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華燦爛周有光

2012-09-22 05:53鐘潔
考試·新語文 2012年12期
關鍵詞:漢字

鐘潔

世紀老人周有光先生曾是“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創制者之一,他的這一貢獻造福世人,惠澤數代。他對中外典籍、歷史、文化有著一系列的獨特解讀和詮釋。在他的筆下,我們看到了文字的沃野、語文的天空、文化的世界,他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高遠而清新的思想窗戶,引發我們對于萬千世態的進一步追問。

周有光,1906年生于江蘇常州,著名語言學家、文字學家、經濟學家。青年和中年時期主要從事經濟、金融工作。1955年學術方向改變,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曾參加并主持擬定《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被譽為漢語拼音創始人之一。幾十年來一直致力于語文改革,著有《中國拼音文字研究》、《字母的故事》、《語文風云》、《新時代的新語文》、《漢字和文化問題》等。

【文字的沃野】

漢字是當今世界上碩果僅存的古老表意文字。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書字”,以及另外一些古文字都已不知所終,唯有漢文化以漢字為載體延續至今。沒有漢字就不會有輝煌燦爛的中國古代文明,可以說漢字是中華文明之母。

漢字與中國的姓名文化 我國最早見于文字記載的姓氏,一般認為是來自商代的甲骨文中。從已經發現的甲骨文字看,有“帚秦”、“帚楚”、“帚杞”、“帚周”等字,其中“帚”即后來的“婦”字,“帚秦”等即“婦秦”等,指來自“秦”等部族的婦人。上述“秦”、“楚”、“杞”、“周”等字,都被認為是我國早期姓氏的一部分。

在生活中,當我們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姓名時,總愛在告訴人家姓后,再把姓的寫法告訴人家。如“張,弓長張”、“李,木子李”等等,以防別人搞錯了或沒聽清。對姓氏用字拆卸組裝的做法,起源還很早,西漢時代就出現了?!度龂尽の褐尽ざ總鳌酚浲踉手\誅董卓,裴松之注引《英雄記》說:

時有謠言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猶不生?!?/p>

千里草合為“董”字,“十日卜”合為“卓”字。歌謠的意思是說董卓活不成。這是人民群眾憤恨董卓殘暴,咒他死。

大多數中國人認為,人的名字里包含著人的一生命運的全部信息,是溝通天地萬物的樞紐,體現著人與自然血肉契合的直覺意識。古人取名有“男自《楚辭》,女自《詩經》”之說。歷史上文人學士的名字確多取自經、史、子、集。名和字總共不過兩個字,三個字,最多是四個字,怎么能將一段文意或一個典故概括成兩三個字變成名字呢?這不能不讓人贊嘆漢語和漢字的妙處。請看下列名字:

晉·潘岳字安仁。

《論語·雍也》:“仁者樂山?!庇帧独锶省罚骸叭收甙踩??!痹兰瓷?,所以“安仁”與“岳”相應。

清·戴震字東原。

《易·說卦》:“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p>

漢字與數 中國人的數字不僅可以計數,還可以入詩入文,其中最具文采和浪漫色彩的莫過于卓文君給其丈夫司馬相如的數字家書。

相傳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成婚不久,司馬相如便辭別嬌妻赴長安做官。以后多情的卓文君朝思暮想,癡心等待著丈夫的“抵金”家書,殊不知等了五年,等來的卻是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的數字家信。聰穎過人的卓文君當然明白丈夫的意思。數字中的無“億”表明丈夫對她無“意”,只不過是不直說罷了。卓文君既悲又憤且恨,當即復書叫來人帶回。

司馬相如接到文君復信,拆開一看,原來是卓文君用數字聯成的一首詩:

一別之后,兩地相思,說的是三四月,卻誰知是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隨流水,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越讀越慚愧,越覺得對不起才華出眾、對自己一片癡情的妻子,終于用駟馬高車,親自回鄉迎文君去長安。

漢字與服飾 古代衣飾由來已久,與衣服有關的漢字可稱為“衣服字”。從漢字的構造本身,也就是傳統的“六書”觀念來看,衣服字中象形字和形聲字多,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給象形字下的定義是“畫成其物,隨體詰詘”,(詰詘:曲折)服裝是具體之物,便于繪出具體之形,這與象形字的性質正相符,所以衣服字中有一些典型的象形字,如“衣”、“裘”、“巾”等。衣服除了護體和御寒,還有它精神作用的一面,如遮羞。而從衣服字所表示的意義總體來看,大多與古代的禮儀制度有關。

