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本體、必要與可行

2012-08-15 00:50崔國濤
關鍵詞:校際師資公平

崔國濤,張 聰

(東北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吉林 長春130024)

新時期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本體、必要與可行

崔國濤,張 聰

(東北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吉林 長春130024)

新時期校際師資均衡問題在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中具有基礎性作用,厘清其內在邏輯、辨明其基本表征尤為重要?;A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公平、“擇?!爆F象、提高國家教育質量都需要實現校際師資均衡發展。為實現校際師資的均衡發展,需要完善的法律與政策加以保障、豐厚的教育理論加以引領以及區域性的教育實踐加以帶動。

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

新時期,我國基礎教育發展正處于矛盾凸顯期與利益調整期,基礎教育諸多內在邏輯關系的理順、調適與重整也正處于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關鍵期。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基礎教育歷來是教育公平的關鍵節點。新時期的基礎教育公平問題更需要破解師資均衡這一根本性難題。為此,只有從根本上把握這一難題的本體及必要性,才能進一步為促進基礎教育師資均衡進行學理反思。

一、新時期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的本體

(一)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的內在邏輯

基礎教育在我國主要指國家規定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即普及教育,亦稱國民基礎教育,即每個公民都要接受的基本的教育[1]??傮w而言,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資源配置不均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A教育階段教育資源配置的失衡不僅突出表現在不同區域、不同學段之間,而且也表現在同一區域、同一學段的不同學校之間,集中體現為重點中小學和普通中小學的師資水平差距。重點學校、示范學校往往能夠受到來自官方和民間的多重關照與扶持,而最終也容易造成雄厚的硬件設施與豐厚的師資在某些學校的富集。作為社會各界矚目的話題,師資配置無疑是擇校問題的肇始,其內在的邏輯表現在以下三個層面。

1.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涉及社會公權問題,絕不是個人或小團體行為,否則,教育失衡現象會更加嚴重。葉瀾在概述改革開放30年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狀況時認為,“基礎教育作為社會公共事業,不是單純的學校教育問題,更是一種廣泛的社會問題,需要整個社會的支持與合作”[2]?;A教育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的特質,是每個人接受教育的初始階段,這就決定了基礎教育必須以堅實的物質基礎和雄厚的軟實力來培養人的個性成長。在這一過程中,師資隊伍建設不僅是基礎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而且是影響個體成長的關鍵要素。然而,由于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學校發展個體化的差異,基礎教育中各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不均衡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由此所造成的校園文化、整體教學質量、教育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諸多差異形成了基礎教育階段學校發展的差異化,擇校、擇班現象與教師的無序流動成為基礎教育師資配置失衡的外在表征。這就勢必影響到教育公平與社會資源的有序配置。因此,基礎教育師資均衡是在公共領域探討的教育問題,其所涉及的諸多因素又必然會引發社會的熱議。而在基礎教育師資均衡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引發多重社會公權問題,這又是師資均衡必須兼顧的焦點。

2.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不是平均主義,不是千校一面、“取長補短”,否則,削足適履的辦法對于基礎教育的均衡化發展是毫無意義的。長期以來,國家在基礎教育領域始終關注標準化建設,如教學樓、實驗室、圖書室、學生宿舍等,所設定的標準有如一條紅線,不允許任何學校違背,為此,各級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然而,這些硬件設施的統一化與標準化卻不能遮蔽各個學校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問題。當前,很多地方都存在著重點學?;蚴痉秾W校,在很多學校中又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點班或實驗班。辯證唯物主義表明,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基本方向。我們不僅要關注蛋糕做大的問題,更要關注蛋糕的分配問題。重點校與重點班一定意義上加劇了師資配置上的不公平。師資均衡并非平均匹配教師數量,劃撥師資名額,而是要使基礎教育學校內的教師在現實教學能力、成長力與梯隊建設等方面實現合理化、有序化,避免那種優質教師資源高度集中,而薄弱學校優質師資嚴重不足的現象。但仍然不能忽視:基礎教育師資均衡的目標仍然是教師自身的專業化成長與優質師資水平的整體化提升。

