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管理在高血壓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3-06-13 08:09熊素英
錦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3年1期
關鍵詞:高血壓病危險血壓

熊素英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2)

我國高血壓病逐年增長,高血壓病死亡占總死亡比例呈持續上升趨勢。防治形勢嚴峻,開展高血壓病防治是社區衛生服務任務之一。在手段上、方法上有必要探索和創新,國外及國內部分地區的實踐證明,健康管理是達到這一目的有效辦法。需要將醫學與臨床實踐和健康預防有機結合,建立一套醫學思想指導下的高血壓病預防和治療綜合體系。

健康管理就是對個體或群體的健康進行全面檢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并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其宗旨就是調動個體和群體的積極性,有效的利用衛生資源減少疾病的危險因素,從而達到減少發病率,減少或減輕并發癥,促進人民的健康。在社區開展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是當前醫改的重要方向,是真正有益于居民健康的大好事。

高血壓是慢性病中最常見、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疾病。由高血壓而引起的心腦血管在我國的疾病負擔和死因順位中均占首位。中國每年死于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超過200 萬,高血壓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其并發癥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疾患具有高度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因此,高血壓防治是當前我國慢性病、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防治的重要課題和中心環節,據專家推算[1],我國高血壓的患者已達一億多人,并且發病率程逐年上升和年輕化的趨勢。

1 對象與方法

1.1 資料 2009 年2 月對湖北省黃州市沙街社區>20 周歲常住居民進行高血壓普查,發現高血壓患者96 名,年齡在33~80 歲間,平均55 歲;病程1~30 年,無糖尿病、腎病等伴隨疾病。將96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分成實驗組(50 人)和對照組(49 人),對實驗組進行健康管理,兩組在性別、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分類及危險因素、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實驗組給于藥物治療、用藥指導,提供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平衡膳食、控制體重、規律運動等),對照組則給予常規的藥物治療和用藥指導,但未實施健康管理。

1.2 健康管理方案 對實驗組患者發放高血壓行為指導及知識的宣傳資料,針對個人健康危險因素,開具個人健康處方和健康行動改善指南。用循證醫學成果,制訂降壓目標,監督管理。全面控制危險因素合理使用藥物。實施個體化治療策略,高血壓的治療不僅僅是單純的血壓控制.還應包括伴隨危險因素的控制,提出全面糾正代謝紊亂,在管理中血壓、血糖、血脂、尿酸、體重“五項達標”。具體治療中,注意避免使用加重或誘發心血管并發癥的藥物,遵循逐步降壓原則。(1)每日堅持為患者測血壓,做記錄,制定用藥長期醫囑,衛生所統一配藥每日送藥,及時正確用藥,杜絕漏服,監測藥物不良反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2)控制體重:BMI <24;腰圍:男性<85 cm,女性<80 cm;(3)合理膳食:減少鈉鹽,每人每日食鹽量逐步減少至6 g;控制總熱量;減少膳食脂肪;戒煙限酒,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增加膳食鈣攝入;(4)開展實際的健康教育活動,參與適宜的體育活動,開展健身操活動,普及高血壓知識,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

2 結 果

2009 年9 月經過半年健康管理之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血壓水平和控制情況見表1,可見健康管理后血壓比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健康管理后兩組患者血壓變化的比較(,kPa)

3 討 論

高血壓的發病原因為多種因素造成的。我國心血管病專家認為造成高血壓的因素可分為遺傳和環境因素兩個方面。高血壓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一般認為遺傳因素占40%,環境因素占60%。高血壓有高度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壓,子女的發病率高達46%,約60%高血壓患者有高血壓家族史。環境因素包括飲食和精神因素,不同地區人群血壓水平高血壓患病率與鹽平均攝入量有顯著關系,攝入鹽越多血壓水平和患病率越高。攝入鹽過多導致對鹽敏感的人血壓升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鉀的攝入量與血壓成負相關,即攝入鉀越多,血壓越低。蛋白質屬于升壓因素。飲食中飽和脂肪酸過多也是升壓因素(飽和脂肪酸主要見于動物油、肥肉和動物內臟)。飲酒量與血壓也有正相關性。精神緊張度高和經常生活在噪聲環境中聽力敏感性減退者發生高血壓的患病較高。其它因素還有超重或肥胖是血壓升高的重要危險因素,且腹型肥胖者高血壓的發病率更高。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婦女血壓升高及程度與服用時間長短有關。一般為輕度,且停藥后3~6 個月可自行恢復正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指睡眠期間反復發作性呼吸暫停,常伴重度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50%有高血壓,血壓高度與病程有關。

健康管理在我國開展的時間不長,是一個新事物,我國開展健康管理的條件成熟[2],但是目前健康管理市場存在問題頗多,健康管理的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和學術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大力宣傳、傳播科學的健康信息,提供有效的行為干預方法,一般健康管理的內容包括了解健康,干預、管理健康,評估健康的作用,健康管理可在減少慢性病發病率、控制死亡率方面先進有效的手段之一,開展健康管理是實現健康風險控制的關鍵。即通過改善生活方式、養生凋理、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情舒暢,減少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肥胖等危險因素,遠離不健康行為,控制健康危險因素可大大降低高血壓及慢性病的危害。我國部分高血壓者自我參與意識差,因無明顯體征及癥狀,忽視規范治療,導致高血壓病的治療療效差,實施健康管理使患者懂得高血壓70%~80%是因為不良生活方式導致,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合理的健康管理,限制患者的高鹽、飲食、體重,可明顯提高降壓藥物的作用,加以行為和信息干預,幫助患者自愿采納健康的行為,掌握高血壓保健知識,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加強身體鍛煉,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在參與健康管理中有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降壓效果明顯。觀察結果表明在高血壓治療中實施健康管理能明顯提高降壓藥物的作用,即健康管理在高血壓治療中效果明顯。

[1]楊黛仙.健康管理在高血壓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0,5 (2):46-48.

[2]鄒雨珊.健康管理在原發性高血壓社區防治中的應用[J].蘭州大學學報,2010,12 (8):56-57.

猜你喜歡
高血壓病危險血壓
血壓偶爾升高,需要吃降壓藥嗎?
血壓偏低也要警惕中風
喝水也會有危險
三種血壓測量法診斷標準各不同
血壓的形成與降壓
中老年高血壓病的預防及蒙醫護理
擁擠的危險(三)
高血壓病中醫規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壓病中醫病機探討
中醫辨證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病7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