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纜溝整體澆筑施工技術

2012-09-06 00:54牛勇孫杰尹貽超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2年22期
關鍵詞:電纜溝頂板底板

牛勇 孫杰 尹貽超

摘要:本文介紹的電纜溝整體澆筑施工技術改變了傳統的電纜溝二次澆筑成型施工工藝,采用先綁扎底板和墻體鋼筋,搭設內模及滿堂支架,綁扎頂板鋼筋,一次澆筑砼的施工工藝,縮短了模板的支護和拆除時間,加快了工程施工進度,保證了箱涵主體的質量。

關鍵詞:電纜溝;整體澆筑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前言

傳統的電纜溝施工方法為二次澆筑成型工藝,需安裝止水鋼板,防水效果差,施工周期長,采用電纜溝一次澆筑成型的施工工藝,整體澆筑電纜溝鋼筋及模板一次性綁扎成型,一次澆筑混凝土,消除了施工縫,防水效果好,縮短了模板的支護和拆除時間,加快了工程施工進度,保證了箱涵主體的質量。

2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2.1整體現澆混凝土電纜溝施工工藝流程

測量開挖→墊層澆筑→綁扎底板、墻體鋼筋→組合模板安裝→土字”型底托安裝及墻體內滿堂支架搭設→綁扎頂板鋼筋→澆筑砼→砼養護及溫控→拆除內模、側?!巴痢弊纸畹淄蟹浪{→回填

2.1操作要點

2.2.1溝槽開挖

(1)在開挖前進行管線調查,溝槽開挖后設置安全防護欄、警示燈,并設置截水溝。

(2)地基承載力檢測,若不滿足設計要求,采用毛石換填,并用C15混凝土進行灌縫、找平處理。在溝底澆注100mm厚的混凝土墊層。待墊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電纜溝底部外防水處理。

2.2.2綁扎底板、墻體鋼筋

(1)底板鋼筋綁扎

先綁扎底板下層鋼筋,鋼筋接頭位置錯開50%,底板鋼筋全扣綁扎,不得跳扣。按線綁扎墻插筋。鋼筋綁扎好后隨即墊好墊塊和“土字”短鋼筋托架,利用套筒降低“土”字筋底托高度,托架支于底托并與底板鋼筋焊牢,保證支架穩定性。

(2) 墻體鋼筋綁扎

備好墻體鋼筋料后,綁扎前對墻體控制線、墻體接茬筋進行校正。 先綁扎幾根立筋,并畫好分擋標志,然后按照豎向分檔標志綁扎幾道水平筋固定立筋間距,并在水平筋上劃出分檔位置控制立筋位置。然后大面積綁扎立筋,再綁扎水平筋,側墻雙層筋綁扎先綁扎一側鋼筋,等一側鋼筋綁扎好后,再綁扎另一側鋼筋,同時綁扎墻體拉筋。

2.2.2“土”字型底托安裝、墻體內滿堂支架和模板搭設

(1)模板安裝

模板采用1.3cm厚的復合竹膠板,為防止澆筑時漏漿,采用雙縫拼裝法控制,步步緊卡口卡緊模板,模板一次支立成型,采用腳手架及φ16防水對拉螺栓聯合加固法進行模板加固。對拉螺栓上下間距為70cm,左右間距為40cm,墻體模板分兩種設計:1、距兩側40cm處設計兩排預埋件預留口,自下到上間距分別為25cm,65cm,65cm。2、模板中間位置設置一排預埋件預留口,自下到上間距分別為25cm,65cm,65cm。兩種模板同一墻面交錯安裝,兩側墻體模板交錯安裝,內模支撐于“土字”短鋼筋托架上,利用套筒降低“土”字筋底托高度,托架支于底托并與底板鋼筋焊牢,保證支架穩定性。托架間距2m。在內模拆除后,套筒內采用防水砂漿加以處理。

圖2.2.2 “土”子筋底托

(2)“土”字型底托安裝、墻體內滿堂支架

墻體部位采用Φ48雙鋼管、100×50mm的方木,頂板部位采用100×100mm方木;墻模板的支撐桿件采用Φ48鋼管,頂板模板使用多功能碗扣式支架。對拉螺栓的選擇:考慮結構防水要求,墻體使用組合式防水螺栓,均由三節橫桿組成,留在墻內的螺栓增焊止水鋼板,與模板接觸處采用橡膠錐形套防止漏漿;內墻則采用超強冷擠壓螺桿。

2.2.3頂板鋼筋綁扎

在頂板模板上綁扎按圖紙要求劃出板筋分檔線,用墨線彈出板筋位置線,然后綁扎鋼筋。對于頂、底板鋼筋的鋼筋上下位置關系施工時特別注意,在現場加強檢查,杜絕出錯造成返工損失。

