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分制下績點設定形式探討

2012-10-14 01:39王玥霽劉成龍黃偉九
關鍵詞:百分制績點表示法

王玥霽,劉成龍,黃偉九

學分制下績點設定形式探討

王玥霽,劉成龍,黃偉九

對目前國內高校采用的學分績點設定形式進行歸納,分析了“段-點”型績點表示法、“點-點”型績點表示法和“標準分”型績點表示法等三種績點設定形式的優點和不足,指出“標準分”型績點表示法是最值得提倡的一種績點設定形式。

學分制;績點;設定形式

學分制是我國高校近年來普遍實行的教學管理制度,以取得學分的多少作為衡量學生某一時段學習量的指標,它有利于學生自主地學習,但它不能反映學生學習成績之間的差異;而績點是學習質的體現,績點能反映學生掌握課程知識的程度,有利于學生自覺地學習[1]。因此,許多高校在實行學分制的同時,又要求學士學位標準與績點掛鉤。然而,各高校關于績點的設定形式多樣,值得探討。

一、績點的設定形式

績點就是將學生的學習成績分段設置的數值。學分績點起源于西方國家,目前美國實行的學分績點制最為成熟,其成績記錄普遍使用A、B、C、D、E五級記分制,相應的績點則可記為 4、3、2、1、0,然而我國是百分制、五級分制、二級分制并用,尤其以百分制使用居多[2],因此,國內高??凕c的設定形式多樣,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記法:

(一)“段-點”型績點表示法

此種方法是通過用分段函數來 “簡化”或者說“近似”對學生成績的表示,即把某個成績段的分數記為同一個績點,如4分制績點表示法,其對應關系如表1。

表1 4分制績點表示法

目前,除了最簡單的4分制績點表示法,還有由此延伸的各種“段-點”型績點表示法,如北京大學的績點表示法(表2)和上海交通大學的績點表示法(表3)。

表2 北京大學績點表示法

表3 上海交通大學績點表示法

采用“段-點”型績點表示法所得的績點較少,便于計算,但績點數之間的跨度大,不易區分學生成績的差別,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平性。如當兩位學生的成績分別落在兩個績點之間時,他們的百分制成績雖然接近,但其績點卻有很大的差距。假設某門課程,小王的百分制成績為90,小張的百分制成績為89,按照表1的績點表示法計算,小王和小張的績點分別為4.0、3.0,又假設該門課程為6學分,則小王的學分績點為4.0*6=24,而小張的學分績點為3.0*6=18,由此可見,小王的百分制成績僅僅比小張多1分,而小王的學分績點卻比小張多6。與此同時,雖然兩位學生的百分制成績相差較遠,但按照表1的計算方法他們的績點卻可以相同,如某門課程,小李和小周的百分制成績分別為70、79,經查表1,他們的績點都應為2.0,因此,小李和小周的學分績點亦相同。

北京大學的績點表示法(表2)和上海交通大學的績點表示法(表3)與最簡單的4分制成績績點表示法(表1)類似,相當于把表1的百分制分數段劃分得更細,每一百分制分數段所對應的績點之間的差值也更小。誠然,如果分段函數區間越緊密,精確度就會越高,與真實情況就會越接近,但筆者認為,只要是“段-點”型績點表示法,總會發生或多或少的偏差。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各自的實際情況,我們是否可以考慮一個更統一的、更科學的、更適合國內大學實際情況的績點設定方法呢?

(二)“點-點”型績點表示法

該種方法是將學生成績通過線性變換,轉換為績點,這種轉換保持了成績與績點的等價性,使得高分學生高績點,低分學生低績點,從而容易排出名次。目前,最典型的“點-點”型績點表達式為:

當成績為60時,績點為1,成績每增加1分,績點就相應增加0.1,當成績增加到最高100分時,績點達到最高值5,如成績小于或等于59,績點一概為0。目前,重慶理工大學就是采用這種績點表示法,如表4。

表4 重慶理工大學績點表示法

另外,重慶大學也主要采用“點-點”型績點表示法,不同之處在于其視90-100分成績的績點均為4,見表5。

表5 重慶大學績點表示法

以上“點-點”型績點表示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成績<60時,績點均為0,換句話說如缺考、20分或59分,其績點均為0,三種情況毫無區別有失公平性。于是又有人提出百分制與績點一一對應的方法,如表6:

表6 百分制與績點一一對應法

表6的“點-點”型績點表示法最為直觀明了,最能反映學生的成績排名情況,但將獲得比較大的學分績點值(成績績點*課程學分數)。

“點-點”型績點表示法相對于“段-點”型績點表示法較為科學、合理,但是進一步地考察“原始考核分”的結構和差異,就會發現這種科學、合理也是相對的。在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下,學生自行選課,分散在各位教師的平行班中學習,由各位任課教師考核評定成績。無論是一門課程多位教師授課,還是各門不同課程之間,課程內容和考試的難易程度、各教師的考核側重點以及主觀評分等均不盡相同。經??梢钥吹?,由于各教師對課程評分的掌控基準不一致,使得課程間平均分的差異可達十幾分之多,有的課程得高分的人數較為密集,而有的課程得低分的人數普遍較多[3]。換言之,“點-點”型績點表示法只能在某一定的

