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卒中患者304例潛在安全問題分析

2012-11-20 08:30況時祥貴陽中醫學院臨床二系貴州貴陽55000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年21期
關鍵詞:下肢血栓病情

薛 紅 況時祥 翁 檸 (貴陽中醫學院臨床二系,貴州 貴陽 55000)

腦卒中起病急,病情重,病情發展變化快,常伴有意識障礙、精神異常及感覺、運動、認知障礙等多種臨床癥狀,易發生意外,導致嚴重后果,給患者及家庭、醫院造成一系列不良影響〔1〕?,F將我科304例住院的腦卒中患者進行臨床分析,就常見的安全問題進行梳理,制定相應的防范對策,降低醫療風險,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304例腦卒中患者均為本院2011年8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男178例,女126例;年齡36~93歲,平均69.58歲;住院時間3~42 d,平均18.2 d。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高血壓212例(69.7%),糖尿病67例(22.0%),肺部感染61例(21.%),冠心病63例(20.7%),風濕性心臟病13例(4.3%),高脂血癥 48例(15.8%),腎衰竭 11例(3.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例(4.3%),繼發性癲癇5例(1.6%),骨折2例(0.6%),下肢靜脈血栓形成2例(0.6%);猝死1例;臨床表現:均有肢體癱瘓、精神障礙、意識障礙、感覺障礙、語言障礙等多種神經功能障礙,其中意識障礙者31例,占10.2%,45例(14.8%)伴有大小便失禁、進食障礙,198例(65.1%)有肢體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失語21例(6.9%)。

1.2 研究方法 根據入院時患者的自討,自制“腦卒中患者信息表”,包括性別、住院時間、發病原因、情緒狀態等內容。同時,將304例腦卒中患者可能存在的潛在安全問題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其原因及發展可能,并按照不同原因進行歸類編碼;對原因不清的部分腦卒中患者采用訪談的方式在其治療的同時進行耐心詢問,以明確其原因。根據得出的潛在安全問題,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

1.3 觀察指標 干預前后腦卒中患者潛在安全問題改善情況。

1.4 統計方法 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患者潛在安全問題改善情況比較 與干預前比較,干預后患者的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環境因素及安全因素均降低明顯(P<0.05,P<0.01)。見表1。

2.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不良情緒改善比較 干預前后分別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患者的抑郁、焦慮不良情緒進行評價。結果發現,干預后抑郁、焦慮總分及各因子分均下降明顯(P<0.01)。見表2、表3。

表1 干預前后患者潛在安全問題改善情況〔n(%),n=304〕

表2 患者干預前后HAMD評分比較( s,n=304)

表2 患者干預前后HAMD評分比較( s,n=304)

與干預前比較:1)P<0.01,下表同

總分 精神性抑郁 軀體性抑郁干預前 26.3±12.11) 13.8±6.41) 13.1±6.81)時間 HAMD干預后11.3±6.8 5.6±4.7 7.7±5.5

表3 患者干預前后HAMA評分比較( s,n=304)

表3 患者干預前后HAMA評分比較( s,n=304)

總分 精神性焦慮 軀體性焦慮干預前 27.3±6.31) 14.3±6.11) 14.0±5.21)時間 HAMA干預后12.3±6.8 6.8±4.7 7.1±5.5

3 討論

3.1 潛在安全問題分析

3.1.1 與疾病有關的安全問題 腦卒中患者以老年患者為主,年齡集中在50~70歲。高齡患者多患有臟器的急慢性疾病,尤其是有心臟病變的患者,在腦卒中急性期亦有伴發腦心綜合征,病情變化快,易出現并發癥,有時會出現心源性猝死、腦疝形成呼吸、心跳停搏等情況。腦卒中患者易并發癲癇,癲癇發作時,患者出現意識障礙,易出現墜床、摔傷、咬傷和窒息等不安全問題。誤吸、誤食窒息致死的患者占每年總死亡率的1.3%〔2〕。由于語言功能障礙,失語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患者的軀體不適難以表達,病情的變化不易及時發現。

3.1.2 與心理、環境因素有關的安全問題 由于疾病的打擊、折磨,部分患者覺得生活無任何意義,產生輕生心理,有自殺傾向、行為。所處環境障礙物過多、保護設施不到位等是造成腦卒中患者意外傷的重要因素。

