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青年亞文化視角分析

2013-08-15 00:44
鎮江高專學報 2013年1期
關鍵詞:亞文化草根大學生

王 瑜

(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江蘇鎮江 212004)

一年一度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已日漸成為大學生第二課堂教育的重點工作項目。大學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提升社會責任感,更好地了解社會,提前融入社會,補充在大學校園里無法獲取的知識和能力,培養例如人際交往、統籌安排、語言表達等綜合素質,以便畢業后能更快更好地與社會接軌。正是鑒于這些優勢,各大高校紛紛將暑期社會實踐看作人才培養的一條有效路徑,將其作為第一課堂的延伸和學生工作的重點。

從1983年10月,團中央、全國學聯發出關于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周的通知以來,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就如火如荼地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起來,從參加實踐的學生人數到實踐內容和形式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獲得了豐碩的成果。以“80后”和“90后”為主體的大學生群體中,崇尚和流行更多的是青年亞文化。青年亞文化深深影響著當代青年大學生,投射在大學生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

1 青年亞文化元素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中的體現

青年亞文化是相對于成年人主流文化而言的,“是不占主導地位的價值觀,但在特定的社會中卻是與主流文化并存的,成為主流文化的一種補充,一種枝蔓,是一種相對獨立的文化現象?!保?]青年亞文化在青年群體中形成,有著自身獨特的特征,如草根性、游戲性、自發性、狂歡性等,有別于成人世界的主流文化,被主流文化所批判,卻也逐步融入主流文化之中,繼而影響更為廣泛的人群。在如今廣泛開展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中也存在這種文化的影響。青年亞文化對社會實踐的影響有著積極的一面,也存在著負面效應。本文著重探討青年亞文化對暑期社會實踐產生的負面影響。

1.1 草根主義的體現

“草根”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一個語匯,且先不論它頗受爭議的一面,不可否認的是很多青年人將這個看似平凡的詞語上升為一種“主義”加以“頂禮膜拜”?!安莞敝饕奶匦允腔A性和廣泛性,就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雜草。這兩大特性在大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中有越來越明顯的體現。暑期社會實踐開展初始,各大高校均擺出“蓄勢待發”的架勢,從動員、發動到一系列的宣傳和政策攻勢,基層的大學生們浩浩蕩蕩地加入到“實踐大軍”的行列。參加人數之廣、普及率之高,使“草根主義”在暑期社會實踐中被進一步“發揚光大”。較高的參與率和普及率對鍛煉大學生實踐能力無疑是有利的,但也帶來人數龐大的壓力?!安莞币簿哂信c生俱來的野生性,在沒有任何人工培育的情況下自由生長,這種特性也就意味著社會實踐中“草根一族”的個性張揚。如若實踐過程中監管不力、指導不足的話,究竟有多少報名參與的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真正獲利,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1.2 組織性的缺乏

青年亞文化具有自發性的特征,較為隨意,這在暑期社會實踐中體現為缺乏組織性和紀律性。實踐的無組織性貫穿于實踐前期的方案設計和后期的成果采集,而在實踐活動過程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由于自發性的影響,實踐主體事先沒有對實踐流程做好詳盡安排,對突發事件也沒有做好相應的應急預案,致使很多活動并未收到預設效果,部分實踐小分隊出現較為混亂的局面,有的甚至出現“個人英雄主義”的傾向,忽略實踐團隊的作用。

1.3 游戲精神的貫徹

游戲精神是稚氣未脫的孩童身上所帶有的特質,這種精神在青年亞文化中被演繹得淋漓盡致。游戲人間的處事哲學也充分體現了青年群體的叛逆特征,游戲的精神被青年一代貫徹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實踐是被賦予很多深意的活動,社會、學校都希望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能力,學生也希望借助實踐這一平臺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拓展。的確有很多學生從社會實踐中受益,但也有一大批抱著美好愿景,卻采取游戲態度投身實踐的大學生。正因為這種游戲精神的存在使得參與實效和實際參與率往往形成極大反差,有些實踐“虎頭蛇尾”,形式與主題偏離,甚至演變為一場場鬧劇。

