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院校工學結合教學改革與實踐

2013-08-15 00:51
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 2013年2期
關鍵詞:工學職業院校校企

宋 敏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商貿分院,吉林 長春 130033)

一、“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內涵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的,教職成[2006]4 號文件不僅對高等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重構提供了指導性原則?,F階段我國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類型特色的創新,其基本運作框架是以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為體制基礎、以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平臺、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課程改革為載體,優化課程體系結構,完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崗位和社會適應能力。[1]改變教學手段和方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近幾年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引企入校式、辦校入企式、生產教學一體化式、訂單式、頂崗實習式、工學交替式、2+1模式、項目驅動式等。學校與企業實現零距離接觸,培養出了適應性強、企業急需的一線技能型人才。通過合作,學校提高了辦學效益,對企業而言,相比從社會上招收的工人,學生素質高、接受能力強、管理難度小,也縮短了培訓時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對學生特別是家庭困難的學生來說,以工助學獲得的工資不僅解決了學費、生活費,還能補貼家用。其中:訂單式模式是建立在校企雙方相互信任、緊密合作基礎上,以就業為導向,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以及企業參與程度,實現學校、用人單位與學生三方共贏的一種工學結合教育教學形式。[2]頂崗實習工學結合教育教學模式的優點在于通過工作實踐鍛煉,有助于學生的快速成長和增強實際獨立工作能力;有助于學生樹立競爭意識和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通過頂崗實習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和生產實際相結合,有助于學生認識職業崗位,促進學生就業。2+1模式其突出的特點是校企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兩個育人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適應社會和工作崗位的能力。

二、當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與困境

(一)課程教學內容陳舊落后

由于就業壓力加大,以及行業收入差距的拉大,目前,學生對于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教學質量特別關心和敏感。教育教學質量關系到學生的成就感,特別是學生的就業,成為影響高校學生心態和情緒最敏感的問題之一。經調查研究表明,有52%的學生認為課程內容陳舊落后。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的脫節,造成了就業市場上同時出現“人才荒”和“就業難”。一方面,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轉方式調結構”的深入推進,產生了大量新興職業,高素質、高專業技術人才嚴重不足。另一方面,職業院校里一些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陳舊落后,沒有及時跟上“轉方式,調結構”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學生還沒畢業就已經注定了“無業可就”的命運,一批大學生由于沒有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

(二)教師職業能力發展不足

首先,教師職業教育基本理論掌握不夠,教學觀念落后,引進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難。在職業院校的教師隊伍中,不少職院教師都是從普通高校教學崗位轉化過去的,由于長期脫離社會實踐,教師缺少職業教育的教學理論背景、缺乏實習指導經驗,實際應用能力不強。目前社會對職業教育認可度仍不是很高,引進企業背景工程技術人員較難,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工程師更難。其次,課時較多,教師在本專業領域的職業實踐能力、實踐經驗及應用性知識不足。[3]由于辦學規模的擴大,造成教師編制緊張,教師很難有機會或較長時間到生產第一線鍛煉。教師隊伍的建設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的發展,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必須以全新的視角來思考和定位。在強調工學結合的重點是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同時,也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對教師的“工程化”和“職業化”背景提出了新要求,缺少“工程化”背景的師資很難理解工作過程導向、典型工作任務、項目導入、工業案例等;缺少“職業化”背景的師資,很難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實訓基地和實訓設備嚴重缺乏和欠科學管理

實訓基地和實訓設備是貫徹工學結合理念、開展實踐教學的基本保證。目前,許多職業院校的實訓工廠和實驗室設備簡單、落后,而校外實訓基地、實踐場所又缺乏先進的適合于職教的場所,也無法使職業技術教育與先進技術接軌,只能“紙上談兵”。另外,在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和運行上基本上是“各自為政”,“小而全”的獨立建設、獨立使用的建設運行模式,實訓基地之間缺乏共享性,導致在同一區域內同類專業實訓基地重復建設,并且有部分學校本身生源不多,實訓基地使用率很低,大量的設備閑置,造成資源浪費。同時,缺乏開放性。

三、注重工學結合的課程教學改革

(一)課程設置要突出創新型人才職業能力的培養

優化專業設置和結構,推進專業建設規范化。職業院校的課程設置要靈活,適應市場需求,制訂和實行專業設置標準,完善專業設置管理,及時更新專業目錄,引導和規范專業建設。適應社會經濟變化對應用人才的需求,重視知識和技能的融合,理論基礎以夠用為度,側重培養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以企業(行業)崗位應具備的綜合能力作為配置課程和界定課程的依據,按能力需求精簡課程內容。課程體系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能力訓練為軸心,淡化公共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的界限,重新整合課程。

