方的行動,雙方對相互的策略和收益函數有準確的知識,即模型為完全信息靜態博弈。

(二)模型分析

用k1表示旅游企業不存在道德風險時所獲得的收入,k2表示旅游企業存在道德風險時所獲得的收入,s1表示旅游企業不存在道德風險時多投入的全部成本,s表示政府在對旅游企業進行約束時所花費的各種成本,sp表示旅游企業存在道德風險時被政府約束時的罰款,p表示旅游企業存在道德風險時被政府約束的概率。其中,y和1-y分別是政府選擇約束和不約束策略的概率,x和1-x分別是旅游企業選擇不存在道德風險與存在道德風險的概率。那么,政府和旅游企業間的決策行為可表示為:

表1 政府與旅游企業博弈矩陣

為了便于研究,列出幾項符合邏輯和常理的假設。第一,政府所得到的罰款要大于監督成本,本文假定psp>s。第二,旅游企業存在道德風險被約束時需繳納的罰款也大于不存在道德風險時多投入的成本,否則旅游企業出于經濟利益考慮就會選擇道德風險,本文假定psp>s1。第三,旅游企業不存在道德風險時的收入應小于存在道德風險時下的收入,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旅游企業才會有選擇道德風險的動機,即k1-s1<k2。第四,旅游企業存在道德風險受到處罰后的收入應低于不存在道德風險時的收入,即k1-s1>k2-psp,從而證明政策是有效的。

(三)模型求解

根據表1及上述假設條件,可知若旅游企業不存在道德風險,政府的最優戰略是不約束;當政府不進行約束時,旅游企業則會選擇存在道德風險;當旅游企業存在道德風險時,政府的最優戰略是約束;當政府的最優戰略是約束,旅游企業又會選擇不存在道德風險。如此反復,雙方利益始終不能達到一致。因此,此博弈不存在純策略納什均衡,政府與旅游企業都將采取混合策略。

在給定政府的約束概率y一定的情況下,旅游企業不存在道德風險(x=1)和存在道德風險(x=0)時的期望收益分別是:

由均衡條件得:π(y,1)=π(y,0),得:

解上式可得到關于y的均衡解,即均衡時政府的最優約束概率:

在給定旅游企業不存在道德風險概率x一定的情況下,政府約束(y=1)和不約束(y=0)時的期望收益分別是:

由均衡條件得:π(1,x)=π(0,x),得:

解上式可得到關于x的均衡解,即均衡時旅游企業不存在道德風險的最優概率:

這個均衡解表明:對于旅游企業來說,如果政府實施約束的概率小于y*,旅游企業的最優策略是存在道德風險;如果政府實施約束的概率大于y*,旅游企業的最優策略是不存在道德風險。而對于政府來說,當旅游企業不存在道德風險的概率小于x*,政府的最優選擇是不約束;而當旅游企業不存在道德風險的概率大于x*,政府的最優選擇是約束。另外,當x=x*,y=y*時,博弈雙方達到博弈均衡。

(四)啟示

這一博弈模型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為使旅游企業主動選擇不存在道德風險的經營狀況,政府要提高約束旅游企業的概率p,加大對存在道德風險的旅游企業的罰款力度sp,并努力降低監督成本s。因為,旅游企業不存在道德風險的最優概率x*與p、sp呈正向關系,與s呈逆向關系。也就是說,約束的概率與罰款的力度越大,或者約束成本越小,旅游企業不存在道德風險的概率就越大。而當加大對存在道德風險的旅游企業的罰款力度時,政府需要對旅游企業進行約束的概率也越小。

四、結語

旅游企業在經營中,不存在道德風險的經營狀況將有效推動旅游市場的良性發展,從而提升旅游業的發展空間和潛力。由于信息不對稱是旅游企業存在道德風險的根本原因,故而要解決這一問題,有賴于政府采取的行政和法律手段規制旅游企業的行為。通過分析政府和旅游企業間的博弈得出,政府對旅游企業的行為加強約束,對存在道德風險的旅游企業加大罰款力度,就可以促使企業自覺選擇不存在道德風險的經營狀況,政府在規制旅游企業道德風險方面的效用明顯。

[1]韓建新.信息經濟學[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2]楊曉霞.旅游信用研究[D].四川大學.2005,128.

[3]申建軍.政府規制企業實施生態旅游環境保護規劃的博弈分析[J].科技創業月刊.2009,(6):78.

F592.6

A

1671-7740(2012)02-0024-02

劉琳(1980-),女,碩士,哈爾濱商業大學旅游烹飪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酒店經營與管理。

猜你喜歡
道德風險約束概率
第6講 “統計與概率”復習精講
第6講 “統計與概率”復習精講
概率與統計(一)
概率與統計(二)
“碳中和”約束下的路徑選擇
約束離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對稱
去哪兒網服務供應鏈道德風險約束機制模型
中國僵尸企業現象的經濟學分析
我國醫療保險中的醫療道德風險問題研究
自我約束是一種境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