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戰略研究

2012-08-15 00:49楊姣姣
關鍵詞:社工民辦北京市

楊姣姣

北京市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戰略研究

楊姣姣

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是社會工作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是社會工作人才發揮作用的平臺,在社會工作發展中,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揮著推進社會工作職業化和專業化的重大作用。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該地區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發展對內陸起著引領作用,因此,應關注它的發展。

北京市;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戰略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在社會工作領域承擔著重要職責,是吸納人才、提供崗位、促進專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作為一支新興的專業社會服務力量,不僅為公眾提供多元化的服務,而且其人性化的服務方式可以避免或減少社會問題的發生,它的存在對維護社會穩定起著重大作用[1]。

一、北京市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現狀

2009年,民政部關于促進民辦社會工作機構發展的通知指出,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是指以社會工作者為主體,堅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社會工作專業倫理規范,綜合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方法和技能,開展困難救助、矛盾調處、權益維護、心理疏導、行為矯治、關系調適等服務工作的民辦非企業單位。近幾年來,北京市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不僅數量有所增長、規模逐步擴大,而且服務成效較為顯著。

(一)機構數量日益增多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動下,目前北京市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數量日益增多,僅在海淀區民政局注冊成立的機構就有10家。盡管機構成立時間較短,但是部分機構在不斷地學習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服務特色的發展模式,如海淀區社工事業發展中心目前已經建立了完整的服務體系,而且該機構在福建省還設立了分機構。難能可貴的是,部分社工專業畢業大學生自己籌資創辦了民辦社工服務機構,如西城區悅群社會工作事務就是由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09級社工專業畢業生創辦的,盡管在機構創立初期遇到重重困難,但是他們勵志投身社工、服務社會的精神不容小覷。

(二)政府和專業人士的社工意識逐步增強

隨著社會工作服務理念的普及,政府和專業人士的社工意識不斷增強。一方面社會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認可。北京市民政部門在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的登記注冊上已經降低了門檻,還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更多的民辦機構成立。另一方面,專業人士的社工意識明顯提高,表現為兩點:其一,從業人員陸續考取社工資格證書,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其二,社工專業學生逐步認可本專業,越來越多的畢業生趨向于從事社會工作。具《北京日報》報道,2011年,北京市的社會工作機構公開招聘社工人員,社工專業畢業的大學生趨之若鶩,截止3月末,北京社工機構約有4.6萬人報名,錄取比例達46:1,其中大多數是社工專業畢業的大學生,這表明專業人員的社工意識逐步提升。

(三)機構服務日趨專業性

北京市民辦社工服務機構不僅注重服務的開展,更重視所提供服務的專業性。機構立足于社區建設與社區服務,深入了解現階段社區發展情況及百姓生活需求,以高校的學術支持及人力資源為依托,在細致研究的基礎上開發出適宜于社區發展的服務項目。機構通過發揮社工人才的專業技術與特點,靈活深入社區,解決社區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豐富社區生活,滲透到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為社區工作提供專業支持與服務。另外,部分機構還與國外相關機構建立交流合作關系,學習國外經驗,提升自身服務質量。

二、北京市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北京市民辦社工服務機構在發展中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是與我國港澳地區及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機構的內部治理和對外服務還相差甚遠,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工作人員專業化、職業化程度低

工作人員是機構開展有效服務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素養直接關系到機構服務的成效。在發達國家,對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化、職業化程度要求較高[1]。我國社會工作職業制度建設剛剛起步,差距是明顯的。目前北京市社會工作從業人員總體上學歷較低,實務技能較差,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系統化、專門化的教育,即便有的是社會工作專業出身,但也沒有實務工作經歷,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較落后,無法滿足公眾多樣化的需求。盡管高校每年培養大量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但學生畢業后從事本專業的寥寥無幾。

(二)工作人員的薪酬低,服務缺乏長效性

與北京市其他行業從業人員相比,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投入不足,相對于社工付出以及發揮的作用,機構工作人員的薪酬待遇普遍偏低,缺少吸引力。北京市的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雖然絕大多數是在政府的鼓勵下興辦的,政府也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減輕了機構資金困難,但是,政府的投入有限,且缺乏持久性,導致工作人員工資不穩定。調查發現,北京市一般民辦社工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的待遇不超過2 000元,參照北京市的平均消費水平,只能滿足基本日常生活。

(三)公眾對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的認知度較低

我國社會工作處于發展初期,社會各界對社工機構和社工人才的作用普遍存在認識不清、了解不夠、支持不力等問題,導致公眾對社會工作這一行業的職業地位評價較低。就北京當前社會工作的發展狀況來看,盡管民辦社工服務機構設立了詳盡的服務居民的項目,這些項目的服務內容幾乎涉及居民生活的各個方面,但由于機構剛開始發育,部分機構透明度低、公信力差,機構和專業人員沒有資質證明,服務對象不相信、不敢讓他們提供服務[1]。居民對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信任程度不高,機構的服務經常處于被動局面,也造成機構人財物力的浪費。

(四)機構資金匱乏

資金不足是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發展中的一個瓶頸,表現為兩點:其一,政府財政支持不夠。這與我國的國情密切相關,在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發展之初,政府應是民辦社工服務機構資金的主要投入者,我國政府也確立了主導扶持的發展方式,但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限制,政府對機構的投入力度仍然較小。政府購買服務雖然已經開始在個別機構出現,但仍然缺乏普遍、長效的購買服務機制。其二,受社會意識與稅收優惠限制,民辦社工服務機構融資渠道單一,社會籌資困難。

三、促進北京市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的對策

北京市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的發展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位于我國的政治中心,機構的發展會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但僅有這點還不夠,機構的發展壯大更需要專業人員、資金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一)打造專業性強的工作團隊

