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記憶

2013-04-22 07:57皮人潘
首席ELITE 2013年1期
關鍵詞:照相機海鷗光圈

皮人潘

民用照相機市場看似簡單,牽涉到的產業多,技術壁壘厚。精密機械歷來是中國產業鏈的短板,如今,在重慶南路上,有著僅存的一條海鷗120雙反相機生產線,與靜態的博物館不同,它的存在猶如活化石一般,喚起人們對那個時代的記憶。120余臺國產老相機、80余臺國外老相機、200多件相機配件以及一條完整的老相機裝配生產線,講述了館長陳海汶和老相機的故事。這些相機中的絕大部分不是買來欣賞把玩的,它們真正被使用過,陪著他走過了30年的攝影生涯。

大集體浪潮

一進門便能看見中國老相機制造廠家專區,這里陳列著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國內34家相機廠家及這些廠家生產的當時標志性經典相機。由于不同大背景時間下,廠的合并和改制繁復,以下列出部分。

中國第一批相機生產廠家是大躍進前后1956年~1959年興建的,共有七家:

北京照相機廠生產:大來、長虹、天壇、長城等。

天津照相機廠生產:幸福、七一、晨光、東方等。

上海照相機廠生產:上海、海鷗、紅旗、東風等。

廣州照相機廠生產:五羊、廣州、珠江。

哈爾濱照相機廠生產:熊貓、孔雀。

杭州照相機廠生產:西湖。

南京電影機械廠生產:紫荊山。

中國第二批照相機生產廠家1965年~1969年出現:

兵工部重慶照相機廠生產:華鎣。

江西光儀廠生產:鳳凰。

中國第三批照相機生產廠家出現生1973年~1975年,共十家:

常州照相機廠生產:紅梅。

無錫照相機廠生產:太湖。

武漢照相機廠生產:友誼。

青島照相機廠生產:青島。

福州照相機廠生產:風光。

鄭州照相機廠生產:華中。

哈爾濱電表廠生產:孔雀。

丹東照相機廠生產:牡丹。

蘇州照相機廠生產:虎丘。

無錫光學儀表廠生產:湖光。

據資料顯示1957年~1982年這二十五年里我國累計生產照相機374.18萬臺,這是我國早期生產照相機總量。

“海鷗”被放在博物館第一部分“中國老相機制造廠家專區”的第一格,與其為伴的還有我國相機生產鼎盛時期其他33家主要廠家的代表作,臺臺可堪“古董”,架架都有故事:1958年出品于重慶市樂器廠的長江相機機身竟然是膠木的;1959年出品于上海冠龍照相材料商店的勞動牌相機,外殼是用鋁鍋敲打的;哈林娜相機出自港人企業家黃克競于1952年創辦的香港寶源光學公司;上世紀80年代初說是在深圳生產,揚言要打進香港的佳麗牌135平視式相機原來生產基地在江蘇海門,老板是“下?!钡恼障鄼C廠副總;1959年3月生產于南京電影機械廠的紫金山牌Z-135相機為滿足炫耀的需要起初竟不在機身上銘名;北京照相機廠生產的大來牌相機機身上銘刻著“為人民服務”;躍進、天鵝,孔雀,牡丹、長樂、海燕、華中、友誼、華夏、梅花鹿、沈陽、西湖……這是一個個熟悉卻又陌生的名字。

通過引進和借鑒仿制、創造,中國生產了50來個品牌的相機,世界上沒有那個國家生產過這么多牌子的相機。珍貴收藏相機展區大量陳列有五十年代末國產相機研制開始上海所生產的各種型號,式樣的時代精品相機,以及影響中國相機發展的具有100多年歷史的世界相機珍品。共展出國產老相機珍品111臺、國外老相機珍品80余臺,包括各種相機鏡頭附件等共200多件。

1、上海58-Ⅰ型,仿制蘇聯卓爾基。而卓爾基仿制的“萊卡Ⅲb型”并改進的,實際是孫子輩,它的生產標志著中國照相機工業開始形成,因此具有“零的突破”之劃時代意義,生產時期:58—59年;生產數量:1198架;主要功能:四片三組天塞型鏡頭,F=I:3.5,f=50mm橫走式幕簾快門,速度分T門、B門,1~1/1000秒,自動測距、自動停片、自動計數,螺紋接口。

2、上海58-Ⅱ型是上海58-Ⅰ型的改良型,1959年正式投產,制作上也極為精致,被戲稱為萊卡的上海版,最大的改進是將測距窗與取景窗合并成一個系統,并增加了x閃光同步結構,共計生產了11888架。