1.4 叛逆態度的對抗

青年亞文化是處于邊緣的文化形態,對成年人的主流文化呈現出反叛的態勢,其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它的叛逆性。因在成人世界里缺少話語權,在青年亞文化的世界里,青年大學生對公平競爭的向往和重視就顯得尤為突出。暑期社會實踐在很多高校里成為一種“任務式”的活動,在叛逆的大學生群體中,成人世界的“任務”必然引起一定程度的“抵抗”。因此很多高校社會實踐的參與主體都是學生干部,普通學生低迷的參與熱情其實可以視為抵觸心理的一種表現。這與“草根性”看似一對矛盾,其實有著某種聯系和必然。此外,實踐中注重自我形象的展現及個人情緒的宣泄,缺乏集體意識和觀念等,都可以看作是另一種形式的“叛逆”。

1.5 浮躁心態的顯現

“浮躁”現在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心態,不僅僅存在于青年亞文化群體當中。浮躁的心態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中也有所顯現,有些實踐偏重于形式,或是過分強調上報等功利性追求,忽視了實際效果,由于社會實踐很少與學科專業相結合,實踐形式顯得單一,跟風現象嚴重。例如,2008年的暑期社會實踐中,很多學生都針對“5·12”汶川地震做文章,卻只停留在“募捐”的形式上。有些學生甚至談到社會實踐時,聯想到的就是街邊“練攤”,敷衍了事,缺乏年輕人應有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2]。

2 暑期社會實踐中青年亞文化現象的根源追溯

2.1 社會影響

社會的發展影響著青年亞文化群體,高科技和信息產業的發展、激烈的競爭和工作壓力以及形形色色的快餐文化助長了社會浮躁心態的滋生。加之去集體化、去組織化等思潮的影響,加速了青年亞文化的流行和發展。

再看整個社會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態度:有的支持、鼓勵,有的無奈、厭煩。支持和鼓勵的代表是學校和教育機構,而無奈、厭煩的代表則是實踐單位和媒體。學校和教育部門全力支持和推薦大學生參加實踐工作,而學生的“蜂擁而至”卻給實踐單位帶來說不出的無奈,媒體也多在暑期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報道進行“封殺”。面對兩方對立的情緒和態度,青年亞文化在“夾縫”中必然會尋求某種釋放。

2.2 實踐的功利化傾向

暑期社會實踐的功利化傾向主要表現在對實踐成果的評價上,一個單位的印章就決定了是否參與了實踐,社會實踐好壞一般又會以是否上報和上報級別的高低來鑒定。成果評價的功利化傾向,自然也就帶來了重形式、輕內容等一系列問題。青年亞文化中的游戲精神和浮躁的心態都因為社會實踐的功利化傾向得以顯露和升級[3]。

2.3 缺乏科學的規劃和指導

青年亞文化本身就具有缺乏組織性的弱點,而大多數高校的暑期社會實踐缺乏合理、科學、長效的規劃和指導,又放大了這一弱點。高校對暑期社會實踐的規劃帶有明顯的階段性,并沒有形成一套長效的規劃方案,往往是到了每年的四五月份,例行公事般地計劃當年的方案。使暑期社會實踐成為一種“程式”,缺少連貫性和系統性,無法真正實現其第二課堂的功能。暑期社會實踐的指導也一般集中于立項規劃和成果采集,因在假期,很少有指導教師可以對整個社會實踐的過程給予充分的監督和指導。暑期社會實踐過程管理和指導的缺失,進一步強化了青年亞文化自身缺乏組織性的弱點,也使很多社會實踐出現“虎頭蛇尾”“半途夭折”的“致命傷”[4]。

2.4 青年大學生的特殊心理

青年大學生處于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過渡的階段,在心理上也經歷著由幼稚到成熟的發展階段。個體發展到青少年時期與父母的感情日益淡化,希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尋求自我的獨立。在這一重要的過渡、發展時期會形成青年人特有的叛逆性格,加之一系列的社會價值體系、規范體系的約束,成年社會的過度期望和嚴厲要求,更加深了青年群體的反叛意識和對立情緒。暑期社會實踐在一定程度上作為成人世界的期許,會激發學生們的叛逆情緒[5]。

