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調科研與教學關系提高教學水平與綜合能力

2013-05-28 05:53肖模昕于立君田凱于鑫許偉
中國信息化·學術版 2013年1期
關鍵詞:科研綜合能力教學

肖模昕 于立君 田凱 于鑫 許偉

【摘要】教學和科研是高校的兩大主要職能,是高??焖侔l展的兩翼,是代表學校辦學實力與水平的重要標志。教學和科研既相互促進,又相互矛盾,表現出一定的相對性和條件性。本文分析了教學與科研的相互關系,探討怎樣通過科研促進教學,以提高高校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教學;科研;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1—0274-01

高等學校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學術界及高校領導和教師力圖解決和協調的問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是現代大學的三大功能。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產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科學研究成果,最終目的都是為社會服務。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三者之間存在著互動關系,其中,人才培養是根本,教學是中心,科研是支撐,只有正確處理好三者關系,抓住關鍵問題和關鍵環節,才能促進三者之間的良性循環。

1 科學研究對教學工作的作用

1.1 科學研究是提高教師學術水平的重要途徑

科學研究是獲取學科前沿知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教師開展科學研究除了推動學科的發展,更在于可以從根本上促進教學水平和人才質量的提高。通過科學研究可以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可以吸收和綜合本學科的學術成果,并且把它們盡快地轉化為本科教育的優質資源,從而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1.2 科學研究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把科研引入本科教學過程是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高等教育的顯著特點。大學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任務要求我們的教師必須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1.3 科研促進了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教學手段的改進

大學教學應該向學生講授本學科發展的最新動向,提供本學科正在解決和尚未解決的問題,科研項目向研究教學方面傾斜,那么科研就可以為教學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更先進的工具。因此為提高教學質量而進行科研,然后再回到教學實踐中去,這就是一個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循環。通過科研可以幫助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2 教學對科學研究的作用

2.1 良好的教學是科研的基礎

首先,教學有助于理清思路使科學知識系統化。其次,良好的教學有助于增強科研活力產生新的研究課題。教師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從事相關的科研工作,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有很大意義。教學和科研是教師的兩項基本任務,這個問題對于高等教育的發展確實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

2.2 教學是科研的進一步延伸

在科研上富有學術成果的教師參加教學工作,既能使他們以最新的學術成果豐富教學內容,反過來他們又能在教學中夯實自身的理論基礎,在科研工作中有更寬廣的思路。這是促使中青年教師安心參加教學工作的內在動力,這也是教學與科研最本質的聯系。

2.3 教學帶動科研水平的提高

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發揮科研優勢,促進教學水平提高,形成科研與教學的良性互動,沒有完全脫離科研的教學,也沒有完全脫離教學的科研。教學實踐活動永遠是科研創新的源泉,科研創新是教學提高的重要途徑??蒲泻徒虒W相結合,理論聯系實踐,相互促進,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可以得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3 教學與科研互動。提高教師自身整體水平

教學是立身之本,科研是強身之源;教學是科研的基礎,科研是教學的延伸和提高。教師只有把教學和科研有機地結合起來,協調互動,才能實現教學和科研工作綜合水平的提高。

實現教學和科研的互動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人手:第一,自我互動求質量。這是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發現新課題、引發新思路,進而帶動科研的開展。第二,橫向互動求合作。這是指教師之間要建立長期的學術交流機制,通過專業培訓班、集體研討、宣讀論文、學術報告等形式,及時了解相關科研動態,互相取長補短,開闊眼界。第三,師生互動求創新。這是指鼓勵和吸收學生參與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精神,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

4 針對激勵機制提出的改革措施

教學與科研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我們可以進行適當的制度改革,使科研和教學活動能夠健康發展,真正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

4.1 均衡科研和教學的重視程度

學校對教學活動采取的獎勵性質和設置方式的限制較多,對科研活動的獎勵形式則要豐富得多,大部分教師都想利用更多的科研成果來獲取更多的獎勵。對于有興趣、有奉獻精神的大學教師,學校應該為他們創造必要的條件,只要給予與教學活動同等的待遇他們就會自覺地為科技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4.2 樹立高校排名的合理導向

社會對高校的評價方式,但評價標準仍具有很大的趨同性,科研成果仍處于核心地位,甚至是評價的唯一標準。這種評價標準的單一性使高校更加重視科研活動,從而忽視了對教學質量的提高。

4.3 加強教育質量評價研究

如果學校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有一個較為精確的測度,那么就可以通過增加對教學活動的激勵來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教學質量評價是我國高等教育管理中十分薄弱的一個環節,我們必須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為教學工作爭取更高的社會地位。

4.4 職稱評定的正確引導

知識的創新、社會的發展需要教師們在學術上深入鉆研,并把研究成果展現出來。但是,不能忘記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在教學活動中同樣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心血與努力。我們在評定職稱時可以采取教學和科研兩步走的措施。

我們需要做的是從長計議,按照科學的發展觀,參照別國大學的教師評價體系,充實和完善我國大學現行的教師評價機制,確立一個符合我國長遠利益的、科學合理的、公正的教師評價體系。對科研和教學活動的激勵進行充分權衡,在做好大學教書育人這一根本任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創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1]王宗讓,姚繼濤.加強科研與教學的結合,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2期,2006年6月,3841

[2]王東武.科研與教學互動并進的理論探索與實踐[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2期,2007年4月,169-172

[3]曾繁華,楊曉佩.高??蒲信c教學互動提升研究生辦學質量的機理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1月,第6卷第1期,148-149

[4]陳學勝.高校教師科研與教學激勵機制的權衡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7年3月,第10卷第1期,82-84

[5]宋宇飛,沈衛康,汪木蘭.科研與教學相結合,促進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J].大眾科技,2008年第8期(總第108期),164-166

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改項目資助:大學生綜合能力量化測評系統構建

猜你喜歡
科研綜合能力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作文教學方法簡析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大學教學與科研關系的再辨識
項目教學法在建設項目LCM課程實訓中的創新應用
教育行動研究可促進中小學教師科研發展
基于綜合能力測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卷考試改革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