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體護理對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觀察

2012-09-21 06:56孫玲李修軍
當代醫學 2012年31期
關鍵詞:胰島素泵低血糖胰島素

孫玲 李修軍

胰島素治療為臨床常用的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加強整體護理干預是改善預后的關鍵[1]。本研究選擇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行胰島素治療的患者8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回顧相關臨床資料,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80例,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排除酮癥酸中毒、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及嚴重感染者。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齡在34~65歲,平均年齡為(46.2±7.5)歲;對照組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齡在35~67歲,平均年齡為(42.9±7.1)歲。兩組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采用胰島素治療,包括胰島素泵強化應用、普通胰島素皮下注射。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整體護理干預,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2.1 心理干預 1型糖尿病患者因終生需采取胰島素注射治療,認為自身疾病給家庭及社會均造成沉重負擔,易產生恐懼、悲觀心理。護理人員需主動和患者溝通,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就其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讓其明確糖尿病的可防可控性,采取合理的治療,并保持樂觀、健康的心態,配合適宜的鍛煉及科學的膳食即可與正常人一樣。2型糖尿病患者,需向其講明胰島素注射并無依賴性,以增強患者信心,促進疾病康復[2]。

1.2.2 胰島素應用期間干預 (1)注射時間及劑量:掌握各種胰島素的起效時間、高峰時間及持續時間,合理安排進餐及注射時間,中長效胰島素注射于餐前1h實施較為合適,普通胰島素注射于餐前30min實施較為合適。用餐不固定時需適當調整,劑量需準確,以免引起不良反應發生。(2)注射部位:需做好注射部位的選擇,避免組織增厚或萎縮使藥物吸收不良,通常選擇在臀部、上臂外側、大腿外側、腹部。并注意位置輪換,以免形成硬結和疤痕。(3)飲食指導:依據患者具體活動量、現有體重、正常標準體重,對每日的飲食量進行計算,以使能量消耗與攝入的熱量平衡。在注射胰島素時間需控制總熱量,選擇高纖維素、適量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飲食。適當補充新鮮蔬菜和維生素A、C,避免食用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4)低血糖干預:活動量過大、進食不足或胰島素劑量太大,均會引起低血糖反應,多在胰島素作用高峰時發生。長效胰島素多在夜間,即注射后14h,普通胰島素多在注射后2h,需提高警惕。低血糖發生時通常以情緒不穩、饑餓、面色蒼白、神志不清、頭暈等為主要癥狀,需立即進食餅干、糖水等高糖食品,必要時給予50%葡萄糖注射[3]。

1.2.3 并發癥預防及護理 (1)感染:糖尿病患者因抵抗力及免疫力低下,易出現皮膚感染,故護理人員需重視對患者衛生情況的觀察,特別是做好口腔、會陰部皮膚等部位的清潔工作,保持干燥,協助患者建立健康的日常清潔習慣,若有發熱情況發生,立即通知醫生有效處理。(2)糖尿病足:囑患者使用寬松鞋、襪,襪子宜為棉布或羊毛,防止足部受壓對血液循環造成影響,保持足部清潔。(3)糖尿病腎?。夯颊吣I臟長期受到高糖損害,易引起腎小球硬化,出現系列病理變化,如增加腎小球濾過率、使毛細血管基膜增厚、腎增大等??沙霈F蛋白尿和水腫,嚴重者會造成腎衰竭。臨床需對高血壓進行積極有效的控制,對蛋白質的攝入量進行有效限制,除控制飲食外,可給予抗凝血藥物及降脂藥口服,以使腎小球內循環狀況得到改善。(4)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患者多有嚴重的雙下肢病變,因疾病進程較緩慢,麻木、疼痛、針刺、灼熱等為首先出現的肢體癥狀,肢體在之后會有疼痛,為刺痛、燒灼感,寒冷時癥狀加重。需加強臨床宣教和特殊護理,如采用紅外線照射或給予止痛劑治療,避免感染情況發生。(5)低血糖反應: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低血糖有較高發生率,其原因可能因過量用藥而發生,病情輕者以心慌、冷汗、手抖、饑餓為臨床表現,嚴重甚至出現昏迷和死亡。臨床護理人員需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糖尿病低血糖的臨床表現和起因,指導其正常監測血糖的方法,并遵醫囑應用胰島素,對活動量進行控制,保持情緒穩定,定期復查,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外出時備糖果、餅干備用,帶病情卡,禁煙酒[4]。(6)酮癥酸中毒:教會患者仔細觀察自身癥狀,感覺不適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1.2.4 出院指導 糖尿病患者需長期堅持治療,護理人員需向患者指導應對突發低血糖的方法,胰島素的儲存方法等;胰島素筆不應放冰箱;掌握適當運動的方法,依據患者自身情況選擇運動量,合并心梗、高血壓病的患者不宜晨練,以免發生意外。運動時需對有無饑餓、出汗、心慌等現象加強觀察,并立即處理或就醫[5]。

1.3 效果評定 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DSCS)對兩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進行評定,≥85分為合格。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自我管理合格率為92.5%,對照組為8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5%,對照組為82.5%,兩組各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護理效果比較[n(%)]

3 討論

目前醫療模式從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除重視疾病自身的治療外,更強調社會、精神、心理的護理干預。對于患者的心理護理主要要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胰島素泵的治療方法、過程以及效果?;颊弑旧沓袚慕洕鷫毫?,這樣會使得患者出現焦慮、情緒低落以及恐懼等等不良的心理。心理上情緒的波動會對患者的治療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醫護人員應當仔細的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如果患者出現上述的不良心理狀況應當盡早的給予患者最貼心的關心和幫助,在同患者進行交流的時候應當采用最和藹的口吻。給患者心理做疏導,盡量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困難?;颊叩娘嬍撤矫嫘枰⒁夂侠盹嬍?,控制患者體內血糖血脂的含量,還要防止高血壓的產生,做到少量多餐,多食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在置泵后的護理中需要注意的是對患者局部皮膚的護理,需要醫護人員每天仔細觀察患者的注射部分的皮膚有沒有紅、腫、痛以及出血過敏等癥狀,如果發現需要立即拔除留置軟針,并且碘伏消毒,還要涂上紅霉素軟膏加以保護。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者對于整體護理的滿意度很高,達到97.5%。本研究中,觀察組加強患者心理干預、在胰島素應用期間做好時間及劑量的把握、選擇注射部位、行低血糖干預及飲食指導,并行全面的出院指導,如運動、胰島素儲存方法、低血糖反應處理等,顯著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合格率及護理滿意率。

綜上,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島素治療加強整體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患者依從性,改善生存質量。

[1]陳利平,譚立新.護理干預對拒絕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5):390-391.

[2]劉術,德吉卓嘎,李新武.胰島素泵在高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的護理體會[J].西藏科技,2011(1):24-25.

[3]鄧玲娜.胰島素泵在2型糖尿病52例圍手術期的應用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5):1202-1203.

[4]崔書軍.胰島素外敷治療糖尿病足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1(13):256-257.

[5]潘苗,梁蘊誼,舒毅,等.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老年早期糖尿病腎病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1(8):106-107.

猜你喜歡
胰島素泵低血糖胰島素
胰島素泵用于腹腔給藥的發展現狀及應用前景
自己如何注射胰島素
低血糖的5個真相,你都知道了嗎?
糖尿病患者當心酒后低血糖
內分泌科實施科外帶胰島素泵應用的管理體會
糖尿病反復低血糖與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
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臨床效果探討
門冬胰島素30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初診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
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泵治療妊娠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