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允價值在我國會計中的具體應用

2012-09-19 07:51李海英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2年8期
關鍵詞:公允會計人員計量

李海英

我國于2006年頒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公允價值的引入有其必要性也有不足之處,本文分析了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優點以及在我國實際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一、引入公允價值計量的優點

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一方面適應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要求,實現了國際趨同,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更及時的反應出資產的實際價值。

(一)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是最相關的計量方法

與歷史成本相比,公允價值更能體現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與可比性,向外界會計信息使用者,及時有效的提供決策相關信息,更能準確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投資性房地產為例。我國新準則規定,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計量?,F實中房地產的投資是一項高收益、高風險并存的投資,因為該投資一般金額比較大,周期相對較長,從而其流動與變現能力就較差。對于周期長的房地產投資來說,若采用歷史成本這樣一個靜態指標,那么它提供的信息無疑會缺乏相關性與及時性。

(二)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能改變企業的資產價值,增強企業的融資能力

企業采用成本模式計量時,企業的資產總額不會發生改變,但是在公允價值模式下會使企業的資產價值得到改變,使企業的資產增值得到顯示。

二、公允價值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公允價值取得困難,可操作性低

一方面,是否符合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條件以及采用哪種方法獲得公允價值,這些判斷均存在操作上的困難。因為企業的資產數量多、不同資產所處市場環境不同,甚至同種資產處于不同地區,其價格也存在很大差別,這對于公允價值的取得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我國,因為是謹慎適度地引入公允價值,因此在判斷是否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時,需要財會人員的專業判斷,該判斷不可避免的帶有主觀性,容易被用來操縱利潤以達到操縱者的目的。另一方面,若不能直接獲得資產或負債的公允價值,則需要采用估值技術來獲得公允價值,估值技術也只能采用大致的估計或采取近似價值的操作,各近似數值的取得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在市場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況下,更是容易形成操縱利潤的嫌疑。所以公允價值難以確定,實務操作存在困難。

(二)缺乏成熟、有效的市場環境和市場信息

公允價值是指熟悉情況的雙方,自愿進行交易而付出的價格,從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公允的、成熟的市場環境是獲得公允價值的基礎。我國市場經濟體系仍不完善,與公允、成熟的市場環境還有段距離。而且,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較高,買賣雙方不能獲得等同的市場交易信息,這會導致交易價格不公允。因此,雖然公允價值較之歷史成本更能反映資產的市場價值和盈利能力,但由于我國運用公允價值的客觀環境還不成熟,公允價值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困難。

(三)利潤波動幅度大,不利于企業穩定發展

與歷史成本計量模式相比,企業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更易造成利潤較大程度的波動,影響企業的穩定發展。比如,企業在運用歷史成本計量投資性房地產時,企業需要在期末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與減值準備,這雖然會影響企業利潤,使企業期末利潤減少,但是這種影響比較穩定,數額不會大幅波動。若企業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不再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和減值準備,期末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的波動將會引起會計利潤的上下變動。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還不成熟、規范,房地產價格變化較大,這將加大企業凈利潤的波動幅度,容易引起債權人、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的質疑,誤導他們做出錯誤的投資決定,從而影響企業形象,不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

(四)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與歷史成本相比,公允價值的確定更加復雜,在確定公允價值時需要會計人員做出合理的判斷與估計。這就使得公允價值的確定很大程度上受到會計人員的主觀因素的影響。我國會計人員的素質整體偏低,高素質的會計專業人才十分缺乏,對公允價值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做出合理的估計與判斷,這也影響了公允價值在我國現實中的具體運用。

三、改善公允價值應用中存在問題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公允價值的理論研究

我國對公允價值的引入時間較短,研究還不是很深入,基本準則中并沒有對公允價值的應用進行詳細的規定,也沒有具體的公允價值準則,而是在一些具體準則中有相關的規定,并未形成體系,并不能成為公允價值計量的依據,這極大地阻礙了公允價值在我國實際中的應用與發展。因此,我國的財政部門應結合我國國情,制定出一套具有操作性的公允價值計量的理論及應用體系。該體系應對公允價值的取得、評估以及變動給予詳細的說明,對于公允價值的使用具有指導性的作用。這樣才能促進公允價值在投資性房地產中得應用。

(二)加快市場經濟發展,完善市場環境

從公允價值的定義我們可看出,公允價值的取得需要一個公平、成熟的市場環境為基礎,因此,要想使公允價值能夠有效的運用到資產或者負債的計量中,首先必須努力創造一個開放、統一、完整、充分競爭的交易市場。國家應采取有效措施,健全法律法規,使資產交易在一個健康有序的環境中進行,同時推行適當的政策,培育活躍的資產交易市場,建立完善的資產評估準則體系。另一方面,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與普及,我國可以建立與市場經濟發展程度相適應的全國市場價格信息數據網絡,使價格信息公開化、規范化,形成良好的市場價格信息體系。這樣,企業財務人員及專業估價人員在資產定價選取參數數據時,可從網絡方便獲得,從而減少企業采用公允價值的成本,有利于公允價值的使用。

(三)加強會計職業判斷,提高財務人員職業素質

公允價值的引入對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及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會計人員的素質整體還不能滿足要求,因此為了鼓勵公允價值在我國得以應用,需要提高財務人員素質。首先,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使之熟悉掌握新的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增強其職業判斷水平和專用能力。其次,企業在運用公允價值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這就給企業操縱利潤有了可乘之機,因此,需要提高會計人員的道德素養,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加強其遵紀守法意識。

(四)加強公允價值應用監督,完善相關的信息披露

企業采用公允價值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以及時有效的反應出企業資產的市場價值,在公允價值模式下,資產的價值隨著市場價格的變化而變化,而最近市場的價格或者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的獲得,需要財務人員的專業判斷,這種判斷帶有主觀性,這就給企業提供了操作利潤的可能性。因此,監管部門應出臺行之有效的具體指南,對于采用公允價值需要披露的信息予以細化和具體化,提高可操作性。比如,企業需要披露資產或者負債的相關信息,同時還要披露公允價值估計方法,估計依據等等。同時監管部門還要增強對公允價值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對于未按要求披露的公司給予相應處罰,對于惡樣操縱利潤的行為給予嚴厲懲罰。從而引導督促企業合理合法的引入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綜上所述,引入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有其優勢也有不足之處,公允價值的使用更為復雜,執行難度更大,因此對公允價值的引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但總的來看,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采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必然要求。未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與成熟,估值技術的提高,會計人員專業水平及職業判斷力的增強,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引入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猜你喜歡
公允會計人員計量
公允價值計量在投資性房地產中運用分析
CPMF-I 取樣式多相流分離計量裝置
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需要轉出嗎?
我國公允價值問題的應用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財政部:嚴重失信會計人員將被列入“黑名單”
計量自動化在線損異常中的應用
會計人員信用檔案建設醞釀啟動
我國將建立會計人員誠信檔案
計量與測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