2.2.4混凝土澆筑

(1)澆筑原則

施工時混凝土泵送應連續進行。為預防因交通擁堵、運輸配合不當或攪拌站出現小故障等原因造成的混凝土供應臨時中斷,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筑不間斷,采用“循環壓車,單車不澆”和“供應少斷,寧慢勿?!钡目刂圃瓌t,要求現場至少要壓一輛罐車,即至少要有兩輛車時才可按正常情況連續上料,保持澆筑的連續性,避免出現施工冷縫。

(2)混凝土澆筑工藝

混凝土澆筑采用一次澆筑成型的方法,由一端向另一端連續澆筑。澆筑時縱向分段、豎向分層,分段長度原則上按30m劃分為一個澆筑段。每段先澆筑底板混凝土及30cm高墻體,再剩余墻體和頂板。

(3)混凝土澆筑方法

混凝土采用泵管進行混凝土輸送,澆筑墻體混凝土前,底部先填以30mm厚與墻體混凝土相同配比減石子砂漿,避免墻體底部混凝土出現爛根。澆筑墻體混凝土時必須連續進行,上下層混凝土澆筑間隔時間小于初凝時間。在澆筑時需組織好混凝土罐車運輸,每澆一層混凝土都要振搗至表面翻漿不冒氣泡為止?;炷另毎匆幏兑蠓謱訚仓?,澆筑高度用預先準備好的標尺控制(預先備有低壓安全手把燈,用以觀察模內混凝土的情況)。澆筑混凝土時,注意保護并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予埋件的情況,當發現有變形、移位時立即停止澆筑,并應在已澆筑完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整完好。

(4)混凝土振搗

采用30、50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振搗時振搗棒嚴禁靠在鋼筋上振搗,并距模板5~10cm。澆筑鋼筋密集區盡量采用30振搗棒振搗。對確實無法使用振搗棒振搗處,采用插釬插搗以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振搗底板時,在棒上做標記,用以控制棒的插入深度。振搗底板與墻體相交處時,互相補充振搗,保證底板內混凝土從墻體內完全溢出為準。振搗時要快插慢拔,采用50棒振搗,間距不大于30 厘米,采用30棒,不大于20厘米。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要插入下層5~10厘米。振搗過程中嚴禁拉棒、趕漿且不能振鋼筋。遇到高低起伏段時,要先振低處,后振高處,從低處振平?;炷潦┕ね戤吅?,再次復核箱涵頂面高程,確保高程的準確性。

2.2.5.混凝土養護及溫控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在收漿后盡快予以覆蓋和灑水養護,覆蓋時不得損傷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養護日期不小于7天。每天灑水次數以能保證混凝土表面始終處于濕潤狀態為度。若氣溫低于5℃,則不得向混凝土面灑水。

在每個電纜溝內部中間設置一個測溫孔,孔深70~80厘米,內置機油,采用留置在孔內的玻璃溫度計測溫,觀察升溫情況。各測溫孔每2h測一次,根據溫度采取相應溫控措施?;炷翝仓旰?6小時左右,水化熱最大,此時溫度可能過高,可采用澆水,加快水化熱散失。

2.2.6施工觀測、檢查

(1)設4個對支架本身及支架與方木底接觸密實程度、底板有無局部變形、墻體模板有無側移進行看護。

(2)設豎向沉降位移觀測點,采用吊鐵線、水準儀觀測的方法進行觀測。位移超過3mm要向現場技術負責人匯報;觀測由測量人員在澆筑過程中隨時觀測及澆完混凝土后20小時內每2小時觀測一次。

2.2.7模架拆除

砼澆筑完成18h;拆除墻體模板、橫桿;頂模拆除時間:砼澆筑完成7d。頂模拆除前檢測同養條件下試壓塊抗壓強度和使用回彈儀檢測砼強度,實驗證明7d砼強度為25MPa,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滿足拆除頂板及立桿的要求;混凝土拆模后,應覆蓋毛氈并灑水進行養護,養護期間,嚴禁行人、運輸工具等重物堆放。

2.2.8回填混合料為石屑、石粉、水泥和水,根據設計或試驗配合比集中拌合而成。保證水泥劑量,按水泥的延遲時間控制回填壓實時間。

3結論與展望

整體現澆混凝土電力溝施工工法與傳統施工工藝相比具有施工周期短,防水效果好,整體性強。每施工段可節約工期3天,每米節約成本120元,社會效益是相當顯著的。

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圖表請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歡
電纜溝頂板底板
地下室頂板施工通道結構加固模式探究
煤礦頂板事故原因分析與防治措施
板上疊球
板上疊球
10kV電纜溝多功能監測冷卻智能系統研究
新型節能環保材料在變電站中的應用
獨立基礎加防水底板的分析
10 kV及以下電纜室外敷設淺析
七煤頂板離層界限值的確定
淺談電纜溝工程時事故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