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走向的思考

2012-08-15 00:50何雪梅
關鍵詞:外語大學英語教學

何雪梅,石 堅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四川610064)

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走向的思考

何雪梅,石 堅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四川610064)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作為教育部從2003年啟動的“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受到教育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引發諸多爭議和討論。如何順應新時代的要求,使這門課程能夠切實提高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并且滿足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作為從事多年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師,筆者談談自己對改革走向的思考,期待拋磚引玉。

一、大學英語的教學目的是什么

如何對大學英語這門課程進行合理定位,這是我們需要回答的首要問題,它決定了進行相關改革所必須遵循的基本路線。從宏觀背景來看,外語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2010年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把“提高我國的教育國際化水平”列為今后十年教育改革的戰略目標[1]。這意味著大學生只有掌握較高的外語水平,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化人才。其次,從個人需求的角度看,幾乎每個大學生都認同精通一門外語對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具有多么重大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意義,使它與時俱進,走上健康發展的改革之路。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7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是我們實施教學改革的一個綱領性文件。其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2]。由此可見,放在首位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尤其要加強聽說教學,并且落實到用英語進行有效交際。這一點筆者在接觸大一新生時感覺尤其強烈。他們應付筆試不是什么難事,但是大部分人無法進行較流利的口語表達,尤其是來自非中心城市的學生,他們的語音語調很不規范,羞于開口。進入大學后,他們迫切希望擁有一口地道的英語與他人從容交流,顯然傳統的注重讀寫的大學英語課堂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另外,學生厭倦了中學那種被動地由老師牽著走的填鴨式的上課方式。這只能培養應試能手,無法造就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所以《課程要求》里提出了要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學英語教學應該脫離中學教育的應試目的,提倡主動性、創造性、個性化的學習。還有一點值得重視的是綜合文化素養的提高。大學英語不僅是語言培訓,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它可以幫助學生更為廣泛和深刻地理解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和思維形式,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大學英語的課程定位必須圍繞以上幾個目的為中心,并由此決定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手段的采用。

二、大學英語應該教什么

如何進行合理、科學和有效的課程設置?這是連接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的關鍵環節。傳統的大學英語綜合課是一個大雜燴,聽說讀寫譯都要教,蜻蜓點水,每一樣都無法到位,學生抱怨沒有實質性的提高,老師覺得費力不討好?,F在越來越多的學生更看重外語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把外語當做語言工具去達到有效交際的目的,所以對聽說的要求十分強烈?;谶@個出發點,不少高校都取消了原來效率低下的綜合課,把聽說課單列出來,體現了“用字當頭,聽說領先,注重交際能力”[3]27的新思路。我校(四川大學)在這方面大膽創新,從2009級本科新生開始在全國率先推出由合格應聘的外籍教師任教的口語課,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他們反映這門課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因為他們可以在課堂上從以英語為母語的外教身上接觸到原汁原味、生動鮮活的語言表達,對提升口語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與學校定位及其人才培養目標相一致,設計科學、系統、個性化的教學大綱?!墩n程要求》提出將綜合語言類、語言技能類、語言應用類、語言文化類和專業英語類等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有機結合起來。筆者認為在課程設置上還應該遵循三個平衡的原則,即南京大學王守仁教授所提倡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平衡、輸入與輸出平衡、語言與文化平衡”[4]。我校為了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同時也為了符合學校的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的基本方向,在2011級本科新生進校后將實施進一步改革計劃,例如在原來聽說、讀寫兩門必修課以及其他選修課的基礎上制定拔尖人才英語培養計劃。這是四川大學“323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通過水平測試后選拔出來的優秀學生單獨組班上課,制定高標準的英語教學計劃,開設包括英語演講、英語辯論、英漢口譯等高端課程,力求培養一批出類拔萃的能用英語進行高水平交際的創新人才。這項課程設置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了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英語實際運用和人文素質兩方面得到充分的訓練和提高。

三、怎樣選擇教學模式

毋庸贅言,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早已過時了。新模式最大的特點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的教和學,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和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正如《課程要求》所述,教學模式的改變意味著教學理念的轉變,尤其要體現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少高校都已經嘗試直接在局域網或校園網上進行聽說訓練,這樣可使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我校外國語學院部分教師還自主研制出了網上教學系統,加上出版社提供的網絡學習資源,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我校還將從2011級新生開始實施探究式小班教學計劃。原來的英語課堂每個班動輒50—60人,學生之間水平參差不齊,老師顧此失彼,無法組織有效的互動活動,學生也抱怨參與的機會很少,英語課變成了教師唱獨角戲的講座課。小班教學的推行將有利于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更注重培養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其同時也有利于發揮學生作為認知主體的作用,使課堂真正成為一個有利于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學習環境。

筆者認為,教學模式的轉變是否到位是整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之處。要真正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快提高英語水平,最有效的教學模式是徹底的分類型上課,即把常用的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分別單獨授課,取消原來大雜燴式的綜合課程。每一門課程還可以分成三個不同級別,如閱讀I,閱讀II,閱讀III,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方向、不同層次的個性需求。筆者完全贊同復旦大學蔡基剛教授所述的向新東方等社會培訓機構好好學習的觀點[5]。不少學生對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感到失望,寧愿付高價去校外的培訓班強化學習,且自認收獲頗大,我們難道不該反省嗎?其實新東方等培訓機構與高校英語教學最大的區別,也是其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分類型上課,這恰好證實了束定芳教授多次強調的觀點:“從語言學習的特殊規律來看,語言能力的培養通過強化和集中訓練學習更為有效”。[6]其實,對這一點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一線教師都有切身體會,集中精力和資源專攻一項無論在效率和效果上都會好得多,對教師和學生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自啟動至今,已經過了8個年頭。放眼全國高校,或快或慢,都走在改革的路上。這條路通向何方?筆者不禁想起王佐良教授曾經講過的一句話:“Some methods are useful to some people sometimes in some places;no method is useful to all people all times in all places”[3]25。如何讓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時俱進,使學生能夠切實提高英語水平,同時滿足國家、社會及個人的需求,這一切還有待于我們去繼續探索和完善。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1.

[3]田貴森.外語學習與教學導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27.

[4]王守仁.關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1):3.

[5]蔡基剛.后大學英語教學時代的精讀課程走向研究[J].外語研究,2010(5):62

[6]束定芳,陳素燕.大學英語教學成功之路——寧波諾丁漢大學“專業導向”英語教學模式的調查[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

2011-11-06

何雪梅(1970-),女,重慶人,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石堅(1952-),男,山東齊河人,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猜你喜歡
外語大學英語教學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大學求學的遺憾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大山教你學外語
大山教你學外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