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之際進步思潮和西方啟蒙思想的概括與比較

2013-03-27 08:24楊富丁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2年12期
關鍵詞:李贄王夫之專制

楊富丁

中國明清之際的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一批反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思想家,在文化領域中掀起了一股新的潮流,匯聚成清新的進步思潮。而與此同時代,一場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在西半球開展起來,它進一步解放著人們的思想,沖擊著歐洲的封建專制統治。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034.tif>一、 思想內容概括總結

(一) 明清之際進步思潮主要內容:

明清之際進步思想家開創出思想活躍新局面。在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他們認識到君主專制制度是諸多弊病的根源,于是大膽揭露專制統治的弊端,提出種種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經濟上反對重農抑商,主張“工商皆本”,王夫之認為“大賈富民,國之司命”,黃宗羲說:“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彼枷肷现鲝垊諏?,經世致用,批判地繼承傳統儒學,構建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人性上,肯定人的自然欲求,李贄認為人皆有私,穿衣吃飯就是“人倫物理”,王夫之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二) 西方啟蒙思想主要內容:

西方的啟蒙運動從理論上證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從而提出一整套哲學理論、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個以“理性”為基礎的社會。他們用政治自由對抗專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對抗宗教壓迫,用自然神論和無神論來摧毀天主教權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賦人權”的口號來反對“君權神授”的觀點,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來反對貴族的等級特權,進而建立資產階級的政權。伏爾泰反對天主教會,主張開明君主制;盧梭主張社會契約、人民主權;孟德斯鳩主張法制,三權分立、制約平衡;康德主張人非工具。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034.tif>二、 二者分析對比

(一) 相似點

1. 從歷史背景看:兩者都是在封建社會的后期,封建統治出現了嚴重危機,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商品經濟有了顯著發展,資本主義萌芽有了一定發展的前提下出現的。

2. 從內容看:兩者都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行了揭露和批判。李贄挑戰傳統的儒家思想,認為孔子并非圣人,儒家經典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論,不能以它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黃宗羲否定舊儒學的“君為臣綱”,認為“天下為主,君為客”,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發展了民本思想;顧炎武主張限制君權,提出“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王夫之認為天下土地不能為帝王私有,應當“耕者有其田”。法國啟蒙思想家們提出了自由平等、天賦人權、主權在民、三權分立等思想主張,反對君主專制和天主教會。

3. 從進步性看:兩者都反映了商品經濟蓬勃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特點。黃宗羲駁斥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顧炎武強調經世致用,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法國啟蒙思想家的主張則反映了不斷壯大的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

4. 從影響來看:兩者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明末清初思想家在批判地繼承傳統儒學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觀點,使儒家思想更趨實事求是,與國計民生靠的更近,從而又一次發展了儒學;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具有解放思想和和民主思想啟蒙的歷史進步性,給后世民眾以深刻的啟迪。啟蒙思想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沖擊了歐洲的封建專制統治,構建了資產階級未來的理想社會藍圖,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充分的輿論準備。

(二) 不同點

1. 經濟條件:明清之際的中國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而歐洲資本主義手工工場迅速發展,17世紀的法國資本主義發展比較充分和成熟。

2. 政治條件:明清之際的中國君主專制空前強化,還未形成資產階級力量,李贄等人都是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異端”或“另類”;而西歐已進入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封建統治風雨飄搖,資產階級力量壯大。

3. 思想條件:中國長期以來,儒家思想統治著人們的思想,尤其是明清實行“八股取士”和文化高壓專制政策,使新思想很難傳播;而在法國啟蒙思想產生之前,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而且還可以吸收英國早期的啟蒙思想。

4. 思想內容:中國的思想家們雖然對君主專制進行了強烈的批判,但只是限于表面,力度不夠深;他們提出的各種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過于空泛,不夠具體,可操作性不強;他們也未明確提出建立新的社會制度,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而啟蒙思想家全面批判封建專制統治和天主教會,并為資本主義社會設計出一套完整的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并付諸實施。

5. 影響: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對當時的封建專制起了一定的沖擊作用,但無法動搖其統治的基礎,對后來的辛亥革命只起了一定的影響;啟蒙運動則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動員,極大地推動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對亞洲革命運動也起了作用。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034.tif>三、 真題演練

1. (2011年天津卷,第3題)長期以來,儒學是一種士大夫之學。明代思想家李贄則提出要正視“世間惟下下人最多”的現實,強調“我為下下人說,不為上上人說”。這說明李贄( )

A. 反對儒家的正統思想

B. 倡導只為下下人說

C. 批判地發展傳統儒學

D. 抨擊君主專制制度

2. (2011年北京卷,第15題)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在清代被列為禁書,其主要原因是該書( )

A. 將人性與天理對立起來

B. 質疑孔子的權威性

C. 主張儒、佛、道三教合一

D. 抨擊君主專制制度

3. (2011年海南卷,第7題)明末清初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經世致用,反對君主專制,這主要是基于他們( )

A. 對先秦諸子學說的闡釋

B. 對宋明理學的批判與繼承

C. 受西方啟蒙思想的啟發

D. 對現實政治與社會的叛逆

4. (2012年山東卷,第15題)“興起于18世紀初的美國文化,實乃啟蒙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撞擊融合后的產物。兩項運動有個共通之處——而這正是美式思維模式的根本?!边@里的“美式思維模式的根本”是指( )

A. 反抗權威,強調個人自由

B. 崇尚理性,重視法制

C. 崇尚理性,強調個人自由

D. 反抗權威,重視法制

5. (2012年海南卷,第10題)孟德斯鳩啟蒙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反對專制、提倡法治。他認為,防止專制的根本途徑是( )

A. 以民意制約權力

B. 以道德制約權力

C. 以權力制約權力

D. 以權利制約權力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245.tif>參考答案 1. C 2. D

3. B 4. A 5. C

猜你喜歡
李贄王夫之專制
李贄的自由
漫話李贄
李贄與大同不了情
心送
李贄辭官的心路歷程
從《悲慘世界》的人物塑造看雨果的宗教思想
民主時代的新政治科學
歐洲早期印刷業應對專制統治的方式與成功原因探析
心送
批評與贊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