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就地熱再生應用成套技術

2013-03-19 07:59夏明江
城市道橋與防洪 2013年5期
關鍵詞:攤鋪瀝青路面瀝青

夏明江

(浙江省公路物資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0 前言

就地熱再生技術也稱為表層再生技術。該技術通過現場加熱、翻耙、混拌、攤鋪、碾壓等工序,一次性實現就地舊瀝青路面再生,具有無須運輸廢舊瀝青混合料、工效高、對道路運營影響低等優點。就地熱再生為一種預防性養護技術,僅適用于瀝青路面表面層病害處治。當路面承載能力不足或中下面層、基層、土基等出現嚴重病害時,不宜采用該技術。

采用就地再生技術必須對原路面狀況進行充分調查分析。當原路面瀝青老化嚴重(針入度小于20(0.1 mm))、路段線形不適合大型機器作業的時候,不宜采用該技術。就地熱再生深度以路面表面層厚度為依據,再生最大深度不宜超過50 mm。原路面上有稀漿封層、碎石封層、微表處等,應對表面處治層進行銑刨,或進行針對性配合比設計驗證。

1 原材料選擇

(1)回收瀝青路面材料應按照表1的各項指標進行測試。

表1 熱再生時回收瀝青路面材料技術要求

(2)熱再生使用的石油瀝青采用70號A級瀝青。

(3)瀝青再生劑應滿足表2的要求。

表2 瀝青再生劑質量要求[1]

(4)應綜合考慮回收瀝青混合料中瀝青老化程度、瀝青含量、再生劑與瀝青配伍性以及新料摻加比例等因素,選擇適宜的再生劑品種。

(5)集料、礦粉應滿足交通部現行《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之要求。

2 就地再生混合料

(1)應按照交通部現行規范《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JTG F41—2008)對瀝青路面材料進行取樣與試驗分析。

(2)就地熱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采用馬歇爾設計方法進行配合比設計,設計方法依據交通部現行規范《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JTG F41—2008)進行。

(3)場拌熱再生混合料級配范圍的確定以及再生混合料的技術要求和性能檢驗,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對熱拌瀝青混合料的相關規定。

3 就地熱再生施工

3.1 施工準備

3.1.1 無法通過就地熱再生修復的路面的預處理

就地熱再生前必須對無法通過就地熱再生修復的路面病害進行預處理。

(1)破損松散類病害。如果破損松散類病害的深度已超過了就地熱再生施工深度,再生前應予挖補。

(2)變形類病害。變形類病害嚴重時,熱再生機可能翻松不到,根據再生設備的不同,變形深度3~5 cm時,再生前應考慮銑刨掉一部分。

(3)裂縫類病害。分清裂縫類病害產生的原因,對影響熱再生工程質量的裂縫類病害應予處置。

3.1.2 原路面特殊部位的預處理

(1)事先用銑刨機沿行車方向將伸縮縫和井蓋后端銑刨3~5m,前端銑刨1m左右,深度3~4 cm左右,再生施工時用新瀝青混合料鋪筑。

(2)采用隔熱板保護橋梁伸縮縫。

(3)路面熱熔標線、文字以及突起路標應事先清除。

(4)對路面中央及兩側種植的綠化帶,應用隔熱防護板保護。

3.1.3 鋪筑試驗路段

就地熱再生正式施工前必須鋪筑試驗路,從技術上、工程質量上、施工管理上、計劃執行上、施工安全上等各個方面全方位檢驗所有準備工作情況。就地熱再生試驗路段的長度一般不小于200m。