漢代以前帽子叫頭衣,頭衣又叫元服,元就是頭,頭上的衣服,所以叫元服。與頭衣有關的漢字,主要有冠、冕、弁、胄、帽、巾等。冠,指貴族男子戴的普通帽子。冠主要由冠圈、冠梁和纓組成。冠梁是一根不寬的帶子,系在冠圈上,從前到后覆在頭頂;纓是冠圈兩旁的絲繩,一般在下巴下面打一個結,以防冠脫落。冠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附件“笄”,也叫“簪”,是用來把冠固定在頭發上的細長簽子。由于簪和纓是戴冠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古代作品中長用來指戴冠的人,如杜甫《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工武》:“空余老賓客,身上愧簪纓?!惫谶€是貴族區別于平民的標志之一,如班固《西都賦》:“冠蓋如云,七相五公?!倍鸥Α秹衾畎住分骸肮谏w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比绻捅硎灸挲g的詞語如“童子”等放在一起,“冠”的意思是成年人?!墩撜Z·先進》:“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肮谡摺奔粗赋赡昴凶??!抖Y記·曲禮上》說:“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币鉃槭畾q還不到二十歲是幼年,需學習;二十歲到二十九歲是弱年,要行冠禮。后代即以“弱冠”表示二十來歲,如王勃《滕王閣序》:“等終軍之弱冠?!?/p>

戴在頭上的叫“頭衣”,穿在腳上的叫“足衣”,穿在身上的衣服則叫“體衣”。在古代,上衣叫“衣”,下衣叫“裳”。裳像后代的裙子,男女都穿。到春秋戰國之際,又出現了一種上衣下裳連成一體的服裝,叫深衣。后代的旗袍以至今天的大衣,都是從深衣發展而來的。深衣用十二幅布制成,對應一年的十二個月。

足衣包括鞋子和襪子。古代鞋子的總稱是履,用“履”作形旁的基礎,可造出“屨”、“屐”、“屣”等表示鞋子、或與鞋有關的字。傳說中鞋最初是用麻制成的?!墩f郛》卷引留存《事始·鞋》:“古人以草為屨,皮為履,后唐馬周始以麻為之,即鞋也?!薄额伿霞矣枴ぶ渭摇份d鄴下有一領軍(禁軍軍官)貪財,后犯法被沒收家產,家中“麻鞋一屋,弊衣數庫”,麻鞋與弊衣并列,可見不是珍貴之物。

【語文的天空】

所謂閑談,便是想到哪里就說到哪里,前后并不連貫,不能給人以系統的知識。但是為什么許多人喜歡閱讀呢?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看“閑書”的需要。大部頭的讀物,需要我們正襟危坐而讀之?!罢Z文閑談”則是語文中的幽默小品,趣味十足,讓你在輕松中獲得有益的知識。

漢字的特異功能 《聊齋》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兩個狐貍精給書生出對子:“戊戌同體,腹中止欠一點”。書生對不出。狐貍精自己對成:“己巳連蹤,足下何不雙挑”?!拔?,戌,戍”、“己,巳,已”。普通人嫌它分辨麻煩。狐貍精卻利用麻煩來刁難人。用字形作文學游戲,是漢字的特異功能。離開特異功能,狐貍就成不了精

以字形為資料的文學,可以稱為“字形文學”。主要是“拆字對聯”,例如:

(1)此木是柴、山山出。

因火成煙、夕夕多。

(2)冰凍酒,一點兩點三點。(“冰”字原來是“水”字加一點)

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萬”的繁體字是草字頭)

(3)凍雨灑窗,東二點、西三點。

切糕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五花八門的詩詞“一”字筆畫最少,可是經詩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為神奇?!兑蛔衷姟分杏昧硕鄠€“一”字,達到錯落有致的效果,含義不俗,有“獨”、“一”、“滿”、“全”等多種意思。每個“一”都具有鮮明的形象,寫人狀物,繪聲繪色,詩情畫意。

(1)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飛入蘆花都不見。(《詠雪》)

(2)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郊游》)

(3)一顰一笑一捧心,一國傾廢一霎間。一船一槳一生伴,一日歸來一湖煙。(詠西施)

一車一馬一路塵,一鳴秋鴻一縷魂。一曲一唱一聲怨,一月空照一丘墳。(詠王昭君)

一計一獻一連環,一朝興亡一唏噓。一筆一紙一方硯,一段風流一段書。(詠貂嬋)

一喜一悲一相對,一串荔枝一串淚。一詩一吟一夢里,一朝酒醒一朝醉。(詠楊玉環)

回文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回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而回文詩是一種按一定法則將字詞排列成文,回環往復都能誦讀的詩。文言可做回文詩,白話困難,因為文言多單音詞,白話多復音詞。漢語可做回文詩,外語困難,因為漢語無詞尾,外語多詞尾。而且,漢語文言單音詞容易改變詞性。

例如,蘇東坡《記夢》:空花落盡酒傾漾,日上山融雪漲江。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輾斗晴窗。窗晴斗輾小團龍,活火新甌淺焙紅。江漲雪融山上日,漾傾酒盡落花空。今人也有做回文詩的,如周夢賢《病起失學》:秋窗滿落葉,瘦影驚斜日。樓上怯深寒,愁懷更寂寞。寂寞更懷愁,寒深怯上樓。日斜驚影瘦,葉落滿窗秋。英文也有回文游戲,例如:ABLE WAS I ERE ISAW ELBA.可以倒過來念。

