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蠶區實施桑葉消毒的做法與體會

2012-08-15 00:43
四川蠶業 2012年1期
關鍵詞:蠶區微粒子駐點

田 英

(四川省南充蠶種場,四川 南充 637000)

家蠶微粒子病傳染有2條途徑:一條是胚種傳染,另一條是食下傳染。胚種傳染可以通過母蛾檢測和補正檢查來得到有效地控制。而杜絕食下傳染途徑,目前在蠶種生產過程中,僅對養蠶環境嚴加消毒是不夠的,因為家蠶微粒子病與桑園野外昆蟲的交叉感染,是導致家蠶食下傳染微粒子病的主要傳染途徑。如果受帶毒野外昆蟲污染的桑葉不采取措施就直接喂蠶,很容易造成“微毒”為害。通過桑葉葉面消毒殺死病原物,杜絕病從口入,是預防和控制微粒子病的有效方法。然而桑葉消毒工作在實際生產中其工作量繁重,配套要求高,推廣難度較大,尤其是在農村原蠶區推廣,條件差,阻力大。為了控制微粒子病的發生和蔓延,現就農村原蠶區實施桑葉消毒作一探討。

1 原蠶區實施桑葉消毒的做法

1.1 做好蠶農思想工作

微粒子病看不見摸不著,不如其他的蠶病有較明顯的病癥。在農村原蠶區實施桑葉消毒,首先必須做好蠶農的思想工作,向蠶農講述微粒子病的傳播途徑與發病規律,在桑葉嚴重污染的情況下,即使蠶室消毒防病工作做得很好,也不能杜絕微粒子孢子的危害。桑葉葉面消毒工作量大,要求嚴格,若不很好掌握操作方法,不但前功盡棄,可能還會造成更大的污染。因此,下鄉駐點的技術員必須不厭其煩耐心地講解,使蠶農明白只有通過葉面消毒才能保證種繭安全生產的道理,思想重視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減輕蠶農的心理負擔,在桑葉消毒設施配備上,場部可投入或補貼蠶農購置專用的消毒用具,消毒藥品無償供給等;同時通過制訂有關種繭繭價與微粒子病率掛鉤以及無微孢子蟲的種繭獎勵等辦法,從根本上消除蠶農怕麻煩怕成本高的心理,提高蠶農自覺做好桑葉消毒的積極性,消毒效果才能得到保證。

1.2 組織落實好消毒工作

根據農村原蠶區目前的實際情況,1~3齡用葉量少,采用浸消法。由駐點人員組織配藥,蠶農把采回的桑葉用網袋裝好浸在含有效氯0.33%~0.35%漂白粉液5~8min,然后用清水漂洗后晾干或擦干后馬上喂蠶,不宜貯藏。4~5齡用含有效氯0.35% ~0.36%消毒液浸漬10min。漂洗脫水,可短時貯藏。注意大蠶期用葉量大,要防止未浸透,或時間不足,以免影響葉消的效果。消毒后的桑葉在操作過程中要防止再次污染和貯藏時間過長。原蠶區提倡1~4齡桑葉采取桑葉浸漬消毒,5齡后,由于設備、勞力因素可采用桑園噴消,駐點人員要組織好技術力量,到田頭指導和監督檢查。桑園噴消應避開日中進行,噴藥時間最好在10:00前或16:00以后進行,噴時必須噴濕噴勻葉面葉背,上下噴到,以葉面滴水為度,藥液停留在葉片上的時間達30min以上,時間越長越好。為了防止再次污染,每次消毒葉量最多用1d,否則消毒后不采易引起葉質破壞。

