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的心理特點及護理

2013-08-15 00:45周瑞棋
錦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3年1期
關鍵詞:醫護人員心肌梗死情緒

周瑞棋

(惠州市惠陽區人民醫院心內科,廣東 惠州 516200)

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AMI 是指因長時間的嚴重心肌缺血所導致的心肌急性壞死。通常表現為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嚴重者伴有心衰、休克、心律失常、意識出現障礙、甚至猝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是通過導管采用各種方法擴張狹窄的冠狀動脈,從而達到解除狹窄,減少再度梗死,改善心肌血供的一種治療方法[1-2]。AMI 患者因發病突然,出現強烈疼痛、煩躁不安或有瀕死感等身心癥狀后,極易產生恐懼、焦慮、高度緊張、心理壓力大等狀態,PCI 治療雖然安全可靠、治愈率高,但也屬一種創傷性的介入治療,存在相應的手術風險以及術后的再狹窄情況,且治療費用較高,極有可能加重患者消極的心理狀態,對于手術的順利進行以及日后的康復帶來不利影響[3]。因此,掌握AMI 介入治療的心理特點,實施正確有效的護理干預越來越受到各界學者的重視,為此本文將從了解AMI 患者介入治療的心理特點入手,綜述其護理應用。

1 AMI 患者行PCI 介入治療存在的心理問題

1.1 緊張型患者心理 緊張型患者多表現為焦慮、恐懼、易怒且思維高度緊張。焦慮是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對未知事物無根據的恐懼,AMI 除了帶給患者身體上的病痛之外,也帶給患者很大的心理影響,患者會因病情的轉歸、療效、病程等呈現不同的心理狀態。雖然PCI 介入治療屬于安全可靠的治療技術,但患者缺乏對其相應的了解,易產生較強的應激反應,從而誘發緊張、焦慮心理[4-6]。而在術后,PCI 介入治療患者又因對手術的不正確理解,加重這種焦慮的心理狀態,從手術治療前、后以及術中整個過程中均易出現這種焦慮、緊張心理。有研究指出,AMI 焦慮度高的患者的并發癥發病率要高于焦慮度低的患者,這種緊張情緒間接的影響患者的心理及身體健康,降低患者的生命質量。

1.2 悲觀與抑郁心理 有研究表明,因PCI 介入治療費用較高,經濟能力差的AMI 患者更易產生抑郁心理,又由于患者在社會定位、個人定位與之前發生的轉變,擔心愈后不佳,怕對未來生活及工作造成一定影響,從而出現了悲觀與抑郁的心理[7-8]。

1.3 依賴心理 部分AMI 患者擔心出血或疼痛等情況而不敢活動,易出現煩躁、焦慮等情緒變化。通常自理能力較差的患者抑郁程度較重,患者擔心再度出血所致血管再堵而害怕活動,過分的依賴醫護人員及家屬,缺乏自我主見,又怕拖累家人,從而產生的一種消極情緒及生活態度。

2 AMI 患者行PCI 術的心理護理內容

AMI 患者的心理護理包括支持性的心理治療、對個別患者的心理治療、病人互助示范治療、社會及家人的支持。有效的心理護理可以幫助患者認清疾病,消除不良情緒,增加信心,使患者掌握控制情緒的能力。經研究表明,在常規的治療同時,輔以正確、有效的支持性心理治療,能使患者情緒穩定、對負面情緒得到糾正,在消除抑郁、緊張情緒的同時,也改善了身體癥狀[9-10]。

3 AMI 患者心理護理應用

3.1 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理基礎 由溝通能力較強的醫護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內心真實想法及感受,對于患者提出的每個問題都要耐心仔細的解答,在溝通中分析患者的思維方向及情緒的變化,對于患者提出的不正確認知以及對病情不利的理解方式要給予及時的糾正與指導,盡量必免患者產生沮喪感。醫護人員應多使用鼓勵性、支持性的語言,使患者消除病癥疑慮,保持穩定的情緒,適應變故,樹立治愈的信心。通過實踐表明,良好的醫患關系以及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是有效進行心理護理的關鍵。