3、上海58-Ⅳ仿制德國羅萊雙反相機為藍本,雙鏡頭反光相機擁有一對焦距均為75毫米的鏡頭,分

用來取景和攝影,相機速度范圍為1—1/300秒,B門,設有自拍和閃光同步介面,自動停片裝置等等,以后因國家提出不準以地名命名照相機以及指定今后上海生產的照相機都以“海鷗”定名,也就是后來的海鷗Ⅳ系列相機。

4、“海鷗Ⅳ型”是海鷗雙反家族的最基本型號,完全來源于“上海Ⅳ型”,除了牌子改了,主要變化就是“名頭”上的牌由鑲嵌式改為銘牌澆注式。(整個海鷗家族都是)

5.東風120單反相機完全仿制瑞典哈蘇,與哈蘇所有配件通用,配有4/50廣角,2.8/80標焦和4/150中焦三個專用鏡頭。最高標稱速度達1/1000秒。

6、1964年“上海DF型”35毫米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仿制“美能達”SR-1型35毫米焦平面快門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7、1966年“海鷗DF型”35毫米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仿制“美能達”SR-2型35毫米焦平面快門單鏡頭反光照相機,58毫米六片四組的雙高斯結構加膜鏡頭,有七檔光圈可供調節,最小光圈為F16,調焦范圍由0.6米至無限遠,采用四軸式布簾幕橫向機械快門??扉T速度為1-1/1000秒,B門,設有x閃光同步檔(約1/45秒),反光鏡鎖和瞬時復位反光鏡,可在翻拍或特殊攝影時減緩機身震動;另裝有延時約10秒的機械自拍裝置。

8.1973年我國生產的第一架仿制于極具盛名的萊卡M3平視取景照相機。由“四人幫”之首江青密切相關的相機,定名為“紅旗20”相機,配套標準鏡頭:F=50MM、F1.4廣角鏡頭:F=35MM,F1.4中焦鏡頭:F=90MM F1.4,三款配套鏡頭均為高素質的頂級鏡頭,取景采用大倍率亮框取景器,卷片采用快速裝片機構,快門速度最高為1/1000秒,頂蓋上有毛澤東手書“紅旗”二字,合計生產271架,成為世界各國相機收藏家競相尋覓的對象。

9、參照日本“柯尼卡C35-FD”、“佳能QL-17”設計的鳳凰“JG301型”35mm電測光自動光圈照相機,1981年在江光廠正式投入生產,具有較高的電子化程度,它采用電子COPAL快門,快門速度范圍為1/8-1/500秒以及B門,一共有八個檔,高電子化程度主要體現在拍攝方面。

10、參照西德“奧普蒂瑪535”設計的鳳凰“JG302型”35mm照相機采用電子程序快門;

11.參照日本“潘太克斯ME”和“啟能CM-4”設計的鳳凰“JG303型”35mm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是江光廠于1980-1984年研制的,她具有非常高的技術含量,是我國第一臺采用縱走式金屬焦平面快門相機,采用日本精工快門,最高快門速度達到1/1000秒,還是我國第一臺具有內測光功能的單反相機,隨機的鏡頭是50mm的標準鏡頭,最大光圈高達F1.4,鏡頭采用7組6片的結構,另外,這款機型的接口是PK型接口。

12、參照日本“柯尼卡”,“理光”、“富士卡”、“美能達”,“娜凱”等廠生產的內藏閃光機設計的三個類型的鳳凰“JG304型”35mm程序快門照相機;

海上制造

在國產相機中,“鳳凰”,“海鷗”二鳥是響當當的名號。上海照相機廠同樣是中國最早一批照相機生產廠之一,前身為上海相機試制小組。在今天,上海海鷗照相機廠仍然是國內照相機行業的領軍企業。幾十年前的中國,雖然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貧窮而又落后的一個國家,但也是世界上生產照相機的三大國家之一,國產的照相機多是仿制品,從機身到鏡頭都是仿制的,這一點卻令德國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1957年,上海市鐘表工業公司調集照相機修理部的工人,成立了照相機試制小組。同年11月,以徠卡IIIb型為藍本成功試制35mm旁軸相機。1958年,上海市在原照相機試制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上海照相機廠籌備處,而后聯合大明謄寫用品廠,海通工藝廠等單位,于3月17日成立了上海照相機廠。試制成功的35mm旁軸相機得到了小批量生產,并定名為“上海58-1型”。上海58-1型旁軸相機試制品。自1959年起,上海照相機廠開始生產其改進版58-2型相機,并一直持續到1963年。上海照相機廠還曾以愛克發Isolette為原型生產了中國最早的120折疊式相機“上海201”。

到了64年,上海照相機廠在決定進行產品出口后,注冊了“海鷗”商標。從此,該廠所生產的所有產品都以“海鷗”作為品牌。4系120雙反相機是最知名的海鷗牌相機之一。其前身是上海照相機廠在1959年以祿來Rolleiflex為藍本試制的仿制機。4系120雙反相機有4A、4B、4C等幾個大型號(傳聞有4D),每個大型號又包含了若干小型號。除此之外,上海照相機廠還在出口日本,德國等國家時,使用了類似“Texer Automat”,“B.I.G Twin4”等不同品牌。直至今天,海鷗4系雙反相機仍然深受國內攝影愛好者、器材收藏家的追捧。

