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研究概況

2013-02-02 00:31李俊良
中外醫療 2013年22期
關鍵詞:營養素脂質自由基

李俊良

貴陽醫學院,貴州貴陽 550001

慢性疲勞綜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組以長期極度疲勞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綜合征,常伴有頭痛、咽喉痛、淋巴結腫大和壓痛、肌肉關節疼痛以及多種神經精神癥狀,其基本特征為新發生的、持續性或反復發作的虛弱性疲勞,持續時間≥6個月,臥床休息不能緩解,而各項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無明顯的異常發現[1]?!奥云诰C合征”這一術語是由美國CDC于1987年首次提出的[2],并制定了相應的標準。在當代工作節奏快、高壓力和多變的環境中,世界各地被報道的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經常與電腦打交道的人、管理人員、高考前的中學生、期末考試期間的大學生以及長期處于心理壓力和身體應激狀態之下的人,患CFS的比例明顯升高[3]。目前,CFS的病因及病理過程尚未研究透徹,考慮可能與病毒感染、神經內分泌紊亂、自身免疫功能異常、氧化應激和遺傳等因素有關。該文將對其相關研究進展做一綜述。

1 CFS的流行病學特征

CFS發病率國內外報道不一,美國的兩項社區調查顯示(依據美國CDC的診斷標準)CFS的患病率為0.23%~0.42%,而英國依據同樣標準的調查結果為2.6%。據Devanur LD報道,全球CFS患病率為0.4%~1.0%,英國患者約24萬。較多的流行病學資料證實CFS在護士中高發。1998年對在職護士進行的調查發現,美國護士CFS的患病率為1088/100000。

2 發病的相關影響因素

2.1 營養素失調

由中國營養學會、《大眾醫學》聯合公布的專項調查表明,因營養過剩而導致我國居民營養不良的占87%。在我國,引起營養過剩的主要原因是膳食中動物性食物比重過大,植物性食物比重過小,精制食物多,蔬菜、水果少;不良飲食習慣和行為如高鹽飲食、大吃大喝、暴飲暴食、追求飲食享受等是造成營養過剩的重要原因。營養素失調容易造成免疫功能低、組織功能紊亂、調節代謝異常及組織修復速度減慢等,從而誘發了CFS。而CFS的發生又加劇了攝食的不均衡,從此形成惡性循環。

2.2 社會心理因素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科學迅猛發展,人們在享受著豐富物質生活的同時,日益激烈的競爭也充斥著人生的各個階段。人類的生理功能并沒有因此而有了相應的進化。如此超負荷運轉,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從而誘發CFS。而生活中的負性事件如家庭不和、軀體疾病、經濟問題、失業、離異、家庭成員死亡等因素則促進了CFS的發生。如2004年美國CDC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9.11事件發生之后,CFS的發病率顯著高于9.11之前(2510∶960)/10萬人。該項調查提示了負性生活事件(心理創傷)與CFS的發病有一定的關系。

3 發病機制

3.1 氧化應激

CFS的發生可能是由于機體抗氧化酶活性及非酶系抗氧化能力的下降或抗氧化營養素的缺乏,從而導致體內氧自由基增多。氧自由基致疲勞發生的可能機制有:(1)引起心肌的損傷。其表現為:①破壞細胞膜。氧自由基與膜上的酶或受體結合,改變膜成分的活性、膜的結構和抗原性,使膜通透性與脆性增加,完整性喪失,造成膜運輸功能紊亂。②損傷細胞器。氧自由基使細胞器膜結構改變,線粒體呼吸鏈各種酶類活性下降,ATP生成減少,肌漿網受損,胞漿內Ca2+濃度升高,溶酶體酶釋放,造成細胞自溶。③氧自由基使核酸交聯或氧化,堿基降解及氫健破壞,導致DNA堿基修飾,染色體凝集,基因突變。心肌損傷后可引起心臟泵血功能減弱,影響血液氣體交換,造成體內供氧不足,從而引發疲勞感。(2)細胞膜流動性下降。在體內大量積累的氧自由基攻擊膜脂多不飽和脂肪酸,使膜多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的比例下降;同時其產物丙二醛進入膜水相中,與膜蛋白上的NH2交聯形成Schff’s堿,降低了細胞膜的流動性。(3)細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下降。自由基可攻擊細胞膜蛋白上的巰基,使脂質微環境發生了變化,蛋白質交聯,從而破壞了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細胞內的肌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磷酸化酶和ATP酶逸出細胞,影響了肌細胞的能量代謝和鈉泵活性,誘發疲勞。(4)脂質過氧化。脂質過氧化過程是一個產生自由基和自由基參與的鏈式反應,每一步都有氧自由基中間產物的產生和參與。生物膜上的許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氧自由基的進攻非常敏感,而且一旦反應啟動,就會以連鎖反應方式進行下去,造成大量脂質過氧化物的產生。這些過氧化物被斷裂成不同大小的醛類分子,對細胞產生很強的毒性,使生物膜的結構發生改變,進而影響其功能,如膜運輸過程紊亂、離子和能量代謝紊亂等,最終導致疲勞感。