(二)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分層次教學,即根據受教育者的個體差異,對其進行分類排隊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層次,針對每個層次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借以實現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多媒體視聽教學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投影、功放、擴音等現代化工具教學的活動。它具有集聲、像、文字于一體,能聽能看,高速可以放慢,微觀可以放大,信息量大,形象生動,便于記憶,化難為易,容易理解,有教學效率高的優越性。同時,多媒體教學已由過去的輔助教學手段躍至目前的主要教學手段,課件上載校園網供學生上網學習,可利用多媒體視聽教學充分開發教學和培訓項目。

(三)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經濟發展的高素質專業技能型人才,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技能必須在真實的工作場景和實踐中去培養。這就要求必須實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適應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頂崗實習”以其工作崗位的真實性、工作環境的復雜性、工作經歷與體驗的綜合性已成為實踐教學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有效推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形式。校企合作是工學結合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校企合作這個平臺,工學結合將失去前提和基礎,“工”與“學”將無法結合,人才培養也就無從談起。工學結合是校企合作的出發點和本質,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實現“工”與“學”的結合,并以此為改革的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使學校在校企合作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而達到技能人才培養的目的。

(四)實行“教、學、做、考”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重視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在突出實踐技能培養的職業院校的課程中,應實行“教、學、做、考”一體的實踐性課程。要設置和課程對應的實踐課,給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環境,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理論知識,而且要通過嚴格的、科學的訓練,將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評價集合在一起。使學生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獲得感性認識,掌握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通過實際的操作過程,使學生得到技能上的訓練,并且逐步地掌握未來工作所必備的技能。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回答問題,完成設計,從而達到“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效果。

(五)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就業和創業能力

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重視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采取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實訓地點一體化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每個學習情境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和評價”六個工作步驟進行教學,融“教、學、做”一體;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引導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模擬(仿真)教學法、實踐先行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學法和示范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制定詳細的學習情景考核方案,以全面衡量學習效果和綜合職業能力。

(六)加強校企合作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根據國家行業標準,結合專業崗位技能要求與特點,需充分考慮培養“雙師型”教師這一要求。專業教師要有足夠的技能受訓時間,讓教師到企業中去,在企業中通過“師帶徒”的培訓模式,來切實提高受訓教師的動手實際操作能力。許多參加下企業鍛煉培訓的教師,不僅提高了專業技能,而且熟悉了企業,了解了企業崗位職務要求,解放了思想,轉換了教學觀念,積極投身于學校的專業教研、教改活動,成為學校專業學科的帶頭人、課程改革的排頭兵。通過培訓,學校還與企業架起了溝通的橋梁,積極為用人單位輸送畢業生。

四、結語

工學結合下的教學模式是實現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貫徹職業教育宗旨的需要。工學結合下的課程改革不僅是職業院校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更是職業教育發展適應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解決的是職業院校生存與發展的問題。在現階段教育體制下,高等教育產教結合下的校企合作強調學校與用人單位學中有工,工中有學,從而強化了學生工作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主體模式,盡管目前無論是高等院校還是用人單位,無論是認識還是實踐,“工學結合”都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面對制約職業院校的辦學難、育人難、就業難“三難”問題,積極推進基于工學結合的課程教學改革,必將突破這個制約全局發展的瓶頸,并將繼續在實踐中發揮重要作用??傊?,在教育體制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當今社會,創新高職院校課程模式已成為實現高職教育教學目標的核心所在,也是目前加快培養我國高職院校專業技能型人才的當務之急。[4]高職院校課程的改革和創新,關系到我國整體教學改革的成敗,亦關系到真正實現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問題。因此,要在以學生為本的基礎上,在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內容上與實際接軌,在理論和理念上提倡創新,同時積極地與社會企業溝通合作,大力整合師資力量,創造規范合理的課程模式體系,使高職院校的課程建設邁向更高的層次,從而實現我國專業職業人才的學校培養模式的根本轉變。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R].2006.

[2]程云燕.以工學結合為導向重構人才培養方案[J].中國大學教育,2009,(3).

[3]張玉芹.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林業教育,2011,(1).

[4]曾繁京,侯杰.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改革實施成效與問題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11,(11).

猜你喜歡
工學職業院校校企
基于職業院校創新人才培養的數學建模實踐活動探索
鹽工學人
鹽工學人
——沈 妉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鹽工學人
——李 琦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工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