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SR標記的茶樹新品種遺傳多樣性分析及指紋圖譜構建

2012-06-08 07:54章志芳馬建強
湖南農業科學 2012年19期
關鍵詞:等位基因茶樹指紋

章志芳,馬建強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國家茶樹改良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8)

DNA是生物的基本遺傳物質,DNA水平上的遺傳變異是物種差異最直接的體現。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而形成的DNA分子標記技術,因其多態性好、易操作和標準化、不受環境及作物生育期等因素影響等優點,已成為作物品種鑒定最有效的檢測手段。在一系列的分子標記體系中,SSR標記以其共顯性、操作簡單、通用性好、重現性高等優點,成為最廣泛應用的分子標記。目前我國建立的DNA指紋數據庫大多采用SSR標記體系[1]。

茶樹為多年生木本植物,從幼苗期到成熟投產需要幾年時間,而在茶樹幼苗期通過表型性狀進行品種鑒定十分困難,如若品種混雜,勢必影響生產效益。因此,開發高效準確的品種鑒定方法對于茶樹新品種保護、良種推廣等具有重要意義。茶樹SSR標記的開發和應用較晚,已發表的茶樹SSR標記約300余個[2-4],且多應用于遺傳多樣性、遺傳結構等研究[5-6],而在茶樹DNA指紋圖譜方面的報道較少[7]。筆者利用SSR標記對14個茶樹新品種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和分子鑒定,并嘗試構建DNA指紋圖譜,以期為今后開展茶樹分子指紋圖譜庫構建、新品種鑒定和評價等研究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的14個茶樹樣品(表1)采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國家種質杭州茶樹圃”,選取完整、無病蟲害感染的一芽二葉新梢,經液氮迅速冷凍后保存于-70℃冰箱中備用。

表1 供試的14個茶樹品種

1.2 方法

1.2.1 基因組DNA提取 采用改進的CTAB法[8]提取基因組DNA,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DNA質量,ND-1000 UV-Vis Spectrophotometer檢測 DNA濃度,稀釋到10 ng/μL用于PCR擴增。

1.2.2 EST-SSR標記 參照喬婷婷[9]、周炎花[10]報道的EST-SSR標記,挑選其中10個多態性較高的標記由上海生物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合成。

1.2.3 PCR擴增及產物檢測 擴增反應在Bio-Rad PTC-200 PCR儀上進行,反應體系和擴增程序參照喬婷婷[19]的方法。PCR產物用10%的聚丙烯酰胺凝膠在CBS垂直電泳系統上檢測,電泳后參照Charters和Wilkinson的方法進行銀染顯色[11]。

1.2.4 數據統計與分析 每個SSR標記只統計目的片段范圍內的一個等位位點,其中每一條多態性條帶視為一個等位變異,將電泳圖上清晰的條帶記為1,同一位置無帶或不易分辨的弱帶記為0。建立0-1原始數據庫,然后將相同的帶型組合記為一種基因型;并根據分子質量大小,將等位基因從大到小依次記作 1、2、3等,EST-SSR為共顯性標記,對于二倍體茶樹而言,一條帶表示純合,兩條則為雜合,記錄為 11、22、33、12、13、23 等基因型。

使用POPGENE[12]統計每個標記在14個茶樹品種中擴增的等位基因數(Observed number ofalleles,Na),計算有效等位位點(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Ne)、等位基因頻率(Allele frequency),觀測雜合度(Observed heterozygosity,HO)、期望雜合度(Expected heterozygosity,HE)、Shannon 信息指數(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I)。采用 PowerMarker[13]計算基因型數(Genotype)、多態性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SSR 位點的多態性信息量PIC=1-∑Pi2,式中Pi表示第i個等位位點出現的頻率;并根據Nei’s遺傳距離[14]構建茶樹品種的無根Neighbor-Joining(NJ)聚類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14個茶樹品種的SSR多態性

10個EST-SSR標記在供試的茶樹品種中均表現出多態性(表2)。其中PIC>0.5的有3個,變異范圍在 0.173(TM283)~0.618(TM209),平均為 0.387,表明這些標記在參試材料中多態性適中;10個標記共檢測到29個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數變異范圍為2~4個,平均2.9個;有效等位基因數變異范圍為 1.237(TM283)~3.143(TM209),平均 1.993 個;基因型最多的為 7個(TM209),最少的為 2個(TM136,TM283),平均 3.9 個;遺傳多樣性指數最高的為 TM209(1.213),最低的為 TM283(0.341)。