同時上海照相機廠以美能達SR-2型為藍本成功試制了135單反相機。這款產品在1966年以“海鷗”為品牌投入市場,產品型號則以代表“單反”的漢語首字母的DF為開頭。20世紀70年代末,海鷗DF系列產品不僅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135單反相機,同時實現了向海外的出口。

兩年后中國開始了文化大革命,類似“外國人有的中國人要有,外國人沒有的中國人也要有”的口號得到了廣泛傳播。1968年,在江青的授意下,上海照相機廠,上海照相機二廠分別接下了仿制哈蘇500C與徠卡M3的任務。由于是政治任務,所以工廠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1969年,以哈蘇500C為藍本的東風120單反相機率先試制成功,與之相搭配的鏡頭則有50mm F4、80mm F2.8和150mm F4三款。在上層領導的要求下,最終產品以非常規手段將快門速度從1/500秒提升至了1/1000秒,同時在機身設計上也做出了一些并無實際意義的改良。從1970年至1973年,東風120相機共生產了不足100臺。受當時技術水平限制,其加工工藝無法與哈蘇500C相提并論,并且機械可靠性較差、故障頻頻。

70年代,以徠卡M3為藍本的紅旗20旁軸相機試制成功。其中,“紅旗”二字采用了毛體書寫,而20則代表了向建國20周年獻禮的意義(該項目是在1969年開始的)。從1973至1979年,紅旗20相機共生產了不足300臺,與之配套的35mm F1.4.50mm F1.4和90mmF2鏡頭數量更為稀少。由于大量零部件需要手工加工,最終導致紅旗20相機的成本高達數萬元,并且完全無法實現批量生產。

1978年,原上海照相機廠和上海照相機二廠,五廠合并成立了上海照相機總廠。到了1987年,又通過并入上海照相機三廠等單位成立了上海海鷗照相機公司。上海照相機廠自1985年起開始引進美能達X-300型單反相機生產線,并于1989年開始投產DF-300系列產品。同一時期,日系廠商紛紛推出自動對焦單反相機。而我們的產品不僅技術落后,同時還在國產化的進程中消耗了大量時間和財力。

中國人生產的鏡頭一直和世界水準持平,直到70年代出現變焦鏡頭,頹勢才異常明顯。國產相機另一個關鍵部件可以說是光圈和快門,高檔的相機其光圈的誤差比較少,而中檔以下的相機其光圈大少誤差就比較明顯,那時候的光圈多是六角型,八十年代后期,一些玩具相機從境外流入中國市場,其中有些相機是組合快門,光圈快門同是一個組件,光圈是呈月形的。提起照相機的快門,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昔日落后的中國能效仿西方做出高檔相機,但關于快門的速度問題,老辦法檢測快門的速度,是靠拍攝電視的掃描線決定快門的準確性,也用電唱盤的轉速來鑒定快門的慢擋速度是否準確。

彼時除了鏡頭成像有著出色的表現之外,做工卻顯得粗糙,中國已下決心向日本人學習,九十年代,大陸紛紛設廠組裝日本相機,有尼康FM-2和FM-10,其它品牌的傻瓜相機更多,上海照相機總廠引進了日本將要淘汰的生產線,組裝美能達XD-300,該型號后期命名為“海鷗”DF-300。好景不長,日本的名牌數碼照相機鋪天蓋地直卷入中國市場,從傳統急轉到數碼,很多工廠沒法立即趕上新潮流,別說中國的照相機制造廠家面臨倒閉,而日本的幾個名牌廠家也難逃厄運。賓得要和三星合作,共同研制數碼相機,美能達被SONY收購。中國制造過盛地追趕潮流,使得國產傳統相機窮途末路。

海鷗4A-109的優勢

4A相機拍出的片子從分辨率來說,的確是135的系統沒有辦法相比的。6×6的底片有著絕對優勢,同時在4B系列里,海鷗是最好的。國產相機生產了五十年,款式種類也有了無數,然而整體的水平還是不高,不僅比不了日德機,就連前蘇聯老大哥也能輕易把我們比下去。但這并不是說我們沒有過輝煌和驕傲,至今能拿到桌面上的還是六七十年代盛行的以海鷗為代表的雙反相機。無論成熟的制作水平或是技術水準,在今天看來仍是典范,不僅在相機領域里,就是在整個民族工業中都可稱的上是最后的國貨精品。

