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種冷藏浸酸試驗初報

2012-12-01 06:37宋仕琦趙大川馮光檣
四川蠶業 2012年4期
關鍵詞:催青孵化率蠶種

杜 鴻 宋仕琦 趙大川 馮光檣

(四川省閬中蠶種場,四川 閬中 637400)

為了探索黑種冷藏浸酸蠶種在生產中的應用,將春制越年蠶種在25℃自然溫度中保護10d,蠶種卵色已完全呈固有色時,采取浸酸與冷藏六種不同的處理方法,在秋季出庫催青孵化調查,試驗表明,黑種冷藏作為蠶種余缺調節的補充手段,具有一定實用價值?,F將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品種

2011年春制越年春用原種,品種為781、781、7532。

1.2 對照品種

2011年春制即浸夏用原種,品種為781、781、7532。

1.3 試驗品種黑種卵齡

2011年6月7日產卵,蠶種在25℃的自然溫度中保護10d,卵色呈固有色。6月17日入庫5℃冷藏1d,6月18日浸酸。

1.4 浸酸標準

浸酸標準如表1所示。

1.5 冷藏標準

蠶種浸酸干燥后,在常溫下保護4-6h,再進入10~13℃外庫中過度6-8h后,進入5℃內庫冷藏。

1.6 處理方法

蠶種第1次浸酸后,分別冷藏35d、40d,再經第2次浸酸后直接出庫、再冷藏10d后出庫、再冷藏20d后出庫,共計6種處理。

1.7 調查項目

孵化調查最大二日孵化率、總孵化率、催青死卵率,計算公式分別為:

最大二日孵化率=最大二日孵化頭數÷總有效良卵數×100%

總孵化率=(最大二日孵化頭數+苗尾蟻頭數)÷總卵數×100%

催青死卵率=催青死卵數÷總卵數×100%

表1 黑種冷藏浸酸標準表

2 結果與分析

蠶種經過第1次浸酸后進入第1次冷藏,冷藏時間分別為35d、40d,再經第2次浸酸后分別直接出庫催青。第1次冷藏40d比冷藏30d的最大二日孵化率、總孵化率稍高。(見表1、表2)

蠶種經過第1次浸酸后進入第1次冷藏,冷藏時間分別為35d、40d。再經第2次浸酸后再冷藏10d后出庫催青,其最大二日孵化率、總孵化率冷藏35d與40d差異不顯著,催青死卵則是冷藏40d少于35d。(見表3、表4)

蠶種經過第1次浸酸后進入第1次冷藏,冷藏時間分別為35d、40d。再經第2次浸酸后再冷藏20d后出庫催青,其最大二日孵化率、總孵化率、催青死卵率差異不顯著。(見表5、表6)

綜合表1~表6可知,第1次浸酸后冷藏40d再經第2次浸酸后直接出庫催青,其最大二日孵化率89.46%,比對照低4.65%;總孵化率95.90%,比對照高0.53%;催青死卵率平均為3.07%,比對照低0.75%。(見表2)。隨著第1次浸酸后藏期的縮短或第2次浸酸后冷藏期的延長,其最大二日孵化率比對照差異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3.1 試驗結果表明,春制秋用蠶種,超過入庫適期后要增加入庫計劃,可將超過入庫時期10d以內的春制越年蠶種進行黑種浸酸冷藏,既可滿足計劃的調整,又可保證正常孵化。因此,在生產急需的前提下,黑種浸酸冷藏方法可在生產上推行使用。

3.2 將超過入庫時期10d以內的春制越年蠶種入庫冷藏1d,經第1次浸酸后冷藏40d,再經第2次浸酸后直接出庫使用為本試驗的最佳處理。

3.3 本試驗的樣本是以單蛾為基礎進行調查的,由于蛾區之間、稱量設備精度的差異,可能造成試驗結果的偏差,尚須進一步探討。

猜你喜歡
催青孵化率蠶種
蘇豪×鐘曄(抗)正交秋用種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不同催青條件對兩廣二號原原種產卵成績的影響
桑蠶種催青中死卵的發生與防治
涼山州蠶種場簡介
涼山州蠶種場簡介
涼山州蠶種場簡介
創新原蠶區蠶種生產方式初探
不同水平維生素E對雞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響
家蠶著色卵即時浸酸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