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比較文學中的“歐洲中心主義”

2012-04-01 09:07史春景
關鍵詞:比較文學中心主義全球化

史春景

(安徽大學外語學院,安徽合肥230601)

淺談比較文學中的“歐洲中心主義”

史春景

(安徽大學外語學院,安徽合肥230601)

近年來,關于比較文學中存在的頑固的“歐洲中心主義”的聲討愈演愈烈?!皻W洲中心主義”的存在具有不可避免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實現比較文學的更好發展,不能盲目地反對“歐洲中心主義”,以免陷入另一種形式的文化中心主義。

比較文學;歐洲中心主義;全球化

一、“歐洲中心主義”產生的不可避免性

西方人曾斷言,比較文學發源于歐洲。正因為如此,自這個學科萌芽之日起,西方文學優越論就一直占據著西方學者的話語中心。法國人創立了“影響研究學派”,為比較文學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貢獻,但是骨子里所強調的其實是法國文學對“他者”的影響;美國人創立了“平行研究學派”,打破了法國學派一統天下的局面,然而,這種平行視野依舊是西方文學的世界。

西方比較文學在一個多世紀的發展中一直沒能擺脫“歐洲中心”這一桎梏。盡管比較文學的研究對象從影響研究拓展到跨語言界、跨學科界的平行研究和跨學科研究,然而其“歐洲中心”的傾向仍根深蒂固。

法國比較文學家梵·第根在《比較文學》中指出:“如果只就歐洲而論,它(比較文學)便包含希臘拉丁文學之間的關系,以及從中古世紀以來近代文學對于古代文學所負的債,最后是近代各國文學之間的關系?!保?](P61)全書所論及的觀點也都局限于歐洲文學,而歐洲之外的各國文學壓根就不在其視野之內。時隔近半個世紀,美國著名比較文學家韋斯坦因在《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中指出:“對東亞和歐洲詩歌之間的比較,究竟能顯示什么最終事理……至多也只能得到一些被歸納為普通常識的基本特點?!保?](P8)其視角依然局限于歐洲。從歷史角度來說,比較文學這一學科側重于把研究視角限制在歐洲,而且這種觀點長期在比較文學界流行。

二、“歐洲中心主義”的現實危害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很多事物在想要體現個性的同時也不免趨向于全球化,比較文學也是如此。比較文學應該是在全球化進程中更需要發展和進步的一門學科,因為它的研究對象就是存在于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學類型。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界限在全球化的作用下變得越來越模糊。因而,頑固的、明顯的“歐洲中心主義”已經不符合甚至阻礙了這一發展趨勢和潮流。事實上,它對比較文學的發展和繁榮也確實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在比較文學的發展史上,曾經產生過嚴重的危機和錯誤的導向,這一切的起因都是由于比較文學研究者把比較文學中的自我與他者的關系誤認為是一種對峙的關系。這種對峙實質上是研究者狹隘地規定了自己的研究范圍,以一種極端錯誤的態度來對待其他研究對象。具體來說,其危害在于:

一方面,它令歐洲的比較文學研究總是以自己為核心來解讀其他民族的文學和文化。他們憑借自己在經濟上的優越地位,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的經驗能夠被普遍化,從而成為整個世界的共同經驗。他們頑固地堅持歐洲文化是所有文化中最優越的,最應該在全世界普及。在比較文學研究中,他們試圖用自己的文化來替代其他民族和國家的文化。這種盲目的驕傲自大不僅使得他們被“囚禁在自己的文化囚籠中而沒有察覺”,[3]而且還失去了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精粹的機會。另一方面,它也造成了其他民族對于歐洲文化的盲目崇拜。許多受歐洲文化影響的人,丟棄了自身的民族屬性,自愿地將歐洲文化視為中心,從西方人認識世界的視角來審度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一味地諂媚西方文化,唾棄本土文化。在“歐洲中心主義”的視角下,其他民族的形象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虛構。

另外,它也使得比較文學成為狹隘的民族主義者自我張揚的工具,使比較文學成為殖民主義的幫兇。美國著名比較文學家韋勒克曾經在《比較文學的危機》一書中譏諷過某些比較文學學者,在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的捆綁與束縛下,把比較文學看成一種不同國家與民族之間相互爭高低、優劣的方法。

