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產后焦慮抑郁的影響

2012-07-13 06:33解放軍第463醫院婦產科110036杜文暉
遼寧醫學雜志 2012年5期
關鍵詞:初產婦顯著性產后

解放軍第463醫院婦產科(110036) 杜文暉

社區產后訪視能解決產婦出院后護理支持的不足,對減少初產婦產后焦慮和抑郁有重要意義[1]。隨著身心醫學的發展,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重視。妊娠、分娩是女性生命歷程中一次巨大的生理變化和心理應激過程[2],產婦常常會因為妊娠分娩時內分泌、心理、人格基礎等因素的影響,分娩后表現出情緒低落、孤獨、悲觀、反應遲鈍、內疚感甚至出現抑郁癥等自責自罪現象,嚴重者會出現自殺企圖。尤其初產婦,更容易引起一系列情緒反應[3]。因此,我院選派具有產科臨床經驗的護理人員進行產后訪視,按《社區孕產婦健康管理》為產婦做好常規訪視,同時配合心理干預,觀察心理干預對初產婦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為強化基層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我院訪視的62例產婦,均為初產婦。排除標準:1)伴有其他嚴重軀體疾病。2)精神病史。3)嚴重內分泌疾病。將62例產婦隨機分成兩組:干預組31例,年齡22~36歲,平均28.71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例,高中及以上27例。對照組31例,年齡22~36歲,平均29.58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例,高中及以上28例。兩組平均年齡和文化程度構成差異無顯著性。產婦對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干預方法

1.2.1 評分標準 第1次訪視及第3次訪視后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4]評定產婦焦慮、抑郁狀況。SAS由20條組成,15條正向評分,5條反向評分。每條根據被測試者最近1周的實際感覺按1~4級評分,累計各條目得出粗分,乘以1.25為標準分。<50分為無焦慮,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SDS由20條組成,10條正向評分,10條反向評分。每條根據被試者最近1周的實際感覺按1~4級評分,累計各條目得出粗分,乘以1.25為標準分。<53分為無抑郁,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1.2.2 干預措施 對照組初產婦按常規訪視[5]處理。干預組在常規訪視基礎上進行相應的心理干預。心理干預內容包括:1)心理支持療法:支持、幫助求治者適應目前所面對的現實。與產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訪視人員耐心、正確使用傾聽,針對產婦的焦慮、抑郁心理狀態,讓其宣泄,然后勸導、啟發、鼓勵、支持、同情、說服、消除疑慮減輕應激情緒反應,幫助分析心理問題,指導減壓的方法。必須準確回答產婦的咨詢內容和科學,指導產婦掌握母乳喂養的技巧,學會新生兒護理知識,對高齡產婦、手術產和有重男輕女思想等抑郁高危因素的產婦給予足夠的重視,使其改善不良心理狀態,提高心理素質。2)分散或轉移產婦注意力,鼓勵看電視、心理教學片、聽音樂等。3)放松療法:放松訓練在改善各種患者的情緒和心理狀況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6],鼓勵室外活動,調整呼吸等松弛訓練。4)指導產婦正確運用社會支持系統:多與朋友、親人交流,尤其多與丈夫交流自己的思想,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7]。家人的關心對產婦的影響很大,鼓勵家屬多陪伴,在生活上給予幫助,在情感上給予呵護,盡量避免獨處時間。產婦經受生理、心理、體力的消耗后情感比較脆弱,密切注意產婦的情緒變化,以及家庭、社會、環境帶來的心理變化,訪視人員要重視產后抑郁癥,盡可能早期發現產后抑郁癥。同時護士也應對家屬進行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向家屬傳授產后抑郁癥的相關知識,得到家人的重視,以便取得明顯的療效。心理干預以訪視時個體干預為主要形式,對家屬采用小組教育和討論形式開展。小組治療、個體干預各進行3次,每周1次,每次20~30分鐘。