3.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不是大規模的師資調整與調動,而是逐漸形成適合基礎教育發展的內在流動機制。這種機制既需內部的利益協調,也需外部的措施保障。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一定的環境保障,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更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圍。優秀師資的成長也必定經歷了多重復合的成長過程,教師本身能否成為“被均衡”的對象?因此,基礎教育師資均衡并非將教師完全調離原有的教育文化環境,隔斷其接續成長的空間與可能。而是需要基礎教育主管部門在繼續促進優質師資成長的基礎上,既通過“傳”、“幫”、“帶”等傳統方式扶持師資薄弱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也需要重點扶持并搭建教師專業化成長平臺。同時,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還要積極促進師資的有序流動。經典社會學認為,人才的社會流動受制于三個層面:宏觀上受制于社會結構和國家的制度安排;中觀上受制于工作單位和家庭等社會生產單位和社會化組織供給的社會資源;微觀上受制于個人的后天努力。為此,基礎教育的校際師資均衡本質是一種資源的合理配置問題,表現為教師在校際間的自發流動以及外在利益驅動下的自主流動。當前,這兩種流動都需要相應的機制予以有效規范與引導。

(二)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的基本特征

1.整體上的系統性?;A教育校際師資均衡發展是教育發展整體系統中的基本要素,必然與基礎教育其他要素(如教務管理、人事安排以及后勤保障等)相協調。這就決定了校際師資均衡絕不是單一的師資調配,而且涉及其他的相關問題。同時,基礎教育內部的校際師資均衡也涉及教師的主觀意愿、學校的參與度以及調配機制的合理性諸多問題。因此,“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互為因果,不能用簡單的線性關系來分析”[3]?;A教育校際師資均衡是在多要素的互通中協調運行,在師資均衡的結構、向度、層次以及比照間實現系統反饋與更新。

2.運行中的激勵性。應該說,實現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的目標是通過師資的優質化帶動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激勵學校、教學與教師的多重發展。因此,這種師資均衡必須要考慮到運行機制所引發的效果。通過激發學校與教師的內在動機,充分調動教師流動的積極性,實現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這種激勵既包括物質方面的資金獎勵、物質補償等,也包括目標、獎懲等精神方面的適當給予。

3.發展中的長期性?;A教育校際師資均衡不是數量上的均等,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實現的師資均衡也需要長期的反復與約束才能實現。如果實行“一刀切”,企圖一下子實現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不僅會危及到教師本身的專業化成長,而且會進一步加劇教育公平問題。因此,總體上實現基礎教育校際間的師資均衡需要做好長期規劃與長遠準備,逐步實現預期目標。

二、新時期基礎教育發展需要校際師資均衡

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發展源于基礎教育提質、增能的渴盼,也是實現教育整體公平的局部表征;不僅是解決“擇?!钡冉逃龁栴}的有效路徑,而且也是提高國家教育質量的關鍵節點。

(一)基礎教育的本質屬性需要校際師資均衡發展

從基礎教育的普及性和國民性來看,基礎教育理應實現均衡發展。王湛認為,“基礎教育是提高全體國民素質,為培養各級各類人才打基礎的,是科教興國的奠基工程,基礎教育遍及城鄉,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階層,面向全體國民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具有如此鮮明的全民性、基礎性作用的基礎教育必須均衡發展?!保?]若非如此,基礎教育的全民性、基礎性作用必將受到影響。

1.基礎教育的普及特性需要校際師資均衡發展

我國在新世紀之初便已經實現總體上的“普九”,但全面“普九”與內涵提升尚未達到人民滿意的程度。校際師資水平的差距等因素使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容、質量有很大差距。以信息技術為例,農村學校、薄弱學校缺乏相應受過良好專業教育的專任教師,有的教師甚至由其他任課教師或代課教師來承擔,美育在那些學校中簡直成為一種奢望。這種由師資失衡所導致的現象仍在總體“普九”的今天部分存在。

2.基礎教育的國民性約束著校際師資均衡發展

就個體而言,基礎教育是個體思想成長與繼續接受教育的基礎?;A教育以公民所必需的基礎性文化素質、生活能力的形成為主要內涵。每個學生不僅需要這種基礎性的素質,而且要求接受教育的過程具有“均衡化”的特征。師資資源的合理配置將直接影響某一學校、某一學生群體甚至某一個體畢生的教育實效,基礎教育作為全民性的國民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優秀師資資源集中于部分重點學校,直接導致部分學生趨向于優質教育資源,而另一部分學生卻無緣享受到這種寶貴的資源,這顯然違背了基礎教育面向國民的基本屬性。

