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思維院讓高中語文教學熠熠生輝

2012-08-28 06:33倪勁松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 2012年8期
關鍵詞:拓寬高中語文思維

倪勁松

智力的核心是思維,一個人智力的高低取決于自身思維發展的水平。因此,在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尤其是創新性思維能力的積極有效的培養是最佳教學的主要標志。高中語文除了要教給學生基本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外,還應該培養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對事物大膽質疑和主動思考的能力以及創造性運用的能力。

一、和諧的氛圍是創新的土壤

良好的師生關系、寬松的課堂氛圍是奠定成功教學的基礎。正襟危坐的課堂中不能放飛個性。如果課堂中的教師表情呆板、不茍言笑,那么教室里的氛圍最終會趨于緊張、沉悶,師生之間的關系會令人窒息,學生就難以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欲望,更別提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了,創新更是無從談起。和諧的氛圍才是創新的土壤,在輕松愉快中他們自然就能敢于各抒已見,闡述自己的觀點。此外,教師還要善于運用好自己的體態語言。在課堂上我們可通過眼神,借助手勢,與學生適當地交流溝通。當他們有精彩發言時,可真誠地對他微笑、點頭、豎拇指,間或投以贊許的目光甚至還可以鼓掌以示激勵。讓他們無拘無束、敢想敢說、敢疑敢問,在師生互動中潤物無聲的培養創新意識,增長創新才干,積累創新的智慧。

二、質疑求新是創新的源泉

任何創新都包含對別人觀點不同程度的否定和超越,沒有質疑精神和批判思維是難以實現這種否定和超越的。疑能將思路拓寬,促使人們去探索、去創新。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不盲從,不迷信,要敢于懷疑,敢于發表自己的新見解、新觀點,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參將《藥》的主題歸納為:“小說通過描述華夏兩家喪子的故事,揭露和控訴了封建統治階級殘酷鎮壓革命人民和從思想上毒害人民的罪行,批判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脫離群眾的錯誤?!比欢陀袑W生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革命者夏瑜不僅英勇無畏,他還竭盡全力地宣傳著革命道理,喚醒人們起來“造反”。在監獄里,他還想盡辦法對做了宣傳鼓動工作,因此,說《藥》批判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脫離群眾是不嚴密的,是不符合作品實際的。他們最終將主題歸納為:反映了辛亥革命時期人們愚昧麻木的嚴重程度,揭露和控訴了封建統治毒害人民的罪惡,從而喚醒群眾起來革命。

三、彰顯個性是創新的翅膀

教育的重任應該在于讓更多的學生去超越前人。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同樣要盡可能地將學生的思緒放飛,暢談真正個人的創造性的解讀。例如,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時,學生們根據賈島的詩作《題李凝幽居》,對朱光潛“推敲之說”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有學生認為用無聲的“推”動作又能如何知道“鳥宿池遍樹”,原詩中的“門”應是李凝家門,而不是寺院院門;有學生認為“敲”是不會將“沉寂”打破的,反能將幽靜襯托出來;還有學生認為“推”的動作似乎顯得有些粗魯,在講究禮節的文人雅士身上似乎又不該發生———顯然,第一位學生通過想象把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還原成了生活畫面,由生活畫面先聽到“敲”門聲,然后看到樹上驚起的宿鳥,從而推斷出朱光潛所說的意境與原詩不合。第三位學生由詩作聯想到古人的禮節,并由此推出用“敲”字更為貼切,因為它更符合當時意境。其間,學生所爆發出的想象力、創造力是教師意想不到的,可見,彰顯學生的個性猶如讓創新張開了飛翔的翅膀。

四、拓寬領域是創新的延展

創造需要廣博的基礎,只有將空間解放了,搜集的資料才會更為豐富,認識的眼界才能擴大,內在之創造力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一般而言,創新是在舊知基礎上的一種提升和超越。因此,我們要優化知識積累,盡可能地將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它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們應將學生的視野引向更廣闊的領域,可以觸及天文的、歷史的、地理的、生物的等,構建廣闊的創新和創造思維的知識背景。如:開設閱覽信息課;開展信息交流活動;開辟班級剪報欄;開展課外閱讀競賽。我們要通過各種載體來將學生的知識積累優化,拓寬他們的知識領域,因為它是創新的延展。

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它的效果具有滯后性,因此需要教師持之以恒。創新教育能為語文教學注入活力,讓語文教學的走向更加正確、健康、文明。

猜你喜歡
拓寬高中語文思維
小小羊肚菌 拓寬致富路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我省拓寬企業“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軟場地土拓寬橋梁地震響應分析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