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措并舉的燈塔攻堅
——燈塔市發展縣域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2012-10-18 05:56劉圣龍
共產黨員(遼寧) 2012年11期
關鍵詞:縣域黨組織農村

文/劉圣龍

六措并舉的燈塔攻堅
——燈塔市發展縣域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文/劉圣龍

燈塔新城概念規劃中心區效果圖

遼陽燈塔市地處沈陽經濟區半小時經濟圈內,區域面積1167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街、193個村,46萬人口。燈塔市是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的故鄉、全國皮裝裘皮產業基地和省級園林城市、遼寧省縣(市)區生活質量排行榜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1.2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和45.5%,位居遼寧44個縣(市) 中的第11位。今年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和30.8%。雖然,燈塔距離全國百強縣(市)尚有差距,但其發展勢頭已經進入了加速期,特別是以六措并舉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燈塔攻堅,更頗有學習借鑒之處。

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著力夯實新農村建設基礎

一是抓好重點項目建設?!笆晃濉逼陂g,全市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達341個,累計完成投資374億元。2012年,全市投資2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達109項,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4項,預計完成投資205億元?,F已開工31項,完成投資14.5億元。二是加快推進產業集群建設。緊緊圍繞“沈遼一體化”戰略,積極打造皮裝裘皮、日用化工、礦產建材等三大產業集群。2011年三大產業集群實現產值450億元,對工業經濟的貢獻率達69.2%。全市納稅超千萬元的企業有38個,而三大產業集群的企業就占到34個,而且納稅超億元企業達到10個。日化產業和皮裝裘皮兩個產業集群現已納入全省100個重點支持產業集群發展目錄。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2009-2011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到7465萬美元,引進域外資金128.5億元。特別是成功引進了忠旺集團、香港第一夫人、浙江海寧皮革城、澳門康格斯和上海亞龍集團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投資的大項目。

筆者感言:透過燈塔市加快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的實踐,我們不難看出,目前,燈塔工業經濟已經成為發展縣域經濟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數據顯示:全市已擁有工業企業263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95家,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15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46億元,其工業經濟已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份額的66%。工業興則縣域興,產業強則縣域強。這一凸顯的支撐作用,無疑為新農村建設夯實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抓好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提升發展環境

一是高起點實施城鄉規劃。目前,燈塔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已經正式獲省政府批準實施。燈塔新城建成區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0萬人。佟二堡新市鎮按照中等城市的發展定位,全力打造東北亞地區最大的皮裝裘皮生產銷售集散中心。佟二堡新市鎮50平方公里、50萬人口總體規劃和12平方公里核心區控詳規劃編制已形成方案。二是建設完善公共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城區實現集中供熱全覆蓋;日供水能力達到3.2萬噸,城市用水普及率達到95.1%,水質綜合合格率達98%,連續7年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已解決了117個村、1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城區燃氣普及率達到86.3%?!笆晃濉逼陂g新建、改造各級公路482.3公里,實現村村通油路,每萬人擁有公路里程達到了20.8公里;城市主次干道全部實現亮化,公交線路達到4條,每萬人擁有公交車達8.7標臺。三是全面啟動生態環境建設。投資7.5億元建設的葛西河生態走廊工程,其景觀面積50萬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已對市民開放,二期工程正加緊施工,最終將葛西河建成水域面積60萬平方米以上、綠化面積150萬平方米以上的生態宜居長廊。同時,完成了沈營公路、小小線等主要道路景觀工程。截至2011年末,城市綠化覆蓋面積達到347公頃,綠化覆蓋率為34.7%;綠地面積達到286公頃,綠地率為28.6%;公園綠地面積達到82.2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6.85平方米。

筆者感言:一組組數字表明,這幾年燈塔市把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擺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增加投入、加大力度的超常規之舉,促使城鄉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深刻變化。由此可見,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提升城鄉環境,既是發展縣域經濟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客觀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的重要載體和依托。

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一是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2009年以來,完成農建精品工程90項,灌區渠系改造222公里,治理水土流失4萬畝,連續13年奪得省農建“大禹杯”稱號。二是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發展經濟作物32萬畝、設施農業9.1萬畝,并建立了20個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達128個,年產值超千萬元的大型畜禽養殖場達35個,生豬、家禽、肉牛和特種毛皮動物年飼養量分別達98萬頭、2500萬只、5.8萬頭和70萬只,淡水魚產量達到6萬噸。三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目前,擁有遼陽市級以上農事龍頭企業30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4家,且涵蓋了種植、養殖、加工、水產、皮裝等多個領域,帶動農戶約6萬戶。同時,還壯大了蔬菜、淡水魚、葡萄等批發市場,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53家。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9085元。

筆者感言:農業穩,則縣域安。燈塔市近年來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發展縣域經濟和推動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工程來抓,現已打造成遼寧省重要的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和全省最大的鯰懷養殖基地。其目的在于:始終抓住農業農村這個重中之重,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三化同步”戰略要求,切實構建新型城鄉要素關系,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積極探索與實踐,不斷創新農村建設的新機制

