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之目標與方向

2012-08-15 00:50束定芳
關鍵詞:國際化英文大學

束定芳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200000)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之目標與方向

束定芳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200000)

中國的大學英語教學存在諸多問題,但是追根溯源,最大的問題在于其目標與定位的模糊。大學為何要教英語?大學生為什么要學英語?許多人并不清楚。目前的情況是,教育主管部門和一些大學,雖然意識到英語課程的重要性,但并不明確大學英語教學究竟應該為一個什么樣的大目標服務。在某些人看來,大學英語教學就是讓學生學點英語而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而對一些大學校長或教務處長來說,英語教學的管理就是看學生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學生更是把考試作為了學習英語的目標,通過了考試就意味著英語學習成功。正因為目標的模糊和異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雖然雷聲大,雨點也大,但教學質量仍然不見提高。很多學校和教師甚至越改越不知道方向,越改英語課時越少,越改大學英語教師越覺得前途渺茫,甚至不知所措。

一、大學英語首先應該為中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服務

據香港中通社2011年7月16日報道,香港多所高校近日陸續完成招收內地生的工作。香港中文大學(中大)15日公布,今年通過全國統一招生計劃在內地錄取了292名尖子,比去年增加了22人。香港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分別錄取了291人和168人。香港中文大學表示,今年錄取的內地生非常優秀,高考成績名列前茅,其排名一般都在所屬省、市和自治區首0.1%之內。其中,位列省市三甲的有45人,居前五名的接近60人,其中不少人是曾在各科全國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一等獎的尖子。這些內地尖子英語成績都非常優秀,平均取得137分(滿分150分)。

香港的大學為何能夠比北大、清華更有吸引力?毫無疑問,是因為香港高校的國際化程度。正是這些大學的國際化師資和國際化課程吸引了大批優秀的大陸學生。

高等教育國際化應該是創辦一流高等教育的目標,也是手段。一流的高等教育是國家強盛的標志,也是國家強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因為一流的高等教育不但能為國家提供一流的科技成果,引領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也能吸引和培養國際一流的人才。美國的高等教育就達到了這樣的境界,歐洲和亞洲許多國家的高校正在追求這樣一種境界。亞洲一些一流的高?;旧隙荚谧邍H化的道路,也基本上把英語作為教學語言。

所謂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其主要內容就是師資的國際化、課程的國際化以及學生的國際化。這些國際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和手段就是用英語作為授課語言之一。英語已無可爭辯地成為國際通用語言,師資和課程的國際化不可避免地要求把英語作為教學語言(之一)。英語當然也是學生接觸國際最新科技、走向學術前沿最有力的工具之一,是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的必備工具和利器之一。

中國迫切需要國際一流的高等教育來助跑其國際化進程。大學英語教學首先要為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服務。一流大學要培養一流學生,必須培養學生一流的英語使用能力。語言學習的特點是在用中學,當然學的目的就是為了用,兩者結合,用英語開設相關專業課是最理想的選擇。

所以,在中國的一流大學,尤其是985高校,其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就是為教師能用英語開課、學生能聽懂英語授課服務。大學英語教師除了幫助學生獲得基本的英語學習技能外,還應該通過用英語開設相關的基礎課程,或稱通識課程,在獲得相關學科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其英語使用技能。大學英語教師也通過這一過程獲得專業發展,逐漸用英語開出更多、更專業的課程,加速高等教育專業化的進程。

