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宗譜的重要性及其征集

2013-08-15 00:46林希平
黑龍江史志 2013年3期
關鍵詞:宗譜寧海文獻

林希平

(寧海圖書館 浙江 寧波 315600)

近年來,隨著地方文獻在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地方文獻工作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重視。但由于地方文獻工作實際上仍處于初級階段,再加地方文獻的定義,目前各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法不一,諸如地方各姓氏宗譜是否屬于地方文獻的收藏范圍,由于目前學術界對地方文獻的概念還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定義,直接影響了地方文獻工作的質量。本人就目前圖書館對地方各姓氏宗譜是否屬于地方文獻?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

國之正史,地之方志,家之宗譜(也稱家譜、族譜),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瑰寶。其中宗譜是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正史則是官方對帝王將相和重要歷史人物、重要歷史事件的宏觀敘述,宗譜則是對一個個家族、宗族具體事務的微觀觸摸。前者的對象是國,后者的對象是家,后者的敘述是對前者不可缺少的補充,又有著自己獨立存在的意義。它發軔于漢代以前,興起于隋唐,體例完備于宋明,鼎盛于晚清至民國前期,后迅速衰退,“文革”中作為“封資修”黑貨受到“橫掃”,最近二三十年間逐步被重新重視。

譜牒向為史家所注視,可補志書史冊之余,亦為從事社會科學研究之參考資料。仍現存譜牒分析,寧海始修最早的為《槐里王氏宗譜》,為南朝元嘉十八年(441),有始祖王澄所提的序文,至唐代重修時又有進士盧陵所饌序文。始修于唐代的有王愛《嶺頭陳氏宗譜》、旗門《東洲雙門陳氏宗譜》、茶院《柘浦徐氏宗譜》等,始修于宋、元、明代的宗譜是有一定的數量,到明代則更多,現存宗譜大多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續修?,F存原本為宋寶慶元年所修的《馬坡俞氏宗譜》,系桑皮紙質,泥金書寫,是比較珍貴的宗譜原本?,F有宗譜,包括木刻字本、石刻字本、手抄本,小房譜、支譜等,據有關資料查實,全縣現存宗譜有千余冊以上,涉及近百個姓氏,其中手寫本1700余部,活字印刷本450余部,現存數量之多,可能是浙東地區之最。

明代大儒方孝孺在《族譜序》一文寫道:“……姓者生也,共相生長。宗者總也,總統相連,族者聚也,非類不聚。各相尊榮,……譜者,譜也”。譜載祖宗遠近姓名,諱字年號。又云譜者,布也。敷布遠近百世之綱紀,萬代之宗派源流,序述姓名,謂之譜系。條錄昏宦,謂之籍狀。天子書之謂之紀,諸候書之謂之史,大夫書之謂之傳,總而言之謂之譜。譜者,補也。遺亡者治而補之。故曰:序得姓之根源,記世數之遠近,父昭子修,百代在于目前。鄭玄曰:‘謂之于家,若網若綱?!V張則萬目具,譜定則萬枝在,今恐一枝之上,枯榮有異,則強弱相凌。一祖之后,貴賤不同,尊卑相濫。今舉大綱以明全目,是以四海各流,乃東出而西歸。九河之趣,雖道異則源同,是以樹有凋榮之干,羽有長短之毛,或短褐輕裘,咸出公卿之胤。佩玉負薪,不廢連枝共葉……蓋聞譜者,姓名之經緯,昭穆之綱紀,導一宗之根源,提九族之總統。人倫根蒂,君子貴之,以充者著之,斯用之急也……凡明十條例之于后:

一序得姓之根源,二世族數之遠近。

三明爵祿之高卑,四序官階之大小。

五標墳墓之所在,六遷妻妾之外氏。

七載適女之出處,八彰忠孝之進士。

九揚道德之遁逸,十表節義之鄉閭。

方孝孺這篇論文約有千字之多,上錄僅為一二,他把修譜的重要性、原則講得非常透徹,而且文字優美,令人心服?,F存方孝孺對各族的譜序,數量極多,難以統計,《遜志齋集》就收有十余篇,而在我縣宗譜內則更多,有些雖然是偽托,但從上面的論文來看,方孝孺對修宗譜是十分贊成的,他甚至還多次參與修撰。有人說寧海的宗譜特別多,可能與方孝孺也有關系的。一位威望極高的碩儒,有此高論,何人不服?寧海每隔“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基本已成定例。一般宗譜分正譜、副譜、總譜和分譜等多種,保管都有譜箱,多系樟木箱,以防蟲蛀。保管有的在祠堂內,甚至高擱在大殿的屋架上。有的交輩份最小的家庭保管譜箱,其鎖匙往往又由族長保管,有的鎖和匙各房對調,多的箱要掛上九把,由九位老人保管,總的目的,不輕易由人翻看,防止有人涂改或撕頁等不利宗族的事件發生。只有到清明、冬一對和宗族內大事及六月六翻曬或族有大事時,方可開箱查譜。開譜前,必須點上香燭,略供果品,凈手方可查閱。但資料需要公開和利用,所以備有副譜或分譜,程序不用這樣繁雜了。至今更為開放,村族也懂得資料的利用價值了。

