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法視域下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解決路徑探析

2012-08-15 00:50劉亞娜高英彤王在亮
關鍵詞:圖們江多瑙河湄公河

劉亞娜,高英彤,王在亮

(東北師范大學 政法學院,吉林 長春130024)

國際法視域下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解決路徑探析

劉亞娜,高英彤,王在亮

(東北師范大學 政法學院,吉林 長春130024)

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是長吉圖開發中不可回避的、急需盡快解決的一個現實難題。其解決路徑的探究既要追溯歷史,又要放眼世界。以國際法律實踐為視角,對國際河流通航的相關國際法內容進行歷時性考察,并深入剖析了幾種解決國際河流通航問題的具體實踐模式,以從中獲取解決我國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的建設性方案及可行性對策。

圖們江;國際河流;國際通航;國際法

圖們江是東北亞地區一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它連接中、朝、俄三國,在入??谔幮纬陕劽谑赖膱D們江三角洲,與日、韓隔海相望,具有極大的經濟價值。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中、俄、朝三國就對“開發圖們江”達成基本共識,并且得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的支持。UNDP計劃用20年時間,投資300億美元將圖們江三角洲打造成亞洲的“鹿特丹”[1],然而直到今天,圖們江仍然沒有實現國際通航,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實現圖們江國際通航是圖們江國際合作開發的題中之義,沒有圖們江航運開發,圖們江國際合作開發就失去了其最核心的內容。2009年11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長吉圖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標志著圖們江國際合作開發在新世紀、新時期上升到一個新高度。我們認為在國際法視域下詮釋圖們江的法律地位,借鑒國際河流航行利用的國際法律實踐,通過國際法律合作最終解決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開辟一條東北亞區域海陸聯系的大通道,對于當前的長吉圖開發開放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國際法關于國際河流航行利用具體內容的歷史考察

國際河流航行利用的國際法律實踐主要通過相關的國際習慣(主要是國際案例)、雙邊和多邊條約、國際條約和“軟法”文件來體現。具體內容主要涉及以下5個方面:

(一)確立國際河流的法律地位

確立國際河流的法律地位,是充分開發利用國際河流的前提和基礎。它主要通過在主權國家間簽訂雙邊或多邊條約的方式實現。由于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和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不同,不同國際河流具有不同法律地位,同一條國際河流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具有不同法律地位。影響國家簽訂國際河流航行條約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戰爭影響不可避免。近代戰爭頻發,不斷改變國家間的力量對比,直接影響國際河流沿岸國在航行利用問題上的態度。同時相關國際河流利用理論也影響國家簽訂國際河流航行條約,具體包括:絕對領土主權論、絕對領土完整論、有限主權論和沿岸國共同體論四種理論[2]。在近代早期,國際河流條約一般將“自由航行”范圍限定在河流的干流河道或可航行河道,直到18世紀末,美洲國家的一些條約才開始提出“流域”概念,將開放范圍擴大到國際河流的支流河道。翻閱歐洲歷史,我們還會看到:在1618年,當時的波蘭和勃蘭登堡簽訂了《關于奧得河及其支流的航行條約》,這個條約已經將支流包括在內。這種雙邊條約方式對我們今天解決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有極大的啟發。

(二)設置多元的國際河流管理機構

建立國際河流管理機構是沿岸國家合作和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的開始。這些國際河流管理機構雖然在名稱上多種多樣,但一般都使用“國際河流委員會”這個通稱。根據性質、職能和權限的不同,國際河流委員會“基本上可分為:技術機構、行政管理機構、綜合開發機構以及經營機構,亦即采用公司的形式”[3]223。由于國際河流開發程度的不同,不同的國際河流委員會都有著自身特征。在國際河流委員會成員組成上,通常由沿岸國組成,也有個別委員會有非沿岸國成員,甚至還有國際組織的參與。根據國際河流條約的內容規定,國際河流委員會主要有管理職能、監督職能、調查研究職能、協商職能、交流信息職能和調節職能[3]221-222。

