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發展下中小企業財稅政策研究

2012-07-09 19:07戴澤斌
2012年11期
關鍵詞:財稅政策中小企業發展

戴澤斌

摘要:中小企業數量龐大、富有活力,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近幾年來,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稅費負擔重”、“用工難”、“融資難”等問題,一些中小企業甚至面臨破產、倒閉的風險。本文在對中小企業發展困境分析的基礎上,從加強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對策,在科學發展的大背景下為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提出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稅政策; 發展

中小企業,就規模上與大企業相比,指的是模較小的或者還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定性上認識,中小企業是屬于有“較小市場份額、獨立所有并經營、業主直接管理”特點的企業。改革開放30多年來,由于中小企業具備創辦容易、經營方式靈活、運作成本低廉、涉及領域寬廣、轉移進退便捷等優勢,讓國民經濟中富有強大的活力因子,在促進經濟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占我國企業總數99%的中小企業,創造了60%的GDP、50%的稅收和75%的就業。但中小企業也普遍存在著設備落后、融資困難等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它們的進一步發展,也同時制約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進步。

一、 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1.中小企業承擔著過重稅費。中小企業稅費占其總銷售收入的6.81%,相比較全國各類企業6.65%的平均水準,高了近0.26%。稅費在資產總額方面更是達到4.9%,遠遠高于全國1.91%的平均水準。因此,在稅費方面,中小企業不僅沒有真正的優惠,反而在政策上受到嚴重歧視,在與有各級政府大力支持大企業的競爭中競爭機會不均等。

2.中小企業經營成本大,利潤低。一方面由于中小企業管理體制不合理,一些民營企業甚至還處于“家族式”管理階段,管理效率低下,難以合理分析市場動態,抓住企業發展的契機。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呈現不斷上升趨勢。就人工成本而言,隨著我國用工制度和勞動保護制度的日益完善,工人的工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又由于工人出口大省四川,貴州等地的蓬勃發展,許多工人開始選擇留在本地工作,“用工荒”現象的加劇導致工資進一步增長。

3.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為了應對自金融危機以來CPI指數居高不下,央行連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貸款利率,凍結了上萬億資金。另外市場不景氣,抵押財產變現難,銀行一般不給資信程度差的中小企業提供財產抵押貸款。因此,中小企業銀行借貸成本加大,很多中小企業開始選擇民間借貸來周轉資金,高利貸與銀行貸款互補的現象時有發生。一旦銀行貸款沒有及時有效到位,資金鏈就會出現短截,因此出現了很多中小企業主跑路的現象。

4.金融危機使國外需求減少,中小企業的出口銳減。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外需求大幅度減少,導致大量以出口占主導的中小企業的訂單也相應大幅度減少。另外,2011年以來人民幣已升值近4.1%,部分低端加工出口企業的低成本競爭優勢喪失,受越南,印度等國企業威脅加劇,部分出口企業金額越大的單子越不敢接,或只敢接短單。

二、 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財稅政策分析

現就財政資金支持,稅收優惠政策,促進融資三方面對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記性策略分析。在已有政策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在未推行的政策方面填補一定的空白。

(一) 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

1.一方面,可以劃撥專用款項對符合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建企業給予直接的資金支持,并鼓勵其加大再投資力度,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國家應加強對職業教育院校的重視,同時采取對新進職員進行就業補貼來滿足中小企業生產擴張的人才需求。

2.設立各項基金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科研創新以及市場的開拓。諸如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等專項政策。同時在資金規模上要敢于擴大,要將政策福利普及到每一個有發展前途的中小企業。此外,鼓勵各市建立創業種子基金,設立中小“專精特新”專項資金,鼓勵中小企業技術進步、結構調整、市場開拓,支持中小企業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

(二)減稅降費,減輕中小企業稅收負擔。

1.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2012年上海的試點工作得到極大的肯定,占各占企業總數近70%的小規模納稅人從原來高達5%稅率繳納營業稅調整為3%稅率繳納增值稅,原本稅費負擔相對較重的小微企業成為此項改革最大的受者?!盃I改增”能有效減輕中小企業的稅費負擔,避免重復征稅,更是將增值稅范圍擴大至服務業,擴大了產業鏈。

2.擴大“新國九條”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受益范圍。原規定只局限在小型微利企業,而對真正需要稅費優惠的中小企業沒有更有利的稅收優惠措施。政府此項措施可以說只是有華麗的外表卻沒有實在的內涵,擦邊而過,而中小企業依舊身處高額稅費的負擔之下。

(三)多角度多方位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方便。

1.在法律方面,加速推進信用擔保法律法規的建設,引導和規范擔保行業的發展。主要通過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條例》的制定和完善,對擔保機構的設立以及市場準入和退出條件做出規定,并規定業務的種類和范圍。同時加強政府監管的力度,推動擔保機構健康快速的發展。

2.成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協會。通過第三方平臺機構的設立,以橋梁的形式將政府和擔保機構有效銜接起來,保證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健康發展。同時協會也將以擔保機構與中小企業銜接者的身份,積極推進中小業企業資信評估體系的建設,逐步實現中小企業信用信息的社會化共享。讓擔保機構能放心為中小企業擔保,讓金融機構能夠清楚了解中小企業的貸款償還能力,從而主動為有良好信用評級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馬乃云,張安安, 完善財稅政策,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2(8)

[2]王惠. 淺議如何運用財稅政策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時代金融.2012(8)

[3]劉昀. 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財稅支持研究—基于懷寧縣的分析.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4]趙奕. 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研究.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5]李艷.構建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稅收政策體系.哈爾濱學院學報.2008(5)

猜你喜歡
財稅政策中小企業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我國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問題和建議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