(二)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發展是教育公平的內在要求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推動教育公平也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途徑。從教育公平的內涵來看,教育公平不僅體現在起點公平,而且應該貫徹到過程公平與結果公平之中。而這顯然需要我國的基礎教育作出更大的努力。就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現狀來看,校際之間不僅沒有平等地享有師資資源,而且促進師資均衡的相關政策也未得到落實。同時,教育公平最鮮明的體現應當是受教育者平等地享有教育權。當前,基礎教育已成為每個人走向未來生活世界的重要門檻,每個人都應該獲益于旨在滿足其基本學習需要的基礎教育。通過享有受教育權,實現有尊嚴的生活和工作。受教育權為充分參與社會發展提供現實保障。因此,教育成為每個人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本權利,教育公平顯然要切實維護這種權利。然而師資失衡的現狀嚴重制約了教育質量與辦學水平的整體提升,更制約了教育公平的充分實現。

(三)校際師資均衡是解決“擇?!钡冉逃龁栴}的重要路徑

隨著社會對于教育重視程度的普遍提升,在“上得起學”的基礎上如何“上好學”成為全社會尤其是家長特別關注的難點。良好的硬件設施與優秀的師資水平是很多家長“擇?!钡幕局笜?,而后者又無疑更具吸引力。雖然國家多次強調基礎教育“劃片招生”、“就近入學”等政策,并三令五申禁止擇校,然而校際師資差異的客觀狀況,“擇?!爆F象仍普遍存在。而這種現象直接誘發部分學校高收費、亂收費、教育腐敗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于是,師資資源的配置失衡,必然催生出“擇?!憋L氣的日益盛行。而這正是一定時期內我國基礎教育失衡發展的必然結果,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基礎教育階段內校際間師資配置上的顯著差異。因此,只有切實實現校際師資均衡發展,才能促進擇校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的有效解決。

(四)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發展是整體提高國家教育質量的關鍵節點

20世紀末以來,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在不斷提升社會整體水平的同時,也對教育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提出了挑戰,“學校教育無可爭辯地成為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工具與手段”,“學校成為社會發展的工具是歷史的必然,是現代性對學校的必然支配”[5]。正如《學記》中所指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是國家興衰的關鍵,而教師又是教育的關鍵?;A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礎,只有基礎堅實牢固,才能確保教育質量整體穩步提升,而師資條件是決定辦學水平、教學質量的關鍵要素。如果這一問題在一定時期內得不到有效解決,勢必會接連導致近十年來實施的新課程改革受阻,教育體系的基礎鏈條脫節,同學段的校際差異呈現兩極分化趨勢,而這顯然違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實質精神。因此,提高基礎教育階段教師質量,實現校際師資均衡發展,對于提高國家教育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推動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發展的可行性建議

校際師資均衡既是促進我國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基礎教育校際均衡發展的基本途徑。如何以校際師資均衡實現基礎教育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成為當下亟待破解的教育問題。

(一)以政策與法律的完善保障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發展

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失衡運行是當前基礎教育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而實際上,我國早已經將推進基礎教育師資均衡發展作為一項教育戰略予以提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改變我國基礎教育師資失衡問題國家有關部門始終進行著不懈的努力。1993年,國家制定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定了教師的數量、素質和待遇等。1997年,教育部頒布的《關于規范當前義務教育階段辦學行為的若干原則意見》等文件中就明確強調要縮小校際的差距,政府作為實施義務教育的行為主體,要以教育法律法規為依據,結合當地實際,統籌規劃,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同時要切實加強薄弱學校建設力度,努力縮小學校間辦學水平的差距。1999年,教育部正式頒布了《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跨世紀園丁工程”正式出臺,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也隨后正式頒布。至此,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全面啟動。2001年,國務院做出了《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協調發展作為重要內容予以突出體現,同時又提出“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的規定。2005年,教育部頒布并實施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均衡發展”成為現階段及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國推進基礎教育發展的戰略選擇。2006年,新修訂頒布的《義務教育法》第三十二條明確規定:“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內學校師資力量,國家以法律的形式對師資均衡配置做出明確的規定”。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正式頒布實施,其中對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教師補充與完善等問題進行了系統的闡釋,指明了未來十年我國教育發展的宏觀方向。這些政策與法律表明,國家已經將基礎教育階段師資均衡發展作為重要問題提出,并與時俱進地進行了補充與完善,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現實保障。