(三)吸納國際組織的參與

這些國際組織主要包括聯合國的一些部門,如世界銀行和糧農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委員會和區域開發銀行等等。在國際河流航行利用的歷史進程中,國際組織發揮了獨特作用,特別是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國際河流開發利用早期,國際組織發揮的作用更為顯著。國際組織主要為國際河流的利用開發提供資金、技術、建議以及咨詢意見等幫助,其中美洲開發銀行積極參與拉丁美洲國際河流利用開發即為典型范例。

(四)維護國家主權與河流國際化的博弈互動

在國際河流航行利用的歷史進程中,維護國家主權與河流國際化的矛盾一直存在,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體現??偨Y起來,主要表現為三組矛盾:第一,國際河流沿岸國之間的矛盾。國際河流沿岸國往往因為本國所處地理位置不同而有著不同立場。上游國家認為,對在其境內的國際河流,它們擁有不受任何外部限制的自主使用權;而下游國家認為,它們應獲得不受上游國家任何影響的自然水流。上下游國家之間的這種矛盾和博弈一直貫穿于國際河流航行利用的整個開發進程當中。第二,沿岸國家和非沿岸國家之間的矛盾。這對矛盾主要集中在“自由航行”問題上。近代早期,有些國際河流長期面向一切國家的船只開放,完全“自由航行”,然而,這一原則從來就不是國際法上的普遍原則。即使某條河流長期“自由航行”,其沿岸國也有權重新作出選擇,修改原來的河流航行制度。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非沿岸國要想自由航行通過國際河流,必須得到沿岸國的同意。第三,國際河流沿岸國與國際河流委員會之間的矛盾。這對矛盾主要是圍繞國際河流的管轄權問題展開的。沿岸國認為它應對在其境內的部分國際河流航道擁有完全管轄權,而國際河流委員會在客觀上限制了沿岸國的管轄權。當這兩種管轄權發生對立時,現今趨勢是充分保證沿岸國的管轄權,弱化國際河流委員會的管轄權。

(五)建立和完善國際河流航行利用爭端解決機制

國際河流沿岸國擁有平等的航行利用權是國際法早已承認的原則之一。但在歷史上也曾發生過下游國封鎖出??诙馉幾h的實例,例如,17世紀的“海上馬車夫”——荷蘭封鎖斯海爾德河的出???,18世紀北美洲的圣勞倫斯河和密西西比河也發生過關于航行權的爭端,后來都是通過簽訂航行條約,再次確認沿岸國的航行權。非沿岸國的航行權也會引發爭端??傮w上看,解決國際河流航行利用爭端的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政治協商談判、國際仲裁和調停以及國際司法解決。

第一,政治協商談判。長期的國際河流航行利用實踐證明,政治協商談判是解決沿岸國之間矛盾和爭端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周鯁生先生指出:“在國際生活中,國家間許許多多的問題經常是通過直接談判方式協商解決的,這是正常的處理國際爭端的方法?!保?]許多國際河流都在條約中明確規定在發生爭端時由締約國通過政治協商談判解決。

第二,國際仲裁和調停。當河流沿岸國之間的爭端無法通過直接政治協商談判達成一致時,就需要由共同承認的第三方進行國際仲裁和調停。但有些國際條約也規定,可將爭端直接提交第三方仲裁,只不過這種規定極為個別。因此,可以將國際仲裁和調停視為解決河流沿岸國家之間爭端的第二道程序。

第三,國際司法解決。國際司法解決主要是將爭端提交到國際常設法院或國際法院,它是河流沿岸國家最不愿意使用的解決爭端的方式,也很少將這一方式明確寫入條約中。但是,在國際河流航行利用的國際實踐過程中,也有相關的國際司法實例,如1929年奧得河國際委員會管轄范圍案。該案例主要是圍繞國際河流“奧得河”的通航權利問題展開的。波蘭認為奧得河在其境內的主河道和支流不應對下游國家開放,而下游國家認為波蘭的這種做法剝奪了他們在奧得河航行自由的權利。最后雙方各自將對方訴訟至國際常設法院。1929年,國際常設法院做出判決,其主要內容是“所有沿岸國對整條河流的使用享有完全平等的權利,任何一個沿岸國都不能要求優先享受任何特殊權利”[3]45。這是通過國際司法途徑解決國際河流航行利用爭端的典型案例。