3.2 再生

3.2.1 清掃路面和劃導向線

所有的工料機準備工作完成后,應清掃路面,以免雜物混入混合料內。在路面再生寬度以外劃導向線,也可將路面邊緣線作為導向線,以保證再生邊緣線順直美觀。

3.2.2 路面加熱

(1)舊路面翻松前必須經充分加熱。不得因加熱溫度過低造成銑刨、攤鋪困難和集料破損,也不得因加熱溫度過高造成瀝青過度老化。

(2)加熱機數量應不少于兩臺,加熱器溫度應適宜,帶有明火的加熱器一般應距離路面20 cm左右(也可參照設備操作指南執行)。

(3)再生列車的所有設備應盡可能緊靠,減少設備間空隙,避免熱量散失過多。

(4)舊路面加熱寬度一般比翻松寬度每側寬20 cm左右,讓接縫處的溫度足夠高,以保證縱縫的有效熱接。

3.2.3 路面翻松

(1)翻松深度的控制。翻松深度要均勻,翻松深度變化時應緩慢漸變,并相應調整再生劑用量。

(2)翻松面溫度宜控制在80℃~100℃之間,不宜低于70℃。

(3)隨時檢查翻松邊緣的溫度,如果溫度偏低,應及時調整加熱寬度,以保證縱向接縫碾壓密實。

(4)翻松面應有較好的粗糙度。

3.2.4 再生劑噴灑

(1)再生劑噴灑裝置應與再生機復拌機行走速度連動并自動控制,能準確地按設計劑量噴灑。

(2)再生劑一般應加熱到不影響再生劑質量的最高溫度,提高再生劑的流動性和與舊瀝青的融和性。

(3)再生劑一般應噴入翻松裝置內,翻松的同時即可完成再生劑與舊瀝青混合料的第一次初步拌合。

(4)再生劑用量要控制準確,施工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翻松深度的變化,隨深度變化實時調整再生劑的用量,確保再生質量。

3.2.5 拌和

(1)再生劑與舊瀝青混合料的拌和一般經兩次完成,第一次是翻松的同時,再生劑就噴入舊瀝青混合料,完成第一次攪和;然后舊瀝青混合料進入再生復拌機攪拌鍋內,進行第二次強制拌和。

(2)復拌再生時,如果添加的新瀝青混合料的油石比較常規偏小或相當時,新瀝青全部隨新瀝青混合料一起摻加;當新瀝青混合料的油石比較常規偏大時,可將偏大的部分混入再生劑摻加到舊瀝青混合料內,新瀝青混合料按減去偏大部分后的油石比進行拌制。

3.3 攤鋪

(1)就地熱再生利用復拌機的攤鋪裝置進行攤鋪。復拌機應勻速行進,施工速度一般為1.5~5m/min,確?;旌狭蠑備佉鶆?,不應出現粗糙、拉毛、裂紋、離析等現象。

(2)應盡可能增大熨平板振搗,提高混合料的初始密度,減少熱量散失,為壓實創造條件。

(3)再生混合料的攤鋪溫度控制在120℃~150℃,不得低于110℃。

3.4 壓實

(1)就地熱再生混合料的碾壓應使用大噸位的振動雙鋼輪壓路機、輪胎壓路機配套使用。

(2)碾壓必須緊跟攤鋪進行,碾壓時應盡可能減少噴水或不噴水(輪胎壓路機),以減少溫度散失。

(3)對縱向接縫等難以壓實的部位,可選用小型振動壓路機配合碾壓。

3.5 養生及開放交通

就地熱再生后,再生路表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高溫季節,開放交通時路表溫度不宜高于45℃。

4 質量檢驗

(1)就地熱再生施工過程質量管理,參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對熱拌瀝青混合料的相關規定。

(2)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按照表3和表4要求執行。

表3 就地熱再生混合料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表4 就地熱再生外形尺寸現場檢測

(3)就地熱再生工程的檢查與驗收按照表5要求執行。

表5 就地熱再生工程的檢查與驗收

5 結語

就地熱再生為一種預防性養護技術,一次性實現就地舊瀝青路面再生,具有無須運輸廢舊瀝青混合料、工效高、對道路運營影響低等優點,適用于瀝青路面表面層病害處治。分別針對原材料選擇、再生瀝青混合料設計要求、就地熱再生施工及質量驗收提出了技術要求,形成成套技術。

[1]呂偉民.瀝青混合料設計原理與方法[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攤鋪瀝青路面瀝青
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研究及其應用
國道320線上高墨山至萬載段(宜萬同城)改建工程開始瀝青上面層攤鋪施工
環氧水磨石濕法攤鋪與干法攤鋪的對比
瀝青及瀝青混凝土
第九章 瀝青湖
◆ 瀝青及瀝青混凝土
瀝青路面養護的新工藝新方法探討
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加熱機的研制
微表處在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中的應用
單機全幅攤鋪在廣樂高速LM5標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