一是創新服務機制,建設公共服務中心。啟動了市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建成了6個鄉鎮“便民服務大廳”,48個村“便民服務站”,組建了28支“便民服務隊”,既方便了群眾又提高了服務效率。二是創新投入機制,積極落實農村發展資金。僅2011年,全市就發放各類涉農補貼資金1.3億元、各項專項農投資金7000多萬元。三是創新共建機制,深入開展共建聯建活動。以廣泛開展共建聯建活動為載體,積極推進村企結對子,大力促進以工投農、以工改農、以工帶農,不斷引導工商資本投身到新農村建設。目前,燈塔市已有22個市直部門和113家企業黨組織與127個村結成了長期穩定的共建幫扶對子。

佟二堡皮革城已成為皮裝裘皮生產銷售集散中心

筆者感言:近年來,燈塔市以增強新農村建設的活力為目標,在服務機制、投入機制、共建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了明顯成效。實踐證明,創新機制是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不竭動力。一言以蔽之,這是當前遼寧各地力爭實現“穩中求進、穩中求快”,積極破解縣域經濟發展和推進新農村建設難題,必須認真解決的重大現實課題。

不斷改善民生,著力推進統籌城鄉發展

一是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大財政對教育投入的意見》,每年財政投入4000-5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中小學校舍改造。制定了教育布局三年調整規劃,利用三年時間完成中小學撤并工作,實現教育資源整合。二是積極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全市已擁有5家市直醫療單位、14家鄉鎮衛生院和9家市直衛生單位,專業衛生技術人員達1220人,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26.5人,每萬人擁有床位13.7張,37.4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是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全市已擁有1個市級電視臺、1個市級廣播電臺,160家個體和私營文化企業,以及135個村文化室、100處高標準文體廣場,農村書屋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四是不斷完善社保就業體系。2011年,新增社?!拔咫U”擴面達1.1萬人次,參保人數為16萬人次。城市低保參保人數達到59677人次,農村低保參保人數達到21042人次。新農保的參保人數達到11萬人。新增城鎮實名制就業1.2萬人,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3298人。

筆者感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轉型,必須把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提高農民群眾享受公共服務水平,作為發展縣域經濟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來抓。這幾年,燈塔市以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從發展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入手,不斷擴大社會公共事業在農村的覆蓋面,以此提高農民享受公共服務的水平。這也是推進城鄉居民權利同等化的應有之舉,更是我國實現現代化進程不可逾越的重要一環和目的所在。

強化黨組織建設,深化規范基層民主管理

一是加強基層領導班子建設。2011年,燈塔市換屆后鄉鎮黨委書記年齡和文化結構得到了明顯優化,平均年齡為42.6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達100%;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為48.5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到51.4%。二是對后進村黨組織進行整頓。實行“雙向掛職”,選派23名優秀鄉鎮機關干部到后進村任黨支部“第一書記”,并選拔200名村級后備干部到鄉鎮掛職鍛煉,為2012年村“兩委”班子換屆儲備了后備力量。三是創新基層黨建新模式。以開展“三級聯創”和“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目前,全市90%的鄉鎮街道達到了“五個好”的黨委標準,80%的村達到了“五個好”村黨組織標準。圍繞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擴大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和非公企業黨組織的組建率和覆蓋率。其中,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率和覆蓋率達到85.7%和94.3%;新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率和覆蓋率均達到65%以上。四是強化干部隊伍建設。建立健全16項制度,推進干部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進程。積極推行競爭性選拔,選任重點面向一線,先后把67名在一線工作表現突出的干部選拔到領導崗位。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服務群眾、建設新農村”活動,全市農村參與“設崗定責”活動的黨員6460名,占無職黨員的65.4%;組建各類黨群共同致富聯合體167個,參與黨員1698名、農戶2963戶,農村黨員的模范作用得到彰顯。五是規范“兩委”運行機制。制定了《燈塔市黨的基層組織實行黨務公開的實施意見》,全面推行農村“三資”管理,推行“四議一審兩公開”工作法,健全完善村級組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

筆者感言:強化黨組織在農村的領導核心地位,是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職能所在。燈塔市通過深入開展“黨建工作提升年”、“基層組織建設年”、“科學規范管理年”等活動,切實把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和堅持依法辦事三者統一起來,并貫穿于村民自治的全過程,從而有效地實現了黨的領導和村民自治的有機結合。這說明,只有不斷地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和民主政治建設好,才能為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和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的保障。

(作者單位: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

葛西河生態走廊已成為人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猜你喜歡
縣域黨組織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縣域經濟 綏德“網上貨運港”
縣域消防專項規劃研究
村黨組織委員會候選人預備人選的推薦與確定
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教材
以提升組織力為抓手建設全面過硬的國企黨組織
縣域高中文科數學生態課堂的“三味”
新農村 新一輩
對癥下藥 強健基層黨組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