二、國際法框架下解決國際河流航行利用問題的幾種實踐模式

多瑙河和萊茵河是歐洲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國際河流。它們在國際河流航行利用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獨特的“多瑙河模式”和“萊茵河模式”,對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的解決具有極為重要的借鑒價值。與此同時,湄公河作為亞洲主要的國際河流之一,它在國際河流航行利用方面所形成的獨特的“湄公河模式”也值得參考,其現實意義也更為突出。

(一)多瑙河模式

多瑙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河流之一。它在國際河流航行利用中的國際法律實踐被稱作“多瑙河模式”,主要有以下三點內容:

1.通過簽訂條約確定多瑙河的國際法律地位。多瑙河的國際法律地位主要分為五個階段:1815年以前、1815—1856年、1856—1919年、1919—1939年、1948年至今。其國際法律地位的變化主要受戰爭的影響,突出表現是俄國通過1812年、1826年和1829年的三次戰爭從土耳其手中完全得到了多瑙河三角洲,從而一舉成為多瑙河沿岸國家中為數不多的幾個大國之一。正是因為戰爭的巨大破壞力,多瑙河沿岸國家力求通過簽訂條約,確定其國際法律地位,使多瑙河航行最大程度地免受戰爭影響。目前,多瑙河的國際法律地位是在1948年確立的,規定多瑙河實行在沿岸國直接管轄下的航行自由。

2.通過設置國際管理機構明確沿岸國的權利義務。在國際河流管理機構方面,多瑙河航行利用歷史上依次出現過多瑙河沿岸國委員會、多瑙河歐洲委員會、多瑙河國際委員會、多瑙河口委員會以及多瑙河委員會五個管理機構。這些管理機構有著不同的職權范圍和法律地位。多瑙河國際委員會在歷史上曾擁有過最大化的權力。1921年的多瑙河國際委員會不僅擁有立法、司法、行政和管理權,還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國中之國”。目前,“多瑙河委員會”發揮著實際作用。它僅由沿岸國家組成,并且該委員會只有協調監督作用,立法、司法、行政和征稅等權都歸沿岸國擁有。在多瑙河委員會之外,沿岸國之間還簽訂各種技術協定,成立各種混合委員會。

3.通過公約構建爭端解決機制,以解決河流通航國際爭端。1921年的《制訂多瑙河確定規章的公約》規定:如果沿岸國認為國際委員會有違反公約規定或者越權的行為,則可以提交國際常設法院審理;如果締約國不履行委員會根據公約授權做出的決定,由此而引起的爭端也可以提交國際常設法院[3]270。但是,1948年的《多瑙河航行制度公約》有了新的規定:有關公約的實施或解釋的任何爭端,如不能直接談判解決,則組織調解委員會予以解決[3]374。這反映了多瑙河沿岸國盡量不采用司法途徑來解決航行利用爭端的趨勢。

(二)萊茵河模式

萊茵河也是最早實行國際化的歐洲河流之一。與多瑙河在航行利用上的復雜性相比,萊茵河簡單些,形成獨特的“萊茵河模式”。

1.通過簽訂條約確定萊茵河的國際法律地位。在萊茵河的國際化進程中,主要有四個重要的條約:1815年的《維也納公會最后議定書》、1831年的《萊茵河航行公約》、1868年的《曼漢姆條約》和1963年的《斯特拉斯堡公約》。通過這四個條約,最終確立了萊茵河今天的國際法律地位,即在對一切國家的船只自由通行萊茵河水道的總前提下,對不同的對象國制定了不同的航行制度。

2.設立萊茵河航運中央委員會,作為管理萊茵河的主要管理機構。與多瑙河在不同歷史時期建立不同的管理機構相區別的是,萊茵河只建立了萊茵河航運中央委員會一個管理機構。它在不同的時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而且其成員國只包括萊茵河沿岸國,這也是與多瑙河的不同之處。