1.3 必須注意的問題

一是堅持消毒。桑葉浸漬消毒工作量大,一定要堅持,否則前功盡棄。農村原蠶區5齡蠶期遇勞力緊張時,可采取浸消與桑園噴消相結合的方法,一直到上蔟,不能抱著來得及就消、來不及就不消的麻痹思想。二是漂白粉液有效氯濃度要準確。用漂白粉精進行葉面消毒時,一定要測定其有效氯含量,再配制成目的濃度。否則濃度過低達不到消毒效果,濃度過高對桑葉造成藥害,影響蠶兒食下。三是桑葉晾干后才能喂蠶。桑葉浸漬后必須晾(脫)干喂蠶,以免蠶兒長期吃濕葉降低蟲蛹生命率,更忌桑葉消毒后帶濕貯藏過久,以避免桑葉變質,增加細菌病發生,一般提倡現消現干現吃,必須貯藏的以不超過6h為宜。四是加強飼養管理。漂白粉不僅能殺滅微孢子,而且對真菌孢子、細菌等病原微生物都具有殺滅作用。因此,為減少吃水葉次數。由于桑葉浸漬消毒,喂潮葉的機會很多,必須加強通風排濕,注意要多用吸濕材料,增加除沙次數,改善蠶座的小環境。

1.4 貫徹綜合防治的方針

葉面消毒本身是一項強度高、難度大的技術措施。在其操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不能完全依賴,而要與一些防微措施結合使用,包括養蠶前、中、后清洗消毒、蠶沙處理、桑園治蟲等環節,以保持環境潔凈,杜絕已消毒過的桑葉再次污染。桑葉消毒只是防“微”的措施之一,只有采取綜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微粒子病的發生。

2 幾點體會

2.1 科學處理好桑園治蟲與桑葉消毒的關系

桑葉消毒是目前生產上解決桑葉微粒子病原污染的唯一辦法,但是桑葉消毒工作量大,原蠶區推廣難度大,方法不當還影響到蠶體健康。桑葉消毒作為針對性措施,不是非搞不可,如果桑葉清潔無病原物,就沒必要進行。因此,工作重點應該放在桑園管理上,除了胚種傳染,所有的微粒子病都是通過食下傳染,這就是說一切病原都是通過污染桑葉以后而感染蠶體。必須從源頭抓起,加強桑園管理,尤其是抓好桑蟲治理這一桑園管理的中心工作,建立起桑園害蟲預測預報機制,把蟲害發生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做好桑葉的采、運、貯、給等各環節的工作,消滅病原可減少桑葉污染,桑葉葉面消毒只能是補防措施。

2.2 消毒設施配備必須跟上

原蠶區實施桑葉消毒,必須要有充足的干凈的水源及配備足夠的消毒器械,如脫水機、風扇、消毒機等,以保證葉面消毒能按時按質完成。桑葉浸消的消毒效果比桑園噴消效果好,但鑒于目前農村勞力和設備不足,實施桑葉全程浸漬消毒是無法實現的。采取小蠶葉浸消與大蠶用葉桑園噴消相結合是目前農村原蠶區實施桑葉消毒的一項有效的防微措施。關鍵在于蠶農思想上的重視和消毒措施的組織落實到位程度,防微的質量要與蠶農的種繭價格掛鉤,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蠶農的積極性和責任心,葉面消毒技術才能得到有效的實施,防微效果才能得到保證。

2.3 桑葉葉面消毒操作技術規范化

農村原蠶點面廣量大,要使桑葉消毒技術操作規范到位,必須加強技術力量。駐點技術員要組織好技術力量,制訂切實可行的消毒計劃,落實好葉面消毒工作管理職責,把好操作技術關,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工作,以確保消毒防“微”效果。桑葉浸漬消毒可以在村里設置1~2個點,由駐點技術員親自配藥,蠶農把采回的桑葉在技術員的指導下完成,以保證消毒效果。桑園噴消比桑葉浸消容易做到,但難于噴消均勻,技術員要親自到地頭指導檢查,要求葉子正、反面全部噴到,做到噴后即采,防止再次污染。

猜你喜歡
蠶區微粒子駐點
家蠶原種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蠶微粒子病防治的十點體會
“華康2號”在云南紅河蠶區的試養與應用
原蠶區微粒子病防控體會
廣西家蠶原種微粒子病發生情況調查*
基于游人游賞行為的留園駐點分布規律研究
利用遠教站點,落實駐點干部帶學
利用遠教站點,落實駐點干部帶學
創新原蠶區蠶種生產方式初探
原蠶區血液型膿病的防控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