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封堵治療的護理研究

2013-08-15 00:47吳霞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3年1期
關鍵詞:先心病先天性導管

吳霞

我國是世界上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發病率較高的國家之一,每年約有15 萬~17 萬先心病新生兒患者,約10萬患者需要手術治療[1]。動脈導管未閉(PAD)、房間隔缺損(ASD)、室間隔缺損(VSD)是常見的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型心臟病,以往需通過開胸手術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介入治療作為先心病一種較新的治療手段,以其創傷小、住院時間短、恢復快,無手術瘢痕等優勢,現已成為部分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我科2010 年1 月—2011 年12 月開展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療51例,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51 例先心病患者,均經過臨床心電圖、胸部X 線和超聲心動圖明確診斷,其中男24 例,女27 例;年齡3 ~58 歲。其中PAD 21 例,ASD 22 例,VSD 8 例;均符合介入封堵術適應證[2]。

1.2 方法 患者取平臥位,局部皮膚常規消毒,鋪無菌巾,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6 歲者以下患兒采用氯胺酮靜脈復合麻醉),從股動脈或股靜脈穿刺,通過直徑為2 ~4mm 的鞘管。給予肝素100U/kg,在X 線和超聲的引導下,將大小合適的封堵器送至病變部位封堵缺損或未閉合的動脈導管,無殘余分流后,釋放封堵器,撤除輸送裝置,穿刺部位局部壓迫止血。

1.3 護理

1.3.1 術前護理

1.3.1.1 心理護理 介入治療是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患者及家屬缺乏對介入治療的了解,擔心手術效果及安全。常感覺恐懼、焦慮,護士應主動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和信任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手術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成功的手術病例,解除患者及其家屬的疑慮,增強治療信心,以最佳心理狀態接受手術。

1.3.1.2 術前準備 術前行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凝血功能、心電圖、胸部X 線、心臟彩超等檢查;進行雙側腹股溝及會陰部區域備皮,更衣;了解藥物過敏史和金屬過敏史,做碘及抗生素過敏試驗。訓練床上大小便。需全麻的小兒患者術前4 ~6h 禁食水,減少嘔吐物誤吸的危險。術前建立左上肢靜脈通道,按醫囑適當使用鎮靜劑,囑患者排空大、小便,連同病歷及有關資料送導管室。

1.3.2 術中護理 嚴格執行手術的核查,備好一切急救用物及器械,按手術要求,擺好患者體位,并盡可能做到使患者舒適。與醫師密切配合,熟悉操作過程,術中嚴密觀察心率、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及時發現致命性心律失常。一旦發現患者面色蒼白、心率失常、血壓下降、呼吸加快等應立即停止操作并做好搶救準備,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防止手術感染。

1.3.3 術后護理 術后返回病房,取平臥位,麻醉未清醒患兒,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嘔吐物誤吸引起窒息。查心電圖,測脈搏、血壓1 次/30min,連測4 次。持續心電監測24h。股動脈穿刺者穿刺部位彈力繃帶加壓包扎12h,沙袋壓迫6h,術側肢體制動24h,股靜脈穿刺者術側肢體制動4 ~6h。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與無不適反應,VSD 患者術后易出現房室傳導阻滯,應嚴密觀察有無心律失常發生,VSD 封堵術和動脈導管封堵術后出現中~大量殘余分流,導致溶血,應注意觀察尿液顏色的有無改變,一旦發現異常即報告醫生并處理。定時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血腫、大面積淤斑,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及術側肢體末端皮膚顏色、溫度,了解有無血栓形成,股動脈穿刺者撤除沙袋后及時給予薄軟枕墊背,以減輕患者因臥床過久引起的腰背不適感。24h 后無并發癥鼓舞患者下床活動,以減少下肢靜脈血栓的產生。囑患者多飲水,加速造影劑從腎臟排泄。加強營養,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增強抵抗力。應用抗生素3 ~5d,給予口服阿司匹林治療。

1.3.4 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后告知注意休息,預防感冒,合理飲食,保證充足營養,避免飽餐。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及屏氣,以免加重心臟負擔。囑患者術后3 個月內避免強體力勞和劇烈的體育活動,封堵器植入心臟后約1 個月人體自身的內皮細胞就已覆蓋在其表面,約3個月后內皮細胞就完全將封堵器包埋,不會發生封堵器脫落,3 個月后運動不受限制。指導ASD 和VSD 患者術后口服阿司匹林3 ~6 個月,用藥期間定時監測血小板、肝功能及出凝血時間,注意觀察皮膚黏膜有無淤斑及牙齦有無出血傾向,發現異常及時來院就診。無自理能力的患兒,要向家屬講明按時服藥的重要性,使家長協助患兒按時服藥,以免發生不應有的并發癥[3]。出院后1、3、6、12 個月定期來院復查心臟彩超、胸片、心電圖等,如有胸悶、心悸、頭暈、心前區疼痛、咯血、血尿、腹痛等不適時及時就醫,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術后并發癥。

2 結果

本組所有患者一次封堵成功,術后24h 復查心臟彩超無殘余分流,封堵器位置良好。出院后定期隨訪1 年,無1 例發生封堵器脫落、中~大量殘余分流、溶血、嚴重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癥,手術成功率為100%。

3 討論

治療先心病主要有兩種方法:外科開胸和介入治療。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療經穿刺股動脈或股靜脈,由導管將封堵傘輸送到心臟缺損處,無需實施全身外循環、深低溫麻醉[3]?;純簝H需不插管的基礎麻醉就能配合,大齡患兒僅需局部麻醉,手術時間短,通常30 ~60min 可完成手術,術后需臥床12 ~24h,無手術瘢痕、創傷小、痛苦少、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及根治性等優點?,F已成為適應證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為保證手術的順利開展,術前準備、術中熟練配合、術后密切觀察護理及詳細的出院指導,是介入治療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1 夏洪韜,姜潤發. 國內青少年先天性心臟病流行病學調查現狀[J].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0,22 (2):33 -34.

2 周愛卿,蔣世良. 先天性心臟病經導管介入治療指南[J]. 中華兒科雜志,2004,42 (3):184 -185.

3 李望,李曉玲.1 例先天性心臟病嬰兒行介入性心導管術前禁食的循證護理[J]. 護理研究,2008,22 (11):2911 -2912.

猜你喜歡
先心病先天性導管
11 366例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和檢出情況分析▲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結腸中的研究進展
先心病患兒營養評估及營養干預效果評價
重視先天性心臟病再次開胸手術
早孕期超聲心動圖在胎兒嚴重先心病中的應用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介紹1種PICC導管帶管沐浴的方法
產前超聲診斷胎兒靜脈導管缺如2例
成人先天性小腸旋轉不良長期誤診1例
延吉市296例先心病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