(三)湄公河模式

與多瑙河和萊茵河相對成熟的航行利用制度相比,湄公河的國際化進程相對較晚,而且不夠成熟,還處在發展變化過程中。

1.湄公河的國際法律地位最早確立于19世紀中期,是為了適應早期殖民者發展資本主義的需要。這一時期的湄公河航行開放是不平等的,是違背湄公河沿岸國家根本意愿的。二戰后,湄公河沿岸國家于1954年簽訂了平等的《關于湄公河航行制度的條約》。此后,湄公河沿岸國又先后簽訂了《下湄公河流域研究協調委員會章程》(1957年)、《下湄公河流域水域利用原則聯合聲明》(1975年)和《湄公河流域可持續發展合作協定》(1995年)三個條約文件,使湄公河成為亞洲地區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國際河流。而且,中國、老撾、緬甸和泰國四國于2000年簽訂《瀾滄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協定》,實現四國國際通航。自此,湄公河航行利用進入一個新階段。

2.國際組織的直接參與是最大特點。湄公河航行利用開發是在聯合國地區組織的推動和指導下進行的,無論從實地調查到規劃制定,還是從選定實施開發項目到籌集資金,甚至連成立湄公河管理機構都是在亞洲和遠東委員會(1987年改稱亞太經委會)的直接支持下進行的。湄公河國際委員會由沿岸國組成,但實際上它接受各國政府和亞太經委會的雙重領導,由此可見國際組織對湄公河航行利用開發的參與程度與影響范圍之深遠。

3.寶貴的“湄公河精神”?!颁毓泳瘛笔侵冈趶娬{各國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在聯合國機構推動的基礎上,不受地區政治形勢惡化和連年戰爭的影響,在幾十年時間里持續開展工作,經過長期協作而形成的一種不折不撓的合作精神?!颁毓泳瘛钡暮诵膬r值就是堅持、合作和共贏。堅持是保障,合作是途徑,共贏是目標。

三、國際法視域下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的解決路徑構想

中國享有在圖們江航行的權利,既有歷史依據,又有現實的國際法基礎。中國商船曾經數年可以通過圖們江入??诔鋈肴毡竞?。而且,中俄、中朝就此達成基本共識,中俄還將此共識明確寫入1991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中。因此,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的焦點不是論證我國為什么享有權利,而是探討我國如何行使權利。由于東北亞復雜多變的地緣政治局勢,各國間政治互信不足以及不同國家利益上的沖突等原因,中國當前未能實現圖們江通航權。國際河流航行利用的國際法律實踐證明了國際法在解決河流國際通航問題上有著其獨特的優勢。國際法為國際行為提出明確的規范,遵守國際法并不會實質上違背各國的長遠利益,所以國際法是維系正常國際關系之必要保障[5]。我們認為從國際法角度分析,通過國際法律合作解決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是可行的。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操作:

(一)進一步制定《圖們江國際通航戰略規劃》,作為《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的子部分,將圖們江國際通航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國家戰略主要包括戰略理念、戰略利益和目標、戰略資源與力量等三要素[6]。申言之:

1.在戰略理念上,重視海洋對一國發展的影響力。入??谧鳛楹Q蟮囊徊糠?,對一國的發展更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認為中國應當在推動中國自身理念(包括政府和民間兩方面)轉變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正式與非正式場合向俄羅斯政府和朝鮮政府闡明中國在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上的立場,并且通過不同國家間的民間學者的互動研究來影響俄羅斯民眾和朝鮮民眾在此問題上的觀念,從而推動相關國家政府間的接觸和合作。

2.在戰略利益和目標上,國家利益是根本,是國家制定戰略的出發點,國家的戰略目標應建立在國家利益基礎上。實現圖們江國際通航,中國將會是最大獲益者,俄朝獲益相對較少。新現實主義的“相對收益”理論認為,由于國家對收益分布的敏感性,國家更關心相對收益?!懊鎸餐@益可能性的時候,有不安全感的國家關心的是獲益如何分配。它們提的問題不是‘大家都會獲益嗎?’而是‘誰的獲益更多?’?!保?]這種思維成為阻礙中、俄、朝三國在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上進行合作的主要因素。因此,筆者認為中國應當把自己界定為圖們江國際通航的“推動者”,而非“主導者”。作為亞洲地區大國和圖們江三個沿岸國中實力較強的國家,中國應當在圖們江國際通航的利益分配機制中實現“利益共享”,并主動“讓渡利益”,讓俄朝兩國獲得更大、更多利益,從而夯實三國間的信任基礎,保證圖們江國際通航的順利實現。