(二)以豐厚的教育理論基礎引領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發展

“任何教育理論都難以脫離教育實踐的根基,而任何教育實踐本身都不同程度地接受教育理論的規制”[6]。從本體上看,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發展的不僅是一種教育實踐活動,一項具有創新性的系統工程,而且也需要對教育理論進行前瞻性的研究,在探索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科學的教育理論。其中要處理好三重維度的教育理論。首先是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作為實現我國整體發展的指導理論,馬克思主義以其科學性與先進性在各項事業的發展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強調教育的實踐本性,關懷教育實踐中的人,以人的全面發展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其次是中國傳統教育滋養。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優秀教育傳統始終在民族延續中產生基礎性的影響。我們要積極吸取傳統教育精華,努力造就更多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優秀教師,減少師資均衡發展的現實障礙。再次是西方教育理論資源。新世紀以來,西方尤其是后現代教育理論對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影響持續加深。整體主義、普遍主義、要素主義、永恒主義等教育思潮正不斷被我國基礎教育改革所引介?!敖逃龑W界對本土教育理論資源挖掘的努力還遠遠不夠,對本土教育實踐的關注也遠遠不夠,教育學界需要在增加本土文化意識的基礎上,努力推進教育理論的本土化”[7]。校際師資均衡更多的是中國本土的教育發展問題,我們需要關注西方的教育理論,但更為重要的是要關注中國教育發展的特殊國情、背景與改革路徑。因此,我們應從西方教育理論資源中充分借鑒思想方劑,充實師資均衡發展的學理基礎,更應在“中國化”的教育基本理論中不斷探尋破解校際師資均衡發展的方案。

(三)以區域性實踐帶動整體性的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發展

基礎教育校際師資均衡發展不僅是基礎教育未來發展的整體方向,而且已經在我國部分區域進行了相應的實驗與試點。這些區域性實踐為整體性的校際師資均衡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驗借鑒、效果反饋與理性反思。哈爾濱市實行市區教師和郊區教師以及農村教師的輪換制度,以提高鄉村教師整體水平。山東省壽光市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經驗之一是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尤其是優質的教師資源合理配置能否到位的關鍵性問題。通過實行校長輪換制、教師的輪崗制和教師的支教制度,較好地解決了縣級層面的師資失衡實際操作的問題。遼寧省大連市近年來打破校際壁壘,采取了區內分片各校聯動交流、熱點學校與薄弱學校對口交流等多種形式,實行校長和教師的合理流動。同時對特級教師、優秀教師實行區域資源共享,在干部和教師評職與晉級時也要把其在薄弱學校的工作經歷和業績作為重要依據之一,從而有效促進了師資流動和均衡配置。上述推進師資均衡配置的實踐將實現均衡發展的總體目標與地方特色相結合,雖然其中包含著個體經驗,但對于整體性推進師資均衡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同時,還要注意避免教師在區域內的單向上位流動或持續地薄弱學校間的流動,避免教育領域中“馬太效應”的發生。

[1]程斯輝.試論基礎教育的本質[J].中國教育學刊,2004(1):12.

[2]葉瀾.千舟險過萬重山——改革開放30年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研究概述[J].基礎教育,2009(1):5.

[3]楊兆山,張海波.整體性視角下的教育改革與發展[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140.

[4]王湛.努力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J].人民教育,2002(9):5.

[5]于偉,王澍,楊進.困境與突破:中國學校教育精神的現代性分析[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9):100-101.

[6]張聰,于偉.近十年來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系研究的梳理與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11(9):4.

[7]于偉,秦玉友.本土問題意識與教育理論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9(6):30.

Ontology,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Inter-Schools Teachers-Equilibrium of Basic Education in New Period

CUI Guo-tao,ZHANG Cong(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The problem of inter-schools teachers-equilibrium of basic education in new period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To clarify its inner logic and discern the basic characteriz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Inter-schools teachers-equilibrium of basic education is needed by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basic education,the educational equity,the phenomenon of“choice schools”and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In order to realize inter-schools teachers-equilibrium,we need the perfect laws and policies to safeguard,and also rich educational theory to lead as well as the regional education practice to drive.

Basic Education;Inter-Schools;Teachers-equilibrium

G521

A

1001-6201(2012)01-0177-05

2011-06-20

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1B399);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10SSXT110)。

崔國濤(1966-),男,吉林長春人,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吉林省長春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張聰(1984- ),男,吉林伊通人,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何宏儉]

猜你喜歡
校際師資公平
公平對抗
怎樣才公平
我校與白俄羅斯國立經濟大學簽署校際合作協議
笨柴兄弟
北京印刷學院新媒體學院師資介紹
第二節 2015年法學專任教師師資情況
公平比較
中國和主要發達國家學前教育師資職前培養體系比較
幼教師資培訓班在京開班
網絡環境下校際協作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