3.2 病毒感染

目前許多研究認為EB病毒、柯薩奇B組病毒、異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相關病毒的逆轉錄病毒、博爾納病毒、腸道病毒、流感病毒和巨細胞病毒等多種病毒可能與CFS有關。到目前為止,關于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感染EB病毒、博爾納病毒、人類皰疹病毒、腸道病毒、流感病毒等的血清學證據已多見報道,但是還沒足夠的證據證明單種病毒因素或多種病毒因素共同作用與CFS有直接關聯。

3.3 內分泌功能異常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是人體重要的神經內分泌器官,提供了一個將神經信息轉換成生理反應的模式,在應激反應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發現CFS患者HPA軸的負反饋調節不良,認為可能是由于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活性下降造成的。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CFS患者可能存在皮質醇激素晝夜節律分泌或代謝的紊亂。

3.4 自身免疫功能異常

多數CFS患者存在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因此也將CFS稱為“慢性疲勞免疫功能障礙綜合征”(Chronci Fatigue Immune Dysfunction Syndrome,CFIDS)。自身免疫功能異??杀憩F為:①體液免疫的改變。有報道顯示,CFS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D的數量減少,但也有報道稱IgG水平升高。②細胞免疫的改變。Maher KJ用血細胞熒光計數檢測CFS患者細胞內的穿孔素含量,與正常人相比,NK細胞內穿孔素顯著減少。③細胞因子水平的改變。羅英華等研究發現,CFS患者血清中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的釋放增多。

4 CFS的治療

4.1 營養療法

補充維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對CFS具有預防和治療的雙重作用。由于CFS的發生可引起氧化損傷,提示我們可以用抗氧化營養素進行治療。常見的抗氧化營養素有硒、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這類營養素均能阻止自由基的過氧化損傷。Sumida研究發現,當維生素E缺乏,運動時體內過氧化脂質及血清丙二醛水平升高,而補充VE可以抑制運動中LPO產生、降低血清MDA水平,從而達到緩解CFS患者體力疲勞的目的。CFS患者還可補充B族維生素。Heap通過研究報告12例患有CFS的病人體內B族維生素的含量顯著低于18例健康對照組的水平,補充B族維生素后其疲勞感明顯緩解,學習記憶能力明顯好轉,免疫功能顯著增強。

4.2 祖國醫學

祖國醫學包括了中藥治療和外治法。中藥主要是針對CFS患者的機體失衡狀態的原因,運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理論治療CFS,從而恢復機體正常功能狀態。外治法主要有針灸、推拿、拔罐等,這些方法可通過疏通經絡、調節氣血、提高機體免疫機能等作用來達到治療CFS的目的。

4.3 心理療法

要正確面對各種壓力,調整心態,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適能力,改善心理素質,使心理狀態盡可能地保持平衡。認知療法有助于促進患者的認知轉變,時刻保持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良好狀態,保持愉快穩定的健康情緒。

5 CFS的展望

慢性疲勞綜合征已成為21世紀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目前廣泛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關注。然而目前對CFS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到目前為止國內尚沒有大面積和大范圍針對CFS流行病學的調查和分析;CFS的病因、發病機制還尚未研究清楚;臨床上缺乏治療CFS和高危人群預防的統一方案。希望隨著CFS的深入研究,能充分認識其致病因素及發病機制,從而為CFS患者的治療提供更加有力的科學依據。

[1]李莉,盧洪洲.慢性疲勞綜合征研究進展[J].內科理論與實踐,2009,4(4):331-333.

[2]Holmes GP,Kaplan JE,Gantz NM,et al.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working case definition[J].Ann Intern Med,1988(108):387-389.

[3]馮利紅.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研究進展 [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6,14(6):457-460.

猜你喜歡
營養素脂質自由基
老年人護眼七大營養素
食物中的“有色”營養素
因人而異合理補充營養素
自由基損傷與魚類普發性肝病
自由基損傷與巴沙魚黃肉癥
復方一枝蒿提取物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制備
陸克定:掌控污染物壽命的自由基
揭秘“食品級”肌膚營養素
白楊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制備及其藥動學行為
馬錢子堿固體脂質納米粒在小鼠體內的組織分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