夢文學 古人的文學創作,一靠酒,二靠夢。

《詩經·小雅》:“吉夢惟何,惟熊惟羆”(夢見熊羆,是生男孩的征兆)

《左傳》:“鄭文公妾燕結,夢天使與己蘭而生穆公?!?/p>

屈原《遠游》:“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煢煢而至曙?!?/p>

莊子有夢:“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覺,蓬蓬然莊周也?!?/p>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p>

李賀《夢天》:“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p>

陸游:“榮枯一枕春來夢,聚散千山雨后云?!?/p>

明王彥泓:“夢魂弱絮從風亂,心緒繁花被雨沾?!?/p>

清王夫之:“今古閑愁孤枕盡,漁樵殘夢曉鐘知?!?/p>

明湯顯祖作“四夢”:《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

清曹雪芹作《紅樓夢》。

臺灣作家瓊瑤寫了“六個夢”。

夢的景象,夢的意識,夢的境界,夢的氣氛彌漫在中國文壇的一切領域。夢文學魅力無窮!

【文化的世界】

傳統文明為中國書寫了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史,作為年輕的一代,延續這一珍貴的文化需要我們走向世界,用現代化的眼光去開拓屬于自己的文化王國。走向世界,即以為走向現代化。

大同理想與小康現實 兩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出“大同論”?!按笸摗卑讶祟悮v史分為“大同時期”和“小康時期”。大同時期的特點;1.天下為公(政權禪讓);2.選賢與能(文官考試);3.講究修睦(守信、睦鄰);4.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終身福利,從搖籃到棺材);5.男有分,女有歸(幸福家庭);6.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財產公有)。

大同時期的實踐者是誰?孔子沒有說。

小康時期的特點:1.天下為家(帝王專制);2.貨力為己(財產私有);3.城郭溝池以為固(國家設防);4.禮儀,君臣,父子,兄弟,夫婦(訂法律,重禮儀);5.謀用是作,兵由此起;有過,用刑;不由此者,在勢者去(戰爭、刑罰、罷免、廢黜)。

小康時期的實踐者是誰?孔子舉例:禹、湯、文王、武王、成王、周公。

孔子為什么不談大同時期的實踐者,只談小康時期的實踐者?為什么古代圣人一個個全是實踐的小康,沒有一個實踐大同?

孔子沒有說明,他的弟子們也明白了:大同是理想,小康是現實;大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崇高理想,小康是切實而可行的具體現實;理想玄虛只能仰望,現實具體可以實踐。

從孔子時代到今天兩千五百年間,向來沒有出現過大同世界。但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這個理想崇高而遠大,華夏子孫,代代相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1世紀的華語和華文 20世紀華語和華文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語言從方言到國語,文體從文言到白話,注音從反切到字母,字形從繁體到簡化。這是兩千五百年來語文變化的繼續和發展。以前的變化是春秋的雅言,秦代的書同文,兩漢的廢篆書、改隸楷,唐代的反駢儷、用散文(“古文運動”),清代的廢除八股文。21世紀會靜止不變嗎?

華文之外,世界上哪一種文字是繁簡并用、字無定形呢?21世界漢字簡化是必然趨勢。有人擔心,簡化漢字會不會對書法藝術有損?書法藝術分為實用書法和觀賞書法。實用書法要求規范化,觀賞書法可以多樣化。簡化并不妨礙書法。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有324個字,其中164個簡化字,占總字數的三分之一。歐陽詢的《九成宮》有1091個字,其中164個是簡化字,占總字數的六分之一。

漢字難學難用,主要不在筆畫繁,而在字數多。字符從多到少,從無定量到有定量,是文字進化的規律?,F代通用漢字有7000個,其中半數3500個是常用字。利用常用字,淘汰罕用字,符合漢字規律。與其學多而不能用,不如學少而能用。

窗外的風光 周有光先生85歲那年,離開辦公室,回到家中一間小書室,看報、看書,寫雜文。小書室只有9平方米,放了一頂上接天花板的大書架,一張小書桌,兩把椅子和一個茶幾,所余空間就很少了。人家都說他的書室太小。他卻說:“夠了,心寬室自大,室小心乃寬?!?/p>

小書桌面已經風化,有時刺痛了先生的手心;他就用透明膠貼補,光滑無刺,修補成功。古人頑石補天,他用透明膠貼補書桌,不愧為炎黃子孫。

小室窗戶只有一米多見方。窗戶向北,“亮光”能進來,“太陽”進不來。室內天地小,便襯得室外天地大,仰望窗外,仿佛看到了另一個世界! 也許這就是幸福,窗外的宇宙天地,其樂無窮。

猜你喜歡
漢字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常掛在嘴邊卻不一定會寫的漢字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