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川區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12-04-12 06:54任靜王文棣
關鍵詞:技術推廣節水灌溉

任靜,王文棣

(甘肅農業大學 人文學院,甘肅 蘭州730070)

一、金川區發展農業節水灌溉的背景分析

甘肅省金昌市位于河西走廊東部,巴丹吉林沙漠前緣,介于東經101°21′-102°34′,北緯38°20′-39°00′之間,屬北溫帶極干旱氣候區,地勢以山地、平原為主,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海拔1500m,年均氣溫4.8℃,年均降水量100mm,蒸發量2400mm,蒸發量是降水量的24倍。[1]金昌市金川區轄2個鎮,27個村民委員會,16個社區,總人口21.53萬人,其中農村人口4.8萬人,農業人口中農村勞動力3.07萬人。據統計,全區可耕地面積2.572萬公頃,其中農田耕地面積1.126萬公頃,園地面積806.67公頃,林地面積6433.33公頃,牧草地面積1820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40公頃,其他用地5880公頃。農作物種植主要以糧食作物為主,包括小麥、玉米、大麥等約占60%,經濟作物瓜類、葵花等約占38%,其它疏菜、飼料等作物約占2%。

金川區是金昌市市委、市政府和我國最大的鎳鈷生產基地和鉑族金屬提煉中心所在地,也是全國108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隨著金川鎳基地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金昌市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工農業生產、生活和生態水資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金川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瓶頸”。對現有農田水利工程進行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建設,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與效益,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綜合能力,為金川區的糧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態環境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成為其發展的迫切任務。據測算,如果按平均每公頃地一般灌溉用水9450立方米,節水定額灌溉后每公頃可節約水1995立方米,全區按照0.95萬公頃耕地計算,每年就可節水2000萬立方米,這樣就能夠滿足當前的農業和工業用水。因此,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對有效控制地下水水量、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更好地緩解該地區水資源緊缺的矛盾具有深遠意義。

二、金川區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的現狀

(一)金川區農業灌溉的現狀

金川區地處內陸河流域,位于金川灌區下游,與永昌縣河西堡鎮共同組成中型灌區,是一個干旱缺水的井河混灌農業區,區內現有井河混灌區耕地9500公頃,其中河灌區2066.7公頃,井灌區7446.7公頃。全區境內共建有干渠10條,全長113.11公里,現狀完好率45%,配套建筑物271座,現狀完好率70%;支渠113條,全長282.65公里,現狀完好率67%,配套建筑物2972座,現狀完好率75%。為限制過度開采地下水,區域內農業灌溉不足水量主要靠上游水庫調節供給,但是,近幾年來河灌區水資源嚴重缺乏,加之渠道破損、年久失修和水流滲漏等造成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井灌區過度開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每年下降1~3米,取水水位由1969年以前的60米發展到現在的150多米。雖然在輸水過程中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但是在田間仍然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致使灌溉能力逐年下降,直接影響到金川區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金川區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的現狀

節水灌溉是根據作物需水規律,有效地利用當地水資源,獲取農業的最佳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效益而采取多種措施的總稱。其目的是以盡可能少的水量消耗獲取盡可能多的農作物產量、最高的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2]截至目前,金川區共落實完成高效農田節水面積4940公頃,其中膜下滴灌累計413.3公頃、壟膜溝灌3160公頃、壟作溝灌1366.67公頃。另外,該區積極引進和推廣高新節水技術,全區共推廣日光溫室滴灌1018座、果園微灌57.13公頃、低壓管灌795.67公頃、大田噴灌256.8公頃,均起到了一定的節水作用。

金川區根據其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堅持因地制宜、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的原則,選擇了經濟、實用的節水灌溉技術,主要推廣應用了兩種節水灌溉模式:第一種是在辣椒、食葵、玉米等作物上推廣膜下滴灌技術,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并具有省電、省工、省藥、省肥的特點;第二種是在果樹上推廣了根區導灌技術,根區導灌的配水設施埋設在地面以下,管材不易老化,灌水時土壤表面幾乎沒有蒸發,又避免了水的深層滲漏和地表徑流,使作物對水、肥的利用更直接有效,便于田間管理和精確控制灌水量,以達到農業高效用水的目的。