北京市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的發展亟需專業性強的工作隊伍作支撐。培養專業性的工作人員需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僅有豐富經驗、但缺乏專業知識的工作者的機構;二是潛伏大量社工人才的高校,這是社會工作的研究基地和人才搖籃。打造高素質、高質量的服務隊伍需要將以上兩個因素結合起來:(1)對現有的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的從業人員加強教育培訓。通過培訓或者舉辦專業知識講座,提升從業人員的服務理念和專業知識,鼓勵員工通過參加職業水平考試獲得職業認證資格[2]。(2)民辦社工服務機構與開辦社會工作專業的高校相結合,充分發揮北京市高校在社會工作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具有扎實的社會工作理論知識基礎的學生;而且要增加學生到附近機構的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實務能力,為機構的發展儲備人才[3]。

(二)建立適合的薪酬標準,加強激勵保障

(1)建立適宜的薪酬制度。 相對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北京市民辦社工服務機構順利發展的基石。只有在民辦社工服務機構內部和組織之間建立相對統一的社工行業薪酬體系,才能充分體現這一行業的合法性,實現社工專業人才的價值。薪酬制度的建立可參照深圳做法,將社會工作人才專業技術職位分為五級十三檔,根據社工人才的專業資格、工作技巧和服務成效獲得相應的晉升資格。服務機構從業人員的薪酬與福利待遇采取學歷、資格、業績和崗位等多種指標相結合,設置多層次、多類型的社工職業成長階梯。(2)強化服務保障。社會工作者的服務帶有一定的風險性,這種風險性可能來自于服務對象、社會以及工作者自身。雖然民辦社工服務機構具有非營利性,但是從事社工的人員擁有基本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應給予他們和其他行業人員平等的對待。因此,政府和機構應為從事社會工作的人員提供基本的人身安全保障;同時,在機構有條件的情況下,為社會工作者提供基本的“四險一金”,保障他們基本的福利權利。

(三)提升公眾對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的信任度

公眾是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的服務對象,公眾的參與和認可是機構順利發展的前提條件,因此要加大社會工作及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的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的信任度,為民辦社工服務機構開展服務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一方面新聞宣傳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系統宣傳機構的工作理念、方法和作用,特別是要宣傳民辦社工服務機構服務的目的和意義,提高民眾對機構的知曉度和認同度。另一方面,民辦社工服務機構要通過舉辦社工節、社工論壇等活動,展示社會工作豐富的職業內涵和機構的社會價值,提高機構的社會聲望。加大宣傳,還有利于動員公眾廣泛參與,使他們成為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的義工,緩解機構普遍存在的人力資源不足問題。

(四)提供多元化的資金籌集渠道

(1)政府仍是機構資金的主要來源。根據我國國情,借鑒香港地區推進民辦社會工作發展的經驗,切實發揮政府公共財政的主導作用是一個共同的趨向。對北京市而言,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發展中也主要依賴政府的資金投入。但是,政府投入具有有限性和方向性,為使有限的資金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政府根據機構的服務效果來決定是否給予機構資金支持,因此,民辦社工服務機構在壯大機構規模的同時,更要注重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充實自身實力,只有以高質量、高效率的服務作支撐,機構才會吸引政府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

(2)鼓勵企業和個人捐贈。根據國外經驗,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的資金絕大部分源于企業或私人捐贈。當前我國也具備這樣的條件,只是需要一些激勵措施,因此政府需要制定針對性的優惠政策[4],將稅收減免機制和為民辦社工服務機構提供捐助結合起來,通過減免稅收,給予企業和個人一定的稅收優惠,這樣不僅企業和個人能夠減輕稅收負擔,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企業和個人的社會服務意識和責任感。

(3)通過機構服務獲得資金。雖然民辦社工服務機構是一種非營利性組織,但是,并非所有的機構服務都應該是免費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機構可以適當收取費用,保證機構的正常運營。同時,機構可以根據當地情況和居民的需要,自主研發服務項目,吸引基金會、福利彩票和公益金向民辦社工服務機構購買服務。

(五)加強對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

完善的監管制度可以保證北京市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的正確發展方向,促進其有序發展。首先,加強機構內部的監管。機構內部要建立一整套嚴格的監管流程,對機構的服務質量、資金流動、人員變動進行監督和管理,提升機構的自我治理能力。其次,發揮社會工作行業組織的作用。鼓勵北京市加大社會工作者協會、社會工作師協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協會等行業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自律作用,加強行風建設,促進民辦社工服務機構嚴格遵循專業倫理規范和標準,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最后,加大社會監督力度。民辦社工服務機構要積極探索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第三方評估體系,完整、準確地公布有關信息,動員公眾參與民辦社工服務機構服務效果的評估,并將評估結果作為政府購買機構服務的重要依據,從而促進機構的良性競爭。

[1]孫偉林.學習十七大,推動社會組織建設和管理工作穩步前進 [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網站.jgdw.mca.gov.cn/article/llwz/llyd/200712/.2012-03-08.

[2]臧寶瑞.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與管理政策研究報告[J].中國社會組織,2008.

[3]汪建明,莫盈盈.政府購買民間社工服務模式研究:以深圳某社工服務社為例[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08(12).

[4]徐從德.民間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特點與功能分析 [D].濟南:山東大學,2009.

C912.81

A

1673-1999(2012)09-0060-03

楊姣姣(1988-),女,山西運城人,鄭州大學(河南鄭州 450001)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2012-02-29

猜你喜歡
社工民辦北京市
北京市:發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點》
新時代加強民辦中小學黨建工作的必要性
北京市豐臺區少年宮
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
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
青春社工
論民辦獨立院校的“企業化經營”
基于學科競賽的民辦本科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改革探討
此“社工”非彼“社工”——對社區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民辦少兒英文圖書館工作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