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高職專業課程體系之構建

2012-11-06 07:24程忠國高細明魏良模
職業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關鍵詞:商務英語課程體系我院

程忠國 高細明 魏良模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廣東 廣州 510925)

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高職專業課程體系之構建

程忠國 高細明 魏良模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廣東 廣州 510925)

依據職業教育能力本位觀,本文分析了廣州城建職業學院構建的“四層五塊一貫穿”課程結構下專業課程體系的特點,并以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體系為例,探討了課程體系的具體實施效果。

高職;能力本位;專業課程體系;商務英語

教育部 《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要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廣州城建職業學院一直在探索以職業能力為本位構建高職專業課程體系的途徑,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職業教育是提供某種職業、行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技能是人們運用理論知識和經驗知識順利完成工作任務的職業本領,包括動手技能和智力技能。高技能人才必須“手腦并用”,應具備必要的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能力及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并能解決企業第一線的難題。因此,高職教育必須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職業能力是指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專業能力指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專門技能及專業知識,要注重掌握知識、技能,以獲得合理的知能結構。方法能力指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工作及學習方法,要注重學會學習,學會工作,以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社會能力指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行為規范及價值觀念,要注重學會共處,學會做人,以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此三項能力要素的整合決定了個體在動態變化的職業生涯中的應對能力。經區域經濟調研,我院確定要將畢業生培養成為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具有較強職業能力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以職業能力為本位,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一組相互聯系、互相制約的課程組合的有機整體,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中心環節。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職業能力本位課程體系應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以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為導向,構建縱橫交織的系統化課程結構。據此,我院設計了“四層五塊一貫穿”的“寬平臺,活模塊”職業能力課程結構,如表1所示。

按本課程結構構建的課程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始終貫穿職業能力培養主線 一個職業包含若干工種或崗位,一個工種或崗位有不同等級的職業能力要求。本課程體系橫向以職業中的工種或崗位設置課程,縱向以職業等級要求安排課程順序,從而形成縱橫交織的職業能力課程體系。本課程體系的基本素質與通用能力、大學生素質拓展模塊共同搭建了學生的職業素質平臺,是養成學生職業能力的基礎。職業崗位(群)基礎知識與技能模塊構建了本專業所屬行業職業能力基礎平臺,可使學生在本行業站穩腳跟。專業核心能力與職業認證、綜合職業素質與能力模塊可使學生具備一技之長,并能為學生的職業遷移創造條件。

表1 “四層五塊一貫穿”職業能力課程結構圖

以國家職業標準為職業能力的依據 國家職業標準在職業分類的基礎上,根據各職業的活動范圍、工作內容、知識水平及技能要求對從業者作出明確的規定,通過工作分析的方法描述了勝任各種職業需具備的能力,反映了企業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因此,可作為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的依據。根據我院的實踐,高職畢業生應取得一個職業崗位基礎技能資格證書(四級)和一個核心職業崗位資格證書(三級),同時需具備本專業職業崗位二級資格證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以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為導向整合序化課程 工作過程是指在企業里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個綜合的、時刻處于動態且結構相對固定的系統。學生職業能力是在完成工作任務的情境中通過內化、整合、遷移而形成的。因此,課程開發與序化必須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通過職業崗位工作過程分析,將職業能力分解到各門課程、各個教學環節,并經由淺入深、由簡單到綜合的序化過程,形成課程體系和各課程的教學目標。我院經過區域經濟和行業、企業調研,對各專業職業崗位工作過程進行了分解、篩選、歸納和排序,并由聘請的行業、企業專家組成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進行討論,制定了39個專業及方向的專業標準和700余門課程的課程標準。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保持課程體系的先進性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加快了職業能力的動態變化,因而出現了國家職業標準有時滯后于職業發展的情形,但通過技能競賽可加以彌補。行業、地區和全國性職業技能競賽均得到了緊跟科技進步的著名企業的支持,競賽項目也及時反映了相關職業的新成果,體現了競賽的先進性。我院每年都在大學生素質拓展模塊中組織技能競賽,并選拔選手參加行業、地區和全國性技能大賽。實踐表明,職業技能競賽反饋的信息可以促進我院課程體系的不斷優化。

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

商務英語雖屬語言文化類專業,但帶有很強的經貿色彩,可以培養復合型人才,其人才培養目標是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熟悉國際商務業務,能用英語進行商務貿易談判并參與企業管理,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與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其主要職業崗位有:(1)商務英語翻譯;(2)外貿業務員;(3)商務助理;(4)企業管理。其專業核心能力包括:(1)嫻熟的英語聽、說、讀、譯能力;(2)運用英語進行國際商務活動的能力;(3)能勝任商務助理(含商務、財務、管理)工作。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如表2所示。

表2 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表

本課程體系的實施激發了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職業資格取證率達100%,其中,有40.4%的學生取得了多種職業資格證書;學生積極參加職業技能競賽,并榮獲了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廣東賽區二等獎、廣東省導游人員職業技能大賽廣東選拔賽三等獎等獎項;近兩年,該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達99.2%;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評價是基礎技能和專業技能強,對新崗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強;2008屆一名學生與人合辦了深圳賽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并兼任公司外貿業務員,2009屆一名學生已成為著名的廣州普洛米斯貿易公司骨干外貿業務員。

課程是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而組織的一組有序的教學活動,體現的是教育思想,實現的是人才培養目標。能力本位教育觀強調學習主體通過行動實現能力的內化與運用,是素質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體現,突破了傳統的以知識傳承為主的教學模式的藩籬,創建了理論與實踐二元合一的教學模式。能力本位課程體系解構了以結構邏輯為中心的學科型知識體系,重構了以工作過程邏輯為中心的行動體系;能力本位課程考核由傳統的以陳述性知識為主轉變為以學習主體自我建構的承載著經驗和策略的過程性知識為主。這場教育變革正推動著我國職業教育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我院的教改實踐證明,這種變革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可以實現學生、社會、學校共贏的目標。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彭元.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3]姜大源.世界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走勢及其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7).

[4]龔雯.基于國家職業標準的高職教學體系模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26).

G712

A

1672-5727(2012)02-0036-02

程忠國(1957—),男,湖北洪湖人,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副教授,副院長,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教學管理。

猜你喜歡
商務英語課程體系我院
我院師生參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樂會”
商務英語通用語研究:現狀與反思
我院隆重舉行2020屆畢業典禮
高職Java程序設計課程體系建設思考
“任務型”商務英語教學法及應用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我院躋身全國高校就業50強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