盡管不少宗譜品相不全,或水浸霉變,或蟲蛀殘缺,但內容質量總體上乘。續修宗譜,這與寧海宗譜纂修請外姓、外族人士主筆較多,特別是請名人、文人修譜是分不開的。他們稱譜師,如回浦《緱城金氏宗譜》就是潘天壽父親秉璋主修,他考取秀才,有條件充任,纂修人是他弟弟潘秉珪,潘天壽也參預其中。寧海歷史上譜師有華祝、嚴觀梧、童丙照、葉桐封、馬接康、陳瀛洲、葛柯斧、勞大任等人。

各村族宗譜體例大致雷同,紀述一族姓氏歷史,以宗支派系為經,官宦、世德、世澤、世福、世芳、世藻、祀產等為緯。特別是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宗譜,其體例之完備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它的內容包括譜序、恩榮錄、世系圖、世系譜、凡例、家法族規、字輩、譜論、科舉、祠堂、祠產、墓圖、墓志、五服圖、家禮、仕宦、傳記、行狀、志錄、壽文、賀文、祭文、名績錄、契約、藝文、遺像、贊詞、年表、余慶錄、領譜等數十項,對所處特定時期社會生活的介入度是非常深廣細微的。在少數宗譜中載有村族四周山水地輿圖,如長街鎮《謝氏宗譜》、回浦《緱城金氏宗譜》繪有詳圖,當地山水風光一覽無遺;宗譜內尚有雜記或雜識,記載一些該村的變亂、災異,戰事的文章,這些文字細致深入地描繪了那個年代的動蕩局勢與戰事狀況,有助于后人了解地方社會歷史,補充史志之不足。如一市《葉氏宗譜》、族門《山頭螺童氏宗譜》、竹口錢岙《蔣氏宗譜》均載有倭警、水旱災害等等,《里岙張氏宗譜》詳載同難錄,充實靖難史料;七市隔坑《朱氏宗譜》記有清初沿海居民被迫內遷的慘狀;薛岙《浦江魏氏宗譜》、《市門周氏宗譜》記載宋代我縣對外貿易等。此外,宗譜記載的姓氏源流、村族遷徙情況也是地方政府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互動的參考資料。改革開放后,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許多臺胞、僑胞的思鄉之情與尋祖之望日益強烈。上世紀80年代后,沿海一帶開放城市相繼成立“姓氏研究會”、“宗親會”,聯絡海內外僑胞、臺胞組成歸國“尋根訪祖”代表團,為地方經濟建設投入資金,引進人才。這些活動的紐帶便是宗譜。

總之,譜牒可謂是地方宗法社會的百科全書,涉及到史學、人口學、社會學、民俗學、經濟學等內容,與當時的社會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知道這些宗譜,是奉寧海不可多得的人文資料。它們通過對一個個家族、宗族的歷史和具體事務的全面而微觀的敘述,對于后人了解寧海的歷史、民俗和姓氏源流、人口遷徙、道德人倫及家庭形態、社會結構等各個方面的歷史演變,甚至包括對各類人群的教化,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地方文獻是某一地域內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的群體活動方式的記錄,是地方文化的沉淀,是認識某一地域的工具。具體地說,它有著資政、勵志、存史的作用。資政:一是為地方各級領導機關和有關部門在制定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規劃和措施時提供地方資料和歷史借鑒,避免決策的主觀性和盲目性;二是為地區經濟建設提供詳實可靠的信息資料,進而發掘地方資源,發揮地方經濟優勢,推動地方經濟建設;三是為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員了解有關專業的歷史和現狀,從事專業的研究提供系統資料。由此看來,現存宗譜應屬于地方文獻范疇,而收藏現存宗譜,對寧海宗譜資料進行系統化梳理。這為日后專門研究者、業余愛好者和社會各界有關人士對宗譜進行研究、開發、利用提供了一條便利的線索,使他們能按照附表“宗譜提要”對研究的對象和材料“按圖索驥”。像宗譜中的序跋、碑文、墓志、事略等,有許多既是史,又是美文??傊?,宗譜是地方文獻瑰寶,并且加以特別重視。這一點寧海圖書館已引起共識,陸續向社會發出征集的信函,希望大家給予支持,目前已征集了一批宗譜,充實了地方文獻的資源。

猜你喜歡
宗譜寧海文獻
試論《高隆諸葛氏宗譜》的價值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日月星
吃粽子
自大的小螞蟻
《鄞東冰廠跟余氏宗譜》概述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