3 青年亞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教育對策

3.1 加強第二課堂的指導力度和效度

第二課堂是建立在第一課堂基礎之上的,暑期社會實踐提供了很好的第二課堂的平臺,應不斷提升社會實踐的指導力度,保證指導效果。社會實踐的指導不能僅僅局限于暑期,而應該貫穿于整個大學四年。從大學生入學開始,就可通過社會實踐課程、班會等,營造社會實踐的氛圍。具體到暑期社會實踐,指導應該分布于實踐的前期、中期、后期,不同時期指導的側重點不同。指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階段需求進行指導,針對大一大二學生“需要被引導”的特征可以提供社會實踐可行性方案,以達到“從上到下”的指導;針對大三大四學生“自主性意識”加強的特征可以踐行“從下到上”的指導方針,讓學生擁有充分的自主權,由學生自主提出切合實際的社會實踐方案,及時有效地給予指導和幫助。各個維度上有機結合,既可以保證整個校園暑期社會實踐的效度,也可以有效化解青年大學生的對抗態度。

3.2 建立長效的暑期社會實踐管理體制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整個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應該與大學的人才培養相契合,與就業、創業能力的提升相結合。暑期社會實踐長效管理體制的建立,也可有效規避青年亞文化缺乏組織性的弱點。首先,社會實踐可以納入教學管理體系,建立實踐教學的長效機制,在教學上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其次,暑期社會實踐可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實行領導小組管理和項目化運作機制。暑期實踐開始之初,執行項目申報制度,對立項成功的實踐項目要進行項目化的管理和驗收。再次,各高??筛鶕陨砬闆r,發布例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條例》等文件和規定,在文件中應明晰實踐的規范、指導教師的職責、成果的認定以及應急方案等[6]。

3.3 合理評價實踐成果

目前實踐成果認定的形式較為單一,多以上報情況、感謝信數量、調查報告的質量作為評判。這樣的評價標準多少帶些功利化的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社會的功利之風和浮躁之氣,挫傷學生的實踐積極性。暑期社會實踐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普通學生的社會價值感和實踐能力,很難用定量的數據來評判得失和好壞,因此,實踐評價的多樣化將有助于暑期社會實踐的進一步開展和深入。例如,各實踐小分隊可將實踐照片、實踐跟蹤記錄表、實踐感想、實踐DV等以團隊為單位上傳到社會實踐的網站,進行特色宣傳,展示團隊風采。學??梢圆扇¢_放式的網上投票的方式,讓學生選擇和支持自己喜歡的實踐團隊。實踐過程的充分展示,將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實踐熱情,便于檢驗學生的實踐能力。

3.4 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

青年亞文化的草根性決定了暑期社會實踐應是一個大眾性的群體活動,注重參與率和普及率,但更應重視實踐的作用和影響。草根性不應僅僅反映在數量的龐大上,更應體現在集體智慧和力量上。如何使普通學生真正融入社會實踐,愿意投入自己的力量,是教育和研究的重點、難點問題。只有讓更多的學生真正融入到實踐中,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實踐的意義。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既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機會,也為所有參與者提供了解社會、接觸社會、服務社會的良機。雖然青年亞文化的負面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暑期社會實踐的縱深發展,但是暑期社會實踐作為一項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豐富大學生社會閱歷的活動,其積極作用毋庸置疑。建立一整套系統而有效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管理體制,加強實踐管理的力度與維度將是下一階段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工作的重中之重。

[1]扈海鸝.解讀大眾文化:在社會學的視野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47.

[2]陳龍.青年亞文化與當代媒介素養教育[J].國際新聞界,2005(2):17-22.

[3]劉正浩,胡克培.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調查及思考[J].當代青年研究,2009(2):39-40.

[4]焦滿金.深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對策思考[J].中國青年研究,2007(7):72-73.

[5]李愛國,林一雄.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105-106.

[6]陳曦,潘小儷,劉丹,等.“大學生社會實踐”課程建設[J].北京教育(高教),2010(3):46-48.

猜你喜歡
亞文化草根大學生
王燕清:從草根創業到世界領先
亞文化視角下青年干部懶政現象危害與治理路徑
亞文化,不可怕
亞文化是個筐,你可別啥都往里裝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校園“三劍客”
大學生之歌
草根藝術家
草根
把脈“腐敗亞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