表2 10個茶樹品種SSR標記的相關特征

2.2 茶樹品種SSR標記等位基因的出現頻率

29個等位基因在試驗品種中的出現頻率差異很大(表3)。TM283的等位基因2出現頻率最高(89.29%);其次為TM136的等位基因2(84.62%)和TM131的等位基因1(88.46%)。TM280的等位基因1出現頻率最低(3.57%);其次為TM131的等位基因2和TM215的等位基因3(均為3.85%)。對比表2和表3,可見出現頻率較高的等位基因所對應的SSR標記其遺傳多樣性指數都較低。出現頻率較低的等位基因所在的SSR標記分為兩類:一類是標記的等位基因數較多的標記(TM209,TM211,TM280),另一類是等位基因數較少的標記(TM283)。

表3 SSR標記不同等位基因的出現頻率

2.3 14個茶樹品種的親緣關系

根據10個SSR標記等位基因出現頻率計算Nei’s遺傳距離(D),結果顯示14個茶樹品種的遺傳距離在0.036~0.472之間,其中南江1號和901的遺傳距離最小,表明這兩個品種間親緣關系較近,而鄂茶5號和農抗早的遺傳距離最大,說明這兩品種親緣關系最遠?;贜ei’s遺傳距離,采用NJ法構建品種聚類圖(圖1)。當D=0.12時,14個茶樹品種可聚為三類;第一類包括4個品種,2個來自湖北(五峰212,五峰310),2個來自安徽(石佛翠,農抗早);第二類包括2個安徽品種(901,石佛香)和1個重慶品種(南江1號);第三類包括7個品種,其中2個湖北品種(鄂茶5號,鄂茶6號),3個福建品種(茗科3號,茗科4號,早玫瑰),1個四川品種(名山特早芽)和1個江西品種(大葉龍)。

表4 基于SSR標記的14個茶樹品種的DNA身份證編碼

2.4 14個茶樹品種的DNA指紋圖譜

將每個品種經不同標記擴增獲得的等位基因帶型,按照固定標記順序排列,串聯組合成特異的帶型編碼,再轉化為計算機可識別的DNA身份證編碼,即該品種的分子指紋圖譜。為了減少編碼序號長度,通常在構建指紋圖譜時只選用幾個鑒別能力較強的標記。該研究中只需4個SSR標記(TM128,TM280,TM148,TM211)即可鑒定 14 個茶樹品種。因此,將這4個標記作為構建指紋圖譜的核心標記。按照上述標記編號對每個茶樹品種的等位基因帶型組合進行編碼,獲得13位數的DNA身份證編碼(表4),依此構建14個茶品種的指紋圖譜(圖1)。結果顯示,每個茶樹品種都對應一個惟一的指紋圖譜,可較為快速地辨別各個品種。

圖1 基于SSR標記的14個茶樹品種的NJ聚類圖及DNA指紋圖譜

3 討論與結論

3.1 茶樹品種SSR標記等位基因變異

理論上參試品種越多,標記檢測到的等位基因數就越多。喬婷婷[9]研究表明,其試驗選用的10個SSR標記在308份茶樹資源中檢測到的等位基因數變異為 3(TM131,TM283)~8(TM211),平均為4.6,PIC只有 TM283小于 0.5,最高為 0.870(TM128),平均為0.677。而在該研究的14個茶樹品種中檢測到的等位基因數變異為2~4個,平均2.9個,其中9個標記(除TM131)檢測到的等位基因數都少于之前的研究,只有3個標記(TM128,TM209,TM211)PIC 值 大 于 0.5, 最 高 為 0.618(TM209),最低為 0.173(TM283),平均為 0.387。這說明參試材料的不同,可能會造成標記檢測效率差別較大。因此,在構建SSR指紋圖譜庫時應盡可能多地包含核心種植資源,以便獲得更多的特異等位基因。

3.2 茶樹品種SSR標記等位基因出現頻率

該研究中等位基因出現頻率變異范圍為3.57%(TM280)~89.29%(TM283)。其中,出現頻率較高的等位基因所在標記其遺傳多樣性指數都較低。而出現頻率較低的等位基因所在的標記分為兩類:一類是標記的等位基因數較多(TM209,TM211,TM280),但各等位基因出現頻率較分散,使得其中某一個等位基因頻率較低;另一類是等位基因數較少的標記(TM283),但其中某一個等位基因出現頻率極高,而其他等位基因頻率很低。對于這些在試驗材料中出現頻率很低的等位基因,可將其視為特異性等位基因(如TM131等位基因2,TM 209等位基因4,TM215等位基因3,TM280等位基因1),依此便可高效地鑒別具有該特異等位基因的材料,因此也適用于指紋圖譜構建。

3.3 14個茶樹品種的親緣關系

研究結果表明,來自不同省份的14個茶樹品種的Nei’s遺傳距離在0.036~0.472之間,說明這些區試品種的親緣關系較近。這可能是由于試驗所用的14個品種均為選育的綠茶適制性品種,在遺傳背景上可能較相近?;谶z傳距離的NJ聚類圖顯示,當D=0.12時,14個茶樹品種可聚為三類,來源相同的品種基本聚在一起。

