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修勺:日行三千步,日譯三千字

2013-04-27 08:08宋紹發
世紀 2013年2期
關鍵詞:左拉右派老先生

宋紹發 管 力

著名的翻譯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畢修勺先生,辛勞一生,多災多難,竟然活到九十高齡。打聽畢老長壽的秘訣到底是什么?克魯兄告訴我:豁達樂觀,淡泊名利;只知耕耘,不問收獲。

日行三千步,日譯三千字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畢修勺先生心懷宏愿,而且信仰堅定、虔誠,絕不會出于利己,而動搖自己的意志。由于喜愛左拉的文學作品,特別是贊賞左拉的人人平等的思想,他決心要把左拉的作品,全部介紹到中國來,以此來拯救中國,并改造中國人民,從此,他生活中的所有快樂,都在左拉文學作品的翻譯上。他在工作時,真是廢寢忘食、如癡如醉。據畢老先生的愛妻蔡玉燕女士的回憶,先生在工作時從不和人說話,只是讀寫,停筆思考時就瞪著眼睛,旁若無人。有一位朋友從遠方來看望他,他居然只顧自己的工作,招呼也不打,氣得那位朋友拂袖而去。左拉筆下的法國工人的痛苦和他年輕時十分相似,他的心和左拉的心是相通的。他曾寫道:“一次我偶然得到一本左拉的名著,我一口氣讀完,邊讀邊流淚……并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把左拉的全部作品翻譯成中文?!毕壬沁@么想,也是這么做的,他從1926年初回國時,帶回來唯一的財富就是60卷的左拉作品。

把異族的語言文字翻成中文,還要用漢語的聲音形式表達法文的優美、雋永,這是何等的困難。許多翻譯家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翻譯事業,如朱生豪譯莎士比亞,傅雷譯巴爾扎克,汝龍譯契訶夫。畢修勺先生深知翻譯的艱難,于是立志一定要像左拉那樣“日行三千步,日譯三千字”?!叭招腥Р健?,是為了讓生命健康地延續,有健康就有力量,這僅僅是活著的手段,“日譯三千字”才是目的。蒼天不負苦心人,回國后不久,畢先生就翻譯出版了《左拉短篇小說集》和《實驗小說論》,其中《左拉短篇小說集》的封面由豐子愷設計。這兩本書,可以說是中國最早出版的左拉著作了,而且富有信、達、雅的畢氏風格。

飽經風霜后煥發了青春

抗日戰爭勝利后,憑著畢老在國共兩黨之間的良好人脈(在共產黨方面有周恩來、何長工;國民黨方面有陳誠、李石曾、吳稚暉),謀得高職,易如反掌,但畢老對左拉還是癡情不改,面對種種誘惑,如請他出任上海市市長顧問,他都毅然決然地辭謝了。要知道頭上有頂烏紗,什么房子,車子、票子自會涌來!但他被“左拉”迷了心竅,1946年至1953年他全身心地撲在左拉的翻譯上,世界書局出版了他翻譯的六部左拉作品,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他譯的左拉巨著。同時他又一氣呵成,譯了《盧貢—馬卡爾家族》系列小說,計有十多部四百萬字。此時他沉浸在事業有成的快樂中,這段日子是他生活中諸事順利,照這樣的進度再用十年,就可以把左拉的作品全部翻完。

但畢老先生畢竟是一位不諳世事變化的書生,他怎能料得到曾任抗戰時改組后的《掃蕩報》總編、對無政府主義的向往都是一種罪孽,更沒想到在1954年的“肅反”中,被關到煉獄中,但終因事出有因,查無實據,在“不予起訴”的“恩賜”下被釋放。章伯鈞先生請他吃飯,因章十分贊賞他的才能,請他出任《光明日報》的主編,他謝絕了。章伯鈞是右派頭子,按照當時的邏輯,畢修勺先生也是個右派,于是他順理成章地又被打倒在地,進了牢獄。在錯案造成的艱苦歲月里,畢老先生的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迂”,形成了一種率直、頑強的人格,令人敬佩。當警察把他從家中帶走時,他居然請求帶幾本法文版的左拉作品進牢獄。在一陣狂笑和譏諷中,他,一個鐘情于左拉的翻譯家,和左拉斷了關系,直到1979年獲平反,整整過了25年,他才獲得翻譯自由。