三、金川區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金川區在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宣傳推廣力度不夠農戶認識不足,制約了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

農民作為灌溉技術的主要使用者和管理者,充分依靠農民的力量和尊重農民的意愿,管好、用好灌溉設施是發展灌溉事業的基本原則。在調查中,筆者了解到,第一,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農戶對發展農業節水灌溉的認識不足,節水意識不強,學習農田滴灌操作技術的積極性不高,對農田節水的管理能力不夠,造成嚴重的浪費現象,影響了滴灌技術的進一步推廣;第二,部分農民雖然認識到了節水灌溉的優越性,但從心理上還不能接受滴灌設施的鋪設費用,主要寄希望于政府、企業的投資扶持;第三,由于受傳統灌溉制度等因素的影響,廣大農民群眾仍然沿用大水漫灌方式,管理粗放,跑冒滴漏現象嚴重,并且對大量用水造成的后果缺乏足夠的認識;第四,政府的宣傳形式單一、力度薄弱,技術推廣人員的知識與能力多側重于理論知識,不能與實地情況有效結合,使節水灌溉技術不能得到有效指導和推廣。

(二)分散的種植模式制約了節水滴灌技術的推廣

從調查結果看,金川區采用農田節水滴灌技術的主體是農場和農戶,農場土地相對集中,管理統一,滴灌效果比較明顯,但是個體農戶土地經營分散,種植作物種類不一,相互之間協調困難,不能做到統一種植、統一澆水、統一施肥、統一管理,導致農田基本建設、技術研究和新型設備的投入等受到限制,勞動力和機械化利用率低,現代化水平不高,[3]從而影響了滴灌技術的推廣應用,達不到滴灌的預期效果。

(三)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的投資力度不夠,影響了節水效益發揮

由于金川區灌溉面積過小,實際爭取來的項目資金很少,加上區級財政困難,無力對節水農業給予大量投資,使全區節水農業投資嚴重不足。第一,在大力推廣滴灌技術的同時灌溉渠系修筑不完善,雖然在灌水環節得到了一定的節約,但是輸水過程中浪費仍然很嚴重;[4]第二,全區大量的水利工程主要依靠農民投勞、投資自行解決,缺乏政府必要的引導資金,水利專業技術人員缺少,難以滿足水利工程建設的需要,購買的節水設備落后、技術問題頗多,影響了農民的投資積極性,制約了節水農業的發展速度。

(四)示范區管理制度不完善,系統設計不合理

由于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對金川區尚屬于新課題、新技術,示范區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著重工程建設、輕制度建設的弊端,沒有建立起一整套科學節水、高效用水的機制。一方面,部分農戶不遵守灌溉制度,私自澆水現象在農田節水區普遍發生,部分農戶在農田鋤草過程中,不經意鏟斷滴灌帶,影響了示范區其他農戶灌水;另一方面,相關工作人員缺乏責任心,在設備安裝過程中,系統設計不合理,造成部分滴灌帶反鋪,技術施工力度不夠,安裝與使用脫節,導致示范區農田灌水不勻、部分地塊出苗率差;加之該地區地下水含沙量較高,過濾設備過濾效果差,滴灌設施頻繁地出現堵塞現象,示范區缺乏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設備維護,造成設備使用壽命縮短、灌溉用水浪費、農民勞動力投入增加,給農田的正常灌水帶來不便,不僅影響了農民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使用的積極性,而且不當的技術實施影響了農作物的產量,造成農民收入的下降,使節水效益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四、促進金川區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的宣傳力度,引導農戶提高節水意識