3.4 茶樹品種DNA指紋圖譜的構建

標記的多態位點數對SSR分子標記的鑒別力有著重要的正向影響[15]。因此,在構建圖譜時大多選擇多態性較高的標記。該研究中利用4個SSR標記即可將14個茶樹品種全部分開,并根據擴增的等位基因譜帶組合類型將DNA多態性信息直接轉化為計算機化的數字編碼,然后繪制成可視化的條形碼,結果顯示每個品種都有唯一的指紋圖譜,可以快速地對各品種進行鑒定。理論上,在利用SSR標記區分不同品種(二倍體)時,某一基因型的出現頻率為2/(n+1)n(n為等位基因數),那么10個標記則可獲得[(n+1)n/2]10個基因型組合類型。研究中10個SSR標記平均檢測到2.9個等位基因,即理論上可區分3.3×107個品種。由此可見,利用SSR標記構建茶樹指紋圖譜進行品種鑒定具有極大的潛能和應用價值。隨著茶樹基因組測序的進行,可利用的SSR標記將大幅增加,構建覆蓋整個茶樹基因組的茶樹指紋圖譜庫將成為可能,這對于茶樹新品種的選育、鑒定、保護等具有重要意義。

[1] 李根英,Dreisigacker S,Warburton M L,等.小麥指紋圖譜數據庫的建立及SSR分子標記試劑盒的研發[J].作物學報,2006,32(12):1771-1778.

[2] Zhao L P,Liu Z,Chen L,et al.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24 novel EST derived microsatellites from tea plant(Camellia sinensis)and cross-species amplification in its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and varieties[J].Conserv.Genet,2008,9:1327-1331.

[3] Ma JQ,Zhou Y H,Ma C L,et al.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74 novel polymorphic EST-SSR markers in the tea plant,Camellia sinensis(Theaceae)[J].Am.J.Bot,2010,97(12):153-156.

[4] Sharma H,Kumar R,Sharma V,et al.Identification and crossspecies transferability of 112 novel unigene-derived microsatellite markers in tea (Camellia sinensis)[J].Am.J.Bot,2011,98(6):e133-138.

[5] Yao M Z,Ma C L,Qiao T T,et al.Diversity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ea germplasms in China revealed by ESTSSRmarkers[J].Tree Genet.Genomes,2012,8(1):205-220.

[6] FangW P,Cheng H,Duan Y S,et al.Genetic diversity and relationship of clonal tea(Camellia sinensis)cultivars in China as revealed by SSRmarkers[J].Plant Syst.Evol,2012,298(2):469-483.

[7] 楊 陽,劉 振,趙 洋,等.湖南省主要茶樹品種分子指紋圖譜的構建[J].茶葉科學,2010,30(5):367-373.

[8] Dellaporta SL,Wood J,Hicks JB.A plant DNA minipreparation:version II[J].Plant Mol.Biol.Rep,1983,1:19-21.

[9] 喬婷婷.茶樹資源遺傳多樣性及其表型性狀關聯EST-SSR位點的初步鑒定[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0.

[10] 周炎花.基于葉片形態學和EST-SSR茶樹遺傳多樣性和遺傳演化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0.

[11] Charters Y M,Wilkinson M J.The use of self-pollinated progenies as‘in-groups’for the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cocoa germplasm[J].Theor.Appl.Genet.,2000,100:160-166.

[12] Yeh F C,Yang R C,Boyle T B J,et al.POPGENE,the userfriendly shareware for population genetic analysis[M].Edmonton: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Centre University of Alberta,1997.

[13] Liu K,Muse S V.PowerMarker:an integrated analysis environment for genetic marker analysis [J].Bioinformatics,2005,21:2128-2129.

[14] Takezaki N,NeiM.Genetic distances and reconstruction of phylogenetic trees from microsatellite DNA [J].Genetics,1996,144:389-399.

[15] 韓鳳龍,李正玲,胡 琳,等.用于河南省小麥品種特異性和一致性鑒定的SSR分子標記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2010,43(18):3698-3704.

猜你喜歡
等位基因茶樹指紋
親子鑒定中男性個體Amelogenin基因座異常1例
廣東漢族人群D18S51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現象分析
像偵探一樣提取指紋
為什么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
廣東漢族人群Penta D基因座off-ladder稀有等位基因分析
山茶樹變身搖錢樹
WHOHLA命名委員會命名的新等位基因HLA-A*24∶327序列分析及確認
兩個推薦茶樹品種
基于自適應稀疏變換的指紋圖像壓縮
茶樹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