3.1.3 與安全有關的其他因素 照顧者責任心不強,缺乏對潛在不安全因素的預見性,與患者關系不融洽,溝通不夠,未經醫護人員允許隨意離開患者。

3.2 針對性的安全對策

3.2.1 對腦卒中患者做好安全風險評估及告知、預防工作醫護人員對腦卒中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詳細的分析,對腦卒中患者的安全風險進行評估,對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做好分析、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范〔3〕:①防止誤吸的發生:應及早治療原發病即伴隨癥狀,選擇合適的食物,食物應以半流質為宜,湯和水類食物容易引起嗆咳、誤吸。同時注意食物的溫熱適宜。病人進食應采取舒適的體位,最好取坐位或半臥位。如果病情不允許可抬高床頭,進食后采取右側臥位。喂飯速度要慢,每次喂食量要少,要給老人充足的時間進行咀嚼和吞咽,囑老人吃飯時不要說話。喂藥前,將藥片壓碎以利吞咽,利于吞咽運動,減少誤吸的機會。對于嚴重吞咽困難、嗆咳及昏迷的危重病人,應及早給予胃管飲食〔4〕;②防止燙傷。

3.2.2 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風險評估及告知腦卒中患者由于肢體癱瘓,臥床的患者所占比例較大,極易形成下肢靜脈血栓,是患者猝死的危險因素,亦是醫療糾紛極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颊呷朐汉筢槍赡艹霈F的下肢靜脈血栓的危險性進行評估,在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的情況下早期干預,及早進行肢體的康復治療,注意良姿位的擺放、肢體的被動及主動活動,密切觀察病情,早期預防。一旦有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及時針對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積極治療,制動,抗凝,對可能出現的肺栓塞及猝死的風險,做好家屬的病情告知,讓患者家屬及時了解病情及風險。

3.2.3 做好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積極采取治療措施 對腦卒中患者進行疾病治療的同時,有相應的心理醫師參與腦卒中患者的治療,應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改善患者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較重的焦慮、抑郁患者采取抗焦慮、抑郁藥物、心理綜合治療,改善病情。同時讓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特點,治療過程中任何不安全的誘因均可誘發或加重病情,一切安全問題都不能忽視。同時,加強對患者、家屬、陪護人員的腦卒中知識健康教育宣傳,就潛在的安全問題進行宣傳、教育、提高風險意識,防患于未然。加強對病人及家屬的宣教,包括認識誤吸的危險性、誤吸發生的主要癥狀、怎樣判斷病人可能發生誤吸;加強陪護,就避免跌傷、燙傷等疾病的相關知識做好告知、宣傳教育和防范工作。

3.2.4 改善住院環境,完善護理安全管理 創造安全病室環境,危險物品遠離患者,床旁兩側有床欄,為了防止患者發生意外損傷。加強護士安全意識,規范安全管理制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加強巡視病房,尤其是晚夜間的巡視。增強護士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落實護理質量評估,提高護士對風險的預見能力〔5〕。綜上,醫護人員要提高對腦卒中患者安全風險的防范意識,充分評估風險,提高自身對風險的預見能力,及早采取預防措施。對患者、家屬及陪護做好疾病知識宣傳教育,加強對風險的防范;從而降低其發生率。

1 桑 林,金亞香,史 勇,等.腦卒中康復操配合川芎嗪治療腦梗死40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0):733-4.

2 尹建敏.高齡病人誤吸原因分析及家庭保健〔J〕.解放軍保健醫學雜志,2002;2(2):67-8.

3 田丁軍,芮小江,余 俐.腦卒中前狀態指標及分類治療1000例臨床分析〔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03;23(1):25-6.

4 馬振亮,李克波,王保林.老年腦卒中伴低血糖癥22例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25(3):337-8.

5 黃 影,姜 秀,孫志書.探討急診護理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1;9(6):273-4.

猜你喜歡
下肢血栓病情
下肢下垂體位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影響的meta分析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與病情、預后的關系
防栓八段操 讓你遠離深靜脈血栓
不戒煙糖友病情更難控制
低GI飲食模式或能顯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血清TSH對乳頭狀甲狀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響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學成分
鈥激光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臨床觀察
微創旋切術治療182例下肢靜脈曲張的術后護理
中醫藥辨證治療下肢深部靜脈血栓形成6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