其中:xi表示某生第i門課程的考核成績;μi表示第i門課程對應教學群體關于該課程考核的平均分;σi為第i門課程對應教學群體關于該課程的標準差,即范圍內合理、有效。

(三)“標準分”型績點表示法

“標準分”型績點表示法是在某一指定的教學群體范圍內,分別計算某門課程的平均分和標準差,再利用所得結果將該門課程成績換算為服從正態分布的標準分,最后通過線性變換轉換成符合人們日常習慣的百分制分數形式。標準分的計算公式為:

n表示第i門課程對應教學群體的被考核人數;xij(j=1,2,…,n)表示第i門課程對應教學群體中第j個學生關于該課程的考核成績。yi表示某生第i門課程成績所對應的標準分,由統計學的知識可知:標準分的平均值為0,標準差為1,服從標準正態分布N(0,1)。經轉化后的標準分不改變原始成績的相對位置,但其中心都一致性地移向同一水平,這使得同一門課程多位教師授課或各門不同課程之間的標準分具有可比性,能用于不同分布的原始成績之比較。

一般情況下,yi5(yi)≥5的概率非常?。?,因此,可以通過線性變換將標準分轉換為符合人們習慣的百分制分數形式,計算公式為:

zi即為“標準分”型績點值,在某一教學群體范圍內,zi并不改變原始成績的排名狀況,且能讓不同教學群體之間的學習質量比較得以實現。根據各種需要,zi還可以作為改進后的原始成績(既使不服從正態分布的原始成績轉化為服從正態分布的成績)進一步套用“點-點”型績點表達式,從而得到相對較小的績點值。

“標準分”型績點表示法的計算量較大,計算過程相對較為復雜,不易理解,但可以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編程并借助計算機信息管理化得以實現。它能夠根據需要合理地調整學生的課程績點,這種調整不會改變學生在同一教學群體中的排序情況,由此計算出來的學生學年平均績點、在??偲骄凕c、專業課程的平均績點等都具有可比性[4]。

二、結論

績點的設定形式是學分制的主要內容之一,學分制實施的許多規則,如學生評優和評獎、選課(科)、免聽、免修、輔修專業、修讀雙專業或雙學位及學位授予等,都是在績點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完善學分制下績點的設定形式,使其更有效、公平、可比,能較科學地評判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對于搞好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以上對三種績點設定形式的分析,得到如下結論:

(1)“段-點”型績點表示法所得到的績點個數遠遠少于百分制分數的個數,換言之,幾個互不相等的百分制成績就有可能對應同一個績點值,因此,“段-點”型績點表示法的精確性較差,公平性不夠。

(2)“點-點”型績點表示法是將百分制成績通過一定的線性變換而得到,故其與原始成績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績點個數相對較多,能較好地反映原始成績,尤其是“百分制與績點一一對應法”,但“點-點”型績點表示法只是在一定的范圍內合理、有效,如不同的老師授課或不同的課程績點之間則沒有可比性。

(3)“標準分”型績點表示法可以在需要比較的范圍內對每個學生的名次進行排序,其方法科學、精確度高、可比性強,是目前國內高校采用的績點設定形式中最值得提倡的一種。

學分能體現學生學習的數量,而績點能體現學生學習的質量,但我們不能簡單套用國外的學分績點制模式,應結合我國各學校的實際情況,創新教學管理,探討既符合實際、又有利于學分制實施的績點制。

[1]徐兆學,李桂成,韋成全.學分制下績點確定方法的研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9(3).

[2]羅秋蘭,陳有祿.學分制下學分績點度量模型研究[J].數據統計與管理,2004(6).

[3]包鳳達.完善學分制管理中學分績點的計算方法[J].中國教育導刊,2005(18).

[4]王明芳.高校改進的學分績點制模型的探討[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10(19).

G642.0

A

1673-1999(2012)01-0175-02

王玥霽,女,重慶理工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講師,從事教務管理工作。

2011-10-21

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重大研究項目(102201)。

猜你喜歡
百分制績點表示法
大學生成績績點影響因素分析
數值和量值范圍的表示
如何科學有效地進行學生成績分析
基于完全學分制下的獨立院校的平均績點計算方法
否定意義的四種特殊表示法
淺談等級制評價在我國的應用
從一道小題聯想到的整數表示法
等第制和百分制不是非此即彼
名詞易錯點透視
海南小學生將取消“百分制”引熱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