令人欣慰的是,國內的部分高校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有的已經在做初步的嘗試。據報道[1],今年3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學舉行了開學典禮。21日上午,首批教改實驗班的45位學生開始了第一堂課程。講授這堂課的是香港大學教授、物理學家唐叔賢。唐教授首先向學生介紹了物理學的英文術語,在接下來近兩小時的課程里,所有專業術語均用英文表達,且PPT課件和教材均為全英文。唐教授還不時用普通話授課,其中夾雜著英文術語和英文口語。隨著課程的推進,唐教授使用的英文也越來越多。對此,不少學生自備英文字典和英文輔助教材,遇到難懂的單詞隨時查閱。也有學生顯示出扎實的英文功底,對教授提出的問題也能流利地用英語回答?!斑@是個非常好的開始,你們感到陌生的就是英文單詞,但隨著時間(的推進)會越來越不陌生,同時你們要小心物理學上的新東西?!碧平淌诮o了教改實驗班學生很高的評價,“今天上課感覺很好?!彼嬖V記者,以前在香港授課時也遇到過語言問題,他會循序漸進地講,讓南科大的學生更好地適應。

為了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聽懂英語授課的目的,我們可以考慮采用“集中教學”的模式,把分散在兩年的英文課程集中到一年里完成。所有課程可分三個板塊:學術英語技能訓練(聽說讀寫)、(英文開設的)人文通識課程、(用英語或漢語開設的)專業學習和研究方法課程(如統計學、IT技術等)。前兩類課程由英語教師開設,后一類可由專業或英語教師開設,或合作開設。第二年開始全面開設專業課(英文授課,或至少部分課程英文授課)。寧波諾丁漢大學的成功模式值得我們借鑒[2]。

二、大學外語教學要為培養高素質的國際化人才服務

當然,中國的高校不全部是一流大學,用英語開課不應該也不可能是全部高校的選擇。那么其他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應該是什么目標呢?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那么,大學英語教學的另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時所需要的英語溝通能力。

學生英語實用能力的培養,各大學應該根據各個學校的人才規格定位,根據今后學生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科學地、實事求是地確定英語教學的目標定位。例如,商務類的學生應該具備商務場合與國際同行的交流能力,金融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在金融領域使用英語進行專業活動的能力。因此,這類學校的英語教學目標就是“英語能力+專業知識”=用英語從事專業活動和國際交流的能力。根據這樣的目標,對大部分高校來說,大學英語教學就應該是在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特別關注學生專業領域英語使用的能力。英語課程應該與專業課程結合,培養學生在專業領域使用英語的能力。

另外,大學外語教學也應該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和大師級人物服務。很多學術大師都是因為其出色的外語能力,并通過其外語能力而達到學貫中西的境界的。例如,陳寅恪的外語能力是他日后成為學術大師的一個重要原因。陳寅恪1890年出生。1909年,他赴德國入柏林大學。1913年入法國高等政治學校,1918年赴美國哈佛大學隨藍曼研修梵文和巴利文,著重學習印度語言學、希臘文,并選讀了閃米特語等。1921年,陳寅恪回到柏林大學,學習了藏文、蒙文、滿文、西夏文、突厥文等古文字。他懂十幾門語言的美譽在此打下基礎。即便是現在,我們的大學生也不可能到全世界各地的大學去學外語,但如果在國內的大學就有學習多門外語的機會,那豈不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因此,大學英語教學的定位,一是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服務;二是培養實際的英語使用能力;三是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服務。國內的985大學作為國內一流大學,應逐步在部分專業開出英文學位課程,吸引國外優秀留學生,并為本校優秀學生提供一流的(用英文開設的)專業課程。具體的定位:使大學生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里,獲得用英語學習學位課程,開展基本學術交流的能力。其他的院校應加強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加強專業溝通能力。

根據新的目標,大學英語教學在目標設定、課程設計、教材選用、教師培訓、課程評估方面需作詳細的方案和論證。最重要的是,在新的教學目標之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幫助教師制定專業發展計劃,揚長避短,迅速找到自己的學術定位,適應新的教學發展需要。

[1]http://news.sina.com.cn/c/p/2011-03-22/012222156144.shtml(2011年9月3日讀?。?/p>

[2]束定芳,陳素燕.大學英語教學成功之路:寧波諾丁漢大學“學術英語導向”教學模式調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2011-11-06

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10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GPA105019)。

束定芳(1962-),男,江蘇丹陽人,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猜你喜歡
國際化英文大學
聚焦港口國際化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大學求學的遺憾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