“歐洲中心主義”造成的種種弊端和危害抑制了比較文學的發展,阻礙了其全球化的進程,因而打破這一中心的桎梏,就顯得勢在必行。

三、如何正確對待“歐洲中心主義”

首先,要理解。對于根深蒂固的“歐洲中心主義”的觀點,大部分學者可能都持否定和批判態度。然而,筆者認為,所謂“歐洲中心主義”,不過是一種從歐洲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比較文學的研究者都會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學及文化。比較文學產生于歐洲,并且是在幾個主要的歐洲國家得到發展,歐洲人不從歐洲的視角去看待他者,不以歐洲的文學為土壤和載體,難道會首先想到亞洲和非洲嗎?換言之,假如比較文學的發源地、繁榮地在亞洲或非洲,那出現的可能就是“亞洲中心主義”或“非洲中心主義”了。此外,我們在平時的外國文學學習中不也是以歐洲文學為主嗎?正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比較文學教授愛德華·賽義德所說:“我們看到的‘比較文學’研究剛好誕生在歐洲帝國主義的強盛時期,并無可辯駁地與之聯系在一起?!保?](P201)因而,筆者認為,在從事比較文學研究時,對于“歐洲中心主義”,無須一味地否定和批判,要抱一種理解的態度和寬宏大度的胸懷。

其次,避免在反對“歐洲中心主義”的同時滋生出狹隘的“民族中心主義”傾向。盲目、極端地反對“歐洲中心主義”,往往會產生一種與之相對的狹隘的“民族中心主義”。這種主義堅決反對“歐洲中心主義”,意在保護本土文化的特色。但是,在世界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的形勢下,在多元文化格局逐漸形成的景觀下,“民族中心主義”強調的“純潔”和“本源”是很難或者說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人們在消除、解構西方中心主義的同時,往往又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民族文化視為一種新的中心,把自己的民族文學和文化當作其他民族效仿的范例和模范。例如,蘇聯、俄羅斯學者創立了“類型學研究”,在法美兩大學派的斗爭中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但是,在反對“歐洲中心主義”的同時,又顯露出“前蘇聯中心主義”的傾向。所以,這種主義實際上也是一種文化孤立主義,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文化中心主義,勢必也會阻礙比較文學的全球化發展。

再次,用“對話”取代“對峙”。那么,比較文學研究中的對話是什么呢?對話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話語形式和理論概念。作為比較文學研究的一種方法,對話以一種話語形式,用“非我的”和“他者的”眼光來看待所研究的對象,把不同民族的文學視為各具特色、各自獨立、互相平等、能夠展開對話的雙方。對話主張破除一切形式的中心主義,實現各民族間的友好交流和發展。正如樂黛云所言:“我們正處于一個文化轉型時期……人們認識到一切體系和中心都是相對的,都只是一種人為的設想。要使一個體系富有活力,就必須在另一參照系的比照中,用一種‘非我的’、‘他者的’陌生眼光加以重新審視?!保?]

綜上所述,對于比較文學中的“歐洲中心主義”,我們不能盲目地一味反對,要辯證地、客觀地看待。我們正從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時代邁向一個互相理解、平等交流和對話的時代。在比較文學的研究中,從對峙走向對話,在擺脫“歐洲中心主義”的同時,也不能陷入另一種形式的文化中心主義。

[1](法)保羅·梵·第根.比較文學論[M].戴望舒,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36.

[2](美)韋斯坦因.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M].劉象愚,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3]樂黛云.中西詩學對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中國比較文學,1993(1).

[4](美)愛德華·賽義德.文化與帝國主義[M].蔡源林,譯.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1.

責任編輯 葉利榮 E-mail:yelirong@126.com

book=62,ebook=62

I 0-03

A

1673-1395(2012)09-0025-02

2012-05-20

史春景(1988-),女,安徽鳳陽人,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比較文學中心主義全球化
中國比較文學概論類教材編寫與話語創新
超越霸權中心主義——主權平等的第三世界歷史經驗
比較文學視閾下高校英語專業美國文學課混合式教學探討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介紹
論我國實體中心主義的非法證據排除模式
習近平外交思想對“西方中心主義”的回應與超越探析
新舊全球化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全球化陷阱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