3.在戰略資源與力量上,中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應當積極協作,充分調用各種“力量資源”。在“硬力量資源”基礎上,主要運用自己的“軟力量資源”,通過說服、誘導相關國家接受自己的主張[8],以實現圖們江國際通航。

(二)盡快簽訂《中國、俄羅斯和朝鮮關于圖們江國際通航協定》,確定圖們江的國際法律地位,在圖們江國際通航方面建立統一的法律制度,將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的解決納入到國際法的范疇之內[9]?!吨袊?、俄羅斯和朝鮮關于圖們江國際通航協定》應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具體內容:

1.確定圖們江開放范圍、開放程度及向誰開放。圖們江開放范圍應當是圖們江主河道及其可航行河道,不包括支流河道。開放程度由圖們江沿岸國通過具體協商談判,由其共同意愿決定。圖們江在“國際化”之后,原則上只向沿岸國平等開放。但是,沿岸國可以通過具體協商,制訂一套單獨的航行制度,非沿岸國在經過沿岸國同意后,可以無害航行通過圖們江。

2.建立圖們江委員會。綜合開發利用圖們江必須建立常設機構,特別是在相關國際法規不完善和東北亞地區形勢不穩定的情況下,圖們江委員會的建立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圖們江委員會的基本特征

圖們江委員會應根據《中國、俄羅斯和朝鮮關于圖們江國際通航協定》而建立,它的組成成員、職權范圍等都由此協定規定。圖們江委員會屬于政府間的常設機構,參加成員是沿岸國政府所指定的代表。待條件成熟后,可以允許非沿岸國或國際組織作為觀察員參加、列席會議。圖們江委員會也可以同相關國際組織建立固定聯系。圖們江委員會是專門性機構,它的主要任務是協調沿岸國在圖們江上的活動,并監督協定的實施情況。此外,中俄朝三國之間還可以簽訂各種技術協定,成立各種更為靈活機動的混合委員會,以方便在不同領域進行合作。

(2)圖們江委員會的基本職能

參照其他已有國際河流管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能,圖們江管理委員會的首要和基礎職能是管理職能。即在航運、捕魚、灌溉以及防治污染等領域進行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并修改相關的規章制度。其二,監督職能。即監督成員國在圖們江開發利用上的具體執行情況,定期向成員國政府遞交報告,對違反條約的行為及時向沿岸國有關部門提出并要求制止。其三,協商職能。圖們江委員會是沿岸國進行經常性會晤的最佳場合,有利于協調沿岸各國的相關政策,在國家間關系或地區局勢比較緊張的時候發揮其獨特的溝通和紐帶作用。其四,調節職能。在沿岸國對圖們江航行利用產生爭端時,必須首先提交到圖們江委員會處理,在委員會無法處理的情況上再提交政府處理,或者是由第三方仲裁,及時、有效地處理爭端,避免矛盾激化或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其五,調查研究職能。包括圖們江可航行水道本身以及影響其正常航行的工程設施,特別是收集水文、氣象、資源等方面的數據,并提出報告和建議。其六,信息交流職能。收集和交換信息數據是預防爭端的關鍵因素之一,應進一步強化圖們江委員會的作用,建立充分的信息交換、共享體系。

3.構建和完善圖們江國際通航爭端預防與解決機制。

(1)構建和完善圖們江國際通航爭端預防機制。其一,建立專業機構——圖們江委員會進行管理。既起到管理圖們江航運的作用,又可以盡量預防爭端;其二,充分發揮“人”的作用。既包括專家學者的咨詢建議,也包括普通民眾的積極參與。專家學者無論在圖們江日常管理,還是沖突爭端解決中都起到關鍵作用。同時,圖們江日常航運的管理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需要民眾的積極參與。

