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助學貸款信用風險分析

2012-05-24 00:23馬崇坤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2年8期
關鍵詞:信用風險助學誠信

馬崇坤

國家助學貸款從1999年啟動至今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它對解決因經濟困難而無法完成學業的貧困生家庭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被稱之為保障大學生完成學業的“綠色通道”。但是,助學貸款在實際的運行中卻存在著諸多問題,諸如信用風險問題,它集中體現為助學貸款者不能及時履行還款責任,因而給貸款銀行帶來巨大的金融風險。國家助學貸款業務中的信用風險問題,主要表現在申請貸款材料不真實、違背助學貸款用途承諾以及沒有及時履行還款協議三方面。產生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重要表現在大學生的誠信缺失、參與者博弈失衡以及助學貸款機制存在缺欠等方面。

一、大學生誠信缺失

目前,大學生的誠信意識普遍比較淡薄。一項針對大學生誠信問題的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二的大學生認為簽約誠信承諾書與履行誠信承諾書是兩回事,不必遵守自己的誠信承諾。調查表明,有半數以上的大學生有過考試作弊的行為,而且并不認為這是不光彩的事,有的大學生甚至認為這是一種本事。當調查者問及如果考場設無人監考,你會如何面對考試時,有67%的大學生持有不看白不看,別人都作弊,自己不作弊,自己會吃虧的觀點。由此可見,大學生學業中的誠信意識是淡薄的。受其影響,大學生的誠信意識淡薄已經延伸至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在助學貸款問題上,一項調查表明,有許多大學生認為,錢是國家的,又沒有利息,可以通過弄虛作假的方式把國家的助學貸款弄到手,以此來維持自己的學業,而自己的錢可以投資或存于銀行,從而達到增值的目的;也有的大學生把國家的助學貸款片面地理解為無償資助,是可以不還的,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誠信承諾。

誠信缺失的根本原因是大學生意志力薄弱,經受不住物質利益的引誘,把誠信用金錢來衡量,認為誠信不值錢,只有追求眼前的物質享受才是最實際的;其次,大學生誠信的缺失與目前誠信教育淡化有關。

二、參與者均衡機制缺失

在助學貸款業務中,主要包括國家、銀行、學校以及貸款學生四個利益的主體。在實踐中,可以把從學生申請貸款到銀行發放貸款以及最后學生歸還貸款的過程看成是一個完整的博弈過程,如果博弈過程處于平衡狀態,則國家助學貸款不存在風險,如果博弈過程處于失衡狀態,則國家助學貸款存在著風險。

助學貸款業務中的博弈過程主要可以分為貸款決策階段、還貸決策階段以及懲罰決策階段三個階段。博弈過程處于失衡狀態主要是發生在還貸決策階段,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博弈過程受益分析表

由表1可知,由于貸款學生違約,因此,銀行會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干預,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則是懲罰與停貸。在目前的國家助學貸款機制下,由于貸款額度比較小,管理運行的成本比較大,銀行的利潤空間比較小,因此,多數銀行會選擇停貸。由于銀行停止對大學生違約的懲罰,大學生不但沒有收到應有的懲罰,反而還會受益,因此,大學生毫無疑問會選擇違約。

三、助學貸款風險控制制度缺失

我國助學貸款是以大學生的信用資源作為抵押的,大學生能否履行協議及時還款主要取決于大學生的信用與未來的經濟收入狀況。在目前的大學生信用缺失以及就業壓力巨大的背景下,以大學生的信用資源作為還款保障,這本身就存在著巨大的風險。一方面,國家對于違約的大學生,除按規定計收罰息外,還要在相應的媒體、網站以及管理部門公布違約信息,使其承擔違約責任。這些具體的規定只影響到了大學生辦理與金融有關的業務,而對就業沒有任何影響。另一方面,有的大學生就業后,收入比較低,還不起銀行的貸款,只好違約。

另外,我國現行助學貸款依據主要是《關于國家助學貸款的管理規定(試行)》、《關于進一步完善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若干意見》等制度,這些規章制度只具有指導作用,沒有風險控制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滋長了違約現象的蔓延。

四、降低助學貸款信用風險的對策

(一)建立穩定的動態博弈平衡

現存的助學貸款參與者之間的博弈是不均衡的,由于大學生違約所致銀行利益受損,而大學生卻從中受益,這種博弈失衡使得銀行缺少從事助學貸款業務的積極性。改變上述現狀的有效辦法就是建立穩定的動態博弈平衡,即博弈的參與各方均衡受益。動態博弈平衡是指銀行與大學生的博弈不是一次性的、固定的,而是多次的、長期的重復性博弈,甚至將學生在校期間的貸款行為納入到他一生中與整個社會的多次博弈中來。這樣一來,大學生就會認識到履行助學貸款職責的重要性,就會把履行助學貸款責任與未來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起來,從而降低助學貸款信用風險登記,確保國家財產的安全。

(二)建立大學生信用等級制度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建立了大學生信用檔案,它已經成為大學生一項重要的個人信息材料。它不僅影響到大學生的聲譽,還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比如住房貸款申請以及個人信用卡申請業務等。但筆者認為這還遠遠不夠,還有建立大學生信用等級制度,并將大學生的信用等級直接作為就業的標準與尺度。信用評級原本用于企業,后來廣泛延伸至生活的各個領域。在助學貸款業務中,完全可以借鑒企業信用評級的方法來防范信用風險。

大學生信用等級可采用國際、國內通行的“三等九級制”。三等分別是A(誠信)、B(守信)、C(信用警示);九等分別是誠信:AAA級、AA級、A級,守信:BBB級、BB級、B級,信用警示:CCC級、CC級、C級。

(三)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

誠信是做人之根本,是人必須具備的最起碼的道德品質,是一個社會、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因此,學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美德中有關誠信內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過誦讀、故事會、表演等形式,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活動中,使學生感受、體會誠信是做人的根本。

[1]王紫文熙.當前國家助學貸款信用風險產生的原因和對策淺析.甘肅金融,2012(1):44-45.

[2]朱潔,詹凱.淺談國家助學貸款及其風險解讀.才智,2012(2):323-324.

猜你喜歡
信用風險助學誠信
油氣貿易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研究
《信用風險管理:從理論到實務》
美好生活離不開誠信
我們和誠信在一起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京東商城電子商務信用風險防范策略
關愛·幫扶·助學
為助學一諾千金
郭萬里“三幫”助學子
扎實幫困助學造福貧困少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