3.2 實施相關的認知護理 詳細的介紹PCI 介入治療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導致的并發癥,使患者多掌握相關認知,減輕對未知事物出現的緊張情緒,舒緩心理壓力,讓患者生理及心理都處于最佳的狀態。術前采用觀看幻燈片、視頻演示或發放宣傳冊等方式,來對其講解AMI 患者行PCI 介入治療的意義、手術方法、操作過程以及治療特點。術后給予患者心電監護時,首先仔細講解監護的必要性及穿刺處采取加壓包扎的重要性,并囑咐患者不要恐懼。其次讓患者多通過飲食來調理,多進低鹽低脂的食物。然后需要創建一個合諧溫馨的就醫環境,使患者能夠樂觀待物,減少血壓波動。多與患者溝通進行宣教,給患者帶來健康的心理安慰,緩解不良情緒,也是對AMI后期恢復的最有力的保證。

3.3 采用示范方式對患者進行情緒護理 選擇成功進行PCI介入治療的患者作為示范,向患者講解怎樣通過精湛的技術及良好的心理狀態去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誘導患者多進行交流,使其展望對治愈的信心,減少對病癥的恐懼,通過良性的交流溝通幫助患者擺脫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

3.4 創建良好的社會支持環境 經研究發明,AMI 患者在家庭及社會滿意的支持下,抑郁、焦慮等情緒較輕?;颊攉@得的家庭、社會支持越多,更能使其積極的面對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問題[11]。物質及精神上的支持,能穩定患者情緒,減少其心理壓力,也使患者更能主動的配合醫護人員來抵抗疾病。醫護人員要充分調動患者的社會及家庭資源,給予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及生活上的照顧,保持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生活態度,對于患者的早日康復起到很大的作用。

3.5 放松訓練 通過放松訓練能使患者舒張肌肉,控制生理活動,并使患者的注意力得到分散,從而改善患者情緒。如指導患者通過腹式呼吸使全身的肌肉得到舒張與放松,使患者精神得到松馳。音樂放松訓練也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治療,音樂對人心身有調節作用,因人而異的選擇適合的舒緩、優雅的音樂,可通過調節各系統的生理反應,振奮患者的情緒,使患者情緒變得穩定。因此,適當的放松訓練為AMI 患者更好的心理及臨床護理開辟了新的途徑[12]。

4 小 結

AMI 以其發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點嚴重威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隨著PCI 介入治療術在AMI上的應用,為患者帶來了先進的治療方法,但患者的心理因素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AMI 患者在進行PCI 介入治療后,采用有效的、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能帶給患者鼓勵與支持,調整患者的心理情緒,減少出現緊張、焦慮、抑郁等情況,加快了患者恢復的腳步??傊?,醫護人員合理的應用心理護理貫穿于介入治療中,提高了患者對情緒的控制能力,改善心態,從而減少其它并發癥的出現,以此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馮梅,蔣文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一年內健康行為分析與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2,10(13):185.

[2]孫愛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療中焦慮狀態與心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32 (14):266.

[3]賈述桂.急性心肌梗死78 例心理問題分析及針對性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9 (19):204.

[4]曲振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心理及護理干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 (14):119.

[5]鄧齊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復期的心理問題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6,13 (15):238.

[6]劉麗華.心理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學,2011,11 (3):127.

[7]任敬先,馬龍梅.心理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J].河北醫藥,2011,16 (9):236.

[8]金佩,陳小紅.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理影響的效果評價[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 (醫學版),2010,02(30):201.

[9]黃宇靜.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親屬焦慮發生率調查及對策[J].醫藥論壇雜志,2008,4 (20):148.

[10]劉曉清.心理護理干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運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2,22 (21):196.

[11]張曉璇,曾影紅,甘愛霞,等.心理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術患者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12 (7):154.

[12]孟冬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特點與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 (9):122.

猜你喜歡
醫護人員心肌梗死情緒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的臨床特征分析
南平市婦聯關愛援鄂醫護人員家屬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幫助醫護人員處理好四種關系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
精神科醫護人員職業倦怠相關分析
中醫藥防治心肌梗死:思考與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