海鷗4A-10g的鏡頭是4片3組的天塞鏡頭。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天塞”,指的是一種光學攝影鏡頭的結構形式,這種結構的攝影鏡頭最早出現于百年以前。1902年,保羅魯道夫博士(1858-1935)在蔡司公司的支持下,與另一位光學設計師E萬德斯萊布合作,通過精確的科學計算設計出天塞鏡頭,并以在光學成像質量極佳的情況下以體積小、重量輕的形象獨領風騷100年。天塞的名字含有“快速”的意思,不過追根溯源,它來自希臘語單詞“tessares”,意為“4”。與此前完全靠設計者經驗進行鏡頭設計不同,天塞鏡頭是20世紀初光學技術以及計算科學進步的結晶——它是復雜的科學計算的成果。它的光學結構相對簡單,典型的天塞鏡頭中設計有4個鏡片,并將其分做3組。由于它的解像力高,反差高、畸變很小,面市不久就壓倒了此前林林總總的各種鏡頭,并獲得了“相機的鷹眼”的美譽。實際上全球幾乎所有的鏡頭制造商都仿制過這只鏡頭。不過,魯道夫和他的繼任者厄內斯特王德瑟爾伯、威廉沃爾特穆特設計出了一系列天塞鏡頭的變種??峙滤脑O計師們也沒有想到,100年后,作為一個龐大的光學結構體系,天塞型鏡頭已經廣泛應用于專業攝影鏡頭,業余級攝影鏡頭、電影鏡頭、翻拍系統、航空成像等諸多領域中。由于卡爾蔡司一直致力于為哈蘇等著名品牌生產或定牌生產配套鏡頭,因此許多歷史上知名的照片都有天塞鏡頭一份功勞。據歐洲一家著名的攝影雜志統計,“天塞”鏡頭是有史以來生產量最大的攝影鏡頭。

活化石流水線

海鷗相機是見證時代印跡的記憶光圈。從上世紀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海鷗牌照相機堪稱國貨精品,是民族工業的典范,并打入國際市場,改寫了中國150年來相機零出口的歷史。誰能想到,“海鷗”的雛型竟是在上海石庫門的亭子間里,用手工敲出來的。多少中國人用海鷗相機,留下了那個時代的珍貴記憶。

生產海鷗照相機的上海照相機廠在松江,曾經是一家規模不小,效益相當不錯的國有企業,但是因為體制,機制以及品牌培育等方面的原因,沒能及時跟上產品升級換代的國際步伐,錯過了單反時代和傻瓜機時代,又錯過了數碼產品研發階段,它只知道兢兢業業地生產膠片相機,賣不出去還在出品。最后,他們只能接些一兩百臺國外教學用機之類的小單子,勉強維持。隨著數碼相機的崛起?!昂zt”被沖垮了,但尚有一條流水線和上千套零配件還在。2009年,陳海汶出資百萬買下最后一條國產雙反全機械1 20膠片老相機裝配作業線以及海鷗牌商標使用權,雇請了退休老工人,將這條流水線重新啟動,裝配海鷗4A-109型相機。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一臺海鷗4A-109型相機的誕生。

此條作業線歷經多次改制后生產和停產,在深具老相機制造情懷的“海鷗人”及技師團隊和陳海汶的執著努力下,終于在這里,還原關于老相機收藏制造的傳奇。如今,在這最后一條海鷗照相機作業線上,407種零件、89道工序,由10多個資深技師親手裝配、調校7個小時,誕生出一臺全機械海鷗4A-10g型120雙反膠片相機。

館內工作人員稱這條作業線為活化石,而作業線上的人員多是些退休的老法師,有一位老師傅8歲進廠,到現在仍放不下手中的裝配工具,被返聘回來繼續延續著海鷗的生命。然而由于最后剩余的零件有限,海鷗照相機還只能生產一千臺,到了那時候這條生產線只能做觀摩用。中國的照相機工業曾經距離世界領先地位很近,但是如今卻拉開很大的距離。對于博物館未來的發展,館長表示說,他還想要推動建立上海攝影博物館,不局限于照相機,更多加入藝術,攝影等展示內容,建立一個攝影者之家。

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數碼技術的蓬勃發展,簡單便捷讓膠片機不復往日的市場,于是上海相機廠和全世界的傳統攝影器材廠商一樣,不得不停止了生產線。時至今日,相機對于人們來說已不是稀罕之物。更高級的數碼相機更是居家必備。一個時代悄然結束,對于很多人來說,海鷗雙反相機是回憶,也是情結。

猜你喜歡
照相機海鷗光圈
《照相機》雜志攝影月賽
關于光圈,我們需要知道些什么?
保護海鷗蛋
小貓的照相機
萬鳥島
提升格調的光圈、焦距設計
“0起點”專業攝影技巧與基本功訓練(二)
自制照相機
Vonigtlander?。危铮耄簦铮睢。担埃恚?F1.1
愛美的小海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