1.3 統計學方法 全部數據用SPSS11.5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 果

2.1 干預前SAS、SDS評分比較 心理干預前兩組的SAS得分及SDS得分,兩組總體均服從正態分布,兩樣本均數方差齊性。兩組人群在干預前2項測驗上的得分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SAS、SDS評分差異比較

2.2 兩組干預前后SAS評分比較 干預組進行心理干預前后的SAS得分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心理干預對于干預人群的焦慮情緒緩解有明顯作用。對照組SAS評分與訪視前無明顯差異(P>0.05),焦慮情緒改善不明顯。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評分比較

2.3 兩組干預前后SDS評分比較 干預組進行心理干預前后的SDS得分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心理干預對于干預人群的抑郁情緒緩解有明顯作用。對照組SDS評分與訪視前無明顯差異(P>0.05),抑郁情緒改善不明顯。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SDS評分比較

3 討 論

妊娠和分娩的不同階段孕產婦會面對不同的應激,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產婦因產后體內激素水平波動明顯,同時伴有疼痛不適、社交活動減少等多種生理、心理因素,導致自我評價降低,而易誘發產后抑郁。而有抑郁情緒的產婦,多數選擇向朋友或者當地的醫護人員求助。尤其是初產婦經歷了妊娠和分娩期恐懼、焦慮、煩躁、怨恨、害羞和無助等心理壓力后更容易產生抑郁和焦慮情緒。一項產后心理疾病的研究發現,第1次當母親的女性出現各種心理問題的概率更高,而且不僅僅是產后抑郁癥。產后抑郁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一種嚴重威脅母嬰安全的產科精神障礙性疾病,針對各種相關因素進行孕產期的心理調節干預可降低產后抑郁的發病率。調查顯示,58%的產婦抑郁原因來源于丈夫不會幫助妻子分擔家務和照料嬰兒而產生情緒低落等負性情緒[7],因此,家人及醫護人員是最重要的支持系統,通過支持系統可以有效降低產婦產后抑郁的負性情緒。產婦產后疲勞及母親新角色的不適應,特別是初產婦缺乏照顧嬰兒經驗,常常手忙腳亂、顧此失彼,護理人員對具體事項的操作指導非常重要。護理人員及時傳授育嬰知識、指導母乳喂養、新生兒護理、母嬰互動情感交流,可促使產婦順利實現角色轉換。因此,基層衛生服務應重視產后訪視人員安排,最好選用產科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管理此項工作,同時需強化社區醫務人員心理知識培訓。

總之,社區產后常規訪視與心理干預同時實施,SAS、SDS評分顯著降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說明產后訪視適當心理干預對消除焦慮、悲觀情緒,改善產后抑郁有積極作用。

[1] 潘涿如.產后抑郁的發病因素及防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99,15(1):7

[2] 袁曉梅,曾楊濱.產后抑郁癥的社區訪視[J].廣州醫藥,2006(3):76

[3] 梁海英,陳兢思,何萍.初產婦產后抑郁癥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廣東醫學,2005,26(5):687

[4] 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94

[5] 朱麗萍,華嘉增.社區孕產婦健康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8:111

[6] 楊維真,張霞.產前/后社區綜合護理對預防產后抑郁癥的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18):1977

[7] 徐嵐,劉念稚,董國娟.產后抑郁癥的病因研究進展[J].吉林醫學,2010,31(4):435

猜你喜歡
初產婦顯著性產后
一種結合多尺度特征融合與像素損失加權的顯著性目標檢測方法
無保護會陰接生法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效果
助產士主導疼痛管理模式在初產婦分娩中的應用分析
視頻序列中視覺顯著性圖像區域自動提取仿真
無保護助產在促進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連續細致化護理對高危妊娠初產婦不良情緒及對剖宮產率的作用
基于顯著性權重融合的圖像拼接算法
歐盟法院判決明確歐盟商標通過使用獲得顯著性的地域認定標準
媽媽們產后的生理煩惱
愛自己從產后護理開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