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鎮交通問題及應對策略

2013-01-17 03:28周玉梅
城市道橋與防洪 2013年5期
關鍵詞:塘棲古鎮城鎮

陳 懿,周玉梅

(1.杭州市綜合交通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06;2.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4)

0 引言

當前,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和機動化高速發展階段,由此帶來的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凸顯,交通擁堵問題已成為各級政府亟需解決的難題之一。

近年來,出于對歷史文化保護和開發的需要,古鎮旅游已成為其未來發展的重要載體。旅游經濟在為地方經濟注入活力的同時,也給當地政府和居民帶來一系列問題,交通擁堵問題首當其沖。

科學發展古鎮交通,正確處理好城鎮交通與旅游交通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古鎮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能較好地滿足當地居民和游客交通出行。本文試圖以杭州市塘棲鎮為例,通過總結其交通發展的先進經驗,為其它古鎮的交通發展提供思路和借鑒。

1 塘棲鎮案例分析

1.1 塘棲概況

枕著京杭大運河的塘棲古鎮,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江南水鄉重鎮之一,有著“江南佳麗地”、“江南十大名鎮”之首的美譽。近年來,杭州市政府加大對其古鎮資源的保護性開發,旅游產業得到較大的提升,已成為杭州市新的旅游熱點。據統計,2009年黃金周期間,游客高達31.3萬人次。

杭州市區規劃為“一主城三副城”的空間結構,而塘棲鎮為三大副城之一——臨平副城的副中心,也是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試點鎮,城市化開發進程相對較快。

同時,塘棲鎮經濟比較發達,機動化水平較高,且呈高速發展的態勢。近年來,塘棲鎮機動車保有量增長較快,至2011年底,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5萬輛,僅2011年就增加5000余輛[1]。

在城市化、機動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的三重影響下,塘棲鎮交通壓力持續不斷增加,特別是鎮中心區域,該區域既承擔著旅游功能,又是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的重要場所。圖1為塘棲概況。

1.2 交通特征

塘棲鎮交通總體呈現以下特征:

(1)城鎮交通和旅游交通相互疊加,交通壓力過大。

中心區范圍內,既包含著許多旅游景點,又分布著大量公建和住宅。用地功能的高度混雜導致城鎮交通和旅游交通相互疊加,交通需求量較大。

(2)“三高、四低”的機動化發展態勢,是現狀交通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高、四低”(即:高速增長、高密度聚集、高強度使用,購車門檻低、使用成本低、綠色出行意識低、替代交通服務水平低)的機動化發展態勢明顯,機動車流量增幅大(見圖2)。

(3)交通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

路網密度偏低,主干路和支路密度均遠低于規范推薦值,車道規模偏小,交叉口渠化不到位,公交車站設置不合理等等,形成點-線矛盾。

停車泊位缺口嚴重,停車結構不合理,已形成以“路內停車位為主、其它停車位為輔”的停車模式。

鎮區內部基本無獨立的公交系統,現狀公交分擔率只有7.79%。

慢行交通通行條件較差,基本無獨立的通行空間,居民對慢行交通改善意愿較為強烈。

總的來說,現狀交通基礎設施條件較差,承載力低,且各類交通方式相互干擾(動靜態交通干擾、快慢交通干擾),交通效率低下。

(4)交通管理水平不高。

交通組織方式單一,智能化管理水平較低。

1.3 近期交通發展措施

堅持“規劃、建設、管理、素質四管齊下”為原則,采取綜合措施,分散交通需求,增強基礎設施承載力,優化交通方式結構,提升交通管理水平,保證城鎮交通和旅游交通的正常運行。

近期交通發展措施見表1、圖3。

2 古鎮交通發展經驗總結

結合塘棲鎮交通發展經驗,古鎮交通應著重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處理好城鎮交通與旅游交通的關系。

由于歷史發展變革的原因,古鎮景區與居民生產、生活用地混雜,導致旅游交通與城鎮交通相互疊加,既增加了交通壓力,又降低了景區的品味。應借助城市化的契機,外遷城鎮生產、生活用地,凈化景區環境,減輕交通壓力。

同時,通過旅游公交、電瓶車線路、游船線路、旅游停車場(庫)等設施的建設,建立相對獨立的旅游公交系統,避免城鎮交通和旅游交通之間的互相干擾,簡化交通環境。

(2)處理好快慢交通的關系。

慢行交通(步行、自行車)仍是出行方式的主體,在古鎮交通發展過程中,應充分重視慢行交通的發展,優先考慮慢行交通的通行條件。這樣既能減少污染,保護古鎮的環境,又能夠緩解交通擁堵,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出行結構。在古鎮外圍可兼顧快慢交通,保證古鎮具有較好的可達性。

(3)處理好動靜態交通的關系。

表1 塘棲鎮近期交通發展措施

圖3 近期交通發展措施

受歷史欠賬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靜態交通的供需矛盾已大于動態交通的供需矛盾,路內停車比例偏高,已影響動態交通的正常運行,制約整個交通系統的健康發展。應大力建設路外公共停車場,挖潛配建車位,緩解停車總量不足、停車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同時,也有助于減少動、靜態交通之間的相互干擾,提高整個交通系統運行效率。

(4)處理好常態與高峰之間的關系。

各類古鎮均存在旅游高峰,例如,塘棲鎮的旅游高峰期為枇杷節、國慶節,旅游人數遠高于平時。交通資源的配置既要滿足日常旅游需求,又要兼顧高峰期旅游需求。應按照日常旅游需求配置公交、停車等交通設施,并設置應急預案,滿足高峰期旅游需求。

3 結語

在城市化、機動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的背景下,交通需求特別是機動車出行量爆發性增長,城鎮交通與旅游交通相互疊加,交通基礎設施欠賬嚴重,交通方式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導致古鎮交通矛盾非常突出。交通發展政策的制定,應處理好“城鎮交通與旅游交通”、“快慢交通”、“動靜態交通”、“常態與高峰”四大關系,唯有這樣,才能享受旅游產業發展帶來的福祉,也能從容面對伴隨而來的交通壓力,實現城市與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1]陳懿.杭州市塘棲鎮中心區動靜態交通組織研究[R].杭州:杭州市綜合交通研究中心,2012.

猜你喜歡
塘棲古鎮城鎮
古鎮新韻
——千年文脈煥新生塘棲古鎮
枇杷之鄉戲枇杷
2.5 MPa及以上城鎮燃氣管道與輸氣管道區別
塘棲慢悠悠
文化邊城鎮遠
杭州:清水草 護運河 呈塘棲水鄉美景
古鎮之旅
古鎮——鎮遠古鎮
同里古鎮
千年古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