(2)構建和完善圖們江國際通航爭端解決機制??紤]到沿岸國家的主權可能受到侵犯,政治協商談判應當成為中俄朝三國在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上產生爭端時的首要選擇。協商不成時,可借助調停和調解等雙方都承認的第三方介入方式協調當事國之間的矛盾,緩和局勢以期當事國達成解決方案或者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最后在當事國同意的情況下,也可以提交仲裁或國際法院。即使在適用法律方法的情況下,也應強調和解精神,給當事國以回旋余地[10]。

(三)積極爭取國際組織的參與。圖們江國際通航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程。在政府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國際組織也要參與進來,發揮其應有作用。圖們江的開發利用需要大量的技術和資金投入。圖們江所經過的中俄朝三國地區經濟落后,無力投入必要、足夠的資金。如果沒有國際組織的參與,僅僅依靠當地力量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對整個圖們江流域的地質、水文等全面調查。因此,積極吸收并充分發揮聯合國相關組織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的作用,成立專門的圖們江國際通航基金會和技術機構,為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同時,國際組織的積極參與還能夠在相關國家外交關系不穩定、地區局勢嚴峻的時候,持續地、獨立地推進相關基礎性工作。即使受到影響和干擾,仍然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

(四)高度發揚“國際合作”的精神。在圖們江國際通航問題上,合作是全方位、多層次的。鑒于東北亞局勢的不穩定,應從初步合作逐漸發展到高水平的國際合作。具體來說,在合作初期,中俄朝要多增加經常性接觸,消除歷史上形成的不信任感,建立互信氛圍,初步建立信任體制,達成初步協議,為創造一種新型合作關系邁出關鍵性的第一步。在初步合作的基礎上,中俄朝三國應當朝更高層次的合作前進,主要是簽訂更具有約束力的條約,使圖們江國際通航在任何時候(包括戰爭狀態)都不受影響和干擾,以逐步實現圖們江國際通航的理想狀態。

[1]王樹春.論恢復圖們江通海航行權的法律依據[J].當代法學,1993(3):76-78.

[2]胡文俊,張捷斌.國際河流利用權益的幾種學說及其影響評述[J].水利經濟,2007,25(6):1-4.

[3]盛愉,周崗.現代國際水法概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

[4]周鯁生.國際法(下冊)[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652.

[5]高英彤.朝核問題中美國因素的現代國際法律評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20.

[6]李少軍.探討國際戰略的研究框架[J].國際政治研究,2007(4):14-17.

[7]Kenneth N.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M].New York:McGraw-Hill,1979:105.

[8][美]約瑟夫·奈.軟力量:世界政壇成功之道[M].吳曉輝,錢程,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6.

[9]陳才.圖們江地區國際合作開發的新形勢與對策[J].東北亞論壇,2000(1):5-7.

[10]葉興平.國際爭端解決中的斡旋與調停剖析[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2):18-23.

An International Law Perspective of Searching for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Channels for Tumen River

LIU Ya-na,GAO Ying-tong,WANG Zai-lia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chun-Jilin-Tumen River Area Development & Openness,the setting up of International Channels for Tumen River Area is an unavoidable and urgent problem to be settled.In order to find the right route,we should not only look back in history,but also think about the future.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tudy this probl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ose international laws,which has connected with this district in many ways in the past years.At the same time,this paper also tries to analyse several ways to give specific models in solving this problem.Thus,this article will extend a practicable blueprint in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channels for Tumen River Area.

Tumen River;International river;International channel;International law

DF933

A

1001-6201(2012)01-0034-06

2011-08-20

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重點課題(2010A13)。

劉亞娜(1973-),女,遼寧建昌人,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高英彤(1963-),男,吉林松原人,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王在亮(1987-),男,山東臨沂人,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秦衛波]

猜你喜歡
圖們江多瑙河湄公河
大圖們江國際合作回顧與展望
騎轉湄公河平原越南胡志明市
“圖們江論壇2018”在延邊大學舉行
走進湄公河
湄公河印象
亞洲的湄公河三角洲
圖們江流域朝鮮族特色旅游景觀設計與文化研究
多瑙河在靜靜地流淌(續八)——匈牙利留學雜記
多瑙河在靜靜地流淌(續七)
多瑙河在靜靜地流淌(續二)
—— 匈牙利留學雜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