埋藏心底的理想重見天日,可以翻譯左拉作品了,而此時的他,卻已年逾古稀,垂垂老矣。不論寫作還是看書,他都需要借助老花眼鏡去辨別那細小彎曲如爬蟲般的法國字母,用他蒼老而顫抖的手,承擔起了理想的重量。那時的左拉作品已是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畢老在獄中度過了漫長的時光,人們的語言習慣正以他難以跟上的步伐一天天發生著改變?!爱呑g左拉”的獨特風格難以適應現代讀者的閱讀口味,他卻仍然堅持著忠于原著的翻譯習慣。他說:“我相信無政府主義前輩說過的一句話,人活著是為了奉獻,我已經80多歲的人了,名利兩字早就看淡,只是耕耘,不問收獲。即使沒有收獲,我在耕耘的過程中已享受了樂趣,健康和人生??上У氖亲x者,看不到這么好的書……”畢老始終遵照左拉的教導:“我只不過是有一個信仰,一個力量,這就是工作?!彼氐氖秦熑?,淡的是名利,只知耕耘,不問收獲的奉獻精神支撐著他。就這樣,他以難以想象的毅力又翻好了左拉的長篇小說《巴斯醫生》、《生之快樂》等近千萬字。

坦蕩豁達地面對人生

畢老身上這種知識分子的精神力量,使他度過了牢獄中的種種磨難,特別是精神的折磨,但他卻始終昂起高傲的頭,坦蕩豁達地面對著人生,特別是堅持樂觀,堅定理想,表現為一個可敬可愛、有時執拗得不可理喻的老頭。據克魯兄說,上海市委有位統戰干部,因基層阻擾,不能按時完成畢老先生右派脫帽工作的任務而感到為難。原來,當時基層為畢老右派脫帽時,硬是要他在一份寫好的“認罪書”上(脫帽申請書)簽上自己的名字。但畢老始終認定他是個愛國愛民的,從來都是贊同共產主義的知識分子,并和許多共產黨人都是朋友,怎么會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右派?既然他沒有錯,為什么要簽字承認自己是罪人呢?最后那位干部只好找到畢克魯商量了一個折衷的辦法,由兒子代他簽名,既讓畢老脫帽,又彌補了工作中的不足。在“肅反”中,單憑他抗戰時任國民黨《掃蕩報》總編,是個所謂的國民黨的文職中將,就可以判他死刑,但他得信后仍然能呼呼大睡??唆斣鴨栠^老父親,在他明知死亡來臨時,真的不怕嗎?沒想到,畢老在認真地想了一下,是這樣回答的:“我抗戰時被日本炸彈炸過,被救回來,現在已多活了20多年,多了你這個兒子,人總是要死的,人既然要死,在活著的時候一定要有作為。人死時,總有痛苦,如生惡病,這痛苦的時間很長,而且連累家人。倒不如槍斃,雖痛苦恐怖,但時間很短,如這樣死去,有什么不好!”克魯兄甚是驚訝詫異地看著他的老父親,他當時是無知年少,幾十年后才理解老父親這番話的深意。對于錯案坐牢、勞改,畢老更是看作減肥、戒煙、鍛煉身體的機會,90歲生日時他還戲言:“虧得這樣勞動減肥,我才能這么健康?!?/p>

畢老出身貧寒,小學未畢業,17歲就赴法勤工儉學,并成為一代翻譯家,可見,他是富有天賦的。據克魯兄的回憶,1921年當蕭三、陳延年和他在一起討論如何翻譯《國際歌》中的第三句“火山口下熔巖正呼呼作響”,感到為難,火山下的熔巖比喻什么?又如何會呼呼作響?最后畢修勺先生說這呼呼作響,比喻的不是肺都氣炸么?于是就譯成“滿腔熱血已經沸騰”。倆人一起擊掌贊同,第二年,這句譯詞被陳獨秀譽為“神來之筆”,這是畢老先生翻譯的天賦,以致形成了獨特的畢氏風格。他的信仰始終堅定,以致能面對人生的挫折苦難,活到高壽。這種信仰和精神的力量,不僅使畢老完成了二千多萬字的翻譯,而且也使他像馬寅初、梁漱溟這些當代的知識分子的楷模先哲一般壽高健康。仁者壽,誠哉斯言!

猜你喜歡
左拉右派老先生
綠洲里的老先生
100萬只貓
算卦
看青
左拉的牛仔褲
大學生右派林希翎的下落
才七十歲
左拉與少女
愛是系在手腕上的紅繩
“小說為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