農民是農田節水建設的主體,其對農田節水工作接受的程度,直接決定和影響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的速度、質量和效益。因此,一要注重加強農民對金川區水情知識的認識和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宣傳引導工作,以座談會、現場會、專題講座、現場觀摩、技術展示、科技下鄉和科普教育等多種形式,開展不同層次的科技宣傳,加大對農民群眾的科技培訓力度,不斷提升農民的節水意識,提高農民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的積極性;二要加強對技術人員業務素質的教育,增強其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各示范村安排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通過親身感受和現場講解,提高群眾的認知水平,使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宣傳到村、培訓到戶、指導到田,提高他們的科技素質,培育廣大群眾的節水意識,以便實現由政府引導農民轉變為農民主動要求發展農業節水灌溉技術。[5]

(二)發展土地集約經營,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技術

針對現有分散的土地承包經營種植模式,在推廣農業節水技術過程中很難做到統一澆水、統一施藥、統一施肥、統一管理,因此,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要從發展土地集約經營上進行探索,以現有的機井為中心,通過農戶自愿行為,簽定 《節水農田承包協議書》,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的方式來實現土地資源整合,發展土地集約經營,土地由種植大戶、農場經營,利于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統一管理,在此基礎上更好的進行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示范推廣。

(三)建立節水農業投融資體系,加大投資力度

節水農業意義不僅體現在節水本身,更主要的是表現在資源節約、生態保護、發展持續的社會和生態效益上。節水農業的直接受益者是社會的弱勢群體——農民,寄希望于農民投資建設節水灌溉設施還需一個相當長的過程。[6]因此,節水農業的性質和農民群眾的經濟承受能力都要求政府必須承擔必要的資金投入,加快節水工程的建設進程。為此,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節水項目工作力度,特別是積極爭取國家小型灌區骨干工程節水改造和重點節水示范項目的投入,使灌水與輸水同時進行做到有效節水;另一方面要積極協調發放節水農業貼息貸款,通過增加貸款額度,提高貼息標準,延長還款年限等措施對工程節水給予支持。建立起政府主導的多元融資機制,調動全區參與發展節水農業的積極性。

(四)成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的管理機構,優化設計方案,提高管理水平

農業節水灌溉的設施不僅要按照標準建設,更要嚴格管理好現有的滴灌設備,做到滴灌系統的正常運行,區內應成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服務及指導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加強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指導與培訓,對農業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實施有力的監管;由區專業管理機構在鎮、村、組設立相應的工作小組,不定期的深入到各示范點進行巡回檢查指導,征求農民群眾對項目實施的意見和建議,做好滴灌設備的日常管理維護,保障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有效推廣。

發展節水灌溉可以帶來種植結構和耕作技術的重大變革,可以促進農田灌溉的現代化、生產的集約化和管理的科學化,從而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通過本次對金川區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的調查,發現在水資源條件十分有限的情況下,發展以噴灌、低壓管灌、膜下滴灌為代表的高新節水技術,有“三節” (節水、節能、節地)、“三省” (省工、省錢、省肥)、“二增”(增產、增效)的顯著效益。因此,大力發展農田節水灌溉是金川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1]蘇宏梅.金昌市水資源狀況及可持續發展對策 [J].科技信息,2010(15):385.

[2]李世英.對我國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的幾點思考 [J].節水灌溉,2001(01):30.

[3]張瑞美,彭世彰.“十五”節水灌溉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7(02):15.

[4]山侖,黃占斌,張歲岐.節水農業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78.

[5]郭珺,龍海游,郭振苗.對今后我國節水灌溉發展對策的思考 [J].節水灌溉,2009(02):48.

[6]溫隨群,李立峰.我國農業節水灌溉問題及對策 [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9(06):487.

猜你喜歡
技術推廣節水灌溉
堅持節水
節水公益廣告
智能制造技術推廣服務與實踐
蒼松溫室 蒼松灌溉
蒼松溫室 蒼松灌溉
蒼松溫室 蒼松灌溉
節水公益廣告
節水公益廣告
蒼松溫室 蒼松灌溉
農田水利技術推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